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2931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弹簧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弹簧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I)民族品牌将在零部件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国内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及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弹簧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弹簧制造民族品牌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快提高,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确立了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地位。目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已参与到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竞争格局之中,并主要服务于对产品质量、工艺要求较高的知名整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未来,民族品牌在推动我国实现零部件国产替代的同时,还将在零部件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2)弹簧应用领域广泛,

2、市场规模主要随汽车行业景气度波动弹簧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汽车行业仍然会是弹簧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工业将保持较快的更新迭代速度,对高质量、高性能的弹簧需求会不断扩大。而同时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研制和投入也将给弹簧行业带来新需求,为弹簧行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3)弹簧轻量化发展趋势轻量化是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制造工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核心在于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整车的重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以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

3、线图制定的轻量化发展目标,到2020年汽车重量比2015年减轻10%,到2025年比2015年减重比例提升至20%o汽车轻量化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轻量化材料替代与结构设计优化。在轻量化材料替代方案中,高强度钢、铝合金是目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弹簧作为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将通过高强度钢、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提升抗拉强度、增强抗疲劳性能、减少材质重量等适应整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二、弹簧制造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作为通用零部件,弹簧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电力装备、家电、日用五金、玩具等市场。其中,汽车行业是弹簧制造行业的主要市场领域,弹簧

4、广泛分布于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变速箱等配件中,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弹簧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全球汽车制造行业概况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的数据,2010年至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由7,758万辆增加至9,73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汽车销量由7,497万辆增加至9,5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4%,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态势。2018年后,受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承压、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出现下滑。2020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分别为7,762万辆和7,79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5.43%和13.77%。2021年,随着中国等主要汽车制造和消费

5、国家市场逐渐复苏,202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015万辆和8,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6%和6.04%。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前十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法国、巴西、英国、俄罗斯和韩国。近年来,全球多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纷纷从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规模逐年升高,新能源汽车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方面,中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发展力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在加严排放法规、加大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加速产业

6、布局等举措下,欧洲多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CleanTechnica网站公布的2021年全球新能源品牌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近65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8%,其中T0P20品牌销量476.34万辆,占全球销量的73.3%。具体来看,TOP20品牌中国品牌有8家,德系品牌4家,欧系品牌3家,美系品牌2家,韩系品牌2家,日系品牌1家,其中比亚迪销量为59.39万辆,落后特斯拉的93.62万辆位于第二。据CleanTeChniCa网站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1,009.12万辆,比亚迪新能源乘

7、用车销量达到了184.77多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31%,超过特斯拉的131.43万辆位于全球第一。T0P20品牌销量755.56万辆,占全球销量的74.87%,其中中国品牌数量上升至10家。(2)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概况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D整体产销情况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消费国并持续至今。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由1,826万辆

8、增加至2,90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汽车销量由1,806万辆增加至2,88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4%。2018年-2019年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所下滑,汽车产业迈入了调整阶段。202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但从二季度开始,得益于国家陆续出台了延续放开限购、延续新能源车补贴、小排量车购置税调整等政策稳定汽车消费。到202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8万辆和2,628万辆,较上年度分别上升3.4%和3.8%,三年来首次回升。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

9、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汽车产销延续增长势头。2)产品结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乘用车产量占整体汽车市场的比例为82.1%,是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2021年,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上升7.1%和6.5%,增幅高于汽车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已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2022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幅高于汽车行业均超过7个百分点。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已连续八年超过2,0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2021年全年累计实现销

10、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达到44.4%,同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德系、日系、韩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则有下降。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延续了不断提升态势,累计销量达到了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了49.9%,同比提升了5.4个百分点。商用车方面,2020年国内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23.1万辆和513.3万辆,同比增长20.0%和18.7%;2021年,国内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我国商用车产销量波动主要是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所导致的需求波动。国家政策规定自2021年7月1日起

11、,全国范围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2022年国内商用车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叠加油价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尽管2022年商用车市场低位徘徊,但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商用车累计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近年来,在发展环保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6%;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已连续

12、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渗透率达到25.6%。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567.6万辆,同比增长Ll倍,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2.4%,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其中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186.2万辆,同比增长207.2%;吉利增速最快,累计销量32.9万辆,同比增长300.1虬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形成了四大主力阵营:以比亚迪、广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吉利等为主的国内自主品牌;以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等为主的合资品牌;以特斯拉、宝马为主的外资品牌;以蔚来、理想、小鹏、威马为主的

13、造车新势力。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三、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1、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格局从全球范围来看,技术领先的弹簧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通常拥有训练精良的技术研发人才和完

14、善的管理经营体系,在理念、设计、工艺、技术、经验等方面相比我国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反映在弹簧产品上即为质量可靠、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制造精度高等。然而发达国家又普遍面临着人工成本较高、本地市场饱和的问题,因此相关产业逐渐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以降低用工成本,贴近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弹簧产业受益于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内弹簧行业市场竞争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具备较强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的厂商参与中高端弹簧的市场竞争中高端弹簧的竞争除公司外,还包括外资汽车弹簧制造商,如蒂森克虏伯、慕贝尔等,以及部分具备较强实力的国内弹簧制造商,如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

15、司、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在行业内经营时间较长,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地位,都已参与到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竞争格局之中,并主要服务于对产品质量、工艺要求较高的国内外知名的汽车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外资汽车主机厂对于国内弹簧生产企业基本仍处于封闭状态,其弹簧产品主要采购于国际知名弹簧制造企业,如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慕贝尔(MUbea)等。而这些企业已在中国设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如蒂森克虏伯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等,抢占中国市场。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政策对研发

16、投入的大力引导,国内弹簧制造企业的工艺精度与研发制造水平均在提升,未来行业内中高端弹簧产品的国产替代效应将愈加明显。(2)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实力和制造工艺弹簧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格局。只有资金充足、大规模量产、设备先进、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凭借其长期的技术研究积累和产品质量优势将握有客户资源优势,在新产品、新技术革新步伐加快的发展背景下更容易与客户建立起相互依存、共同开发的战略合作关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2、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1)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江

17、苏省太仓市,系慕贝尔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703万欧元。慕贝尔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汽车弹簧及相关部件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悬架弹簧、稳定杆、发动机气门弹簧、变速箱碟形弹簧、弹簧卡箍等。(2)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上海市,系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60074LSH)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3,167.6606万元,主要生产汽车悬架弹簧、发动机气门弹簧、稳定杆、模具弹簧、异形弹簧、碟型弹簧、重型弹簧、机车弹簧、各类冲压件、精密弹簧及其他各类弹簧。(3)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广东省广

18、州市,隶属于广汽集团(601238.SH)二级投资企业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066.0846万元,主要生产研发悬架弹簧、稳定杆、扭杆、气门弹簧、摩托车减震弹簧、异型弹簧、汽车座椅骨架等产品。(4)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1LSZ)成立于2002年,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注册资本17,895.055万元,生产的悬架系统弹簧、动力系统弹簧、车身及内饰弹簧、通用弹簧及其他弹簧产品,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设备、机械、五金、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主要市场。(5)蒂森克虏伯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辽宁省辽阳市,是一家由富奥

19、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OOOO30.SZ)与蒂森克虏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中德合资企业,其中德国股东是世界汽车悬架系统技术的领导企业,注册资本2,127.77万美元。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悬架弹簧、稳定杆、扭杆等,该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弹簧制造技术,主要配套合资品牌主机厂车型。3、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对公司现有研发中心进行升级扩建,增加研发和检测设备,扩充公司研发人员,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开发而增加的研发需求。项目建成后,公司研发中心将成为国内先进的弹簧研发中心,作为公司新技术的储备基地、量产检测基地以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基地。4、项目投资

20、概算本项目总投资金额4,900.00万元本项目的投资总额的确定依据如下:(1)工程费用本项目利用公司现有场地,不涉及新增土地及厂房改扩建,工程费用主要为研发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相关设备的投入系公司结合市场行情价格做出的估计金额,并考虑相关安装费、运杂费等,其投资额为3,900.00万元。(2)预备费公司根据行业有关要求并结合以往项目的实际情况按项目总投资额的3%-5%估算预备费。本项目预备费预估为150.00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3.06%o5、项目的选址情况本项目选址在华纬科技现有办公场地,公司拥有相关产权证书,不涉及新增土地。6、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拟对公司现有研发中心进行升级扩建,增加

21、研发和检测设备,扩充公司研发人员,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开发而增加的研发需求。本项目以实现公司长远技术发展为目标,本身不直接产生盈利。项目实施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公司竞争优势(1)区位优势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东北等汽车产业集群,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地处浙江省诸暨市,位于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经

22、济发达,汽车工业基础雄厚,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重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做强整车企业,培育和壮大关键部件研发生产和本地配套能力。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完备的产业基础、市场基础、人才基础及政策支持,公司将充分享有人才、科技、研发、制造及产业链等优势资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2)材料研发优势弹簧钢丝是公司弹簧生产中的重要材料,其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弹簧的质量。公司十分重视弹簧钢丝材料的开发,通过自主研发、与供应商共同开发、科研院所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公司不断探索开发新品种弹簧钢丝,在弹簧的强度、轻量化、韧性、耐腐蚀性等方面不断

23、寻求突破。公司拥有先进的水淬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具备加工生产弹簧钢丝的能力。公司通过弹簧钢丝合金配比的设计,应用弹簧钢丝冷拉加工处理技术、快速感应热处理技术等,实现了从高强度到超高强度不同级别淬火钢丝的加工制造,能满足各大汽车主机厂对高应力、抗疲劳、轻量化弹簧的技术需求。依托原材料自主加工的优势以及多年来原材料研究开发的技术积累,公司具备与下游主机厂合作开发新品的能力,能够满足其对弹簧产品开发高效率、高成功率的要求,使得公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3)技术工艺优势自设立以来,公司非常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持续研发,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积累,公司在弹簧钢丝淬火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弹

24、簧产品设计、弹簧检验检测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出色的造诣,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工艺优势。同时,公司注重生产自动化的提升,在现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引入全自动精密卷簧机、工业机器人、自动喷房系统、全自动测力机等自动化设备,生产自动化的改进实现了弹簧制造工艺水平稳步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公司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52项。公司设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核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公司研发中心获得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等多项荣誉。凭借公司先进的技术工艺水平、高效的生产制造能

25、力,公司已成功进入了国产一线汽车品牌、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并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巩固增强自身在汽车弹簧领域中的竞争力。(4)客户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汽车弹簧领域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的生产制造商。依托公司在技术研发、质量管理、规模供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与国内知名品牌车企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吉利、长城、比亚迪、红旗、长安、北汽、上汽、奇瑞、江淮、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领克汽车、一汽东机工、瑞立集团、万都、万安科技、南阳淅减、法士特、采埃孚、瀚德、克诺尔、班迪克斯等。首先,知名品牌客户经营风险相对较小,采购需求稳定,且

26、供应商体系完善。汽车行业对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安全具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供应商在进入汽车主机厂或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前须履行严格的资格认证程序,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合作双方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一旦双方确立供应关系,其合作关系一般比较稳定,能够保障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二,知名客户拥有较高的市场定位,能够充分理解用户需求,与其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及品质管控能力均能得到持续打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第三,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在业内树立良好口碑,对拓展新客户能起到较好的带动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5)人才优势公

27、司自设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弹簧制造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吸收、挖掘与培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聘用、培训和激励机制来保障团队的稳定和能力提升。目前公司已建立了一支由行业内资深技术专家等领衔的研发团队,团队中的年轻骨干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机械工程、机电技术、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技术理论基础。公司研发团队通过技术人才的新老结合以及各技术层级人才的组合搭配,有效地发挥了团队发展的协同效应。因此,公司现有研发团队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研发思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对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拥有较强的敏锐性。(6)管理优势公司作为国内弹簧行业的优势企业,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28、、完善的流程控制制度与生产工艺流程相结合,在弹簧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包装等各个环节实行专项管理,降低材料、人员及设备等的损耗,高效组织生产。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为公司高效研发、批量生产、快速交付提供了保障。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弹簧行业的管理工作,核心成员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团队在汽车弹簧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丰富,对下游行业客户的产品需求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优秀、稳定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成长过程中,管理层引领企业有效把握弹簧行业发展方向,紧跟

29、市场步伐,抓住市场机遇,取得了优良的经营业绩。公司还将通过不断优化管理人才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进和职业发展机制,牢固公司管理竞争优势,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7)产品质量与品牌优势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已通过了IATFI6949:2016、IS09001:2015ISOI4001:2015、IS045001:2018等认证体系,在弹簧产品品质、技术工艺、服务水平等方面做到了严格的把控。公司获得了国内主要知名汽车主机厂和行业内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广泛认可,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公司”牌弹簧为“浙江名牌产品”;公司“”(注册证号:3788751)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公司“华纬”企业商号被授予“浙江省知名商号”荣誉称号。公司弹簧产品在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