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283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应急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从昔日小渔村到今日大都市,X市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X市以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双区”驱动、“双改”示范重大战略机遇,主动适应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新形势新战略新要求,全力构建全主体协同治理、全要素系统防控、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周期数字赋能的应急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新路子。一、建设“智慧大脑”,实现超前防控一是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着重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

2、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着力构建起研判精准、预警智能、防控有效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努力实现风险超前防控、隐患即时治理,切实将风险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初、成灾之前。二是成立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中心。中心集风险管控、监测预警、值班值守、应急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旨在建立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监测网络,建设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应用专题,全市一盘棋加强生命线工程、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及高危企业等重点领域前端感知设备建设,构建“1+11+N”(1个市级综合监测、11个区域监测、N个行业领域监测)感知监测体系,实现城市安全全要素动态感知监测,

3、推进城市安全数据治理,实现城市安全运行“一网统管”。该指挥中心对全市人员密集区、道路交通、重要港口、重大危险源、危化品场所,都有值班人员紧盯屏幕进行场景式的密切监测。三是“智慧大脑”可以做到时时监控,时时提醒。假如市民驾车到加油站加油,想找个角落悄悄打手机、抽根烟,怎么办?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实时识别、智能研判,会立即发出预警,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制止行为人;假如地面施工突然打穿地铁隧道,怎么办?地铁外界入侵监测预警系统会自动识别、定位报警。围绕打造护航深圳安全发展的智慧大脑的目标,我们研发建设了这个指挥中心,并根据情况不断迭代升级。四是对燃气安全做到自动监测预警。燃气安全关乎千家万户。针对去年

4、发生的多起燃气管道事故,市全方位复盘燃气管线“第三方”破坏安全事故,运用科技信息化技术,持续开展城市燃气管线自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五是围绕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功能开展应急工作。今年5月印发的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将围绕“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功能,在“1+11+N”感知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重点提升燃气、油气长输管道、给排水管网、综合管廊等方面的风险监测能力、分析预警能力和联动处置能力。今年以来,该市燃气管道事故起数同比下降90.9%。“涵洞积水接近20厘米深,请谨慎通行。”这是6月7日凌晨,应急管理部门“三防办”工作人员XXX收到的预警

5、信息,预警信息提及的涵洞位于XX立交桥下。一直以来,该路段每逢大雨就会出现积水,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很大不便。运用物联网监测技术,对易积水的主要涵洞进行24小时监测。当涵洞积水达到预警值时,声光报警器会发出语音提示和警笛声,LED显示屏会显示红色警示文字,提醒过往人员车辆注意安全,同时监测系统会分级别、自动向相关责任部门人员发送报警信息,提醒责任部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六是推进技术赋能应急管理成为常态。依托监测预警平台和数字化预案系统,打造集扁平化、智能化、情指行于一体的联合指挥作战平台,形成“一触即发、万箭齐发、预案先行、令行禁止”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一键”联动指挥应战。同时,通过建立灾害

6、事故研判预警与资源调度联动机制,对综合预警预判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提前预置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提前疏散和转移危险区域人员。二、完善法规标准,提升执法能力一是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的指示要求,聚焦法规标准、安全责任、监管执法3个环节,打造全流程安全监管执法平台,全面提升依法治理和监管执法能力。用足用好立法权,在城市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消防、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创新立法,着力构建“1+4”城市安全法规体系。今年6月23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经审议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措

7、施、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监督、明确拓展社会监督方式等,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除按照安全生产法实行职业禁入以外,终身不得在本市范围内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同时,还分类分级制定实施各行业领域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标准进行生产作业。二是对存在隐患问题进行动态管控。目前,累计完成X家单位的安全风险隐患筛查、常态化对街道X个红橙黄点位进行动态管控、精炼出八大行业33类责任主体50条捆绑措施270条自查细则作为产业重镇,X街道有工业园区X个、工业企业X家,还有“三小”场所X家,安全生产形势复杂。而街道应急管理人员少,人手不足、

8、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在困扰着。三是推进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开展街道级应急管理执法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点。街道聚焦守好风险管控关口、守好隐患治理关口两大任务,完善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结合“巡查+专家+整治+培训”监管模式,实现网格巡查和执法检查一体化闭环管理,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今年以来,街道巡查整治企业X家次,整改隐患X项,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三、推进社区治理,筑牢人民防线一是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以社区为切口,从“人”“物”“社会”三个层面推动防范关口前移。在手机上就可以隐患点情况,以前要用一周才能把辖区X个小区巡查完,

9、现在我们在手机上随时能检查各个隐患点情况,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X社区有住宅小区X个、出租屋X套、企业2X余家,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在全区率先建设社区智慧微中心,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应急视频指挥联动,切实提升社区应急管理水平。目前社区已接入“天网+”监控视频X余个,安装远程消防物联感知设备X套。二是创建市级综合减灾社区。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市探索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新路子的最后一公里。自20XX年启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以来,全市X个社区中已有X个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出台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XX2OXX年)提出,要支持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社区建

10、设,力争在20XX年实现市级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覆盖,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三是大力实施全民安全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学习强安APP建设全民公益安全教育平台,加快推进全市“1+11+N”安全教育体育基地(场馆)建设,将培训”应急第一响应人”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力争到20XX年培训不少于X名“应急第一响应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大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城市防洪(潮)能力达到200年一遇。下一步将坚持防在前、预在先、能应对,全方位做好极端状况下的各项应急准备,全面提升辅助指挥决策和救援实战能力。城市安全度提高了,群众安全感上去了,将用行动和实绩推进城市安全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