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503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2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途径.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20212022学年第1学期主讲教师职称学院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6授课班级*大学制二O二三年三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案课次2学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第二章心理辅导的途径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心理辅导的专门途径和基本途径,明确心理课、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教学重点及难点:心理辅导的专门途径和基本途径。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一、课程导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班级是学校的最基层组织,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本章介绍了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和班

2、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a一)尸刖雕三理辅导的.帷触咿二、理论讲授1、心理课定义中小学心理辅导的课程宜统一称为心理课,心理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课是心理辅导的专门课程,是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以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课堂多媒体讲解课程性质体验性:中小学其他学科多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心理课则不是解决知识的问题,更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的,但是它追求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中收获和成长。发展性

3、:其他学科多以固定的知识模块为主,很少有变化和创新。心理课则不同。预防和发展是心理课一贯的理念,它包含的内容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体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潜能开发的理念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发展的理念等。综合性:其他学科多是以本学科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单一的专业教学,而心理课则是综合的。从学科基础上看,中小学心理课既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又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是多门学科的交集。从实践情况上看,心理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的综合,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课程特征教学目标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总目标是促成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课自然也要从属于这一目标并

4、为之服务。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心理课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不追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以及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教学过程的辅导性: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比如建立团体的方法、团体转换的方法、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达成认知理解、获得情感体验,进而促进行为的改善。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在评价形式上,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学生集体互评和教师评价为辅。在评价内容上,以过程评价为主,目标达成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为辅。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活动资料分析法、社

5、会群体关系测量法等。基本理念心理课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心理学。2、个别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的原则尊重性原则:辅导教师要对来访学生保持尊重,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第一步。发展性原则:辅导教师不仅要帮助来访学生解决现实的心理困扰,还要注重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非指导性原则:当来访学生面临关键问题的抉择时,辅导教师不应以权威的形象出现,指示来访学生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而应该帮助学生理顺自身对此事的感受。保密性原则:辅导教师应尊重来访学生的隐私权,对学生的有关资料严格保管,予以保密,但辅导教师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

6、其班主任及监护人,并记录在案。转介原则: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如已经构成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的,非学校心理工作者所能解决,应及时与专业机构如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联系,将其转介。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1)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是根据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一些行为改变的技术。行为矫正的特点在于它只关注行为本身的改变,而不关注导致行为异常的原因,也不关注导致行为异常的内心冲突。行为矫正五阶段:准备与沟通阶段、问题行为解析阶段、制订矫正计划阶段、具体矫正阶段、效果评估阶段。(2)系统脱敏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沃尔普(JOSePhWOIPe)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人缓慢地暴露出

7、导致神经症焦虑或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或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原理:系统脱敏通常是以“刺激-放松”反射的适应行为,来取代求助者已经形成的“刺激-异常”反射,继而强化适应行为,使适应行为得到巩固,从而克服异常行为。实施系统脱敏的一般步骤:建立焦虑或恐惧的等级。找出所有使人感到焦虑或恐惧的事件,并按由小到大的等级顺序排列。进行放松训练。选择安静舒适、光线柔和、气温适宜的环境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系统脱敏治疗。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进入放松状态。二

8、是想象脱敏训练。三是现实训练。(3)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森田疗法要求神经症来访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4)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由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deShaZer)及茵素伯格(InSOOBerg)夫妇在短期家族治疗中心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主要技术包括一般化、咨询前改变的询问、预设性的询问、评量询问、振奋性的鼓舞、赘许、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奇迹询问、关系询问、例外询

9、问、任务/家庭作业、因应询问、EARS询问共计13项技术。基本流程问题描述阶段。这一阶段是通过询问来访者的求助动机,给来访者提供描述问题的机会。设定目标阶段。咨询师在好奇、尊重、关怀的态度下,引导来访者进入咨询访谈,澄清来访者想要的目标,并建立工作目标。探索例外阶段。此阶段集中寻找与深入探究来访者生活的各种例外经险,并且追溯来访者是怎样让这些例外经验发生的。回馈阶段。回顾和整理来访者在前面阶段所提到的有效解决的途径,然后以正向的回馈、有意义的信息及家庭作业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来访者。评量阶段。指导来访者自己评量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结果是否满意。(5)叙事疗法叙事疗法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

10、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White)及新西兰的戴维爱普斯顿(DaVidEPSton)O所谓叙事疗法,就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疗法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颇感兴趣。治疗方法: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3、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是指由三人或三人以上组成的具有共同目标、存在情感互动的一群人的集合。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运用群体动力原理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类型团体心理辅导的步骤1 .准备阶段2 .实施阶段3 .总结

11、阶段3、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对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对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水平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许多心理学家对认知能力与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相关系数为0.60左右,属显著相关。这意味着认知能力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认知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在学科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教育契机,这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把心理辅导列入各学科教学目标,在备课时,认真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心理

12、辅导因素,并把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一些确实不含心理辅导因素的学习内容,教师可把心理辅导内容渗透到学习活动的形式中,例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等。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方法L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2)营造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合理安排课外活动2.开展心理辅导主题班会3.利用家长会进行渗透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 .如何看待心理辅导的课程名称?2 .如何理解心理课程的性质?3 .为什么把心理课的基本理念定位于积极心理学?4 .个别心理辅导的原则是什么?5 .行为矫正的操作要点是什么?6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有哪些?7 .叙事疗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8 .试述团体心理辅导阶段的划分及特点。9 .什么是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10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哪些?参考资料、主要外语词汇:伍新春.中学生心理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修订版).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课后小结:本章通过课堂多媒体讲解,对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进行了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的专门途径和基本途径,明确心理课、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结合一定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提高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及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