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509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弓I言1一、聊斋志异中狐友形象特点1(一)重情1(二)重诚信2(三)坚守自我原则2(四)削强扶弱2(五)对朋友直言规劝3二、蒲松龄塑造狐友形象的用意3(一)寄托自己的文人情怀3(二)宣扬传统道德3三、蒲松龄友情观的现实意义4结论6参考文献7从聊斋志异中的狐友形象看蒲松龄的友情观内容摘要聊斋志异又称为鬼狐传,作者蒲松龄在书中描写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生动活泼的狐形象。蒲松龄笔下的狐友形象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狐精平易亲人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蒲松龄的交友思想。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友情观念的探寻以及对聊斋志异中狐友形象的分析来探究蒲松龄的友情观。【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友形象;友情观

2、引言中国自古重视友情,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与人交往、结交朋友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经历。“在众多的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与朋友的交往是人类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为它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心灵、道德等多方面的合一。人生难得一知己,在人们看来,结识朋友是人类必需的情感需求。聊斋志异中也描写了很多关于友情的故事,但是聊斋志异中描写的友谊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其中人与狐精之间的友谊也是书中的一大亮点。一段段人狐情谊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中的狐精形象,同时也折射出古代社会人类交友的观念以及蒲松龄对于交友的态度。本文即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类友情观念的探寻以及对聊斋志异中丰富多姿的狐友形象的研究,探究蒲松龄

3、的友情观。一、聊斋志异中狐友形象特点狐友们虽然同为狐精、同是朋友形象,但是在形象特点上却不尽相同。笔者将根据聊斋狐友形象之间的对比以及与聊斋以外文学作品的狐友形象对比探究聊斋狐友形象的特点。(一)重情狐女娇娜和他的哥哥皇甫公子、灵官中的修道狐翁、狐女莲香、胡四公子、刘亮采中的胡叟、杨疤眼中的两狐精、恒娘,他们在聊斋狐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友情。他们不在意朋友底层社会贫苦大众的身份,他们看重的是与对方之间珍贵的友情。为了朋友,他们可以与之共患难、同生死;可以在避难之前不忘与朋友告别并且提醒朋友及时离开;可以重生后找到朋友与之再续前缘;可以在与朋友相别数年之后依然心系朋友、为其解忧;可以为了解决朋

4、友乏嗣的烦恼转生为他的儿子;可以心中时刻牵挂朋友,预感朋友有难马上赶来探望;可以教授其狐精的媚术助其赢回丈夫的爱、临别前与之告别并且没有顾忌地坦言自己的狐精身份。在他们看来,友情是应当被珍视和用心对待的,与友情相比,个人的得失就没那么重要了。(二)重诚信莲香、周三和真生身上体现了狐友形象重视诚信的特点。莲香作为狐女时临终前与李氏约定”如有缘,十年后可复得见,转生为人后果真实现了与李氏的十年之约。周三在帮助张太华家除掉作祟的妖狐之前答应张氏自己住在他家不会像恶狐一样作祟。解决了狐患之后,周三履行承诺,与张氏一家友好相处、相敬如宾。在好友贾子龙给真生惹祸之后,真生请求贾生做善事帮助他消除身上的罪过

5、。贾生答应后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帮助真生消除身上的罪孽。贾生因他对真生的信守承诺得到了真生的原谅,可见真生是看重诚信的。虽然贾生给他添了如此大的麻烦,但是真生还是选择继续与贾生交往。(三)坚守自我原则胡养真与绩女中的狐女身上体现了他们在交友方面坚守自我的原则特点。博学的胡养真仰慕滨州秀才的才华而主动与之结交,但是发现秀才是轻视友情的贪财小人之后,品行高洁的胡养真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与秀才决裂,回归自我。绩女中的狐女因孤独而主动与老媪相伴,但是老媪没有遵守与她的承诺,给她带来了困扰。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狐女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老媪回归昔日的孤独生活。(四)削强扶弱我们能够在狐生鬼头、马介甫和周三身上发

6、现狐友形象削强扶弱的特点。机智果敢的鬼头利用自己的法术与好友报儿一起帮助吴生惩罚了念秧的江湖骗子,使吴生不但免于被骗而且得到了一位美女。马介甫利用自己的灵药和法术帮助义兄杨万石惩治恶妇、重振夫纲,但是杨万石太过懦弱,于是马介甫转而帮助杨氏的老父和侄子,让他们免于流离失所,最后促成了杨万石与老父、侄儿的团聚。法力高强的周三在张太华的请求下帮助他除去了家中的狐患,使张家重获安宁。(五)对朋友直言规劝司训I篇中的聋教官有狐精朋友在他身边以耳语的方式帮他与别人交流。在狐精的帮助下聋教官在官场中混得顺风顺水。狐精将要离开,与教官告别时不忘规劝教官不要贪恋官位,应早早辞官以守住自己的高洁、避免获罪。狐精临

7、走还不忘劝诫朋友,体现了狐友敢于直言规劝朋友的特点。二、蒲松龄塑造狐友形象的用意聊斋世界就是蒲松龄性格的表现。蒲松龄笔下狐友形象的性格特点、所作所为都是蒲松龄赋予的,他们无一不是在向读者展现蒲松龄的所思所想。(一)寄托自己的文人情怀在狐友的身上“有着文人自身的影子,不仅传达出文人对纯粹之知己的向往,也寄托了文人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的渴慕与追求。蒲松龄笔下的狐友,除了河间生中的狐翁之外,都具备美好的特点:他们中的年轻狐生风姿俊朗、气质非凡;年老狐翁博学多才、品行高洁;年轻狐女风华绝代、才情兼具;就连狐仆也机灵果断、正直勇敢。“蒲松龄对人狐友情故事的描述上淡化了慷慨悲壮的情怀,大都呈现出温情、生动

8、、优雅的风格特点,狐友的友爱与自我牺牲都是他们内在的美好性情。“他们重情重义,对朋友真诚友善、敢于直言朋友的缺点,也愿意帮助朋友达成心愿。在聊斋中贫苦的百姓能够和这样美好的狐精相遇并且成为朋友并不是难事,甚至在雨钱、刘亮采、绩女等篇目中狐精主动拜访人类并且与人类成为好友。蒲松龄赋予了这些狐友美好的品格,狐友是蒲氏在精神层面渴望的知己形象。蒲松龄的一生是在贫穷困苦中度过的,因此,蒲氏笔下的狐友被他赋予了能够帮助人类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能力。这是蒲松龄潜意识中的物质需求的体现。酒友中的狐生利用自己的法力以及生财的头脑帮助车生一家脱离贫困;真生中的真生利用自己点石成金的法力帮助贾子龙维持生活;绩女中

9、狐女的到来让老媪的生活变得轻松舒适这些狐友故事反映出作者期盼有外力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愿望。(二)宣扬传统道德狐友形象不仅寄托了蒲松龄的文人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和坚守。蒲松龄在念秧中展现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欺骗的社会。事实上,念秧中反映的社会情形就是蒲松龄所处时代的真实情况。不仅是官场黑暗,就连社会底层中也存在着不正之风。现实生活中人们漠视道德、违背孝道的现象也在蒲松龄的狐友形象作品中体现出来。狐生马介甫与惧内的杨万石是结义兄弟。即使是拥有法力的马介甫也没能让杨万石改掉惧内的毛病。杨氏的惧内纵容了妻子对杨家人的迫害:弟弟无奈投井自杀、老父被赶出家门。马介甫虽然

10、对杨万石失望至极,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对杨家的帮助。杨万石的悍妇妻子获得了应有的惩罚。杨万石这个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原型,这个原型是蒲松龄昔日的好友王鹿瞻。“王鹿瞻有,季常之惧,致使妻子虐待其父,客死旅店。”这件事让蒲松龄非常气愤,遂与王鹿瞻断绝了来往。蒲松龄将王鹿瞻作为原型创作出马介甫,是因为王鹿瞻的行为“触发了蒲松龄的心理郁积和思想情怀。在马介甫中,蒲松龄不是为揭发好友王鹿瞻的丑事,只是借此一事一情,表达了对世风、道德的痛心和婆心。”雨钱中的胡养真为了友情主动来结识秀才,但是秀才却因为钱财而与昔日相处密切的胡养真翻了脸。这是蒲松龄对人世间存在的亵渎友情行为的有力讽刺。蒲氏将秀才贪财轻友的丑

11、陋嘴脸展现到极致,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社会上世人重利轻义的风气。“聊斋志异的所有文字无非在写一个不平等社会的孤独文人的心声。”如果说杨万石和滨州秀才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世人的揭露的话,那么狐友形象就是作者对自己美好愿景的憧憬,他们同样都是在反映蒲松龄关注民生疾苦且感同身受、希望通过宣扬传统道德来扶正扭曲的世风的良苦用心。三、蒲松龄友情观的现实意义蒲松龄是一个践行儒家道德思想的落魄文人,他始终把儒家人格理想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也将其标准注入聊斋志异狐形象人格魅力塑造中,夹杂着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蒲松龄笔下的狐友形象更加丰满、真实。蒲松龄创造这一系列狐友形象并且赋予他们美好的人情、人性、人格,不仅是为

12、了寄托自己对理想中美好友情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的济世情怀,他希望这些狐友的美好品质能够起到警醒世人、挽救世风的作用。蒲松龄的友情观对今天的启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蒲松龄的友情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作为人们交友的参考标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聊斋中的狐友故事学习如何交友:娇娜与孔生的友情告诉我们作为朋友应当有与之共患难、同生死的道义觉悟,同时在当今男女地位平等的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除了亲情和爱情之外也可以发展知己层面的深厚友谊。但是这段友谊是建立在双方对道德的坚守和维护之下的知己之情。娇娜、灵官、酒友、莲香、潍水狐、胡四相公、念秧、马介甫、刘亮采、杨疤眼、真生、恒娘以及司训I这十二篇小说中的狐

13、友形象告诉我们作为朋友,要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交往要倾心相待、坦诚相对;当朋友落难时应当对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朋友分别后无论时隔多久、相距多远都应当心存这段珍贵的友情,时时牵挂自己的朋友。酒友和刘亮采告诉我们对待朋友的家人要向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莲香、胡氏和真生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可以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是对待朋友要抱有足够的理解和宽容之心,这样才能与对方产生长久、真挚的友谊。蒲松龄通过雨钱和绩女告诉世人当朋友的言行与自己坚持的原则发生冲突且错不在己的时候,要果断抽身出这段畸形的友情、回归自我。河间生中的狐翁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告诫世人不能以酒肉关系与朋友相处、不能带朋友做坏事,这样做得不到真正且长久

14、的友谊。真生和周三告诉我们对待朋友要讲诚信、重承诺,答应朋友的事情不论多难都要努力完成,这样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尊敬和真心的对待。另一方面,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中狐友形象抒发自己友情观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做人做事的看法,为后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参考:娇娜虽然与孔生之间有情意,但是他们的交往还是维持在友情的层面上,他们的理性和遵循的道德准则告诉他们不能逾越出朋友的范围。蒲松龄通过娇娜的故事告诉世人,即使心动也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有效用,现今的世人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交友更加便利,因此也更加需要这条以坚守道德为原则的交友紧箍咒。灵官中洁身自好的狐翁身沾污垢就羞于再游览人间,洗净身

15、体后潜伏在巢穴中好几百天,直至污垢除净才复归人世与好友道别。狐翁虽为异类却能够洁身自好到这般高的境界,异类尚且如此,我们人类更加应当自尊自爱,严格约束自己不做肮脏罪恶之事。潍水狐中的狐翁对待常人不论贫富、有否权势都是恭敬温和、谦让有礼的。但是品德高洁的他一再拒绝与无耻小人交往。狐翁的行为告诉世人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任何人,与人相处要温和有礼;但是面对小人要坚守自己的高洁品格,不管对方权势再大、财富再多,也决不能卑躬屈膝、奉承讨好。胡氏一文中的巨家主人面对与狐生的矛盾时以理服人、好言相劝,狐生胡氏能够听取巨家主人的建议并且站在巨家主人的角度上考虑对方的处境。巨家主人和胡氏因此重修旧好、亲上加亲

16、,关系更加紧密。胡氏向世人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处理矛盾的方法能够以德以理服人、不急不躁好言相劝;能够听取对方的话并且能够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世人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么即使矛盾双方有多大的分歧都能化干戈为玉帛。这一条方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当今社会,发展太快、人心浮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急剧增多,如果人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讲道理、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社会上的不和谐音符也会少很多。司训I中贪恋官位不懂得及时抽身的教官没有听取狐精朋友的建议,最终落得被免官的尴尬境地。这则故事告诉世人要懂得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不贪恋眼前的短暂利益,以长远的眼光考虑事情方能获得善果。现今社会

17、中那些贪图权钱美色、沉溺在欲海中不能自拔的贪官们被眼前的利益和欲望蒙蔽了双眼,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罪恶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不能及时地醒悟并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才出现了现今社会上那么多官员落马的事件。即使蒲松龄所处的时代与当今社会相差了几百年之久,即使蒲松龄离开人世长达302年,但是蒲松龄的友情观在当今社会人们的交往方面和为人处世方面仍然适用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蒲松龄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造力塑造出了聊斋志异中志趣迥异、姿态多变的狐友形象。蒲松龄选择了一系列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面貌、不同性格的狐精形象,将他们塑造成了可以与之结交的友人形象,借狐友形象写友谊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当他将狐精

18、题材与友情题材融合在一起时,既赋予狐精人情人性和生命力,又让作者抒发出来的观点不会显得枯燥、教条。尽管蒲先生早已离去,但是他的思想精神、他的真挚情感却依然存留在聊斋志异的字里行间,伴随着这一部著作永垂不朽。参考文献:1许瀚文.治家,怡情,消灾论聊斋志异之狐性特色D.UTAR,2017.2李晋山.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文学意义J吕梁学院学报,2017,7(1):12-17.3刘慧君.太平广记与聊斋志异中蛇的形象研究D.UTAR,2015.4张泓.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塾师形象之比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102-105.5陈炳熙.论古代文言小说的细节J国际安全研究,2014(1):45-53.6李鹏飞.论中国古代小说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3):101-107.7竦玫伶.聊瘠l昊情化女狐的情爱研究J.淡江大阜中阈文阜系硕士班擘位文,2014:1-118.8李茜.浅析聊斋志异中婚恋观以香玉篇为例J.戏剧之家,2017(9):270-271.9蒋玉兰.冷眼看科举斯人独憔悴试析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的科举观J文教资料,2015(28):3-4.10姚芳.以聊斋志异婚恋故事分析蒲松龄的爱情观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3):184-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