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747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案为全面辨识更新公司各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分级,并根据分级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事故防范措施,有效推动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和安全文化创建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决定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成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X、XXX、XXX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抓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跟踪督促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进行把关。二、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方法和步骤(一)危险源辨识的范围L公司生产所有活动中的危险源。

2、2 .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3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4 .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各部门对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调查表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根据不同岗位,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从作业区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作业活动、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四方面对区域内每个过程和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三)危险源辨识的步骤L安全环保处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调查表,并下发各部门。2 .在前期统计两

3、个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的基础上,对风险点进行划分,按照大小适中、便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进行划分。动态作业活动+静态设备设施将危险源划分为部位风险、区域风险、场所风险、作业活动风险。3 .对危险源现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健全完善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各岗位各工段各部室逐级评审本辖区内的危险源辨识情况,并汇总上报至安全部。三、危险源评价1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区域内每个过程和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级别。2 .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以及上级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相应等级直接判定,一旦有符合直接判定重大风险规

4、定的风险,无论其评价级别是何种等级,一律直接确定管控级别为重大风险,用红色进行标识,不允许降级。四、有关要求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次安全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要明确任务、区分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切实做到自下而上、全覆盖的辨识、评价、分级管辖区域的安全风险。2 .要切实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推动全员提升识别危险和评价的能力,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结果,以部门为单位11月14日前反馈安全环保处。特此通知。附件1:LEC评价方法2021年11月5日附件一:风险分级方法和标准LEC评价法一、风险的定义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

5、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三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D的大小,即D=LEC。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很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极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实际不可能三、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四、发

6、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后果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重伤40灾难,数人死亡3重大,致残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五、根据可能性、频繁程度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D=LEC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风险程度D为三者的乘积。将D亦分为若干等级。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L、E、C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D的级别。风险程度的分级见表4。表4风险程度分级表D值危险程度风险分级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不可容许的1级160-320高度危险,需

7、立即整改重大的2级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中度的3级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可允许的4级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可忽略的5级附件二:危险翱茸只与评价示例序号场所/环节/部位作业活动中潜在危险因素和风险易发生的事故类型风险评价(LEC法)主要防范措施LECD级别1穿孔作业现场布置炮孔人员在边坡、裂隙等区域过于靠近高架头,造成摔伤。高处坠落323185布置钻机孔位时,要仔细观察边坡、高架头区域地质情况,防止垮塌造成跌落2穿孔位置下方有铲装设备进行铲装作业,造成架头垮塌,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6371263严禁交叉作业;穿孔时钻机与前排抵抗钱保持安全距离(

8、大于3米),中班夜间作业禁止穿前排孔。3钻机操作不当,造成钻杆断裂伤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363544严格执行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工程机械穿孔平台作业时清除表体浮渣,减少钻机卡钻几率。4作业间歇机械设备未停放在安全位置,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6318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停放至远离高架头及边缘区域的安全地带;做好停放后的各项驻车制动工作。5穿前排孔作业,易造成坍塌。坍塌、高处坠落3671263钻孔作业必须检查穿孔现场作业环境;夜间禁止前排孔穿孔作业。6边坡采准穿孔未落实专人安全监控。坍塌、高处坠落、放炮337634在操作员可视范围内安排专人监控,紧急情况下可立即通知。7地质复杂区域移动穿孔设备时未仔细检查作业现场,设备在溶洞、裂隙上方碾压造成塌陷。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337634针对复杂地质环境,要了解地质资料及现场实际环境,确保设备安全。8雨雾天气、夜间移动穿孔设备,指挥不当造成设备跌落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1236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定路线安全方可移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