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843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燃气行业研究.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背景世界天然气产业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早期天然气产业阶段一一2000年之前和新型天然气产业阶段一一2001年至今。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其运输和储存技术,早期的天然气产业由于技术落后经常会在运输途中发生爆炸等事故。天然气的液化是天然气产业的重大进展。实际上,液化天然气的技术早在1914年就出现了,天然气大规模发展的年代是1970年以后。在这一时期,不仅大量的气田被发现并开采,而且随着管道建设的发展以及配套储气设施的完善,跨国天然气贸易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的开采和储运技术也迅速提升,各国天然气产业都进入了大增长的阶段。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

2、一阶段是在2000年之前,此时天然气产业主要以油气田附近自备电厂燃气发电为主;2000年,随着天然气两个项目“西气东输”及中国第一个引进项目一一广东LNG项目经国务院批复启动,我国天然气产业进入第二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0-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如下图所示1o“十三五”期间,2015年及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43.4和49.8亿吨标准煤,对应的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如下图所示2。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图2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

3、%,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3。2数据来源于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人图32017-2021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天然气主要被用作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和化工领域。受“煤改气”政策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社会用电需求增长等政策导向和经济驱动的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工业及发电用天然气的需求增长显著。数据显示2020年,城市燃气板块的天然气消费量占比仍位居首位,达38%;其次是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分别占比33%和19%。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1.1 基本概念1.1.1. 天然

4、气天然气是一种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以烷烧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混合物,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很少,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因而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4数据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城镇燃气,是指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相关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天然气占城镇燃气消费量的75%左右。城镇燃气管网,是指

5、自门站至用户的全部设施构成的系统,包括门站或气源厂压缩机站、储气设施、调压装置、输配管道、计量装置、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城镇燃气门站、储配站和调压站是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燃气门站一般具有接受气源来气并进行净化、加臭、贮存、控制供气压力、气量分配、计量和气质检测等功能。当接收长输管线来气并控制供气压力、计量,向城镇、居民点和工业区供应燃气时,称之为门站。当具有储存燃气功能并控制供气压力时,称之为储配站。两者在设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调压站则具有控制燃气压力的功能,一般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不同压力级制的管网需通过调压站连接。管道供气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1.2 天然气行业

6、产业链1.2.1. 上游天然气勘探开发根据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开采天然气矿产的,需经国务院指定的机关审查同意后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目前,我国天然气开采权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陕西延长石油四大集团。2021年,国内天然气产量2052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产气量1251亿立方米,中国石化产气量339亿立方米,中国海油产气量338亿立方米及陕西延长石油产气量68亿立方米,合计1997亿立方米,占国产气总量的97%5。随着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7年5月)、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2017年6月16日)、关于促进天

7、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8月30日)和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年4月14日)等一些列有关油气勘查开采制度的出台,天然气勘探开发正在探索进行市场化探索。1.2.2. 中游长距离管网输送天然气自上游开采一般通过长距离油气管网输送至城市门站后进入城镇燃气管网至终端用户。根据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长输油气管网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能源局。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分支管道主要集中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从分布范围上分类,天然气管道可分为骨干管道、省级管道和市级管道三种。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8、明确了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务。组建独立运营的国家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成立,其成立旨在通过产权独立、法律独立、财务独立,实现长输管道、分支管道、省内管道、城市燃气管道的运输服务和销售业务分离。自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联通境外”三大供应格局,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6。1.

9、2.3. 下游天然气消费应用天然气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城镇燃气、工业用气、发电用气和化工用气,其中城镇燃气和工业用气用气占比较大,均在37%-38%左右。城镇燃气主要是指城市和乡镇居民用气、商业用气以及供暖等公共服务用气;工业用气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的燃料用气和城市中锅炉、窑炉的用气;发电用气主要用在热电联产、调峰电站和分布式能源项目中;化工用气主要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链的用气,包括生产合成氨、甲醇、氢气、氢氟酸等。城市燃气管网是燃气供应企业经营的基础。修建城镇天然气管网的主干管网及支线管网,将天然气管道接驳到居民用户和工商业用户,并向用户收取接驳费和燃气使用费是城市燃气公司的商业模式。2020

10、年末,我国城市天然气用气人口为41,302万人,城镇燃气管道长度为850,552公里7。1.3 天然气价格机制在采购定价方面,非管道气(以LNG为主)采购价格为市场化定价,主要受国内以及全球供需关系影响。管道气价格正处于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并调整各省门站价向灵活的价格形成机制过渡。2016年以来,随着国内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家正在逐步放宽门站价格管制,采取国家发改委制基准定门站价格,上游气源供应单位根据供需情况在此基础上在一定比例内上浮,下浮不限。在销售价格方面,工商业用户的销售价格采取政府指导价,目前各城市已经基本建立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联动机制,在上游门站价格变动时,可依据变动幅度申请

11、非居民用户燃气销售价格调整。居民用户销售价格采取政府定价的方式。1.4 城镇燃气发展及趋势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双碳背景将为城镇燃气发展提供持续动力。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另外,依托能源工程推进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等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亦为天然气发电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天然气气源与销售价格将逐步放开。截至2020年底,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约为11万千米,天然气“全国一张网”骨架初步形成。在储气设施方面,截至2020年采暖季前,全国储气能力达到23

12、4亿立方米。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虽发展迅猛,但在管线互联互通、调峰能力方面,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些滞后。以储气设施为例,目前我国天然气调峰总储气量仅占天然气总消费量7%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15%-20%)在中国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完善管网布局、增加储气调峰设施将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中国“双碳”目标牵引下,作为能源转型过渡的首选,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能耗“双控”等政策将加速拉动工业用气增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增加也进一步带动启停灵活、供应稳定的燃气发电需求增加。在城市燃气领域,经过十余年持续快速扩张,叠加近年房地产市场疲软,新增市场空间有限,城镇燃气

13、新用户增长开始放缓。天然气需求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将稳步提升。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天然气行业将处于高质量快速发展时期。经营环境出现的变化为传统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三年是中国双碳战略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向纵深推进的三年,也是国内各大能源企业践行双碳战略、实施战略转型的三年。面对新机遇,通过外延式及内生性增长提高综合能源业务的市场份额,推动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光伏发电、配售电、充电桩等业务在中国的广泛布局,为用户提供高效率的综合能源,满足客户对气、热、电、冷的不同需要。于本财年,本集团完成综合能源销售76.0亿千瓦时。1.5 五大燃气集团

14、分析我国城市燃气经营企业主要由两大类企业主导:一是在本地区依靠历史承袭而拥有燃气专营权的地方国企,如深圳、重庆等地均有该类型地方国有燃气公司;二是具有跨区域经营特征的燃气运营商,例如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等。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从最初的“跑马圈地”到“群雄逐鹿”,再到目前国有燃气企业、外资(港资)燃气企业、民营燃气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各城市为引入天然气,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资改制、并购重组、授予城市燃气专营权等市场化方式,快速推进城市气化。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16

15、93家,己形成跨区域经营的燃气运营企业主要为中国燃气、昆仑燃气、港华燃气、新奥能源、华润燃气等。由于燃气的区域性特点,未来城市燃气企业的经营模式将由全国多点布局转变为由中心区域向周边扩展继而形成规模经营的模式,原来守土扩疆与传统开发模式将面临挑战。未来,行业内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参股收购等方式,以产业化为方向进行区域渗透,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因此,燃气企业数量将出现下降的趋势,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升。151昆仑能源(00135.HK)1.5.1.1基本信息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能源”)是在(英属)百慕达注册,成立于199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16、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昆仑能源在中国大陆境内的主体是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2008年以前,昆仑能源主要从事境内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2009年开始战略转型,将国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与综合利用作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实施“以气代油”战略。2015年,昆仑能源收购中国石油所持的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的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的管理平台。目前,昆仑能源主要从事城市燃气、天然气管道、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终端、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加工与储运、液化石油气(

17、LPG)销售等业务,是中国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终端利用企业和LPG销售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末,昆仑能源业务遍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积服务用户1384万。2021年,天然气销量4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1%,其中零售天然气2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1%。LPG销量599亿立方米。1.5.1.2主营业务(1)勘探与生产昆仑能源目前在中国大陆、哈萨克斯坦、阿曼、秘鲁、泰国、阿塞拜疆等6个国家拥有7个油气项目,年原油销售份额量约为1300万桶。按照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将逐步退出油气田勘探开发,专注于天然气终端利用业务。(2)天然气销售昆仑能源公司已形成了以城市燃气、GNG与

18、LNG车用、LNG贸易为主的清洁能源供应服务体系,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营城市燃气项目200余个,拥有CNG与LNG终端站点1200余座,年销售天然气超过200亿立方米。昆仑能源公司负责中国石油所属炼化企业、油气田企业LPG资源的统一销售,年销量超过650万吨,约占国内LPG表观消费量的五分之一。(3)LNG加工与储运昆仑能源拥有LNG工厂24座,设计加工能力2290万立方米/年,约占国内产能的22%;产能580万吨/年,约占国内产能的28%左右。在河北唐山、辽宁大连、江苏如东管理运营LNG接收站3座,接卸能力1900万吨/年,约占国内接卸能力的38%。(4)天然气管道昆仑能

19、源天然气管道拥有陕京管道及天津、云南、湖南、安徽等干、支线管道8400公里。1.5.1.3财务数据根据昆仑能源2021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构成如下图所示。主营构成主营收入主营收入比例销售净利率燃气销售1050亿元76%18.54%LPG销售240亿元17%LNG加工与储运77亿元6%原油17亿元1%1.5.1.4核心竞争力借助母公司资源优势和协同效应,推进大型城市燃气项目整体合作及投资并购。截至2021年末,昆仑能源拥有2座LNG接收站和16座LNG工厂,大力拓展LNG交通领域业务,抢占布局路上、水上LNG加注体系,推动深圳海上LNG加注项目落地。多措并举丰富LPG资源供给,全面推进高效

20、民用终端市场开发。152新奥股份(600803.SH)1.5.2.1基本信息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股份”),前身为河北威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由河北省体改委批准设立,于1994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004年12月,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间接持有河北威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权,2014年12更名为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开始从事布局城市天然气业务,2020年12月更名为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奥股份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截至2021年末,新奥股份在全国拥有252个城市燃气项目,自有中输及主干

21、管道长度约7.3万公里,自有、托管及租赁储气能力超过6亿立方米,服务的工商业用户累计达到202,459个。累计已开发2,583.5万个家庭用户,平均管道燃气气化率为62.4%。2021年全年销售天然气372亿立方米。1.5.2.2主营业务新奥能源主要业务包含:(1)天然气销售业务天然气销售业务进一步划分为天然气直销、天然气零售及天然气批发。1) 天然气直销以采购国际天然气资源为主,配合国内自有和托管LNG液厂资源及非常规资源等,向国内工业、城市燃气、电厂、交通能源等客户销售天然气。在国际采购方面,公司通过长期购销协议及现货采购的方式,向国际天然气生产商或贸易商采购天然气。2021年全年直销气量

22、达4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4倍。2) 天然气零售天然气零售业务为采购天然气,经过气化、调压、除杂、脱水、加臭等环节后,通过管网输送给工商业、居民、交通运输等终端用户。上游气源供应企业包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公司也与道达尔、锐进及雪佛龙、BP签署了长期及短期购销协议。同时,结合下游客户需求、国内外天然气市场形势等因素,采购LNG现货资源进行补充。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全国拥有252个城市燃气项目,地域覆盖包括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北、河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浙江、上海、天津等20个省市及自治区。2021年度,天然气零售气量达25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其中,对

23、工商业用户的零售气量达1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9%,占天然气零售气量的78.8%。对居民用户的零售气量达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4%,占天然气零售气量的18.6%。3) 天然气批发作为零售气业务的气源补充,公司从国内近百个LNG液厂、沿海接收站等供应方采购天然气,利用庞大气源网络优势、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向天然气贸易商等客户销售天然气。批发气销售量达78.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8%。(2)综合能源业务在综合能源业务中,根据客户当地风、光、地源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禀赋,将天然气与多种可再生能源相融合,根据客户用能需求、用能规律、节能减排等诉求,因地制宜的为客户提供冷

24、、热、气、电综合能源供应及解决方案,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截至2021年末,共有31个综合能源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累计已投运综合能源项目达150个,冷、热、电等综合能源销售量总共19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3%o(3)工程建造及安装业务工程建造及安装业务主要分为工程建造业务及燃气安装业务。工程建造主要涉及天然气工程、市政工程、化工医药工程及低碳与数智化四大工程领域。以竞标形式获取项目,为客户提供咨询与设计、装备集成、项目建造与数字化交付、采购、技术研发在内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面向居民用户和工商业用户,提供燃气使用相关设备的安装、管道建设服务。居民用户

25、工程安装对象包括新建商品房、原有未安装管道燃气的居民住宅等,主要是对居民小区建筑红线内的庭院管网及户内设施进行安装建设,并收取工程安装费用。工商户工程安装业务是对工业、商业、福利性单位等客户进行管道燃气工程安装。(4)能源生产业务(煤炭业务和甲醇业务)公司拥有王家塔煤矿采矿权,煤炭的开采、洗选、外输等均委托第三方运营。甲醇业务为甲醇的生产、销售业务。实现商品煤销量390万吨,甲醇销量142万吨,自有及托管液厂LNG销量40万吨。(5)增值及数智化业务在保除燃气安全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产品品类,以安全、低碳和智慧为切入点和核心价值,形成了满足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需求的创值产品族,

26、包括360。厨房产品、管道暗装、供暖产品、安防产品、精装房全屋配套、LORa数智物联、NFC惠民卡等,进一步释放燃气用户延伸服务价值。依托自身在能源全场景中沉淀的海量业务数据,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联合学习等技术,构建能源全场景数字化产业智能平台,提供多样化“能+碳”交易,云化数智SaaS产品、解决方案、信息咨询、信息服务、数据服务、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其他衍生服务等。推广了包括360。厨房产品、管道暗装、供暖产品、安防产品、精装房全屋配套、LoRa数智物联、NFC惠民卡等产品及服务,进一步释放了燃气用户的延伸服务价值。目前,增值服务在公司现有客户群的渗

27、透率仅为9%,在年内新开发客户中的渗透率则有21%,业务正在快速发展阶段。1.5.2.3财务数据根据新奥股份2021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新奥股份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构成主营构成主营收入(元)收入比例主营成本(元)成本比例主营利润(元)利润比例毛利率R)天然气?传567.5亿48.96%495.7亿51.36%71.78亿36.99%12.65%天然气批发215.6亿21.19%241.7亿25.04%3.9IS亿2.021.60%工程施工与安装101.IlZ8.98%51.64亿5.35%52.45亿27.03%50.39%综合能源销售及服务87.26亿7.5

28、3%71.49亿7.41%15.77亿X.1311807天然气白错57.85亿4.99%44.92亿4.65%12.93亿6.66%22.35%能源化工27.99亿2.41%28.71亿2.97%-7236力-0.37%-2.59%增值业务22.84亿1.97%1.931(/.0.51:.17.91亿9.23%78.41%煤炭22.07亿1.90%6.7IS亿0.70%15.35亿7.9169.56%化工贸易18.94亿1.63%18.28亿1.89%6643万0.34%3.5卜:其他(补充)5.066亿0.141.045亿0.11%4.021亿2.07:79.371.5.2.4核心竞争力(1

29、)布局天然气产业全场景,持续业务创新与协同打造核心竞争力。在需求、资源、输储等方面不断进行业务探索与创新,同时促进各业务场景中的协同,不断放大产业聚合效应。(2)紧抓“双碳”机遇,推动综合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公司根据综合能源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客户的能源需求、负荷预测等设计最优的供能技术路线。年内投产的综合能源项目规划方案融合了生物质、光伏、地热、天然气、储能等低碳能源及技术。(3)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在综合能源业务方面,公司重点开发低碳园区、低碳工厂、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四大类客户,以绿色低碳整体解决方案切入,大力发展终端节能、工艺优化、能源设施托管运营等用能侧服务业务。发挥综合能源方案的协同优

30、势,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策略性布局储能业务,在储能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依托自身拥有的丰富天然气资源,瞄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国内市场的空缺,自主设计并研发6kWS0FC系统,同时申报相关技术专利9项。(4)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公司已基本实现城市燃气、天然气贸易、物流输配、基础设施运营、设计与建造、安全运营等业务领域的天然气核心场景数智化。城燃数智安全体系、需供输储智能匹配、运输安全管控、基础设施智慧运营、工厂网络设计平台等数智化产品的升级、应用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后续公司将以构建数智能源生态、推动商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利用数智产品贯穿天然气业务全场景,通过需供输储智能匹配和智

31、能交易与交付,实现供应链智能协同与优化创值,助推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同时深入推进安全运营数智化,以物联为基础,沉淀产业智能,迭代安全数智产品,完善数智安全防控体系,打造行业安全品牌,赋能生态伙伴安全运营。新奥股份正在积极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1.5.3华润燃气(01193.HK)1.5.3.1基本信息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燃气”)成立于2007年7月,2008年10月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华润燃气主要从事下游城市燃气分销业务,包括管道天然气分销、天然气加气站业务及燃气器具销售。业务策略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位于经济较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以及天然气

32、储量丰富的地区。截至2021年底,年销气量341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销售量18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22%,占燃气销售总量的53.4%,商业用气销售量6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18%,占燃气销售总量的20.1%,居民用气销售量76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9.5%,占燃气销售总量的22.5%,如下图所示。华润燃气的城市燃气项目总共266个,分布于中国22个省份,其中包括14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重庆、上海和天津)及75个地级市8。工业用气销售量182商业用气销售量68居民用气销售量76图4华润燃气2021年销售量(亿立方米)及占比华润燃气现有上游气源分布图如下图所示。8数据来源于华润燃气2021

33、年报。图5华润燃气上游气源分布图截至2021年末,拥有天然气管线长度229,362公里,服务居民用户4,548万户,服务工业用户2.8万户,服务商业用户35万户。1.5.3.2主营业务华润燃气主营业务包括:销售及分销气体燃料及相关产品、燃气接驳、燃气器具销售、设计与建设服务和经营加气站。1.5.3.3财务数据根据华润燃气2021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构成如下表所示。表2华润燃气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构成主营构成主营收入收入比例主营成本主营利润毛利率销售及分销气体燃料及相关产品501亿元78%490亿元150亿元23.40%燃气接驳98亿元15%经营加气站29亿元5%燃气舞具销售6亿元

34、1%设计及建设服务5亿元1%1.5.3.4核心竞争力(1)站点众多、遍布全国华润成员企业遍布全国,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并投运近400座站点,始终秉承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导向,发挥成员公司众多的优势,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全面布局,强强联手,打造贴近客户需求的天然气加气加注网络。(2)气源保障、源源不断华润燃气加气站目前已与10余家液化工厂、8家贸易商及30多家物流运输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液化合同,临时调配及保供能力强。目前年度合同供应量20万吨,拥有运输车辆Ioo台,确保各站点稳定供气。(3)气质保障,质优量足天然气经过滤器除去杂质后进入流量计进行计量,然后进入缓冲罐,待稳压后进入压缩机组增压至25Mpa

35、,增压后的天然气进入干燥塔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天然气通过顺序控制盘进入储气井组储气或直接通过加气机向CNG汽车加气。(4)一卡在手,加气无忧华润燃气加气站已推行华润加气站全国一卡通,让您在任何城市、任何地点都能在手,加气无忧。154中国燃气(00384.HK)1.5.4.1基本信息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号:00384.HK,以下简称“中国燃气”),注册地为百慕大群岛,总部分别位于香港和深圳。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天然气运营服务商,主要于中国大陆从事投资、经营、管理城市燃气管道基础设施,向居民和工业用户输送天然气,建设及经营加油站和加气站,开发与应用石油、天然气相关技术。主要股东为北京控股

36、集团有限公司、富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刘明辉等,实际控制人为刘明辉。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在深圳注册成立附属的全资企业中燃燃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负责投资中国大陆的燃气项目,履行出资义务。2021年4月,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下属上市公司北京控股(00392.HK)收购中国燃气22.08%的股份,成为中国燃气的最大单一股东。根据2021财年报告,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通过泓茂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持股23.01%o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负责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日常管理,其投资属于财务投资,中国燃气作为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7、的联营公司入账。截至2021财年末(2022年3月310),中国燃气拥有660多个有专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533座压缩/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一个煤层气开发项目及106个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360多个建成运营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项目、4座液化石油气码头,7座大型石化仓储基地、累计已建成525,461公里城市燃气管网,累计接驳43,095,245户居民用户。天然气2021财年销售量367亿立方米,各类管道燃气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超过5000万户,燃气供应覆盖城镇人口超过2亿。投资发展策略,大幅放慢于华北农村地区的居民气代煤工程投资与安装业务。同时,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亦为本集团拓展新用户市场带

38、来挑战。二零二二年一季度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频发,导致人员出行、交通运输、货物流通等方面受到影响,为市政管道工程以及新用户接驳之工程施工带来影响。交通运输业用户(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车船用加气站)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本集团累计已拥有CNG/LNG车船用加气站533座。受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气价上涨及因新冠疫情所采取之管控措施等因素影响,中国CNG加气站市场的发展依旧面临挑战。LNG价格持续上涨令物流企业采购LNG重型货车的需求下降,导致车用LNG加注业务承压。根据市场变化,本集团积极应对,主动出击,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管理、提升服务等措施,努力提升加气站单站销气量。同时,

39、本集团不断研究并调整发展方案,逐步将部分加气站转变为油电为主、气氢为辅的多能混合站。虽然因新冠病毒传播所采取的社会管控措施对工商业用户天然气需求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总体而言,环保政策和低碳化进程带来的新增天然气需求对冲了疫情的负面影响。于本财年,本集团天然气总销售量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367.0亿立方米天然气,较去年同期增长17.6%,天然气主要通过城市与乡镇管网、贸易与直供管道来销售,其中城市与乡镇管网共销售219.2亿立方米天然气,较去年同期增长17.2%,贸易与直供管道业务共销售147.8亿立方米天然气,较去年同期增长18.2%o于本财年,集团实现销售液化石油气426.8万吨,同比增长0.

40、5%,其中:批发业务销售量为354.8万吨,同比增长0.6%;终端零售业务销量为72.0万吨,同比下降0.3%。本集团现拥有七个液化石油气码头及106个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分销业务遍布中国19个省,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LPG业务运营服务商。1.5.4.2主营业务中国燃气的主营业务包括:(1)管道燃气业务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来,中国燃气在国内已投资660多个拥有专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项目遍及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天津、西安、济南、杭州、南京、合肥、武汉、南昌、重庆、广州、南宁等省会级城市和大连、青岛、佳木斯、牡丹江、锦州、辽阳、抚顺、包头、宝鸡、芜湖、

41、淮南、信阳、扬州、宜昌、孝感、黄冈、益阳、梅州、茂名、柳州等大中型城市,中国燃气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城市管道燃气运营商。(2)液化石油气业务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液化石油气(LPG)运营服务商,中国燃气拥有国内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分销网络。在中国东南沿海投运4座液化石油气专用码头、7座大型石化产品仓储物流基地,码头年吞吐能力达100o余万吨,LPG总库容40余万立方,化工库容10余万立方米,年液化石油气进口、分销量超过450万吨。为顺应能源清洁化、原料轻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燃气在液化燃全产业链开始新的进程。在上游,在现有国内沿海LPG运输船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大型VLGC远洋运输船队,

42、此外,还拥有几十家专业危化品运输车队和与之配套的先进物流管理系统;在中游,在广西防城港、广州南沙、温州小门岛等液化燃进口基地基础上,实施在天津、东营、连云港、泰兴、泉州、武汉等沿海、沿江化工园区的6个码头及石化项目的布局,全部建成后预计总泊位接卸能力将超过3000万吨/年,罐容180余万立方,形成覆盖全中国大陆的进口气源布局;在下游,中国燃气现已拥有110多个液化石油气终端分销项目,门店数量超过I100家,瓶装气销量和用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据此,携气源之优势,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核心区域密集布局,在江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布局。同时实施贸易终端协同作

43、战,促进相互发展。“中燃百江”作为中国燃气瓶装气业务的专用品牌,在成为中国液化石油气行业覆盖率最高的领导品牌的同时,也已成为引领中国液化石油气终端零售发展和模式创新的风向标。未来,通过构建沿海沿江码头布局,配套仓储罐区和化工基地,提升物流运输能力,打造智能分销网络等手段,将中燃的资源采购、远洋运输、码头装卸、罐区储存、园区加工、陆地配送和全国性的智能分销网络等多种优势融合,立足工业、辅射民用,推进贸易终端一体化,构筑全面高效的产业生态价值链。在满足快速发展的烯燃项目原料需求的同时,也为民商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保障,构建起辐射中国大陆最为广泛的行业供销网络,使中国燃气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

44、拥有者和主导者。(3)车船燃气业务中国燃气现有运营及在建车用及船舶加气站550多座,日均可为超过20万辆天然气汽车提供加气服务。中国燃气先后与国内主要的汽车和装备制造商开展了合作,结成了产业战略联盟,实现了车用燃气项目的快速发展。同时,为推动国内“绿色水运、低碳港口”建设和发展,中国燃气一直致力于引领国内水运行业应用LNG的发展,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中心。中国燃气成功改造了国内首艘LNG动力船舶,率先建成长江第一座岸基式LNG加气码头并入选交通部水运行业应用LNG试点项目,为长江第一艘LNG动力船舶带气过闸提供能源保障,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未来3到5年,中国燃气将围绕“

45、两横一纵两网”(长江、珠江、京杭干线及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及重要支流加快布局船舶加注项目,投资建设“江海联运”转运中心,在长江沿线合理布局LNG接卸及加注站。形成长江干流LNG加注网络,服务于长江航行船舶,同时接卸站配套陆域LNG储罐可作为沿江天然气市场储气调峰设施,LNG接收中转站点气化外输管线与各省天然气主干网相连接,实现供气气源多元化。(4)电力及新能源业务在“双碳宣言”大背景下,中国燃气积极发展电力及新能源业务,围绕零碳城市(园区)的打造,在源网荷储产业链系统布局。在中燃经营区域内外,建设分布式光伏、推进BlPV业务;在全国12个省市发展售电及配电网业务,开展电力交易、投资

46、建设增量配电网项目,同时开展电力综合运维管理业务,服务于广大工商业用户。中国燃气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积极布局充电站(桩)业务,已建成的充电站(桩)超过14000个。中国燃气同时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储能、热泵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耦合的多能互补业务,通过多种模式的热、电、气业务的融合,集团将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领域以身作则,迈向国际一流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5)供热与分布式能源中国燃气供暖项目分长江流域暖居工程和北方传统供暖工程。暖居工程是针对南方非传统采暖区域日益迫切的冬季采暖需求,由中国燃气创新性地提出并推广的分布式集中供暖综合解决方案,是采用分布式能源理念的智

47、慧集中供暖系统,简称中燃暖居。中燃暖居工程创新性地研发了具有中国燃气特色的暖居工程技术体系,以单个小区、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为单位进行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暖,并通过智慧供热云管理系统进行全系统智能化管理;中燃暖居工程不需要建设大市政供热管网,不用进行大规模破路挖沟,仅需利用现有小区、厂房或楼宇内的空地、楼顶或地库建设能源站即可实现热能供应;通过智能供热输配系统输送到每个家庭,从而减少热能输送过程中的热散失;再由室内智能温控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在供热效率方面,相比其他供热方式,中燃暖居拥有显著优势。(6)天然气贸易业务中国燃气从2015年开展天然气贸易业务,注册成立了中燃宏大能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集团能源贸易战略的规划和实施,通过创新贸易模式、拓宽资源渠道,发挥整合优势,优化运营管理,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及供应链物流体系。中燃宏大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与各方展开广泛合作,先后与维多(“Vitol)、碧辟(“BP”)、壳牌(“Shell)等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主要上游企业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均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延长石油、广汇能源等全国60余家液化工厂建立了稳定的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