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162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老龄化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现有农村青年的不断外出,无疑意味着现有农村整体的劳动力大龄不足,其没有办法能够更好的实现现有的实际养老需求,并且由此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隐性债务情况。由此,需要的是政府能够借助于合理的债务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农村养老策略的实施,以更好的提升现有农村养老有序性,保证现有农村养老以及相应隐性债务的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与精算理论和方法相结合,设立若干假设条件,通过已有的数据对我国农村养老金隐性债务进行测算。由此进一步提出在新农保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

2、解决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趋势。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对策建议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ruralendowmentinsuranceinChinaABSTRACTAgingisanimportantfactorinthedevelopmentofChinasruralareasinrecentyears.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asawholeandtheexistingruralyouthout,nodoubtmeanslackofexistin

3、grurallaborolder,itisnowaytobetterthecurrentactualpensionneeds,andtheresultingisaseriesofhiddendebtsituation.Asaresult,needisgovernmentcanhelptoreasonabledebtmanagementmodelandimplementationoftheruralpensionpolicy,toimprovetheexistingruralendowmentorderly,ensuretheexistingruralold-ageandcorrespondin

4、gimplicitdebtsolution.Therefore,basedontheresearchsitu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thispaperusestheactuarialtheoryandmethodtosetcertainassumptions,andthenusetheexistingdatatocalculatetheimplicitdebtofourcountry.Thusfurtherproposedinthecontextof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agriculturalinsurance,Chin

5、asruralold-ageinsuranceimplicitdebtsolutionsandsuggestionsto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ruralendowmentinsurance.Keywords:ruralold-ageinsurance;implicitdebt;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隐性债务概念与测算重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隐性债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隐性债务测算研究的重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缓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国

6、际经验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美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日本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经验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农村养老金给付的精算负债模型6(一)假设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影响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7四、偿还我国农村养老隐性债务问题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是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根本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弥补农村养老保险缺口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基金运作效率11(四)大力发展个人储蓄农村养老保险.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其他削减隐性债务规模的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7、引言在现有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农村居民而言,所谓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能够切实有效的保证每一个农民自身的权益,使农民享受优质的养老保障的制度。但是从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分析,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显然制度本身更多覆盖于城市养老,没有很好的覆盖到农村地区,这就造成农村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上的难题,亟需国家以及相应的部门进行破解和寻求合理的解决模式以及方案。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世界闻名的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据统计(见表1),在城镇化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农村老年人人口数占全国总老年人人口数的比重不断增大;同时,伴随着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生育潮,现有的农村老龄化不断加剧,而且其本身

8、的养老负担要远远高于城市。这些都意味着未来必须要寻找到合理的农村养老模式以及制度。而在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下,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加重,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威胁日益显著。集中表现为现有制度所出现巨大的空心化问题。若政府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有序准确的预期计算以及了解,没有办法寻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必然引发隐性负债的时空,从而造成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因“无钱”而无法得到保障。表1农村及城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占全部老年人口比()-cTW农村城镇农村城镇20118.917.4555.2144.7920128.247.3558.6341.37201310.469.1865.1434

9、.86201411.888.7365.2534.75201512.589.8567.2232.78数据来源:整理自中国2015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一、隐性债务概念与测算重要性(一)隐性债务隐性债务是指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劳动者缴费没有以养老基金的方式累积下来,而是以隐性债权的形式表示出来国家应该偿付的养老债务,这种债务不但没有记录当期的养老金资产赤字,而且也没有具体明确的偿债数额和时间。与隐性负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显性负债。所谓显性债务,即在基金制下劳动者缴费以账户基金的形式累积下来的,以资金形式存在的国家应该偿还的养老债务,账户资金即国家应偿付的债务的数额,并且有明确的记录。隐性债务和显

10、性债务都是国家在社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购买力的转移和再分配。其本质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购买力的强制性转移,只是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的表现形式不同,他们都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唯一不同的是,显性债务有相关的记录,并且有明确具体的数额,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算;隐性债务没有记录国家养老金资产负债表,且无具体数额和偿还时间。由此可见,隐性债务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被忽视,由此也更可能引发偿付能力的大危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隐性债务产生于制度的转换过程中,即由过去的由现收现付制向目前的基金制的转变过程中,其实质是因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现有的人们自身的实际缴费模式等等一系列的改变之后而

11、造成整个债务结构的转变。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威胁日益凸现,给国家养老债务的支付造成了困难。事实上,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空账”问题正是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具体表现。另外,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养老保证金在扣减通货膨胀率之后实际增值为负值。养老金的贬值更加深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缺口,直接影响了国家养老金的给付能力和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养老金的隐性债务直接限制了我国养老金体制的改革和养老保险基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远超城镇人口同类数据,农村人口平均收入更低,这些因

12、素都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社会影响更大的现状。(二)隐性债务测算研究的重要性1 .明确隐性债务具体规模,制定有针对性的偿还计划通过对当期我国隐性负债的分析,无疑能够更好地对现有的实际债务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未来如何进行应对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尽可能的实现对现有债务的有序处理。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避免因对债务认知不足而造成的后续应对慌乱无序,能够制定一个相对周全的应对模式以及策略。2 .预测隐性债务规模,有利于制定更合适的养老金给付政策伴随着我国整体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显然就需要对现有的隐性债务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为后续的相应给付政策以及后续的养老模

13、式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对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以及后续的政策实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及帮助。二、缓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国际经验美国和日本是现代世界上著名的福利国家,早在上个世纪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过低,美国、日本也相继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挑战。通过一系列的养老保险金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美国和日本摸索出了有效解决养老保险金隐性负债问题的方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验,效果显著。虽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改革更多的倾向于城镇职工,但是由于美国、日本隐性债务的形成过程与我国相似,都是养老保险金由现收现付制向累计制转化而造成的,所以美国和日本关于养老保

14、证金的改革制度和措施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发展和改革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值得我国向他们学习和借鉴。(一)美国美国养老保险的改革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相对完善,而且其已经能够非常有效的对现有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为整个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现有美国整体的养老模式实施状况看,其经过了多次的发展以及优化之后,已逐步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见表2)o表2美国社会保障体制变化状况社会保障体制年份主要措施完全基金化1935-1938年个人将工作期限内获得的薪金的一部分存入基金,退休后领取本金和利息,即养老金。现收现付制1939-1982年现期退休者的养老金来自同期

15、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工薪税。部分基金化1983年至今自行购买社会保险和政府统筹相结合。社保信托基金建立以后,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管理账户,社保工薪税款实行专款专用,不计算收入为一般性的政府财政收入。由此可知,建立专款专用的信托基金账户是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突出特点。坚持该账户的独立性,尤其是与一般财政资金区别开来,保证了养老保险资金可以更好的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环境下运作,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具体资金管理的基本前提。(二)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日本是最早步入发达国家之类的亚洲国家,但同时它也已经早于我国多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相对于我国而言,显然日本在老龄化发展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事实也证明了他们通过建

16、立并不断完善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益加剧的老龄化带来的种种困境。针对自身的隐性债务问题,日本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联合多方社会力量,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甚至个人,共同参与,多方合作,以保证现有隐性债务能够得到解决,保证日本整体的养老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表3日本社会保障体制变化状况年份主要措施1975年延迟退休:上世纪80年代,政府确定退休年龄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此后,因人口老龄化加深,退休年龄均延迟到了65岁,不分性别。1998年为保证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政府提高了消费税的征收比率。这也更好地保证整体保障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999年对原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改革,将给付水平降

17、低20%,可推动政府以及企业共同努力,形成有序的养老保障模式。通过日本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解决养老保险制度隐性负债的手段可总结为“多收少支,、“多收缓支”两类,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并通过推迟退休年龄及降低给付水平从数量和时间上给养老保险基金以喘息的机会。(三)经验总结综上所述,美日两国借助于一系列管理模式的不断摸索、创新、实践,周而复始,致力于对本国养老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解决。这些都为我国提供了许多经验以借鉴及参考。其中,美国主要是借助于合理的退休制度的延长以及政府的补贴去保证现有整个养老保险的有序实施,去降低隐性债务,提升每一个公民自身的生活安定。其具体措施除了上文提过的

18、独立账户,还包括动用社会保障储备一一通过这一方式可以降低政府自身的负担,并且也能够让每一个个体的养老模式更加灵活,满足了个体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提升了养老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其次,日本(类似的还有瑞典、德国等等高福利国家)为了能够保证现有的养老保险支出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其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延迟退休,从而提升缴款年龄,由此能够让现有的养老金数额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三、农村养老金给付的精算负债模型前文主要是对养老保险隐性负债进行概念上定性的介绍。影响隐性负债的因素很多,它们和隐性负债的互动关系业各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在下文的模型中,首先将设立一系列的假设

19、条件,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有限几个的因素进行讨论。期望通过模型,能找出影响因素与养老保险隐性负债之间的增减变化关系,为解决隐性负债问题奠定基础。(一)假设L记账利率i,建立账户时给定且固定不变。2 .农村人口平均收入的增长率g为常量。3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缴费率C=8%。(二)影响因素L替代率T:T=无法劳动后领取的养老金+无法劳动前一年年收入(以我国农村居民劳动最后十年的年平均收入为基准)。4 .收入的增长率g。5 .农村居民个人账户建立时的缴费收入丫0。6 .记账利率7 .缴费率C8 .退休年龄r9 .平均余命e:农村老人平均还能存活的年数。10 生存概率:依据为生命表(1990年)。(三)

20、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假设一“新人”加入养老保险基金,那么其本身的缴费就是按照一个全新的模式而进行计算,这样也就需要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缴费制度以及模式的介入。由此,就可以进一步降低现有整体的支付比例,更好的带动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保证养老金能够在一个合理的发展状态下进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计算时点的缴费现值:(PVC)a=CZ,PavY.(l+g)vk(3.1)k=O个人账户养老金在计算时点的未来给付精算现值:(PVFB)a=raPavr-aZ,Prbrvk2)Jl=O其中f2为。岁的农民在岁无法劳动时仍在保险体系中的概率,yiH,-r-l为利率在年前的折现值,X,PrV,为从7岁起每年所需支付的生存

21、年金现值。A=O如果需要农村养老金的收入和支出达到平衡时,则(P/L=(Pv可得:r-(i+g)WPnI=OI*_b,、MfTVH-L.c,-T(3,7)Pavr-a(l+8a-kprvk-l+g)k=0设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替代率分别为4,。则cM(i+g”4=(3.8)小2厂(l+g)fTZkPjk(3.9)考虑到社会统筹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必须要从多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才能寻找到合理的改善建议以及措施,才能满足现有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管理需求。为了让简化模型和考虑模型更易于推广,使其能够进一步进行合理的改变,更能满足现有实际管理需求,因此为化简基础养老金对于替代率。产生的影响,下文中,

22、假设%为一个常量。结论1:当其它有关参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仇与农民缴费率C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随着C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假定农民能够劳动的年龄。是一个常量,生存的概率表示为1,农村老人的生存极限年龄vv=75,c=8%,由上式可知,影响养老金替代率。变化的因素包括:农民缴费的比率c,退休年龄,收入增长率g,利率i。设=25,/=3%,假定农民收入增长率为5%,6%的情形下,替代率。随厂的折线趋势图,如下:图1:精算平衡方程下替代率随无法劳动时间变化图由图3.1可得:结论2:(1)当农民收入的增长率保持不变时,养老金替代率和农民无法劳动年龄同向变动。(2)当农民无法劳动年龄不发生改变时,养老金

23、替代率与收入增长率同向变动。在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同时,实现目标替代率(58.5%)时,农民无法劳动年龄在65-70周岁之间,收入增长率则低于0.05o其利率与替代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表4:精算平衡模型下利率和替代率之间的关系表利率i0.010.020.030.040.050.060.07替代率60.310.330.360.400.450.520.60结论3:养老金替代率8与利率i呈正比例由表可知,我国当前的利率约为3%,相对应的替代率则为36%左右,如果考虑到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约为20%,相应的替代率最多仅可达到50%左右。隐性负债的问题不仅存在,更不可忽视。四、偿还我国农村养老隐性债

24、务问题的建议(一)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是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根本途径要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进一步说,就是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收入。养老的本质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购买力的强制转移。农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是在农村养老保险的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无论采取何种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劳动老龄人口领取的养老金都是有当期的农村年轻劳动人口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提供的。所以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关键所在是农村年轻劳动能否把“蛋糕”做大,也就是农村年轻劳动人口是否能创造足够的社会资源。当农村年轻人口创造的社会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年轻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有较多剩余的时候,

25、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就有了保障,农村养老保障隐性债务就能逐渐化解。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投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劳动人口政策倾斜,对农村实现减税免税政策,扶持农村中小企业,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只有提高了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把“蛋糕”做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金隐性债务的问题。(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弥补农村养老保险缺口养老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应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参与,财政是有力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对于养老金缺口的计算

26、以及实际的评估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主要是由于各自的计算方式所造成的。与此同时,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也会影响到了现有的实际核算。事实上,由于东南沿海的经济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东南沿海的农民收入也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就意味着东南沿海的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的养老债务偿付能力也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就造成隐性负债问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会更严重。解决地区间的农村养老保险隐性负债,不能简单地采用“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应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按地域、省份明确各地农民养老的实际缺口水平,合理地向中西部倾斜,实行科学的梯度财政补贴政策,才能更好地填补现有养

27、老缺口。(三)提高基金运作效率现有的养老金可以逐步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投资策略的构建,进一步保证自身的未来收益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入市方式本身由于其途径的差异性,其风险以及结果也存在许多的不同,因此我国的养老基金在选择入市的方式时必须要持有谨慎性原则。而依据我国现有的国情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笔者比较倾向于采用间接入市的方式。间接入市的方式,显然可以充分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不同的咨询、投资以及证券企业分而治之,由此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自身的作用,让其借助于合理的资源配置,通过有序的发展模式以及策略,提升整体的投资效能。并且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

28、免了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以及垄断经营的缺陷。(四)大力发展个人储蓄农村养老保险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养老保障的关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农村养老保障,个人储蓄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条件已然成熟。但是由于农村储蓄养老保险不依赖于政府行为,以农民的自愿选择为原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我国的个人储蓄农村养老保险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民虽然认识到养老保障的重要性,但真正购买了农村储蓄养老保险的比例却很低。为了让人们更好用行动上认可农村储蓄养老保险,建议我国可对保险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商业性养老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更多险企参与到这个市场,增加产品的多

29、样性;并对农民个人购买保险也予以个人税收的减免,鼓励农民购买该险种,提高农村储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总而言之,农民购买了与自己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农村储蓄养老保险,可以起到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补充,更好的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能力。(五)其他削减隐性债务规模的手段一是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未来可以尽可能的提升每一个农村人口的实际退休年龄,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降低政府的压力,形成一种有效的养老保险发展模式,保证了每一个农民自身都能够获得可持续性养老金支持。二是压缩行政管理费用。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随着国家事业单位的数量以及人员规模的增加与日俱增,其不仅带来了政府内部职能单位的工作效率的下降,更重要

30、的是冗杂的人员编制给政府的日常财政开支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未来,我国应该不断压缩与精简编制,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从而真正改变目前机构臃肿的现象,实施有效的内部竞争机制与竞争上岗机制,同时形成有效的市场应聘机制,真正任人唯贤,从而在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体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节约财政支出,减轻社会负担。由此,则可以有更多的结余用于实际的农村养老金支付,减少了不必要的额外管理费用所造成的政府负担,让政府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农村养老金支付额度。结论农村养老金隐性债务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养老保险制度若要改革,我们就必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养老问题的落实是

31、农村稳定的基础。因此,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升级,如何切实有效的保证现有养老模式的有序性,更好的做实个人养老账户的同时,也需要的是未来进一步的就现有的养老模式以及统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效能,降低其隐性债务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人账户做实后,社会统筹部分的支付压力日益沉重,使得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支付危机也日益显现。未来需要政府能够借助于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合理的养老制度的优化,以更好的解决现有的养老过程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参考文献1柳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与并轨研究一一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理论视野.2013(09).2郑军.构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机制

32、中的政府责任J.农村经济.2012(08).3龚秀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衔接政策优化研究一一以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例UL人口与经济.2(HI(O6).4谭中和.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02)5(美)乔治E.雷吉达(GeorgeE.Rejda)著,陈秉正译.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6陈婷,赵杨,谭洁.我国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背景与历程J.中国国情国力.2011(11)7贺红霞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1(06)8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03).9刘子兰,陈梦真.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3(01).10杨立雄.中国养老金待遇差距问题研究J.新视野.201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