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718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复习清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将进酒复习清单一、了解作者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二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二、了解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将进酒时距

2、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三、题目释义“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读qiG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以此

3、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四、字词把握(一)明确字音朝(zho)樽(zun)还(hun)岑(c6n)烹(peng)馔(ZhUdn)恣欢谑(Zi)(xue)径(jing)裘(qiU)(二)词义理解将:请。高堂明镜:并非指母亲,而是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会须:应当。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玉:美好的食物。“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径须:干脆,只管。沽:通“酷”,买或卖,这里指买。尔:你。销:同“消”。五、诗意理解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

4、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荣华富贵算不了什么,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哪,不也是喝酒喝出了名吗?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六、诗意赏析(一)赏析第一层: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J1 .李白悲的是什么?一一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我们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写作这首诗歌时,诗人已经50多岁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郁结很深,这是他感叹悲伤的深层原因。2 .诗人在诗中开篇运用了什么手法?(1)起兴一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2)比喻以黄河一

6、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3)反衬一一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4)夸张一一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3 .像开篇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明确:“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比兴和夸张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二)赏析第二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J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他认为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想到

7、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亳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三)赏析第三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1 .这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明确: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

8、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2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明确: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一一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3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的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明确

9、: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这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而饮者更是“圣贤”中逃于醉乡的人。这两句,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诗人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决心逃于酒乡。4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诗人列举陈王曹植的事例,有何用意?明确: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

10、。(四)赏析第四层:“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J1 .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多数才人的共同命运,所以说是“万古愁”。2 .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在本诗中,我们体悟到了李白的哪些愁情?一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一人生易老青春不再一一人生短暂之愁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一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怀才不遇之愁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一圣贤寂寞陈王失意一一圣贤寂寞之愁六、全诗总结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一一欢乐一一,愤激一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