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736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教学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归纳)单反摄影入门速成技巧有哪些?有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单反摄影入门拍摄技巧人物数码摄影技巧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著名。在他们的照片中,你感觉得到被摄人物都在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感情。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不管是单人像或是多人拍摄,在我们做到让人物传神(或讲故事)之前,还是先看看经常犯的毛病,并设法改变它。单人像1)不让肖像变形的简单方法:有些顶尖的摄影师为大人物拍摄人像时故意让肖像变形,那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表达。而对

2、于大众摄影,肖像变形却是低级和致命的失误。让肖像不变形的简单方法,是离被摄人物站位尽量保持距离,尽量不用广角镜,肖像照适于用80-90mm镜头拍摄。2)如何获得浅景深以凸出人物:如果人物的周围场景,不能帮助或衬托该主体讲故事,我们尽量删剪或模糊掉背景。获得浅景深(让主体背景模糊)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如果有条件),让人物站位离背景尽量远。3)让你的拍摄对象更自然当我拍什么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回避他们那种自己在被拍摄的样子。著名摄影师约翰洛恩加德说。显然,在拍摄中人物放松是很重要的。人物放松的时候才会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对镜头时通常很别扭(不自然

3、),这需要沟通,让他/她忘记拍摄。4)P0SE要领:借助环境道具和摆姿势有利于让形象更生动,不至于让画面呆板。第6招:让拍摄对象根据场景站立、屈体、依靠、坐下或躺下。第7招:注意在灵活应用整体姿势时,让拍摄对象的手有所动作,如摸头、撩头发、抚面、脱腮、按嘴角、摸颈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搁大腿、撩脚部(如拉鞋带),总之,手部动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于表达情绪。除此之外,手部还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镜、丝巾、书籍、香烟、足球、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让形象更生动。第8招:拍摄带POSE单人像时,你要特别留意对象的头部和肩膀。通常,头部与身体尽量不在一条直线上,双肩及

4、双脚忌平行。第9招:在单人像摄影时,摄影师昼与被摄对象保持距离以避免人物变形,在构图上,通常对角线方式是最保险的。第10招:如果被摄对象实在摆姿势困难、着装或身材不好表现,那么请你尽量拍摄半身像或大头照,此时被摄对象的表情是你唯一应该抓住的。5)特殊光线下的人像拍摄(烈日下、夜晚、背景亮光)第11招:在强烈日光下拍摄,需要注意对象遮阳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侧光,以让对象棱廓分明;尽量少用逆光拍摄人物,太阳光对镜头的照射可能会使光学元件退化,从而减损图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摄时,你只需把阴影挡在镜头上,而不让遮荫的物体(如帽子、手掌等)进入到画面即可。夜景中的人像拍摄比较难,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庞

5、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闪光生硬导致人物面庞过亮、背景暗淡。对初学者而言,简单可以从三方面来缓解矛盾。第12招:首先调高感光度,关闭闪光(强制不闪光,相机的闪光系统很高明除外);其次让被摄对象尽量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如路灯下)保持姿势不动;最后拍摄时用慢快门(最好有三脚架),让曝光足够成像。第13招:背景亮光一般用闪光灯补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闪光灯,效果会更柔和。拍室内照时,以光亮背景设置曝光,不开启闪光灯,成像主体会漆黑不清;若仅以主体设置曝光,开启闪光灯,主体背景也将曝光不足;为达到自然效果,可先测出窗外光亮背景曝光为1/125.f8,然后在主体(肩膀位置)使用f8的散射闪光灯,

6、平衡室内外曝光。抓拍与多人照为什么抓拍是更吸引人的?人在一种自然(或不经意)状态下表露出的神态是最真实的,在摄影家的眼里,有些人把它称为真相。很多杰出的摄影作品就是用抓拍完成的,不管是单人照还是多人照。现实生活中,很多摄影人迷茫于没有什么可拍的,那是因为初学者还没真正打开心扉,把镜头投向于周遭和生活。到街上、主题活动场所或突发事件现场,抓拍事件内外的人物表情及关系等,注意不用闪光、宁静拍摄,多用长焦镜头,埋伏拍摄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训练,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谛尽在意识、感受和发现。自然姿势和摆创意造型1)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亲人团聚、孩童成长,免不了拍照纪念,记录气氛。这种有意识的拍摄

7、活动,让被摄人物摆PoSE的要领是自然。生活中的合影拍摄,摆自然姿势拍出气氛不仅是你首要考虑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更要追求淋漓尽致的反映。2)除了自然姿势的合影,一切戏剧性的创意PoSE合影,更能收到爽心悦目、焕然一新的效果。成功的创意姿势灵感源于对生活的领悟和创造力,没有一套模式教会所有人做创意POSE,不过可以多做尝试。旅游风光摄影技巧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正是因为拍摄旅游风光而购买数码相机的。但事实告诉我们,相当多的人群拍摄的风光照平淡无奇,说到珍藏更是勉为其难了。一个很核心的原因一一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一一他们迷失在目不暇接的风景中,无法聚焦在一处风光或景物上,而这一处风景给他的感觉他没有意识

8、到(或抓不住),由此更难设计站位(相机定位)和画面构图,来凸显这处风光的意境或主题。1、是什么打动了你,你如何表现(主题)?克里斯斯蒂尔帕金斯通常不拍风花雪月的甜俗之作,无独有偶,英国摄影师乔科尼什也崇尚把风光拍得更有思想,他说:只有经过格外的努力才能超越摄影的实际内容,去传递情感、活力与激情,甚至是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不要试图把所有风光照拍得大而全,确定拍摄一个主体,其它的景物若不能烘托就压缩或排除掉,默默感受一下这个主体,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例如:拍一座坚固的桥,拍一个古老的村寨,拍一面恬静的湖水,拍一个闷热的菜市、拍一位忧伤的母亲、拍一条懒洋洋的狗2、拍摄角度(相机定位)在风光摄影中

9、的重要性风光摄影家有句口头禅:“好照片是走出来和等出来的。透过专业精神,我们看到角度(相机定位)对于风光摄影是多么重要了。角度通常分为3种,最多的平脚,其次是仰拍和俯拍。角度的选择是用来凸主题的,如前所讲的形容词,如果这个角度是最能反映你所表达的主题(意境),那么就使用这个角度,不管要走多远的路。例如拍瀑布,三种角度很分明的表现了瀑布的汹涌(仰拍)、瀑布的宽广(平角)和绚丽(微俯拍)。介绍几种典型的构图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拍摄主题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提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对摄影初学者而言,这

10、听起来相当复杂,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基本构图的方式。在确定主体并确定表达意境的前提下,通常有井字形、三角形、斜三角形、垂直式、斜线式、水平式、曲线式几种方法。黄金分割的适当应用。对初学者而言,黄金分割手法的学习和应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黄金分割构图另称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点黄金分割点上表现主体通常是实用和完美的。大部分的傻瓜机是中心自动对焦成像的,如何把前景(如人像)凸显在黄金分割位置成了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半按快门技巧的应用,(实际上大部分的傻瓜机操作手册有这个实用技巧的说明。先用镜框中心对准前景,(让相机定焦于你要拍摄的主体上),此刻半按快门,再移动镜头,把主体摆放于你设想的黄金分割拉上,最后彻

11、底按下快门,完成拍摄。更合适的站位和变焦很少有摄影者会对相机的摆放位置给予充分的考虑,其实只有在相机的精确定位下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构图。在任何既定的视角中,有必要确定机位应该靠左还是靠右,靠前还是靠后,稍高还是稍低。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场景中各被摄对象间的关系,明显的比例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景深范围之内。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的性能越来越好,你无法忽略它们的创造潜能。但重要的是,摄影者必须懂得不同的焦距对被摄对象间的视觉关系、比例和景深和影响。一般说来,广角镜头会拓宽空间,长镜头则会压缩空间,但这是一个可能会产生误导的概括。像阿特沃尔夫、高伦罗厄尔、吉姆布莱登伯格、扬亚瑟斯伯特兰和尼尔本维这样的

12、摄影家都用35毫米相机拍出了令人难忘的风光摄影作品。对风光摄影来说,选择极端的镜头通常是一个错误,广角、标准和短的摄远镜头通常就足够了。”不同环境光线下的成像操作窍门有人把摄影说成处理光的学问,这说明光线对于完美成像多么重要。抛开主题和构图(内容布局)的重要性不提,成像质量是我人大多数人最渴望提升的。决定成像质量的因素不外乎环境光线、相机和镜头的品级、以及摄影者的操作技能。如你所知:作为普通大众,在没有人为布光、相机或镜头也不可能很专业的情形下,想完成及时的、较高品质的拍摄,操作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得不承认,在较难处理的环境光线下完成好质量的成像,过于傻瓜型的数码相机几乎不可能做到。令人欣喜

13、的是,今天绝大部分入门级数码相机也具备半手动功能,那些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的技术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终可以让你的照片栩栩如生了。对摄影初学者而言,上面的技术(概念)难免生疏,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是如何影响照片成像的:我们把成像比喻成注水,光圈大小就像水管的大小,”快门就是灌水时间,曝光补偿是让水管可大可小的卡子,感光度就是水桶深浅,水桶越浅水量需要越少,(感光灵敏更容易成像)。曝光不足就是灌水未满,曝光过度就是灌水过量。拍成一张照片,可以调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和ISO感光度等变量,同样注满一桶水,可以调节水管大小、

14、时间长短、卡子大小和水桶深浅一样。而“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数码相机一般提供自动白平衡和太阳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几种模式。初学者可以根据光线环境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想更简单的话,就完全选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它被晨光照射的部分。基础摄影知识分享NDFillter,俗称灰镜,减光镜,中密度减光镜等等,作用主要是减少光量进入相机,从而增加曝光时间。给摄影师更多的自由度去控制光圈,快门速度等等。在人像摄影中,灰镜经常用于大光圈镜头在烈日情景下。拍出绸缎的流水,我们就需要用慢快门,快门在白天我们很难慢下来,所以我们可以借助

15、减光镜。但是有很多摄友,在拍摄出来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并不是买了减光镜就可以拍出照片的。减光镜可以帮助你的创作带来更多的曝光手段,让白天变黑夜,发挥创作空间;很多情况下,由于外界光线强度的关系,我们的无法得到足够长的快门时间,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摄影意图。比方说,在野外进行水流拍摄的时候,我们希望用1秒钟的快门来让水流呈现出棉絮状的柔软质感。但是由于光线强烈,即使用相机的最小光圈和最低ISO拍摄,快门速度依然在1/30秒左右。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块甚至两块ND8镜片来减弱进入镜头的光线。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假设你的相机在没有添加减光镜的情况下,正常曝光的快门速度是E则加上减光镜后,在同样的光

16、线条件、光圈大小和ISO下,正常曝光的快门速度=T_X,这个X就是减光镜片后面标注的那个数字,ND4的话X=4,ND8的话X=8。由于工艺的原因,ND后面的系数越是大,其对色温的影响就越大。国产的减光镜对色温的影响很大,但价格低廉,适合业余摄影爱好者使用。而进口的高档减光镜对色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是更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减光镜的滤光作用是非选择性的,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减少能力是同等的,均匀的;也就是说,减光镜对原物体的颜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也能真实再现景物的反差(实质上由于工艺的原因,色温还是会产生少量的偏差)。艺考摄影基础知识【焦距】相机的镜头是1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

17、会聚到1点上,这个点叫做重点,重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整变动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面和右面的镜头的视角和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O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O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厉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的多,所以,一致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数量,例如,使用0.33

18、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约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发明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景深】在进行拍摄时,调整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重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重点前(靠拢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再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明了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第一步,首先和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和光圈有关,

19、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l6的光圈比fll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准确对焦之后,对重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重点后面很长1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超焦距】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重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也许可以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重点上

20、,肯定成像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纳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够放大得太大的因果关系。AF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根据掌握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自动对焦经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整镜头,完成自动对焦。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完成,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这种方式准确度有限,且容易发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也许不能够正确分辨。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定是否已经聚焦,比较准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

21、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AE自动曝光】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可分两种: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明粗略的掌握,多用于低档相机。反射式是测量被摄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分,可以分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等,各有优劣,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从掌握过程上分,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掌握、预定模式几种不同。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

22、圈,相机根据计算出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所;速度优先就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使用于拍摄动体;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够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程序掌握是让相机依照预先编定的掌握程序曝光;预定模式,是发明厂家根据几种不同、经常见到的光线条件,预设了比较合理的曝光参数供拍摄时选择,一般有:夜景、风光、人像、运动等几种不同。【红眼】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静脉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白平衡】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多会偏色,例如,在

23、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整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整多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光的种类】光的基本方位是由相机所处的位置决定的,根据光源的方向可分成以下几类:1正面光摄影者背对太阳,即由摄影机后面射来的光线,亦称顺光。因为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沐浴在直射光中,面对相机部分到处有光,所得结果是一张缺少影调层次的影像。用正面光特别是高的正面光拍摄面部时,也许不怎么好看。2、前侧光前侧光,也称斜射光,光线投射的方向和景物、照相机成45度左面和右面的水平角度,这类光照涌现在上午9、10点钟和下午

24、3、4点钟。这种光线比较符合人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习惯。被照明的景物,投影落到斜侧面,有分明的明暗差别,可较好地体现景物的质感。45度侧光可发生光影间罗列,使景物有丰厚的影调,突出较深层次,发生立体感的效益。尤其能将外貌结构的质地精细地显示出来。3、侧光侧光,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同景物、摄影机成90度左面和右面的水平角度。这种光线能发生分明的剧烈对比。影子修长而富有体现力,外貌结构十分分明,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发生分明的影子。采用侧光摄影,可造成较剧烈的造型效益。人物摄影中,也往往用侧光来体现人物的特定思绪。有时也把侧光用作装饰光,突出体现画面的某一局部或细部。4、逆光逆光是指从摄影机相对方向射来的光线,白光勾画出景物的边缘,并和景物之间造成纵深感。用逆光拍摄外景和远景,可使画面晶莹透亮,色彩清新,富有生气。用逆光体现晨物,可使景物的影调层次丰厚。采用逆光,被摄对象在明亮的背景前会显示暗色的剪影,这种高反差影像既简明又有体现力。5、顶光顶光,即来自顶部的光线,和景物、摄影机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独特的形态。因此,一般都避免使用这种光线拍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