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877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69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区工程2.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项目编号:2013SH635CS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GROUP)CO.,LTD.2013年12月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项目编号:2013SH635CS集团总裁(总院院长)集团总(副总)工程师设计院院长赵国志设计院总(副总)工程师方建民设计负责人汤红亮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编号:A13100001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项目编号

2、:2013SH635CS专业审定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环境水工建筑结构电气仪表技经参加编制人:设计负责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章总论11.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2 设计依据与原则21.2.1 21.2.2 设计原则31.3 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41.3.1 主要法规、标准41.3.2 主要设计规范51.4 场址概况与自然条件71.4.1 工程位置71.4.2 水文气象条件71.4.3 工程建设条件71.4.4 工程地质条件81.4.5 水文地质条件101.4.6 场地地震效应111.5 一期工程(含一期扩建工程)概况111.5.1 填埋处置规模121.5.2 预

3、处理工艺121.5.3 库区建设方案121.5.4 库容及使用年限131.5.5 填埋作业工艺14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第二章总体工艺设计162.1 处理规模及处置对象162.1.1 填埋量近期实际情况162.1.2 期发展趋势分析172.1.3 填埋场入场要求182.2 总图布置与公用设施192.2.1 布置原则192.2.2 总图布置202.2.3 2.3么用设施布与利用202.2.4 部分设施搬迁修复222.2.5 道路与交通222.3 库区总体设计23231设计原则23232库区方案平面、竖向布置232.3.1 库区堆体渗沥液水位控制272.3.2 推荐库区方案的总库容与使用年限

4、292.4 填埋作业工艺292.4.1 填埋分区原则30242l-lJ312.4.3 填埋作业工艺332.4.4 雨污分流措施35第三章库区土建工程设计361 .1库区基层构建363 .1.1库区层构建原则364 .1.2库区基层构建363.2挡墙设计373.2.1 挡墙设计373.2.2 挡墙稳定性计算3833it木急t421.1.1 地基承载力分析42332地基沉降分析443.4 垂直防渗系统473.4.1 垂直防渗功能473.4.2 垂直防渗帷幕必要性473.4.3 垂直防渗帷幕设计483.5 古树保护方案483.5.1 古树现状概况483.5.2 古树保护及复壮措施493.6 道路工程

5、503.7 方平衡计算50第四章库区防渗导排工程设计524.1 水平防渗系统524.1.1 水平防渗系统功能524.1.3 水平防渗方式的选择544.1.4 水平防渗系统渗漏率分析564.1.5 CL与HDPE膜复合防渗的优点614.1.6 水平防渗系统设计624.1.7 主要土工材料性能指标634.2 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674.2.1 渗沥液产量计算67422调节池容积核算714.2.3 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设置724.2.4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材料和构造734.3 地下水收集与导排系统744.3.1 地下水导排系统设计原理744.3.2 地下水导排系统设计744.4 地表水收集与导排系统

6、751.1.1 1雨/勺流工程Jh施751.1.2 雨污分流工程系统设计751.1.3 周边排水沟设计764.5 填埋气收集与导排系统794.5.1 填埋气收集系统794.5.2 填埋气处理804.6 封场工程与生态修复844.6.1 封场工程844.6.2 植被修复844.6.3 封场维护844.7 填埋场女全/贝U设VI854.7.1 设计原则854.7.2 主要观测内容854.8 绿化工程86第五章辅助配套工程894.9 1己I:P895.2 建筑设计895.2.1 设计依据5.2.2 设计总则5.2.3 总平面设计5.2.4 建筑设计原则5.2.5 建筑节能5.3 结构设计5.3.1

7、设计依据5.3.2 地质概况533安全等级、抗震设计5.3.4 荷载5.3.5 单体设计5.3.6 设计计算辅助软件.5.3.7 材料538钢结构涂装5.4 给排水设计5.4.1 设计范围5.4.2 给水设计5.4.3 排水设计5.5 电气设计5.5.1 设计规范及依据.5.5.2 设计范围5.5.3 彳共电电5.5.4 设计分界点5.5.5 用电负荷.89 .89 .90 .90 .91 .91 .91 .91 .91 .92 .92 .92 .93 .93 .93 .93 .93 .95 .98 .98 .99 .99 .99 .100 .1005.5.6 配电系统5.5.7 操作方式10

8、05.5.8 计量方式1005.5.9 无功功率补偿1005. 5.10I设备材*I*表1W5.6仪表及自控设计1011.1.1 61设II-和规111.1.2 设计范围1021.1.3 仪表检测及过程控制1021.1.4 自动制系统1031.1.5 视频监控系统1031.1.6 接地1041.1.7 电缆敷设1045.6暖通设计1075.6.2 设计气象参数(上海地区)1075.6.3 通风系统设计107第六章主要设备清单1086.1 设备配置原则1086.2 主要填埋作业设备1086.3 渗沥液及地下水抽排设备1086.4 电气仪表设备1086.5 其它设备108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1

9、09714、彳VI1097.2 环境污染影响分析1097.2.1 污水1097.2.2 扬尘1107.3 环境保护措施1107.3.1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110732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Ill7.4 环境监测IllJI-干LIJ目匕-VI1138.1 遵循国家和本市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138.2 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1138.3 项目能耗指标计算,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对比分析1148.4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115第九章劳动保护、职业安全与卫生1179.1 劳动保护1179.1.1 相关标准规范1179.1.2 设计原则1179.1.3 安

10、全生产1189.1.4 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制1199.1.5 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预防1199.1.6 应急预案1199.2 职业卫生1229.2.1 安全卫生防护122922JlJ口口1239.2.3 卫生防疫123第十章消防设计12510.1设计原则12510.3消防设施125第十一章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12711.1运营管理127112j己1281L3人员培训及管理措施12811.3.1人员培训1281132人员管理1291133作业管理129第十三章项目招投标13213.1 招标范围13213.2 招标方式132第十四章投资概算与成本分析13314.1.1 主要工程内容13314

11、.1.2 编制依据13314.1.3 其它费用13314.1.4 工程总投资13414.2成本分析13914.2.1 成本分析基础数据13914.2.2 成本分析139第十五章结论、存在问题与建议14215.1结论1421524tI14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建设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嘉朱公路2491号建设单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固处中心”)编制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1.1.2 项目背景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场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朱公路2491号,按照原设计方案,整个填埋区占

12、地面积5.29xl41112,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用,填埋库区占地约1.08104m2,共设3个64mx50mxll.35m钢筋混凝土填埋库,设计地下填埋库容为9.18x10%?。2006年12月根据堆高填埋发展方案实施堆高填埋,最大堆高6m,增加库容约3.96xl()4m3,一期危险废物填埋库工程总的填埋库容累积为13.14x10%。一期扩建工程库区于2009年启用,其总库容约14.0x10411i3,其中地下部分约6.51013,地上部分约7.5xl411一期、一期扩建联合堆高,整个一期工程的总库容为27.14104m3o目前,一期填埋库(含扩建填埋库)正在实施堆高填

13、埋作业,一期工程(含扩建工程)剩余库容还可继续使用时间极其有限。2013年2月,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完毕,并上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核准,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对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作出批复,该批复对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设计库容、建设规模、投资估算等进行了核准批复。根据项目核准批复文件,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拟建于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厂区西部,北至雨化路,西至规划嘉浏高速,南至固处中心边界,东至医废第三条焚烧生产线。建设规模为处置危险废物3万ta,填埋库容约30.8万m3o渗沥液纳入基地现有渗沥液处理

14、站处理。工程建设内容:二期填埋库库区场地平整、库区开挖、半刚性受力式挡墙、库区隔堤、垂直防渗、水平防渗、渗沥液收集导排、地表水导排、地下水导排、填埋气收集与导排、填埋作业设备、作业道路、古树保护等;应急仓库和暂存仓库;以及配套供电、供水、环保、绿化等设施。1.2 设计依据与原则1.2.1 设计依据1)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2001年6月);2)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施工图及部分竣工图(2001年12月);3)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1年6月);4)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填埋库区扩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5)填埋库东侧第三条焚烧生产线

1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8年08月)及工程地质勘察补充报告(2009年5月);6)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10月15日);7)关于核发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2012年12月);8)关于同意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延期的复函(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2013年9月);9)关于嘉定区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内建设项目施工涉及(编号0052、0071古银杏)的保护复壮方案意见(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办公室,201

16、3年4月12日);10)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填埋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沪环保许评2013531号)。1.2.2 设计原则 集中处置原则在嘉定固处中心规划区内西部,邻近规划嘉浏高速路东侧新建二期填埋库工程,可充分利用固处中心已建预处理、生产生活管理及防污染设施,避免另外选址征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环保化原则填埋库区采用高标准的水平防渗系统,辅以垂直防渗系统,结合完善的渗沥水收集导排系统及雨污分流措施,使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即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经济适用原则在填埋库区周边采用一定高度的重力式挡墙结构增加平均挖深,在填埋库

17、周边修建围堤,并结合现代化填埋技术和设计理念,充分拓展填埋库容,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单位库容投资。 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原则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期实施地面以下工程,后期实施地面以上工程,从而节省填埋库区的初期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 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原则采取种植绿化、设置隔离围栏等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二期填埋库区建设和运营对现有厂区即周边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固处中心的正常运营。13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1.3.1 主要法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文;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

18、8598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T125200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0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工业企业厂界

19、噪声标准(GB12348-2008);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动部劳字199848号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防洪标准(GB50201-94)。1.3.2 主要设计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O8-11-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20、);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钠基膨润土防水毯(JG/T193-200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98);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9-98);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扁丝编织土工布(GB/T17690-98);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GB/T17689-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

21、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l76-2012);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CBJ228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室外排水设

22、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l38: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其他有关市政、环卫、水利、给排水、建筑、电力等工程设计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

23、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规范的规定。1.4场址概况与自然条件1.4.1 工程位置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朱家桥镇雨化村,嘉朱公路2491号。固处中心东临嘉朱公路,南侧为荒地,西侧为规划嘉浏高速,北侧为雨化路。二期填埋库区位于固处中心厂区西部,西侧紧邻规划嘉浏高速路,北邻两棵500年龄银杏古树,在原规划四期工程用地范围内,工程用地面积约39.3亩(其中需征地面积约22.5亩)。本次所需征地面积包括建设用地面积约19亩,带征用地面积约3.5亩。为保护征地范围内的古树(位于拟建库区西北侧),二期填埋库区平面布置似呈刀形。1.4.2 水文气象条件拟建场地属北亚热带东南季风盛行区,四季分明,雨热同

24、季,降水充沛,气候温暖,光温协调,日照充足。春季以偏东、东南偏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偏南风为主,秋季以东北偏北、西北偏北风为主,冬季西北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ms0年降雨量在130Omm左右,四季降雨分布不均,全年主要分春雨、梅雨、秋雨三个时段,主要在4、5、6、9月最集中,1月降雨最少。1.4.3 工程建设条件1.4.3.1 交通条件固处中心已有完善的场内外交通网络,可满足二期填埋库区的建设施工、正常运营的交通要求。143.2供水可利用固处中心现有水源(市政给水管网供水),DN=200,P=0.4Mpao1.433供电利用固处中线现有电源,位于拟建用地东侧公用工程楼内变配电间负荷中心,变

25、压器容量为3200KVA。1.4.3.4排水条件二期填埋库地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固处中心已建的雨水管网。1.1.4 工程地质条件参照一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填埋库东侧第三条焚烧生产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所揭露的拟建场地在自然地面下64.45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属第四系河口滨海相,滨海浅海相及湖沼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性土组成。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7个主要层次。根据其土性的不同其中第层、层可分为4个亚层,层可分为4个亚层,其中第2层含2夹夹层,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3233m左右。拟建场地各土层分布较均匀,地基土一般具水平层理。拟建场地缺失上海常见的

26、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且第层粘性土和第层暗绿色粉质粘土、第层砂质粉土局部缺失,第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第I粉质粘土埋深较浅。表L4l土层地层特性表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平均层厚层底标高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压缩性I填土2.02.21杂湿松散2浜土0.571.14神会、灰黑饱和松散I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1.51.03褐黄灰黄很湿可塑软塑中等3粉砂3.31-2.04於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淤泥质粘土3.76-6.07灰饱和流塑高等粘土2.63-11.80灰饱和很湿软塑中等粉质粘土2.69-8.35暗绿草黄稍湿湿硬塑可塑中等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4.81-13.22草黄饱和稍密中密中等粉质粘土13.67-26.85灰很湿

27、软塑可塑中等2-1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3.54-30.39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2央粉质粘土1.36-31.75灰很湿软塑中等2-2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17.73-49.75灰饱和稍密中密中等粉砂未钻穿未钻穿灰饱和密实中等表L42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含水量重度KN/m3孔隙比直剪固快渗透系数粘聚力kPa内摩擦角OKvcm/sKhcm/sI填土2浜土I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27.719.00.7921725.51.47E-053.13E-053粉砂27.519.00.773332.52.69E-044.02E-04淤泥质粘土48.916.81.3881411.51.84E-072.11E-

28、07粘土35.918.11.0241614粉质粘土24.719.50.7114017.09.38E-077.57E-07砂质粉土夹粘质粉30.418.80.8466315.65E-058.00E-05I粉质粘土33.418.40.93913232.09E-061.27E-062-1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士2918.80.81810282夹粉质粘土32.118.40.921920.52-2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士30.118.70.8541028粉砂24.819.30.706O35.51.1.5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深度范围内有两个主要含水层,即第3粉砂层和草黄色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第层。粉砂层中的地下水位具有自

29、由水位,为潜水含水层。勘察期间,水位埋深0.60-1.40m,相应水位标高3.672.90m,具有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埋藏分布特点。根据现场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其竖向渗透系数为2.69xl0%ms,水平向渗透系数为4.02xl04cms,其中地下水位较低时,河水会对潜水形成暂时性的补给。该层地下水是对本工程影响的重要因素。草黄色砂质粉土层中的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据抽水试验资料,其竖向渗透系数为5.6510-5cms,水平向渗透系数为8.0010-5cms,该层地下水与上部潜水之间无直接水力联系。在厂区东侧是孙滨河,长11.45km,始于浏河,止于连邦河,流经朱家桥镇、嘉西镇。河流底宽8m,底高0m

30、,正常水位2.9m,最高水位3.2m,坡比1:2,通航能力100吨。在该河还建有宽7m,长IIOm的套闸1座,最大流量40r113s,流速0.450.69ms,水质级别为四级。经勘察期间取样分析,场区地下水PH值7.16,矿化度L32gL,硬度735.7mgL(CaeO3计),水化学类型为HCo3Cl-CaMg型。铁含量0.72mgL,其它金属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根据上海市相应规范有关条文判定,场区地下水对於无腐蚀性,对钢材有弱腐蚀性,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1.1.6 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有关条文,本场地属于IV类场地

31、,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地基土。拟建场地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设计要求按7度抗震设防考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IOg,所属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经勘察本场地在15m深度范围内,普遍分布有第3层饱和粉砂及第层饱和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均为不液化地层。拟建场地不需考虑地震液化影响。1.5 一期工程(含一期扩建工程)概况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朱家桥镇雨化村,是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之一。项目按一次规划并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分期设计予以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和一期工程3个64mx50mxll.35m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填埋库,一期库区扩建工程包括一个14.0xl()4m3

32、填埋库和2.5th的渗沥液处理站。1.5.1填埋处置规模目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处理许可证为4.2104tao处理的危险废物与一期工程一致,包括四类:焚烧飞灰、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其它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主要来源于上海市江桥、御桥两座焚烧厂,本填埋场接纳飞灰处理量为2.0104tao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为酸性废渣和重金属类废物;生活危险废物主要指日常生活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弃电池、荧光灯管、家用电器、家庭装潢废弃化学品及涂料等;其它危险废物主要考虑到城市发展需要填埋处理的危险废物量。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其它危险废物的合计填埋量为2.2104ta01.5.1 预处理工艺危险废

33、物预处理工艺采用药剂稳定化、中和与水泥固化结合工艺,为简化预处理操作、节约投资,一期工程设一条生产线,飞灰和工业危险废物等其它废物分时分批进行处理。飞灰由储罐底部直接排出,通过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搅拌机;工业危险废物等经配料机配料后,沿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混合搅拌机。经预处理后的危险废物重量增加约15%o153库区建设方案一期库区选用刚性结构型式,采用护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结构。填埋库外侧墙扶壁间距5m,扶壁伸出底部6.5m,内侧墙采用空箱式挡土墙型式,空箱中内隔墙间距3m。填埋库外侧墙厚0.45m,内侧墙厚0.30m,底板厚0.65m,墙侧扶壁厚0.55m。底板及侧墙均采用抗渗防水混凝土,抗渗等

34、级为S8。填埋库基础采用桩加筏板,桩基持力层为.2层,沿填埋库底板满堂布置,桩的有效长度为22m,有关设计参数详见一期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为防止雨水进入填埋库区,填埋库区设置挡雨蓬,采用钢网架结构,轻彩板屋面。一期扩建库区采用一定高度的重力式挡墙方案,该方案靠近一期库区侧利用现有扶壁式挡墙,仅在其余三边构建,增加库区的平均挖深。挡墙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搅拌桩挡墙,水泥搅拌桩兼作止水帷幕和挡土结构。挡墙深5m,挡墙内侧设5m宽缓坡平台,随后逐渐放坡开挖至库区底部;近一期库区侧,采用袋装粘土对扶壁间空隙进行回填,修整边坡,库底从扶壁式挡墙底板标高起以2%放坡至坡脚。库区底部设置地下水导排层,以降低

35、地下水浮力。扩建库区平面尺寸140.5m58m,库底最大挖深11.2mo1.5.4 库容及使用年限一期工程仅建造3个64m50m11.35m的钢筋混凝土填埋库,地下填埋有效库容约9.18xl4nl3,填埋库容可供使用3.4年(年处理量为2.5x10%计)。一期扩建工程库区总库容约14.0104m3,其中地下部分约6.5x10%?,地上部分约7.5104m一期扩建库区总服务年限约5.6年(年处理量为2.5x10%计)。一期、一期扩建联合堆高至11.5m,整个一期工程的总库容为27.14104m3o1.5.5 填埋作业工艺一期工程填埋地坪标高以下区域时,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固化废物由叉车运输至塔吊下,

36、采用固定式塔吊卸料。废物卸入填埋库区后,由推土机摊开推平,并同时进行碾压,完成推铺和压实作业。碾压分层进行,每层厚度约0.5m,来回碾压3遍,并要求每相邻两次碾压履带轨迹重叠不少于34o一期扩建库区根据沪环保许管200895号要求,“原一期填埋废弃物一次性转移至新建库区,并进行中间覆盖,新进场的危险废物经达标预处理后进原一期库区填埋”,固处中心严格执行环保要求,一期填埋扩建库区建成后进行移库并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一期扩建库区进行封场覆盖,新进场的危险废物经达标预处理后进原一期库区填埋。一期工程填埋地坪标高以上区域时,采用围堰式填埋作业工艺,在库区周边构筑25m高的围堰,然后在围堰内进行危险废物

37、的填埋作业。目前,一期工程(含一期扩建工程)填埋库区处于填埋地坪标高以上区域,采用围堰式的填埋作业工艺。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6-1o表L6l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0450东至应急仓库及库区东侧作业边界,其余侧均至用地红线2库区使用面积m226200填埋库区作业道路与围堤外边界m220210填埋库区内边界3总建筑面积m21850应急仓库1495暂存仓库4平均处理规模万t/a3.05服务年限年10.256填埋库设计库容104m332.07填埋库可使用库容104m330.88总投资万元10188.859工程建设费用万元6589.1

38、3第二章总体工艺设计2.1 处理规模及处置对象目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废处理许可证为4.2104tao处理的危险废物包括四类:焚烧飞灰、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其它危险废物。2.1.1 填埋量近期实际情况本工程填埋对象包括焚烧飞灰和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主要来源于上海市江桥、御桥两座焚烧厂;危险废物包括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危险废物以及其它危险废物。根据统计资料,2002年至今一期工程焚烧飞灰与危险废物处理量如下表2.1J:表2.1-120022012焚烧飞灰与危险废物处理量统计表年份飞灰(t)危险废物(t)总处理量(D日均处理量(td)2002328.80184.10512.901.412

39、00321396.69535.0921931.7860.09200413708.86535.5814244.4439.03200521095.21641.6021736.8159.55200621095.22314.4421409.6658.66200720882.00736.2121618.2159.23200825597.71963.8226561.5272.77200922946.234507.9027454.1375.22201023224.5014835.9538060.45104.28201121998.1616238.0238236.18104.762012.012012.101

40、8203.7412351.6930555.4283.7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可得,飞灰填埋量从20032011年间,基本维持在2万2.3万t/年。从2002年填埋场建成,环保局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危险废物填埋量逐年增长,2010年以后趋于稳定,每年维持在1万多吨。2.1.2 远期发展趋势分析1)从历年危险废物填埋需求增长趋势平缓,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利用有密切关系。需填埋工业危险废物削减,长远趋势3万V年的处理规模较符合实际发展趋势。2)近期工业危险废物1万t/年,生活垃圾飞灰2万t/年;远期飞灰资源化技术完善,飞灰可替代水泥原料,规模总量不变情况下,二者处理量可随经济技术发展相应调整。3)为解决焚烧飞灰与危险废物的最终出路问题,目前在老港固废基地已建成一座综合填埋场,其中飞灰库区库容为88.5万nA飞灰设计填埋量2013年2015年为Iootd,2015年以后为200td0因此,本工程所考虑的焚烧飞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