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918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知识化,国际服务贸易呈较快增长,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尤其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一国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已经跻身于十大服务贸易国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订立相关政策,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服务贸易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贸易的快速成熟。虽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服务贸易长久地呈现逆差状态,我国对服务贸易的重视不够,相对制约了高附加值和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使国际竞争力还较为薄弱。我国只有积极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改

2、善其结构、着力提高服务质量,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揭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并介绍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其中主要阐述相对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其主要特点,同时还搜集查阅关于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在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国要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从而为中国服务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寻找突破口。最后一章当中,立足于当前中国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通过全方面

3、的论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国际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经济地位逐渐凸显的结果,对经济转型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深远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增长迅速并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从服务贸易的总额来看,2014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98006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4.4%。出口额比上年提高4.2%;进口额比去年提高4.7%分别为49404亿美元、48602亿美元。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

4、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仅仅充当了配角。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之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令人瞩目。从宏观上看,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值为306739亿元,同比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发现我国服务贸易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对比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情况,仍能发现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所处的国际地位和竞争优势所在,这对于发展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贡献价值的。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此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一)服

5、务贸易的概念及特点1 .服务贸易的内涵“服务贸易”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被首次使用。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崛起,但是,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处于劣势地位,货物贸易拥有绝对优势。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最终形成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这标志着世界经济迈入了服务贸易新时期。GATS界定了“服务贸易”的内涵及类别,将服务贸易界定为4种类型:(1)跨境提供,指服务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分别在本国境内,并不移动过境。这类服务是通过电信、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不受空间限制的服务模式会越来越普及;(2)境外消费,指一成员国的消费者到

6、另一成员国进行消费,并接受服务。其服务者是固定的,消费者却是流动的。如留学、出国旅游等;(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国在另一成员国通过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为其提供服务并实现经济利益的服务;(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到另一成员国为其固定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但提供服务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例如会计师、律师等到国外提供相应个体商业服务。2.服务贸易的基本特点(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大多数服务产品不能储存、运输,服务消费者无法直接判断其价值或价格,而是感知服务的过程及结果。(2)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3)不可储存性相对于有

7、形商品在消费之前一般有个库存的状态,服务一经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4)监管的复杂性国际服务贸易由于其特殊性,不能通过关税管理,只能以法律的形式来加以限制。(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动力。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的理论,国际贸易允许每个国家只专注于生产优势产品并出口,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世界产出的提高,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要素及生产力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形式也不尽相同,这就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根源所在。因此,各国应出口本国的优势产品,进口本国的劣势产品,以促进各国间的进

8、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分析服务贸易。如果相对比较优势提高,就会增加一国服务出口,减少一国服务进口。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是其经济、技术及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反映,基本符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三)竞争优势理论迈科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国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是衡量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四要素。其四要素更决定了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度;另外,政府、机遇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该理论即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讨论各国的竞争优势构建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在实际研窕中必须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三、中国服务

9、贸易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且对外开放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如下一些趋势和特点:(一)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扩大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就服务贸易出口而言,2000年中国服务产业出口仅为300亿美元,到2005年时就己经超过700亿美元,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然取得较快增长,出口额达到1471.12亿美元,2014年已经达到2222.1亿美元,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份额已经达到4.6%,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全球的排名也有所上升,2007年时排在第七位,现已提升至第五

10、位,己化身为全球服务大国。从2007年到2014年这七年间服务贸易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出口总额及增速的趋势如图3T所示。总额*增速图372007-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二)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规模同样不断扩大。从图3-2看到,“十二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持续上升。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2.31%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我国服务贸易已转变原来在对外贸易中的劣势地位,且稳步提升,还拉动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百分比0.07

11、Q,06Ol051T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图3-22007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三)服务贸易持续性逆差,且逆差趋势不断扩大从历史数据观察(图3-3),我国服务贸易从1992年起从顺差变成逆差,除了1994年外,其余各年都年年逆差。服务贸易总体上呈现出逆差水平不断扩大的趋势。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59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多于出口,其国际竞争力较世界发达国家仍较低,处于比较劣势地位。I服务贸易差额T-比上年增长亿美元图3-32007-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差额变动情况从部门结构看(见表3-1)

12、,这一阶段中国在绝大多数服务贸易项目上不具有比较优势,逆差主要来自旅游、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中旅游贸易逆差为1078.9亿美元,大幅增长40.3%,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67.5%,是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从旅游行业自身来看,其短板主要在于产品创新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企业竞争力弱,旅游人才供给量不足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高附加值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宣传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却具备比较优势,出现顺差。表37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单位:亿美元服务类别进出口出口进口贸易差额金额同比(%)占比(%)金额同比(%)占比(%)金额同比(%)占比(%)总额6043.412.61

13、002222.17.61003821.315.8100-1599.3运输服务13451.922.53831.717.7962225.2-579旅游2217.12336.7569.110.225.6164828.243.1-1078.9通信服务41.224.60.718.18.90.82340.70.6-4.9建筑服务203.439.83.4154.244.67.149.326.71.3104.9保险服务270.63.74.545.614.12.12251.85.9-179.4金融服务10159.51.74657.82.155611.4-9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68.625.44.5183.6198

14、.585422.298.6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232.363.96.3-29.40.32267.45.9-219.7咨询6927.911.64295.819.826311.56.9166广告宣传889.41.5501.92.33821.2112电影音像10.816.10.21.822.30.19150.2-7.2其他商业服务573.4-0.79.6335.4-7.115.5238106.297.4其中:加工服务215.1-7.73.6213.9-89.61.251.90212.7(四)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的产业体系以高附加值为主导,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体系也在不断的加速转型,

15、从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服务结构的改善。2014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增长59.5%;通信服务进出口增速为24.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长25.4%;咨询出口增长5.8%,达429亿美元,占服务出口的比重为19.8%;电影音像出口增长22.3%,金额为1.8亿美元。表明我国的高附加值新兴服务贸易快速起步,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在不断地升级和改善。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被称作为市场占有率,主要反应国家在出口贸易方面的竞争力。图4-1给出了全球服务贸易大国2013年每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在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中的占比排名数据。图47全球服

16、务贸易大国2014年服务贸易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全球的排名位居第四位,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已成功跻身于十大服务贸易国家的行列,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增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展现出了巨大的潜能。1999年-2014年,美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近年来近六分之一的世界服务贸易市场为美国所占据。对比美国,中国由于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的基数很小,2014年才上升到7.7%,足以说明在当今国际市场上中国的服务产品总体上仍然无法与美国产品相提并论,这种实际占有率的差距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想要达到美国的高度还有很长的

17、路要走。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逐年上升,在1999年仅列世界第14位,但到了2013年已经跃居到世界第5位,呈现出了良好的上升势头。虽然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不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可以依靠国际服务贸易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机遇,通过顺应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国家政策,并对服务贸易行业加以扶持,中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大幅上升。(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基本公式为:某一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该行业的出口值-该行业的进口值)/(该行业的出口值+该行业的进口值)。Te指数能客观的反应一个国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不仅考虑出口因素,而

18、且还考虑到进口因素,两者结合,并与国际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因此更客观地反映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TC的取值范围是TC指数如果是正数,而且数值越小越能代表此商品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表4-1为世界主要国家在2003-2013年服务贸易TC指数。由表可知,TC指数最大的是英国。除此之外,美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TC指数始终大于0,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服务贸易相对是安全的。而德国作为发达国家,TC指数始终小于0,具有比较劣势,但是德国的该指数近年来不断增长,渐趋于0,表明德国服务贸易日趋安全。再看中国TC指数,整体表现不容乐观。10年来,中国的TC指数始终为负数,服务

19、贸易的进口大于出口。说明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依然很弱,在服务贸易整体上长期处于比较劣势,没有得到改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引起中国政府的足够重视,中国的服务贸易劣势将得不到根本性改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表47中国服务贸易TC指数及国际比较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美国0.150.130.140.140.160.160.170.180.20.20.21英国0.120.140.130.150.190.180.220.230.250.240.25德国-0.2-0.17-0.15-0.11-0.09-0.08-0.05-0.05

20、-0.05-0.05-0.05法国0.090.070.070.060.070.080.070.080.10.110.11中国-0.08-0.08-0.06-0.05-0.03-0.04-0.1-0.06-0.13-0.19-0.22印度-0.020.040.050.090.10.10.070.010.050.060.1俄罗斯-0.24-0.22-0.21-0.17-0.19-0.19-0.18-0.23-0.23-0.28-0.31巴西-0.2-0.16-0.2-0.2-0.21-0.21-0.25-0.33-0.33-0.34-0.38南非0.03-0.02-0.03-0.08-0.09-0

21、.14-0.11-0.14-0.14-0.08-0.07用TC指数对我国2006-2013年服务贸易各部门的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表4-2),可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国服务贸易处于劣势,许多行业的指数一直是负数。具体行业中,通讯业、建筑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广告宣传、咨询和其他商业服务的TC指数为正数,具有一定竞争力。而运输、旅游、保险、金融、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电影音像的TC指数皆为负值,而且有的甚至接近于-1,说明中国在这些行业上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大,劣势非常明显,国际竞争力水平极其低下。其中,在中国传统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服务贸易,其国际竞争力却不断下降,TC指数由正转负,反映出中国国

22、际旅游服务较大地依赖自然资源,而缺乏高水准的服务质量,从而增长相对较慢的现实。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发展,日益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运输服务TC指数始终保持负值,表明我国这此行业竞争力低下。得益于国家行政性垄断和服务外包而获取优势的通讯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如此看来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低下,除了一些资源、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外,其余所有部门的出口竞争力都很弱,尤其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具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的出口竞争力尤为弱。表4-2中国2006-2013年服务贸易各部门贸易竞争力TC指数部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运输-0.24-

23、0.16-0.13-0.33-0.3-0.39-0.38-0.43旅游0.170.110.06-0.05-0.09-0.2-0.34-0.43通讯服务-0.020.040.020.010.040.180.040.01建筑服务0.150.30.410.230.480.60.540.47保险服务-0.88-0.84-0.8-0.75-0.8-0.73-0.72-0.69金融服务-0.72-0.41-0.28-0.25-0.020.06-0.01-0.08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260.330.330.340.510.520.580.44专有权利费和特许费-0.94-0.920.9-0.93-0.88-

24、0.9-0.89-0.92咨询-0.030.030.150.160.20.210.250.26广告、宣传0.20.180.060.080.170.180.260.22电影、音像0.060.350.24-0.48-0.5-0.53-0.64-0.68其他商业服务0.270.190.060.140.350.280.180.32(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某一产业在该国出口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所占的份额之比,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量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量的比重。由于RCA指数并没有考虑国家总量和世界总量两者波动的影响,因此并不能反映某产业的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当

25、RCA(2.5,+8)时,表明该国的服务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1.25,2.5)时,说明该国的服务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0.8,1.25)时,说明该国的服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0,0.8)时,说明该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低下。这就表明RCA值越大时国家的服务竞争力越强。从表4-3可以看出,在2003年到2013年之间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始终介于0.4-0.5之间,都小于0.8,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表中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实力较弱。金砖四国中,印度RCA指数一直比较高,稳定在1.25以上,说明印度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承接发

26、达国家服务外包业务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外包服务增长迅速。俄罗斯、巴西分别为0.56、0.68,均低于0.8,说明两国的服务业属于弱竞争力。而中国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金砖四国中最低。如表4-4,在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没有任何行业RCA大于1。在金融和专有权特许费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RCA指数甚至低于0.L这就充分反映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尤其是专有权特许费RCA指数最低,反映了该项贸易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大,也说明了当前我国整体技术水平、无形资产等软实力方面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在旅游和建筑服务上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RCA指数由2009年的0

27、.409上升到2013年的0.517,虽然尚不具有比较优势,但说明中国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上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使我国未来的服务业发展前景可观。表4-32003-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及国际比较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美国1.491.481.491.491.491.491.461.481.511.51.49英国1.721.831.781.7921.941.921.941.931.961.77德国0.680.680.720.740.720.770.80.810.810.820.83法国1.021.031.081.081

28、.071.091.291.361.491.421.46中国0.190.480.160.450.160.480.440.490.460.440.44印度1.461.691.781.911.871.841.651.71.651.711.64俄罗斯0.510.510.180.490.50.50.560.50.50.510.56巴西0.590.550.580.610.630.660.670.650.660.70.68南非0.940.880.910.890.830.690.730.650.620.660.63表4-420092013年中国服务业总体及各部门RCA指数情况表2009201020112012

29、2013服务业0.4350.4530.4570.4310.42运输0.4060.4610.4340.4410.4旅游0.5410.5240.4890.4570.42通信0.1530.1370.1740.1630.132建筑1.0341.5861.4831.1530.975保险0.1990.1940.3080.3220.375金融0.0160.0510.0290.0620.091计算机和信息0.4090.4710.5240.5570.517专有权特许费0.0220.0350.0270.0360.028其它商业服务0.3280.2940.3370.2440.263政府服务0.170.1510.10

30、40.130.156由以上指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但整体竞争力弱的结论。五、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1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3%,而中国经济增长率达6.9%。目前世界经济整体保持温和的恢复性增长,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多边自由贸易框架层面和区域一体化层面,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但对于中国来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有待提升,不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市场经济秩序及制度的日益稳定,确保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稳步提升。2 .产业结构不断优

31、化调整以市场化改革深化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缩短我国服务贸易与世界水平的差异,增长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分工中来。3 .增加进出口服务业种类目前我国的进出口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形成,并能很好的顺应国际市场需求,服务贸易进口行业主要以金融、旅游、航空服务、房地产、租赁、专家服务和咨询、基础电讯为主,出口行业则以国际旅游、国际金融与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为主。4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中国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政策扶植力度在逐渐加大,比如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我国将服务贸易

32、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与此同时,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这些纲要和规划的指定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这些政策将有力地推动整个服务业领域的快速增长。(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劣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良好,但在整体水平,贸易结构,管理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劣势。1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尽管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我国服务贸易优势产业并不突出,再加上我国服务贸易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服务贸易远远落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还是以制造业出口为主,而且在这些

33、制造业也只是参与加工、组装并非我国研发生产,所以说我国在高附加值的出口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缺失。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及规模都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不应停留于服务大国阶段,而应成为服务强国,向中国服务的更高目标迈进。2 .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不平衡经过分析我国各行业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占比,可以看出,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服务行业在近年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新型服务业将是我国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重点。3 .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我国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专门、统一管理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管理部门相互交叉,管理秩序混乱,存在多头管理、互相冲突的弊端。同时,服务业领域

34、垄断色彩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中国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进而制约了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及良性发展。此外,商务部对服务业的定义、划分标准和统计范围都与发达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从而使得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受限严重,主要以技术性贸易为主。4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有待调整服务贸易与货物出口贸易不同,不能通过关税来控制,只有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才能使服务贸易得到有利的保障。虽然我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在逐步的完善法律法规,但与国际服务贸易法规相比相差甚远,仍存在以下问题:缺少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立法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居多,降低了法规实施的效力和稳定性、透明性;很多服务贸易的配套法律不具备操作性,同

35、时我国亟需解决服务贸易方面的规定与GATS规定的原则不一致问题。5 .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需快速提升纵观全局,中国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不高、领域不广。2013年,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为5.83%,但比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开放度要低得多。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以及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服务产业竞争程度不高,电信、银行、保险等很多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还导致行业创新力下降。中国政府应逐步放宽现代化服务的进口限制,通过国外现代服务业的引进来带动和刺激本土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当然,开放的另一层面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行业扩大出口贸易总额,响应国家发展服务贸易出口的战略

36、方针,迅速壮大运输、金融、旅游等服务领域。6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设置带来负面影响虽然WTO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与货物贸易领域一样,服务贸易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限制服务贸易的自由进行。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标准、市场准入制度以及歧视性措施对服务贸易进入本国市场设置了障碍,这影响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流动。服务贸易壁垒的复杂和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7 .服务贸易人才缺乏现代服务贸易,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贸易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培养大批量的优秀技术型

37、人才,而且要具备相对专业的知识。但就目前中国服务企业劳动力素质来看,大多数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仍以文化层次较低的体力劳动者为主,真正精通服务贸易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屈指可数,所以产品中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服务业劳动力素质低下、知识太片面。六、关于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中国服务贸易的连续逆差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贸易地位的发展。由此看来,迅速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针对上一章所述的不足,浅谈几点关于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一)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提升中国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印度与爱尔

38、兰的经验表明,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可对国内服务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促进作用。借助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和国内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优势巨大。我国一定要把握商业机会,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我国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服务外包产业,并通过政策对其大力扶持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包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外包升级。同时打造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外包业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引进跨国服务外包企业,充分保证人民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二)传

39、统服务与新兴服务并重,优化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在服务业越来越依靠技术知识进行国际竞争的今天,中国仅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已经不具有竞争力了。我们既要继续巩固具有比较优势的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同时也要应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转变到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来,提供特色服务,同时也要加快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另外,要努力扩大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出口,逐步加强其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和动力。要鼓励服务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学习国外服务行业的先进经验,从而提升我

40、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服务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使我国由服务贸易大国变成真正的服务贸易强国。(三)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运行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管理的实际情况,参照世界各国管理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需要建立有效专职的服务贸易管理机构,再加上政府及地方企业的协作,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贸易市场自身调配两者相结合的作用,促进服务贸易管理工作更加务实、高效。(四)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保障服务贸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法律体制相对滞后,应该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要广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GATT.GATS、WTO等国

41、际条款,特别是GATS的贸易原则,既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使我国的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及时对外公布,设立或指定专门渠道对外发布信息及提供咨询。(五)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当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过于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市场。为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国要加强对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的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和把握主要、新兴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要继续加强对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的宣传促销,注重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并积极培育潜在市场。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充分,其发展空

42、间和潜力远不如其他发展中国家。我们要鼓励中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鼓励服务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对品牌进行包装推广,让更多的国家切实的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并逐步接受喜欢中国的服务,从而有效地扩宽服务贸易市场,超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分散程度。(六)积极推进多边、区域和双边服务贸易虽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还是远远落后于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水平,经过一体化经济组织内部的服务贸易协定,积极参与并推进多边、区域和双边服务贸易,可以进一步减少服务贸易壁垒,使得一体化组织内部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双方服务部门的互利合作,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还可以增强发

43、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减少在服务贸易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另外,在GATS框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发挥我国服务贸易中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项目。(七)大力培养和引进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服务业人才教育滞后、人力资本素质低下、技术落后是我国提高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最大障碍。我国需培养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和勇于创新的可适应市场需求的服务型人才,从而更好的提升服务产业结构。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培养我国弱势产业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这些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产业格局优化。我国非常重视海外留学人员,还专门制定

44、了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相关政策,同时我们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其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我们需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为鼓励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全方面的素养和水平,政府部门可以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具备专业素养、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和熟练的外语水平的高端服务人才。企业应与各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操作实践的基地。参考文献1张书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4R.,2014.3林红.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4郭娇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11.5J张英.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443.6宋加强.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一一基于跨国面板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4(2).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5-120.8李扬.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9张汉林.服务贸易发展新特点与中国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