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9108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7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docx(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和“经济的命脉”,对各国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它的价格变化必然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敏感神经,因此,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自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中,对石油的需求量持续上涨,石油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和基础化工原料,关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是如何影响我国宏观经济

2、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在面临石油冲击时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问题,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然后介绍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1)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供应量都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且滞后期几乎是一致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也具有协整关系。(2)国际石油价格冲

3、击对我国产出水平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对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且,相对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对我国产出水平的影响更大一些。(3)由于我国石油价格定价机制和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并未完全接轨,而且石油价格处于生产链的最顶端,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产出水平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4)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在短期内就能引起我国消费者价格水平、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生产水平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明显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我国消费者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不能明显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关键词国际石

4、油价格;价格波动;宏观经济AbstractOil,asanimportantenergysourceintoday,sworld,isaccountingforabout40%oftheglobalenergyconsumption,whichisknownas4iIndustrialblood,and4economicIifelinevandhasasignificantimpactonnationaleconomies.Thechangesofitspricenaturallyaffectthesensitivenerveoftheeconomicfield.Therefore,theim

5、pactsthat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have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andstudyintheworld,particularlyinindustrialcountries.Chinabecameanetoilimportersince1993,oilexternaldependencehasincreasedannually.Atpresent,Chinaisintheprocessof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industrialization.Therefore,thedemandf

6、orpetroleumgoesupcontinuously.Oil,asanessentialstrategicresourceandbasisofchemicalrawmaterials,concernsthedevelopmentofalltradesandprofessionsandplaysanincreasinglyimportantinfluenceonthe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herefore,thestudyoftheimpactofoilpricefluctuationsonthemacroeconomiccanhelpustounder

7、standhow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affectChinesemacroeconomicandguideourgovernmenttotakeappropriateeconomicpoliciesinthefaceofoilshocks,thuscontributingto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nesemacro-economic.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Itstart

8、swiththetheoret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andthenintroducestheGrangercausalitytestandCointegrationtest.Onthebasis,thisarticleusesECMmodeltodotheempiricalresearch.Thefinalconclusion:(1) 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haveGrangercausalityonChineseg

9、rossdomesticproduct,consumerpriceindexandthebroadmoneysupplyandthelagisalmostidentical.Meanwhile,internationaloilpriceshavecointegration-relationshipwithChina,sgrossdomesticproduct,consumerpriceindexandthebroadmoneysupply.(2) Theinternationaloilpriceshockhasasignificantnegativeimpactontheoutputlevel

10、sandthebroadmoneysupply,whilehasasignificantpositiveimpactontheconsumerpricelevel.Moreover,comparedto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themonetarypolicyandthepricelevel,theinternationaloilpriceshockshasgreaterimpactonthelevelofChineseoutput.(3) Becausetheoilpricingmechanismofourcountr

11、yhasnottotallyintegratedwiththeinternationaloilpricemechanismandoilpricesareatthetopoftheproductionchain,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hasacertainlageffect.(4) Theinternationaloilpricemovementscancausethefluctuationsoftheconsumerpricelevel,thebroadmoneysupplyandourgro

12、ssdomesticproductintheshortterm,whilethechangesofourgrossdomesticproductandmonetarypolicyhaveasignificantimpactoninternationaloilprices.However,changesintheconsumerpricelevelcannotobviouslycausethefluctuationofttheinternationaloilprice.KeywordsInternationaloilprices;pricefluctuations;macroeconomic摘要

13、AbstractI第1章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21.2 文献综述31.2.1 国外研究现状31.2.2 国内研究现状51.3 研究内容71.3.1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71.3.2 文章创新点8第2章我国石油价格的现状分析102.1 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102.1.1 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102.1.2 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132.2 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152.3 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172.4 本章小结19第3章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203.1 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3.1.1 国际石油价

14、格走势203.1.2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213.2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233.2.1 油价波动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l)的影响233.2.2 油价波动对我国产出的影响243.2.3 油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63.3 本章小结28第4章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04.1 实证分析模型与方法304.1.1 格兰杰因果检验304.1.2 误差修正模型314.2 实证分析过程334.2.1 样本数据的选择和处理334.2.2 格兰杰因果检验344.2.3 误差修正模型404.3 本章小结48第5章政策建议495.1 加强我国石油价格定价机

15、制改革495.2 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515.3 发展我国石油期货市场535.4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施石油替代战略555.4.1 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555.4.2 实施石油替代战略555.5 石油供给多元化575.6 本章小结59结论与展望61参考文献6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致谢66ContentsAbstract(Chinese)Abstract(English)I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 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1.1.1 Background11.2 SignificanceofthePaper21.3

16、 1.iteratureReview31.3.1 OverseasResearch31.3.2 DomesticResearch51.4 TheContentsofthePaper71.4.1 TheMainContentsandStructure71.4.2 Innovation8Chapter 2 Analysi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OilPrice102.1 China,sOilPricingMechanism102.1.1 TheEvolutionofChina,sOilPricingMechanism102.1.2 SomeProblemsofth

17、eOilPricingMechanism132.2 China,sStrategicOilReserveSystem152.3 China,sOilFuturesMarket172.4 ChapterSummary19Chapter 3 TheTheoret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203.1 InternationalOilPricesMovementsandtheAnalysisofItsInfluencingFactors203.1.1 Internationa

18、lOilPricesMovements203.1.2 AnalysisofOilInfluencingFactors213.2 TheTheoret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the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233.2.1 TheImpactofOilPriceFluctuationsonCPI233.2.2 TheImpactofOilPriceFluctuationsonChina,sOutput243.2.3 TheImpactofOilPriceFluctuationsonMonetaryPo

19、licy263.3 ChapterSummary28Chapter 4 TheEmpiricalAnalysisofImpactof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sonMacroeconomic304.1 AnalysisModelandMethod304.1.1 GrangerCausalityTest304.1.2 ErrorCorrectionMode314.2 EmpiricalAnalysis334.2.1 SampleSelectionandProcessing334.2.2 GrangerCausalityTest344.2.3 ErrorCor

20、rectionMode404.3 ChapterSummary48Chapter 5 PolicySuggestions495.1 StrengthentheReformoftheOilPricingMechanism495.2 ImprovetheStrategicOilReserveSystem515.3 DevelopOilFutureMarket535.4 OptimizeConsumptionStructureandImplementtheAlternativeStrategics555.4.1 ImproveResourceUtilizationandOptimizeEnergyC

21、onsumptionStructure.555.4.2 ImplementtheAlternativeStrategiesforOil555.5 DiversificationofOilSupply575.6 ChapterSummary59ConclusionandOutlook61References62PublishedPapersDuringStudyingforMaster,sDegree65Acknowledgement6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长期以来,石油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

22、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敏感神经,因此,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超出人们的预料。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路上涨。2002年国际石油价格每桶在25美元左右。2003年3月后加速上涨,冲高到每桶30美元以上。2004年10月22日一度涨到每桶56.67美元,到年底又暴跌至每桶42.12美元。2005年3月起,石油价格开始新一轮猛涨,5个月内一路突破每桶50美元、60美元甚至70美元,年底保持在每桶60多美元的价位上。2006年由5月的每桶70美元左右升至7月的每桶77美元,而10月

23、又跌至每桶60美元。2007年2月探底降至每桶50美元,然后就开始一路震荡上行,七月份接近每桶80美元,八月份回跌至每桶70美元,十月份突破每桶90美元,十一月份一度上探每桶100美元,2008年伊始终于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又一度上涨到历史最高点147美元/桶。而综合2009年上半年情况,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州轻原油(WTI)平均价格为51.70美元/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40%;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52.90/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1.70%。2010年5月9月,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油价月均值维持在73-76美元/桶窄幅波动。自2010年10月

24、以来,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油价整体持续上涨。2010年10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州轻原油(WTI)期货收于每桶81.47美元;11月1日,达到每桶83.29美元;12月31日,收盘报89.84美元/桶。而且2011年初,中东、北非动乱局势及相关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担忧,导致油价继续大幅度上升,2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收报每桶93.57美元,当日涨幅为8.55%,创下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石油越来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商品和化工原料,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波动已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等新兴市

25、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石油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石油需求呈现快速攀升的趋势。根据中科院严陆光院士估计,我国石油消耗量到2050年将超过8亿吨,而由于我国资源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国内产量将只能稳定在年产2亿吨左右,这样进口依赖程度将达到75%。这就意味着国内石油需求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受到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在这

26、样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建议,而且更加有利于我国货币当局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同时;或者滞后一段时间后,我国宏观经济及其代表性指标,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产出、通货膨胀率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呢?其影响程度又是怎样的呢?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或政策来减小这种负面影响呢?本文的写作目的也正在于此。假设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影响,然后收集最具代表性的

27、指标数据,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验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最后,提出相关的具体政策建议,以降低国际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目标。1.1.2 研究意义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三个百分点,超过5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这表明,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石油需求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国际石油价

28、格波动将直接影响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经济的命脉”、“外交的武器”以及“国防的保障”,对我国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宏观经济有着显著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对石油形成刚性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而我国由于资源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导致石油缺口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这样,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是如

29、何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在面临石油冲击时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石油是一种基础能源产品,其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航空、汽车消费、石油化工的成本及居民消费水平等。因此,国际油价的上升会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产品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我国企业竞争力削弱,国民经济增长缓慢。而我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有助于企业核算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制定相关的

30、产业政策,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目前研究油价的论文绝大部分是在研究美国和OECD国家,只有少部分论文是在研究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运用数学模型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论文更是比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数学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和我国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早在1931年,Hotelling便运用了著名的可耗竭资源模型论述了众多可耗竭资源中以石油价格的波动最经常、最剧烈,因而最

31、引人注意。即霍特林法则。这一法则说明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条件下可耗竭资源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Hotening模型的理论浅显易懂,但和实际情况还有一段差距,石油价格并没有按照与当期利率相等的速度上升。西方主要国家的真实利率基本为正,而同期的石油价格同历史最高峰价格相比,不仅实际油价在降低,而且名义油价也在降低。其原因就在于HoteIling模型是建立在确定性(资源量确定和开采成本确定)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石油工业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如新的石油资源被发现,技术的升级使开采成本不断下降,现实中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变动也使价格曲线一次次移动,大大增加了油价波动预测性的难度。虽然该模型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它为后来

32、进一步探讨石油价格波动机理提供了基石。沿着Hotelling的研究思路,50年代Tinergen和Kantorovitch提出影子价格来说明石油的价格。影子价格理论描述社会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的产品及资源的价格叫影子价格虽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提供了正确的价格信号和计量尺度,但运用该理论来测算石油资源价值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理论上可以通过求解线性函数来获得资源影子价格,但该方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经济数据,计算复杂,难于实践。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影子价格的获得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国内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机会成本法等。二

33、是,从线性规划模型来看,影子价格反映的只是一种静态的资源最优配置价格,不能表现资源在不同时期动态配置时的最优价格。三是,根据影子价格的定义,它与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差别很大,它只反映某种资源的稀缺程度及资源与总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并不能代替资源本身价值。在此以后,许多学者通过设定石油市场不同结构和市场参与主体不同行为,建立理论模型,引进相关参数来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Pindyck(1978)制作了一个简单、动态的国际石油市场模型,把对世界石油需求和非OPEC石油供给动态化,利用这个模型,Pindyck得出结论:卡特尔化对OPEC是有经济利益的,这个模型把OPEC的策

34、略视为理性的和一致的。然而,这个模型却仍有一些不足,比如说:采用固定的参数;只有定量处理而没有定性处理,因而不能确定出需求与供给的最优策略准则。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油价一直比较稳定,所以研究者对此关注较少。20世纪70年代以后,1973-1974年间的巴以战争导致中东地区石油禁运,19781979年间的伊朗革命以及随后两年发生两伊战争造成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中断,这两次大的石油危机导致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化国家造成巨大冲击,从而引起学术界对油价波动产生的原因的探讨,以及深入研究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一些问题。Hamilton(1983)发表了非常具有影响

35、力的论文,他研究发现,油价上涨与美国经济之间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他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1973年和1979-1980年石油价格冲击起到了点燃聚光灯的作用,并把很多学者的目光引到了战后整个时期。为了更好的说明现实问题,Hamilton(2003)采用非线性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估计,得到油价上升10%,经济增长率下降0.9个百分点。Sanchez(2004),与上述结论基本相似,只是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不同而已,大约在0.4%-0.6%。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对石油价格冲击的非对称性的反映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多的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KuntAntonMork(1989)

36、开始重新研究石油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并重点检查了Hamilton的论文中在197OS末的油价和宏观经济之间微弱的关系:石油价格上涨会对美国GNP增长有显著的负影响,而石油价格下跌则不会导致美国产出增长,油价上涨和油价下跌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Mork(1994)研究发现,正的油价冲击是美国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Granger原因,而负的油价冲击却不是美国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Ganger原因。Lee、Ni和Ratti(1995)基于GARCH模型估计出了石油价格变动的条件波动率,然后把未预期的石油价格变动标准化,得出石油价格冲击,发现石油价格冲击与美国的GDP之间存在的稳定的关系,并得出非预期的石

37、油价格的波动对产出增长有显著的非对称的影响皿。Lee和Ni(2002)通过对美国宏观经济的研究发现:在总量渠道方面,油价冲击主要是增加了高能耗行业(如化工业)的投入成本,使这类行业减少了投入;在配置渠道方面,冲击主要是降低了对低能耗行业产品的需求,这些都将导致经济衰退J.PerterFerderer(1996)研究发现油价上涨对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波动的影响比油价下降的影响程度的两倍还多,油价变量对美国工业指数增长率的解释程度比货币政策变量还要大URHooker(2002)113LGiSSerM和GOodWin(2004)指出当宏观经济处于扩展期和收缩期时,国际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可以呈现不同

38、的影响关系附。1.2.2 国内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我国国内对石油价格和石油价格波动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晚。我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才意识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直到此时才开始关注国际石油价格和石油价格波动,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我国国内对石油价格方面的研究是不系统的,所以能参考的文献相对就比较少。何晓群(2002)通过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10%将导致我国GDP下降0.1%,而且随着油价上涨幅度的加大,我国将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1,61o刘强(2005)基于一个真实商业周期范式的两部门混和经济模型

39、研窕了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和石油价格都会影响GDP在面临油价波动时的变化方向。于伟和尹敬东(2005)基于VAR模型,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最终发现油价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即石油价格上升会阻碍经济增长,油价下跌只是在短期内对经济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同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10%会在半年内导致GDP减少1.7%网。但其油价变量选取并不合理,也没有真正实证上检验非对称效应的存在。吴静与王铮等(2005)构造了一个涵盖17个部门17种商品的CGE模型,以研究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其结论表明,市场中其它商品的物价将随着油价发生连锁性攀升,价格变动

40、率较大的商品包括,石油加工业、电力部门、金属制造业、非金属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采掘业等四。魏一鸣和范英(2006)分别以1997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大庆和英国Brent原油现货价格为例,从动态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国内外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期、长期中对国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都有较大影响,而国内原油价格只会在长期中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韩亮亮与周德群等(2006)利用协整分析来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的GDP增长率、消费价格指数、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之间所存在的长期稳定关系12%其协整分析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价格

41、指数、出口总额以及进口总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研究结果认为,国际石油价格每增长1%并持续一年,将使中国的GDP增速减缓约0.01个百分点,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将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率0.8个百分点,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口】。同时,CPI将增长0.02个百分点,国际油价对CPl影响有限。出口总额将随之减少0.127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则增加0.195个百分点,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1231。杜金岷、曾林阳(2008)文章的定性分析表明,既存在支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理由,也存在削弱这种影响的理由,而VAR经验分析表明: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经验结果表

42、明支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结论这种影响在25%的显著性水平上,即使在滞后12期之后也至多是微弱的。丁飞飞(2009)主要是研究2004年至2008年的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分析近年采石价格上涨的原因,其目的是更好的了解石油价格上涨对我们的影响和探讨我国面对石油价格上涨应该采取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图表法来研究的,分析原因,对我国的影响来找出应时措施I均。刘海兴、吴新民(2009)通过对历年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引入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论证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宏观经济各方面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揭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影响

43、固。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很多文献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包括其与通货膨胀率、工业产出、就业率等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多学者研究的范围是美国和OECD国家,相比起来,研究日本、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献就比较少。不同的国家,其部门组成、税收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相对地位等也就不尽相同,石油价格波动对各国经济影响也就会有所不同。1997年金融危机,只有中国受到的波及最小,这样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中国对整个世界经济所具备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中国不仅能影响世界经济,也同样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尤其是石油这种战略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内的很多学者采用线性分析方

44、法研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很少文献采用非线性的方法分析得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存在非对称的影响。但是,其油价变量的采取并不合理,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即从实证上检验非对称效果的存在。这些结论虽然指出了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如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就业率、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等,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第一,在揭示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后,并没有就这种均衡关系作动态的、深入的分析,那么也就不能深刻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第二,使用的数据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不能说明当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基本形势。一方面,数据不新颖,

45、2005年以后的国内外原油价格几乎没有;另一方面,英国原油期货市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在逐年下降,所以Brent原油价格已不能完全反映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因此研究结论也就不能全面反映两者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为了能做出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我们必须使用能反映当前国际石油市场基本特征的数据来分析国内外原油价格之间的相互的动态关系,以及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3 研究内容1.3.1 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及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结构框架和创新点,并从石油定价机制、石油储备、石油期货市场等三方面概述了我

46、国石油价格的现状,从总体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部分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这一部分,首先对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包括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接着,对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进而提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相应对策,以减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

47、经济的影响。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现有关于石油价格波动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情况着手,分析导致其波动或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然后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论证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重点讨论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具体影响,再结合我国石油价格的现状,进而提出面临石油价格波动时可以降低我国宏观经济负面影响的几项措施或政策建议。其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Technologyroadmap1.3.2文章创新点就研究方法来说,目前就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研究较少,而且

48、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研究文献中大多采用的是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该模型虽然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相关性并增加了模型的信息量,但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而本文采用的误差修正模型(EiTorCorrectionModel,简记为ECM)却考虑到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就研究内容来说,本文不仅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时也进行了协整检验,而且具体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价格水平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是如何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政府部门在面临石油冲击时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第2章我国石油价格的现状分析2.1 我国的石油定价机制2.1.1 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为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我国石油价格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逐步放松对石油的管制,以实现石油价格的市场化。1998年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