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727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1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与步骤(2)熟知文献的级别与主要来源、文献的检索(3)掌握正确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思政育人目标:(1)践行科学育人观念,坚守教育初心(2)强化和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与步骤、文献的级别教学难点:课题名称的表述、文献综述的撰写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作业反馈(IOmin)一案例导入(8min)T专授新知(2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传授新知(35min)课堂小结

2、(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确定研究课题考勤(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反馈(10min) 【教师】邀请两位小组代表分享与“小学教学”有关的论文评述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聆听 【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评述进行评价从内容上,大家选择的论文主题都比较符合要求,同时参考了四个方面内容来进行设计,阐述了独到的见解;从小组团队合作上,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积极参与;从表达效果上,小组代表语言表达流畅,用词准确,逻辑清楚,准备充分。 【学生】聆

3、听通过作业反馈环节,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知己知彼,互相学习进步案例导入(8min)【教师】讲述案例,并提问:如何提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井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的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方面的技术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需要研究者有创造力、想象力,真正促进了科学进步.好的问题能引发人们的探索和研究,这不仅适用于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还适用于哲学、文学、教育学这样的社会科学。通过案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

4、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育研究者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好奇心,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处处留心,主动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确定研究课题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新知一、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实践基础选择课题,切莫依据主观的想象臆造无科学依据的课题.1 .科学的理论基础选择课题要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客观规律,并且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2 .科学的实践基础选择课题时,研究者要从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依据,以科学实践为基础,避免选择科学实践

5、一再证明行不通的课题。(二)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能让研究课题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主客观条件,包括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1 .物质条件可获将开展课题研究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文献、设施设备、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科研人员、场地、物资等。2 .研究素养相匹配研究素养包括研究者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不怕困难、永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及研究者对课题的喜爱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研究课题的可行性.(三)价值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指研究者所选择的课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能够满足社会I口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6、1 .理论价值即课题要符合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补充、完善和深化教育理论体系。2 .实践价值即课题要符合教育实践的需要,能够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解决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与质量。 【教师】播放视频“从文献阅读中找到研究方向“(详见教材) 【学生】观看二、选择研究课题的步骤(一)发现问题1 .从教育理论中发现问题2 .从教育实践与经验中发现问题3 .从课题指南中发现问题4 .从个人兴趣中发现问题(二)提出科学问题只有符合以下3个要求的问题,才能称之为科学问题。通过讲解和视频欣赏,让学生了解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和步骤,提高学生的

7、学习主动性问题的前提必须科学,即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必须存在,即提出的问题能够通过一定方法和措施得到解决,否则问题是无效的;问题的范围必须限定,即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大或过小,问题过大会导致研究的针对性较差,问题过小会导致研究没有意义。(三)分析问题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从质的方面分析研究对象。(2)定置分析。定量分析是指从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等方面分析研颓惨。(3)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就是要分析这个问题是由哪几个部分或者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四)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在研究前根据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所研究问题

8、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设性解释。三、课题名称的表述(一)课题名称要具体明确例如,在某市/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名称中,研究内容是调查某市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对象是某市的4浮生,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这样的表述明确具体。(二)涉及变量要明确例如,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毕业生识字量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名称中,变量为小学毕业生识字量;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主要难点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名称中,变量为新课程改革主要难点;等等。(三)具有学术性例如,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小学素质教育中的浅谈和“刍议用词就不够严谨,这样的标题作为一般文章的标题是没

9、有问题的,但作为课题名称就不太合适。(四)避免价值判断例如,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精神缺失原因的凋杳研究”这一表述明显具有否定性价值判断。由于拟定课题时还未进行研究,缺少科学事实依据,故这样的课题名称是不合适的。研究者可以将该课题名称改为“农村浮教师职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五)一般使用陈述句形式例如,”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厚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适宜作为课题名称.【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第二节课善用文献传授索新知(35min)【教师】讲解新知一、文献的级别与主要来源(一)文献的级别利用案例分析和师生互动讨论法,让学生们主动思考,进而掌握与文献

10、相关的知识1 .等次文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口头交流、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获得的各种信息;一类是未公开或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等。2 .一次文献是指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创作出来的文献.3 .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4 .三次文献是指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对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经过加工提炼、综合概括而编写的综合性文献.【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字典、词典属于什么级别的文献?为什么?”并随机遨请学生回答(二)文献的主要来源1 .书籍2 .报

11、纸3 .期刊4 .教育档案5 .电子资源二、文献的检索(一)文献检索途径1 .手工检索是传统的文献检索形式,具有文献查准率高、检索费用低的特点,缺点是检索速度较慢。2 .计算机检索具有功能强、资料多、速度快、灵活方便等特点。(二)文献检索工具1.手工检索工具(】)书目。书目是指将各种图书按内容或学科等条件分类所编制的目录,包含了图书的名称、作者、定价等信息。(2)索引。索引是指将书籍、报纸、期刊中的内容或标题分别摘录,编成简括的条目,并注明内容出处,然后按一定次J别E列起来的检索工具。(3)文摘。文摘是指对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且准确的概括,不进行评价和解释的短文。2.计算机检索工具(1)搜索

12、引擎。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收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整理与组织后,将检索结果展示给用户的信息系统。(2)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是指可通过网络访问的,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一定结构和规则的数据集合。【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翘:常用的计算机检索工具有哪些?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三、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一)文献阅读1.初步阅读是指研究者通过粗略而快速的浏览,对文献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大致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判断文献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研究者在进行初步阅读时要掌握以下要点。(1)明确阅读目的。(2)抓住阅读要点.(3)对文献进行筛选与分类整理。2.深入阅读

13、是指研究者对文献进行通篇精读,并且在了解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研究者在进行深入阅读时应掌握以下要点。(1)明确阅读目的.(2)进行思考与质疑。(3)归纳与总结。 【教师】播放视频”文献综述(详见教材)并要求学生整理出文献综述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观看并整理知识点(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研究者在全面收集、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主要观点、争论焦点、研究现状、未来展望等内容进行评述的一种文体。文献综述既是文献检索的工具,又是研究的阶段成果。1.文献综述的结构(1)前言主要说明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

14、究者搜集文献的范围及主要来源等。(2)主体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需要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将所搜集到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进行系统介绍。研究者可根据自身的研究需要进行分类。(3)结语主要是对文献综述主体进行简要总结,概括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思想、理论、方法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已有研究成果对自身研究的帮助。(4)参考文献位于文献综述的末尾,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起到尊重引用文献作者,提供引文依据的作用。2.文献综述的撰写(1)拟定写作提纲。(2)撰写文献综述。研究者根据写作提纲,逐项撰写文献综述内容。研究者还要进行反复推敲,对结构进行调整,对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做到主题明确、逻辑严

15、谨、用词准确。【教师】教师带领学生案例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文献综述(节选)”(详见教材),并邀请学生对此文件综述进行评价【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学生评价并总结评析前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采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方法,并从语文阅读能力结构方面、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特点方面、语文阅读能力研究方法方面、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方面四个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语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自己的研究方向.课堂小结(3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和步骤、文献的级别与主要来源、文献的

16、检索和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希望大家通过学习选择研究课题和文献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和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学生可进一步巩固知识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46人为单位,围绕小学生劳动教育”这个研究领域,开展一场班级学习交流会。(1)每个小组根据研究领域确定研究课题,撰写一篇文献综述。(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同学们分享本组的文献综述。(3)同学们通过学习每组的文献综述,谈一谈对浮生劳动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回顾知识点,巩固印象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在互动环节深入沟通,效果不错。教师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是与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认识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