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文章】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309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文章】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教学文章】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文章】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教学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文章】家校共育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教学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校共育协同育人班主任需要了解家长内心的真实需求,并时刻牢记以下五大要点。一、懂家长-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只有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爱,才会更加愿意与班主任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才能有效打破家校之间的沟通壁垒。班主任的爱应该是面向全体孩子的爱,要公平负责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个孩子,尊重理解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班主任的爱应该是充满信任、富有耐心的爱,要蹲下身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有效结合;班主任的爱应该是真诚无私、乐于奉献的爱,尽最大努力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落到实处、细处。二、帮家长一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只有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他

2、们才会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班主任可通过班级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班级群、家校联系本等途径分享孩子的日常表现、课堂与活动中的创作成果,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进步;也可以为每个孩子设立成长记录档案袋,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细微变化和成长过程。三、教家长-让家长看到更专业的“你”班主任在家校共育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看法及其行动。除了日常教育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外,班主任应具备家校共育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通过家校共育活动以及日常的家校互动,让家长看到专业的“你”。班主任还应主动反思自己在家校共育中的不足,丰富家校共育知识,提升家校共育所需的能力,让家长看到更专业的“你”。家校共育

3、需要家校双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家长是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主体,而家庭教育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良好延续和补充。班主任应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责任,帮助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长此以往,家校双方在形成良好教育合力的同时,班主任和家长也在互相学习和探讨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均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四、用家长一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在激发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促进家校双方的良好合作。还可以请在某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家长担任家长课堂的主讲人,有效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例如,请从事律师行业的家长讲授法律知识,请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家长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建立班级家长职业生涯人物库,定期请家长到校将成功经历或开辟优秀家庭教育专栏,使用好家长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