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309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旧对照I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2023对照表)注:条文中红色字体为修改内容或新增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23修订)(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笫二条公民、法人或

3、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适用本法。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第四条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第三条行政复议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高效、便民、为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4、。第三条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其他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机构是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机构同时组织办理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应诉事项。()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 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 规定的审查申请;(五)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 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

5、议决定提起行政诉 讼的应诉事项;(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应当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 资格。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支持和保障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上 级行政复议机构对下级行政复议机构的行 政复议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国务院行政复议机构可以发布行政复 议指导性案例。第三条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 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 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 件和资料.(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 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

6、政复议决定;(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 规定的审查申请;(五)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 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 讼的应诉事项;(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应当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 资格。第五条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应当遵循合法、自愿的原则,不得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 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六条国家建立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 人员队伍。行政复议机构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工 作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

7、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参加统一职前培 训。国务院行政复议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 门制定行政复议人员工作规范,加强对行政 复议人员的业务考核和管理。第七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确保行政复议机构的人员配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提高行政复议人员专业素质,根据工作需要保障办案场所、装备等设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第八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8、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第九条对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条公艮、法天破者箕袍瓯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处。第二章行政薮申请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第一节行政复议范围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

9、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

10、,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周决定不服;(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不服;(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六)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赔偿决定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不服;(七)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

11、请的决定或者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九)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十)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十一)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未依法履行或者不予答复;(十二)申请行政机关依法给付抚恤金、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给付;(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其合法权益的。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 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 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

12、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 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 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 法规办理。(十三)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订立、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行政协议;(十四)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十五)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第十二条下列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

13、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第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纨仅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四)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的规范性文件。前款所列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第二节行政复议参加人第十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

14、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第十四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可以申请

15、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第十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 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 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 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 参加行政复议。公

16、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 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 议。第十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 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 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 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 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

17、关的具体行政 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第十五条 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人数 众多的,可以由申请人推选代表人参加行政 复议。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行为对其所代 表的申请人发生效力,但是代表人变更行政 复议请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承认第三人 请求的,应当经被代表的申请人同意。第十六条 申请人以外的同被申请行政复 议的行政行为或者行政复议案件处理结果 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 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或者由行 政复议机构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 议。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 议案件的审理。第十七条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 名律

18、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其他代理 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 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及被 委托人的身份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应当载 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申请人、第三人 变更或者解除代理人权限的,应当书面告知 行政复议机构。第十八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行政复议 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 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 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是被申请人。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 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 机关是被申请人。行政机关委托的

19、组织作出行政行为的, 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 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 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第三节申请的提出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 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 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 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 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 算。第十一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 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 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 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

20、理由和时间。第八条 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 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 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 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第二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申请行政复议

21、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募二十一条因不动产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季二十二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书面申请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的,可以通过邮寄或者行政复议机关指定的互联网渠道等方式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也可以当面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行政机关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达行政行为决定书的,应当同时提供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互联网渠道。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

22、要事实、理由和时间。申请人对两个以上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分别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三)认为行政机关存在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未履行法定职责情形;(四)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不予公开;(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其他情形。对前款规定的情形,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第肃行政复仪管

23、辖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 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 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第十五条对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规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 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一)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 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 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二)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 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 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 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

24、政 复议;(三)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 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 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 请行政复议;(四)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 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 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五)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 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 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 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 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 照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 辖下列行政复议案件:(一)对本

25、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行政 行为不服的;(二)对下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行 为不服的;(三)对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 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四)对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 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 行政行为不服的。除前款规定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同时管辖对本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不服的行政复议案件。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 关参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权限,管 辖相关行政复议案件。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依 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 定,以派出机构的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 的行政复议案件,由本级人民政府管辖;其 中,对直辖

26、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派出机构作出的行政 行为不服的,也可以由其所在地的人民政府 管辖。第二十五条国务院部门管辖下列行政复第十四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

27、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第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收复NO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第十七条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

28、复议机关提出。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议案件:(一)对本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二)对本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定,以派出机构的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三)对本部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第二十六条对省、百招辰、直辖市人民及府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国务院部门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第二十七条对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

29、和国家安全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八条对履行行政复议机构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旗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行政复议期间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第三章行政复议受理第三十条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予以受理:(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本法规定的被申请人;(二)申请人与被

30、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五)属于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六)属于本机关的管辖范围;(七)行政复议机关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并且人民法院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审查期限内决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还应当在不予受理决定中告知申请人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申请的审查期限届满,行政复议机关未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审查期限届满之日起视为受理。第三十一条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无法判断行政复议申

31、请是否符合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一次性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十日内提交补正材料。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期补正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延长合理的补正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并记录在案。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补正材料后,依照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处理。第十八条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

32、关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二条对当场作出或者依据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事实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通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提交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及时处理;认为需要维持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转送行政复议机关。第三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应当决定驳回申请并说明理由。第十九条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

33、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三十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驳回申请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限届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第三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

34、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驳回申请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有权向上级行政机关反映,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必要时,上级行政复议机关可以直接受理。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第四章行政复议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三十六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依照本法适用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指定行政复议人员负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人员对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第三十七条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复议案件,同时依照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三十八条上

35、级行政复议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审理下级行政复议机关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下级行政复议机关对其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行政复议机关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第三十九条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中止:(一)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二)作为申请人的公民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三)作为申请人的公民下落不明;(四)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五)申请人、被申

36、请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参加行政复议;(六)依照本法规定进行调解、和解,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同意中止;(七)行政复议案件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八)行政复议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九)有本法第五十六条或者第五十七条规定的情形;(+)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其他情形。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行政复议机关中止、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第四十条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中止行政复议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恢复审理。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37、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第四十一条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终止行政复议:(一)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二)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没有权利义务承受人或者其权利义务承受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四)申请人对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后,因同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五)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的规定中止行政复议满六十日,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仍未消除。第二十一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

38、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第四十二条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三)申请人、第三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其他情形。第二节行政复议证据第四十三条行政复议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

39、人证言;(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行政复议机构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行政复议案件事实的根据。第四十四条被申请人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负有举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据:(一)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的证据,但是被申请人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申请人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的除外;(二)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据,但是因被申请人原因导致申请人无法举证的,由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条行政复议机关有权向有关

40、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查阅、复制、调取有关文件和资料,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行政复议工作证件。被调查取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行政复议人员的工作,不得拒绝或者阻挠C第二十四条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第四十六条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证据;自行收集的证据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性、适当性的依据。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或者第三人提出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作出时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行政复议机构同意,被申请人可以补充证据。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

41、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第四十七条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可以按照规定查阅、复制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情形外,行

42、政复议机构应当同意。第三节普通程序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第四十八条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

43、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第四十九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当面或者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将听取的意见记录在案。因当事人原因不能听取意见的,可以书面审理。第五十条审理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构应当组织听证。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有必要听证,或者申请人请求听证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组织听证。听

44、证由一名行政复议人员任主持人,两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任听证员,一名记录员制作听证笔录。第五十一条行政复议机构组织听证的,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五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拟听证事项书面通知当事人。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被申请人的负责人应当参加听证。不能参加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参加听证。第五十二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参与的行政复议委员会,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并就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意见。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组成和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行政复议机构制定。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

45、议机构应当提请行政复议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一)案情重大、疑难、复杂;(二)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三)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复议案件;(四)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有必要。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记录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咨询意见。第四节简易程序第五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审理下列行政复议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一)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是当场作出;(二)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是警告或者通报批评;(三)案件涉及款额三千元以下;(四)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除前款规定以外的行政复议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

46、的机构 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 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 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 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第五十四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复 议案件,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 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 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 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

47、笔录复印件之日起五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可以书面审理。第五十五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机构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经行政复议机构的负责人批准,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第五节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第五十六条申请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提出对有关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第二十七条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第五十七条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