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4814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冀人版2017.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6弹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 .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探究1 .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出探究性的间题。2 .能利用身体和恰当的工具感受弹力。3 .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弹力实验,并利用图表等方法记录整理实验现象。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弹力及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科学态度1 .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2 .能实事求是,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3 .乐于探究,积极思考,分享彼此的想法。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认识什么是弹力。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引导:力是有大小

2、的,那怎样测量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测力仪-一弹簧测力计。出示弹簧测力计的图片问:你知道弹簧测力计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观测力的大小?我们来学习16课第2课时研究一下。二、探究与发现:1、观察测力计。(1)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组成。(2)讲解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包括提环、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2、掌握使用方法。(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确认被测物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2)进行“校零”竖直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当指针没在零刻度时,先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看指针能否归零,归零后才可使用,如果还没有归零,

3、可上下拉动刻度盘,使刻度盘零刻度与指针对齐后,才可使用。(3)把被测物体挂在挂钩上,等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相垂直。(4)记录测量结果,由测量数值和测量单位两部分组成,比如所测得拉力为2牛,可以记做2N。注意事项:要测得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的最大数值,否则容易损坏测力计。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指针相垂直,俯视和仰视都会使结果出现误差。3、体验力的大小分组将一一个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向下拉,感受力的大小并读数。(三)测量物体,形成技能1.每组分发三个钩码,分别测量1个钩码、2个钧码、3个钩码的力,读数并记录。2、测量身边的物体,如橡皮、钢笔等。(测量前先进行估测,

4、-是避免超过测力计量程,二是可以训练学生估测的能力)学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四)各小组介绍本组测量情况并展示记录表。(五)实践应用,拓展延伸提问:说说图片是什么物品?讨论:拉弓射箭、汽车减震是怎样产生弹力的?有什么作用?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弹力的实例?总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能发现更多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三、本课总结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预设:.四、课堂练习:.做练习册反思与改进:第17课浮力教学目标1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提出探究性后问题。2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计实验方案。3能对探究浮力大小产生兴趣。4 .能

5、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教学准备水情、较深的水桶、泡沫板、细绳、弹簧测力计、曲别针、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演示:将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下沉。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二、探究与发现:1、设计实验。(1)思路引导思考:观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提问:我们将手或物体放在水面上时会有什么现象呢?(2)学生设计。出示设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想一想需要用到什么工具,怎么操作?(3)小组讨论,设计方案。(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方案,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方法多,而且独特预设:借助漂浮物、改变重量、改变形.(

6、三)实验观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四)得出结论1、交流:说说你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土豆浮在水面上?讨论:分析采用的方法改变了什么条件,使土豆浮在水面上的?结论:改变土豆形状,让土豆变轻,施加一个外力都能使土豆浮在水面(五)运用知识1、小组竞赛A、引导:同学们掌握了让土豆浮起来的方法,下面咱们进行比赛,不借助其他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一比谁的土豆能承载更多的曲别针,先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制作与比赛。B、小组竞赛,教师巡回指导。C、展示:展示小组比赛的优胜者的作品,并分析获胜的原因。2、浮力的应用引导:观察图片中是什么物品?它们有什么用途?讨论:是怎样利用浮力原理的?.交流: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

7、进行补充与评价。小结: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发现更多浮力的应用。三、本课总结.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预设:四、课堂练习:做练习册反思与改进:18.摩擦力教材简析本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感受摩擦力”目的是通过具体摩擦现象,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建构摩擦力的概念。活动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目的是通过对问题的猜测,引发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应用与拓展“了解摩擦力的应用”目的是了解生活中人们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利与弊。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摩擦力并不陌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性体验,本单元前两课学生已经认识了

8、弹力、浮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能归纳出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2 .能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 .能从活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 .能通过实验感受、体验摩擦力。3 .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 .能从活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 .能通过实验感受、体验摩擦力。3.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出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能从正反两方面找出摩擦力的利与弊。

9、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比照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难点:掌握比照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砂纸、木板、记录表、课件等。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游戏:“小华”两脚着地,“小明”拉动“小华”向前走。(“小明”谈谈自己的感受。)2.提问:为什么“小明”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拖动“小华”?阻碍“小华”向前滑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感受摩擦力。(1)引导: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上面的问题。(2)掌握方法。出示图片,讲述实验方法:将手掌贴在桌面上往前推,手有什么感觉?沿水平方向向前推动桌子,有什么感觉?用

10、弹簧测力计水平缓缓拖动笔袋,观察测力计的示数。(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交流。讨论:A.实验中,手、桌子、笔袋在运动时和什么物体发生了接触?B.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的手感觉到的力是朝向什么方向的?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交流:指定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5)形成结论。教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个物体外表运动时,按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除了可以感觉,也可以测量。实验中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笔袋,当笔袋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和拉

11、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测力计的读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提出问题,猜测假设。提问:物体沿接触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A.“拉人”的游戏中,如果将小华换成-一个成年人,小明要想拉动成年人,他用的力会怎样?B.如果将游戏的地点由操场地面改为玻璃地面,小明拉动小华,用的力气会怎样?)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测。(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可能越大。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可能越大。)(2)掌握方法,实验观察。出示实验方法。实验1:验证摩擦力大

12、小与物体重量有关。A.将一块木板放在桌面上,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B.将木板放回原处,在木板上放两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木板.上放三本书,重复以上步骤。.实验2: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A.在木板的一-面粘上砂纸。B.将木板光滑的-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C将木板粘有砂纸的一-面与桌面接触,在木板上放一-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拖动木板,拖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学生实验操作。要求

13、:选择1一2个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分析现象,形成结论。引导:请各小组代表说-一说实验是怎样做的,观测到什么数据,说明了什么。汇报: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提示其他学生注意倾听,然后进行补充与评价。总结: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提问:(出示图片)说一.说这四幅图片各是什么物品,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是在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2.交流: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中。3.总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需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力,减小有害的摩擦力。请大家继续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板书设计18.摩擦力摩擦力概念感受摩擦力J推桌子A(测力计测笔袋研究摩擦力大小.I摩擦力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