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奸相李林甫:一个迷失在欲望中的可怜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奸相李林甫:一个迷失在欲望中的可怜人.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唐奸相李林甫:一个迷失在欲望中的可怜人目录1 .序言12 .李林甫其人13 .“位极人臣”又“口蜜腹剑”的奸臣34 .为了稳固相位巴结寿王李瑁,结果竹篮打水45 .“嫉贤妒能”的能臣66 .树敌太多,死后家破人亡67 .功过是非的宰相71 .序百评价一个人要从客观的历史角度去分析,李林甫是一个奸臣,同时他又是一个能臣。在某些制度改革上他大刀阔斧,但在某些深水领域却在走回头路。自古以来,文必两汉,诗必盛唐。可见开元盛世唐朝文风的鼎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圣杜甫;以及写出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七绝圣手王昌龄等一个个惊艳历史的伟大文人皆是出自这样
2、一个盛世。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么一个文化璀璨,群星闪耀的盛世,之后会变成硝烟弥漫的乱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的“丰功伟绩”。2 .李林甫其人李林甫,字哥奴,陕西人。李林甫这一脉是唐朝皇族的旁系,李林甫的曾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封长平王。虽是皇亲国戚,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李林甫时就只能混到一个小小的千牛直卫。不但起点不高,李林甫的学问也是差强人意,为此还闹过不少的笑话。比如,把枕杜念成杖杜,表兄弟生儿子时送的喜帖把“弄璋”写成了“弄獐”二字,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就是这样一位目不识丁的“文盲”却在开元二十三年被提拔为左相,成为了和名相张九龄、裴耀卿并列的三位宰相之一。这在文风鼎盛的盛唐时期
3、,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不仅如此,更让文武百官大跌眼镜的是,不久后这位“文盲宰相”还取代了张九龄成为了百官之首,独揽大权。正所谓铁打的皇帝,流水的宰相。玄宗时期,宰相换了一茬又一茬,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换一批。这些人中不乏文采斐然的名士,也不缺为国为民的贤臣。诸多前车之鉴让李林甫明白,唯有迎合皇权才能真正稳定相权。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正在东都洛阳,不料洛阳闹鬼,闹得人心惶惶,唐玄宗不安,召集大臣想要提前返回长安。时值秋收,张九龄和裴耀卿以影响农民收割为由反对了唐玄宗的提议,这让唐玄宗大为郁闷。待大家走后,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言:“长安和洛阳不过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而已,想走就走,如果害怕影响百姓收割,不如
4、给百姓免除今年的税。”由国家来承担百姓的损失,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让唐玄宗龙颜大悦,对李林甫的好感大幅上升。在李林甫的眼里,得到唐玄宗青睐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家国百姓的利益,不存在的。回长安后,唐玄宗又因任命牛仙客为尚书一事和张九龄发生争吵,最终拂袖离去。面对怒气冲冲的唐玄宗,李林甫趁机抓住时机进言:“只要有才干,又何必在乎出身呢?”随后不久,唐玄宗听信谗言想要废了太子,再一次遭到张九龄坚决反对。而此时,李林甫却又偷偷在私下嘀咕,“废立太子是皇上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林甫的话又毫无意外地传入了唐玄宗的耳朵里。当面支持叫溜须拍马,私下支持才是真心实意。显然,这些见缝插针,溜须拍马的勾当,李林甫玩
5、起来是得心应手。相较于张九龄的忠直耿介、寸步不让,李林甫这样的“善解人意”无疑更让唐玄宗顺心。三位宰相中,作为文盲的李林甫地位无疑是最低的,满朝文武皆以张九龄和裴耀卿马首是瞻,这种被架空的感觉让李林甫大为不满。同年十一月,张九龄此时推荐严挺之为相,巧的是严挺之前妻,正好是不久前因贪污被抓的蔚州刺史王元琰的妻子。下属的前妻的丈夫贪污,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被李林甫借题发挥,诬陷张九龄结党营私。唐玄宗大怒,将张九龄罢相,同时被罢相的还有裴耀卿,而李林甫则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右相。就这样,天下文官领袖,朝堂之上的两根擎天支柱轰然倒塌,这个盛世也迎来了它的黑暗时期。3 .“位极人臣”又“口蜜腹剑”的奸臣资
6、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有蜜,腹有剑。”熟悉李林甫的人都知道,他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时间长达19年。对李林甫的评价确有很多争议,往往集中在他的诸多方面。李林甫的奸,不但王公大臣知道,当朝皇帝唐玄宗也知道,皇帝就曾经说李林甫嫉贤妒能,天下无双。而且其子也曾劝说过他,但李林甫说局面已定,不能左右。唐玄宗的文治武功没有太多彰显,毕竟这届皇帝是经过唐朝盛世局面以后的延续,他是既得利益的皇帝。所以唐玄宗早期的盛世和朝政稳定,不在于他自己多么的文治武功,主要在于他识人善任,会驾驭文武权臣,而李林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旧唐书: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唐玄宗深谙李林甫
7、的套路和奸诈,就连数九寒冬安禄山见之都汗流狭背之人,足见李林甫是一个不动声色、威慑官场的人物。既然唐玄宗知道此人秉性,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呢。我们知道,李林甫尊重皇权,也善于媚上,加上唐玄宗一生跟家里人明争暗斗,所以唐玄宗中后期已然身心疲惫,他正是利用了李林甫的心态,也就让他成了自己的全权代理人。位居右相,此时已是一人之下的李林甫却是越发的小心谨慎。大唐盛世,人才辈出。李林甫才学平平,难免会被人取而代之。自己不上进,还怪别人太努力。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开始了“攘外安内,扫除异己”的活动。一天,唐玄宗在勤政楼看见兵部侍郎卢绚,对其风度翩翩赞不绝口。这让李林甫对卢绚忌惮不已,对于李林甫来说,任何
8、可能得到唐玄宗重用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为了防止卢绚得到重用,李林甫私下对卢绚的儿子说:“你父亲素有名望,陛下有意让你父亲前去岭南。如果他不肯远赴岭南,肯定会被贬官。”岭南偏远,卢绚的儿子自然不愿父亲去,于是连忙请教李林甫该怎么做。李林甫则趁机提议让卢绚去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既是闲职又不会触怒皇上。卢绚听了儿子的话后,对李林甫非常感激,主动找到唐玄宗请求去洛阳任职。李林甫便慌称卢绚患病,将其贬为太子员外詹事。自此卢绚彻底地远离了权力中心。说着最好听的话做着最狠的事,不但扫除了威胁,还让人对他感恩戴德。“口蜜腹剑”的典故便是自此而来。唐玄宗曾向李林甫问起严挺之的消息。严挺之本就是朝中大臣,因
9、得罪李林甫而被贬为绛州刺史,李林甫担心严挺之重新得到重用,又故技重施将严挺之打发到洛阳做太子詹事。安定完朝廷内部的官员后,李林甫便着手实施“攘外”的计划了。唐玄宗曾诏求天下士子,有一艺傍身便可到长安备选。李林甫担心会有贤才脱颖而出,便让各郡县加以甄选,其中优秀者再送到尚书省复试,在尚书省的各种刁难之下,竟无一人通过。于是李林甫便向唐玄宗道贺,称民间已经没有遗留的人才了。唐玄宗听后哈哈大笑,觉得李林甫治国有方,从此对李林甫更加信任。能够做下野无遗贤这样的“壮举”,不难看出李林甫的能力,若是他能够安心为国做事,未尝不能有所作为。遗憾的是他在权利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一己之私,打压贤才,扫除异己
10、,最终落得千古奸相的骂名。也正是因为这番壮举,导致了多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朝中一度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4 .为了稳固相位巴结寿王李瑁,结果竹篮打水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迎来的必然会是朝中势力的洗牌,作为宰相的李林甫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为了稳固相位,李林甫在为相之初便选定了唐玄宗最宠爱的寿王李瑁为扶持对象,以期有从龙之功。出乎意料的是,寿王最终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一直不动声色的陕王李亨却成为了太子。此时李林甫如果懂得急流勇退,未尝不能得个善终。可惜的是,李林甫并没有,他已经不满足仅仅做一朝宰相,而是要做一世宰相。这种结果显然是李林甫不能接受的。为了动摇东宫,自李亨被立为太子以来,李林甫一
11、次又一次地打压太子。到了天宝五年,此时的李林甫已是权倾朝野,更是变本加厉先后多次迫害与太子亲近的官员。先是诬陷太子妻兄韦坚勾结边关将领皇甫惟明,将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官。同年十一月,柳勤诬告太子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李林甫趁机借题发挥,大肆杀戮太子派系官员,从青州一路杀到岭南,一时间,各地官员人人自危,前宰相李适之更是惊惧之下服毒自尽。随后又因边关大将,四镇节度使王忠嗣自幼与太子李亨交好,李林甫便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称其欲拥兵尊奉太子。唐玄宗大怒,收回了王忠嗣的兵权,将其贬为汉阳太守。彼时王忠嗣作为四镇节度使,执掌大唐将近一半的兵力,这一直是扎在安禄山的心里的
12、一根刺。而大唐军界第一人王忠嗣的下台,也成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屡次打压后,李林甫趁热打铁诬趁机告太子李亨有反心,提议废除太子。李林甫没想到是,这一次的提议被唐玄宗一句“太子素来孝顺,不会做这样的事”给否决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宣告了李林甫计划的失败。此后,李林甫再也没有打压过太子。尽管如此,李林甫在位十九年里,蒙蔽视听,乾纲独断,致使朝中百官,人人自危,无人敢谏,天下土子,再无出头之日。这为原本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盛世帝国成为今后硝烟四起,风雨飘摇的乱世王朝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李林甫死后,另一位奸相杨国忠趁机诬陷其谋反。最终李林甫以庶人之礼下葬,而他的家人全
13、部被流放。纵观李林甫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的欲望买单。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欲望;打压贤才,扫除异己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欲望;滥杀无辜,陷害忠良是为了延续自己的欲望。他这一生都在欲望的城堡里摸爬打滚,最终郁郁寡欢,除了千古骂名,家破人亡,他一无所获。5 .“嫉贤妒能”的能臣能为皇帝代言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可以驾驭得了的。李林甫正是由于他的专横,才有了相当高的权威,而且还不光体现在这里。李林甫的才能,还表现在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对唐朝法律典籍的修撰。李林甫权至宰相,也非常有钱,但他不是以搜刮民脂民膏为手段,而是通过财政节流等措施让自己变得富有,同时他还在机构、赋税、土贡、兵制、法制等方面进行
14、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制度的改革,波及盛世深水区,尤其在兵制改革上,将汉家传统的府兵制改成募兵制。所以在李林甫主持的改革的前后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另外,李林甫对于唐朝法典的修订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深度,经他手修正的法令条款就达2180条,这些法典一直从8世纪延续到14世纪,可见延续之长、影响之深。所以,李林甫不光是奸臣,也是能人。旧唐书: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处,皆有恒度。6 .树敌太多,死后家破人亡也许有人会说,李林甫除了死后家破人亡,但是生前却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能自在的活一生已经够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未必。据史料记载,李林甫知道自己结怨颇多,担心行刺,每次
15、出门都要带百余名侍卫随行。不仅如此,李林甫在家中也是如临大敌,居住的地方不但重门复壁,而且用石头砌地,墙中夹置木板,甚至一晚上要多次转移住处。一次李林甫的儿子李岫见到役夫拉着重车走过,便拜倒在地对着李林甫哭诉:“大人久居相位,树敌甚多,以致前途满是荆棘。一旦祸事临头,想跟他一样恐怕都不可能。”李林甫叹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即使已经权倾朝野,只手遮天,李林甫却依旧每天过得提心吊胆,也许他这一生从未感到过自由,他是可恨的,也是可悲的。次第花开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则在豪华的住宅里一辈子逃亡。”显然,李林甫是后者。有人说你执着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困。所以啊,人
16、这一生,看开一点,看淡一点,才能活得自在一点。7 .功过是非的宰相一吏部 一礼部 一兵部 一户部 一刑部 一工部人事俭叙 礼乐文教 军政武备 财赋民政 司法刑狱 工程营造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必须放到历史大环境中去分析和讨论。李林甫做了19的宰相并非偶然,除了他自己的奸耍诡诈和胸有干货外,他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对唐玄宗时代的相权进行了统一的改革。可以说这一改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唐玄宗在位44年间,三省六部制下有诸多实职相位,是群相制。可以说从唐太宗到唐玄宗中期,正是群相制推动了大唐盛世的延续和发展。中书省一尚书省一一门下省但到了唐玄宗中后期,他厌倦了这种过于密集的宰相更替传统(正副相任职一般在四年左右)。所以李林甫与唐玄宗再一次达成共识,力主相权改革。改革把自己推上相位的同时,还一坐就是19年;改革同时也彻底打破了群相制,变成了主相独裁。不得不说大唐后续的人事制度恶化,乃至安史之乱都是由此种下的恶果。这么看来,在这件事上李林甫将宰相制度改革又推向了来时路。李林甫的种种行为到后来引起杨国忠的不满,杨国忠便唆使安禄山对李林甫栽赃诬陷,最后李林甫就连死了也没有得到善终。不得不说,玄宗时期的大唐每况愈下,与李林甫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