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2178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3篇】目录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动职教“学科跟着产业走”心得1贯彻施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4学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7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推动职教“学科跟着产业走”心得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多样化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当前,如何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

2、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对于更好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21个城市和63家企业开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大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受制于校企合作办学层次较浅、学员就业帮扶力度较弱等问题,有的产教融合项目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产、教两端脱节的情况。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专门出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通过启动遴选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水平、融合深度和专业体系建设,统筹解决人

3、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落实好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应从多方面入手,以产教融合不断拓展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加大各项激励举措落实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详细操作指南,明确各项激励措施的审批标准、申领方式以及实施办法,为校企双方提供清晰、准确的政策引导,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避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政府部门权责重叠或空白、扶持工作开展不顺畅的情况。通过将扶持举措落地落实,让校企双方尝到“甜头”,激励更多院校和企业主动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新空间。提升课程专业建设引导强度。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

4、快建设护理、家政等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等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各地应尽快牵头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对院校学科建设和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进行综合评价,对企业和院校开展奖惩举措,通过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有机结合,推动职业院校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支撑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融合深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应根据产业实际人才需求共同开设专业、研发课程,组建“双导师制度”,确保产、教两端衔接顺畅,让学员在校“学其所用”、在岗“用其所学”。企业可以安排学员

5、进入公司、工厂实习,参与具体的工作和项目,通过实训、实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多样化技能人才,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提高职业教育宣传温度。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各类企业和职业院校应定期举办各类宣讲会和交流会,开展政策解读,宣传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成功案例,推动第二批试点城市和企业当好改革“先遣队”。尤其要广泛宣传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成材实例,“大国工匠”“大国匠人”的社会贡献、专业精神、家国情怀和感人事迹,扭转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提高职业院校报考率和学员就业率,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健康、高质量发展。贯彻施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6、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一系列目标。这一方案的出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指引。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职教人才培养规模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巨大的人才红利蕴藏其中。与传统“校企合作”中“企业出资金、学校出人才和技术”的模式不同,方案重视保障企业利益,强调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作用,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

7、培养各环节,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等。产教融合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教育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思政教育等多方面合作,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但是,在以往产教融合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需承担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大量额外成本,又担心培养之后的人才流失,导致“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此,需充分把握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从多个角度施策,让企业乐于参与产教融合,充分保障企业利益,变“一头热”为“两头甜”。2021年7月份,我国曾遴选首批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些企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覆盖现代服务业、大健康行业、信息与科技行业。经过两

8、年多的建设,全国已培育5247家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随着试点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将推动产教融合模式更加成熟,促进在大学教育、科研等领域全面融合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一方面,为减轻企业人才培养负担,有关部门可以在财税、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包括税收减免或返还、发放财政补贴、土地租赁优惠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支持,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在企业与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时,可按照具体培养项目性质,协商共同分担培养成本比例。企业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线上平台,开展远程

9、培训和在线教育,降低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便捷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要激发企业主动性,实施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的培养模式,推动企业在职业院校建设培育培训基地,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根据产业发展特征,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对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需要优化利益分配机制,保障企业办学利益,稳定企业的育才信心。可由政府牵头,建立公平、透明、合理

10、的利益分配机制,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与职业院校共同确定利益分配的方式和比例,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企业发展需要留住优秀人才,可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并与优秀学徒签订长期合同,提高履约率。学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心得体会职业教育再出重磅新政。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5个方面19条政策措施,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相较于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2022年中办、国办

11、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产教融合为落脚点,切口较小。但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还是建设人才强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当前,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已经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撑新发展格局;改革重心也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抓住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产

12、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然而,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有关负责人如此总结第一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经验和问题:“我们发现,一个城市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不在于职教的体量有多大、专业有多全,而关键在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得紧不紧,是否形成了良性互动。”在实践中不难看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产教融合“合而不融,融而不深”,成为“老大难”问题。对此,实施方案支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并加大金融、投资、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这些措施打消企业顾虑,让产教融合型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有望变“一头热”为“两头甜”。将好政策落地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方能打造产教系统性融合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