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3006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第1课时了解我们的住房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2 .探究目标(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二、知识梳理1 .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_也会存在差异。2 .住房的结构分类(多个分类标准)(1)从功能分类,有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

2、2)从高度分类,有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3)从楼体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3 .住房由门、窗、柱子、梁、墙体等基本结构和供水、排水、电路、采光、通风、供暖、燃气、空络等多个基本系统组成。4 .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要协同发挥作用.5 .住房建造的过程一般经历:选址-设计一建造T评估一改进。其中设计是核心。三、实脸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标出住房所具有的系统(2)实验材料:住房图纸(学生活动手册)、笔等。(3)实验步骤:观察住房图纸,在图中标出房屋所必须具有的系统。(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住房必须有门

3、、窗、承重等基本结构和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采光系统、供暖系统、电路系统、网络系统等基本系统。2 .指点迷津食在房屋建造过程中,一般包括哪些工作阶段?核心是哪个?建造房屋的过程有选址、设计、建造、评估、改进。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不可缺少,其中设计是核心。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类似的建设过程。2 .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

4、相似步骤。(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二、知识梳理1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工程之一。经过九年施工正式开通,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2 .工程的关键是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3 .港珠澳大桥面临的限制和挑战以及解决办法: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桥面高度、塔高与香港机场对建筑物高度的要求相互影响相应海域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修建人工岛海底淤泥问题与环境保护用圆钢筒围岛4.工程建设中的相似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

5、决方案,一、(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一(实施建设)5.“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馆、“天宫”空间站等工程项目包含了大量的理,利用了大量的科学发明,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工程的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第3课时建造塔台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2 .探究目标(1)能够考虑到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2)能够根据教科书中的“标书”样本制订出建造塔台标书。(3)能够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二、知识梳理1.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1)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之间的(2)足球教练训练塔台不

6、固定位置,可以随需要变换位置这就需要建造的塔台具有方便移动、抗风、抗震等多项功能。同时,工程项目还要求教练能够站在上边指挥训练,其承重能力、高度和安全性.也是重要项目要求,是核心与重点。3 3)美观、3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2 .制订标书:(1)塔台竞标标书项目: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2)竞标要点: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3 .投标发布会:(1)小组进行投标讲解,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介绍本组塔台设计的优势,阐述保证项目安全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设计。(2) 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三、实脸解

7、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定标书(2)阅读标书内容,研讨具体内容:塔台竞标标书日期: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假如考虑楼梯、栏杆等细节,会有助于获得好评)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3)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标书。注意事项:制订标书要合理,准确使用文字、图画、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等问题。重点关注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塔台竞标标书日期:2022年4月23日A.建塔位置:跑道边上B.使用材料:承重:空钢管、实钢管、钢筋。外表:塑料皮、栅栏、木头、钉子。移动:滑轮、固定架、焊接器等。C.塔的设计:嵯40Cm3防止教练掉下

8、去,练爬上去而设制的栅栏、空心,形成三角形,)让塔台更稳固固定滑轮不方便移动D.成本预算:材料费3000元,人工费800元。E.人员分工:甲组绘制设计图,乙组购买材料,丙组进行建造,丁组进行测试、评估及改进。2 .指点迷津建造塔台时怎样使它更稳固?建造塔台可以采用框架结构,遵循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原则,使塔台更加稳固。成本预算如何计算?先参考市场,例如钢管90元/根(口径4.8厘米),木料:10元/米(横截面长6厘米,宽4厘米)等。电焊工400元/天,木工320元/天等。再依次计算需要的用量,各工种需要的时间。最后得出总成本。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

9、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2)工程设计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2 .探究目标(1)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2)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3)能深入思考,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难点问题。(4)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二、知识梳理1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2 .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二2。3 .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制作、试、评估、改进.4 .设计塔台的要求包括高度(60厘米)、底部不粘连桌面、使用固定材料、承重、抗风、抗震

10、、稳固、美观、价廉(节省材料)。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承重和抗压性。6 .设计塔台考虑的因素:(1)塔台的稳定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接口处固定牢固。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2)抗震方式: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免震:塔台底部加入滚珠。7 .控制成本:不能太大、太高,以防材料不够用。三、实脸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2)实验材料:三角形框架、正方形框架。(3)实验步骤:用食指分别从两种形状框架上部中点往下压,感受它们的承重能力,观察它们形状的改变。(4)实验现象:2 .指点迷津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大小?设计图上需要将塔台拆分成

11、面,计算每个面的大小并标注,以此控制塔台的倾斜,保证限定条件的落实。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2 .探究目标(1)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2)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3)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二、知识梳理1 .模型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模型成品为测试与评估提供了可能。模型是改进设ii_完成工程任务的重要依据。2 .制作塔台模型:(1)制作活动的核心: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2)搭建顺序: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3)塔台模型的稳定性:立柱尽量等高,使用三角形结构。(4)成本控制:塔台的接口

12、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瑾胶带。(5)注意事项:安全、轻声、干净。三、实脸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塔台模型(2)制作模型注意事项:注意安全、轻声交流、收拾干净。(3)制作塔台模型的材料:吸管、胶带、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钩码等。(4)明确提示与要求: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立柱尽量等高,使用三角形结构。为塔台模型命名。(5)模型展示:模型名称模型说明/L1上、下面为正方彩,顶部带防护栏,底部四角配围栏防护型MKA脚手架型M重用来抗风抗震底部方形,顶部三角形,在实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材料底托抗震型金字塔型虽然整体结

13、构没有呈现出上小下大的形状,但是底部设计了四个三角形组合结构,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融入抗震设计大量三角形结构保证了塔台的稳定性,底部加重保证抗风抗震能力,各个接口处用大量胶带固定保证塔台坚固2 .指点迷津以上几种模型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均包含了大量的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承重和抗压性。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2 .探究目标(1)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2)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找到问题所在。(3)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二、知识梳

14、理iUlL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模型是设计的具体表现,测试是对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测试标准就是工程设计明确的评价指标。塔台模型制作好价就是本课测试塔台模型是否达标的依据。2 .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功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二(1) “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米尺可以满足需要。(2) “顶端承重”可以借助水瓶或书本等重物,注意选择的重物要一致,方便学生比较。(3) “抗风能力”可以借助电风扇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4) “抗震能力”需要用专业仪器进行地震模拟,便于科学准确地分出等级。(5) “材料成本统计”由材料量化进行计算。(6) “分工合作”和“美观”是无法量化的项目,需要全班评

15、议,共同商讨。3 .测试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设计图及文字说明、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八个方面打分。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实验名称测试塔台承重测试塔台高度测试塔台抗风能力测试塔台抗宸能力实脸材料质量一样的重物若干米尺、书电风扇模拟地震仪实脸步骤及数据的记录在塔台上方放置一块薄纸板米尺0刻度线与塔台底端保持水平将电风扇放置在离塔台一定距离的位置将塔台放置在模拟地震仪上在薄纸板上逐个放置重物,并记录在塔台旁,米尺竖直放置,平视读出将风力慢慢调大(共三挡),记录逐渐增大地震等级并记录数据放置的数据米尺的数据并记塔台能承受的风录力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I)塔台模型高

16、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2)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5)底端重量较轻,不利于抗震。(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2 .指点迷津合哪些项目属于工程一定要达到的要求?哪些是相对次要的?哪些是加分项目?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是必须达到的要求。材料成本统计是相对次要的。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分工合作和美观是加分项目。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2 .探究目标(1)能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与小组间评

17、估。(2)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3)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改进设计。二、知识梳理1 .建造塔台需要经历明确目标、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设计模型、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模型、改进设计等一整套活动。设计活动具有循环往复和闭环性的特点。2 .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3 .设计方案修改记录:(1)进一步调整塔台模型主体结构的吸管,降低高度,提高承重能力。(2)加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多制作三角形结构,全面提高稳定性。(3)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减少材料的损失,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4)底部需要加重,并重新调整结构,让底

18、部更大,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测试中更稳固。(5)制作过程随时进行准确测量,进一步减少误差。(6)减少多余的吸管,让胶带缠裹减少,提高连接的有效牢固度。三、实脸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评估改进塔台模型(2)实验材料:塔台模型、塔台模型设计方案、测试塔台模型验记录表。(3)实验步骤:小组针对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问题记录下来、按改进要点修改塔台模型设计方案、改进塔台模型。(4)改进设计:改进后的设计小组:日期:顶面为正方形,边长20Cm20cm20cm。为金属钩码,用来增加底部重量。让塔台稳定抗风、防震。支撑结构:在塔台侧面中间,进行分割分别制作两组支撑结构,长度距按U制作过程实际为准。2.指点迷津塔台底部面积大,并且增加钩码,严格按照图纸数据制作,避免误差造成塔台倾斜。小组建造的塔台按照改进后的设计需要重新加工吗?要。应该继续完成本工程的应有活动内容,体现工程师工作的特点。我们要让它更符合建造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