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164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多层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_模板安装拆除_附示意图.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模板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2017年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施工安排14施工进度计划35施工准备36模板施工工艺及要求36.1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36.2 模板定位36.3 模板安装46.4 模板支架的质量要求86.5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96.6 模板拆除9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118应急预案129计算书151工程概况1)、教学楼由4栋建筑和3条连廊组成,实验楼、中学部、小学部、阶梯教室。实验楼5层、中学部4层、小学部4/5层、阶梯教室1层,地下1层(设备用房),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9.05米,建筑面积为12439

2、.87平方米。2)、综合楼由1栋建筑和一条连廊组成,地上5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9.20米,建筑面积为4784.02平方米。3)、体艺楼由1栋建筑组成,地上2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6.05米,建筑面积为1894.76平方米。其中体艺楼二层局部是室内篮球馆,层高10.2米,属于高支模范畴,高支模模板施工方案不在本方案中叙述,具体另详体艺馆高支模施工方案。框架柱截面尺寸分别为(单位mm):500*400,500*500,600*600,600*700框架梁截面尺寸分别为(单位mm):250*550,250*650,250*750,200*550,200*600200*650,200*700

3、,200*750,250*950,300*750本方案计算书对600*700框架柱,250*950框架梁进行验算。2编制依据1、南昌县银三角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施工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15版);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施工安排3.1模板方案的选择及要求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无塔吊情况的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

4、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4、构造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5、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2011检查标准要求。综合以上几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楼层层数,决定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模板面板选择基础垫层采用方木;基础承台,地下设备用房外墙,基础,主体结构柱、梁、板均采用15mm胶合板;支撑体系选择:墙柱梁板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和钢管加固方式,当梁旁板净高大于600mm及剪力墙施工时在模板中

5、增设对拉螺杆,使模板支撑牢固可靠。必要时在梁两侧加设剪刀撑连通布置,确保架体稳定性。3.2施工目标质量要求: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配套的系列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要求等验收,一次性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创优质结构工程。由于本项目施工现场地势呈东低西高,场地内存在大量树龄在10年以上的树木需要处理,施工顺序按综合楼,A教学楼多功能厅.教学楼小学部=教学楼中学部三=教学楼地下设备用房三=体艺楼,每栋楼模板施工与钢筋施工同时穿插进行。3.4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4施工进度计划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17年8月29日,总工期542日历天;但为了能使学校在2018

6、年9月能开学投入使用,各楼主体结构必须在2018年春节前封顶,具体各楼工期详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5施工准备技术负责人进行模板施工方案编制,交底。栋号工长进行模板计算、翻样,向材料员提供模板采购计划。材料员组织模板供运商进行材料进场准备。劳务班组根据工期情况进行劳务工人准备。6模板施工工艺及要求6.1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水电预埋隐蔽验收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口的找平砂浆。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

7、,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W1(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W1(3)模板平整度W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6.2 模板定位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2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放线。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300(mm)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100o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100O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

8、墙、柱上。6.3 模板安装(一)独立承台基础模板、地下室防水板、条形基础采用15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加40mmX70mm木杨楞和短钢管抱箍加固,木彷楞的横向间距按20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箍离底板底为200mm,为保证模板线角顺直,模板定位必须准确。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采用钢管作斜撑。(二)钢筋混凝土墙模板本工程钢筋混凝土墙设计主要尺寸有:宿舍楼挡土墙高3.9m,厚300mm、350mm;水池侧壁墙高3.6m,厚250mm;外墙上翻底板高300mm,施工缝内配3厚止水钢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加40mm70mm木彷楞和钢管蝴蝶扣及止水对拉螺

9、杆加固,墙两侧模板用混凝土内撑条支撑两侧模板;木杨楞的横向间距按250-350mm设置,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箍离底板底为200mm。为保证模板线角顺直,模板定位必须准确。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采用钢管作斜撑。地下室剪力墙模板支撑加固图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喑堵支推小梁1斤人U)X7Qm架体立fh辆管 18x3.0破虫上凶LQ(三)基础梁模板基础梁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配置,基础梁上口采用10公分宽模板条每500一道钉牢;基础梁底部采用40mm70mm木材做压脚用铁钉固定,步步紧每500mm一道。(四)钢筋混凝土柱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力Il40mm70mm木防楞

10、和钢管蝴蝶扣对拉螺栓加固,钢管抱箍的竖向按500mm设置,最下面一道箍离底板底为200mm。为保证模板线角顺直,模板定位必须准确。(五)梁板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配制模板,次楞用40mm70mm木材楞,次楞间距按胶合板短边长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倍率设置最大不得超过500mm设置,主楞为双楞,主楞间距与模板支架立杆间距相等。梁支撑剖面图I町i*皿IfI-0IIg卜iaaIaMm-I,m|板支撑剖面图()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水平杆纵距不大于1.8m,若特殊情况需要大于1.8米的,采取加设纵横向剪刀撑提高架体稳定性。剪力墙、柱与梁的相交节点模板图示如下图所示:柱模板支设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方木和钢管组成

11、,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框架柱加固示意图柱箍材料:圆钢管48X3.0,柱箍肢数:2,间距为500。竖楞为1肢40X7Omm木方,每个柱截面布置三根。现浇楼梯梁板支设详见下图所示楼梯踏步模板施L图6.4 模板支架的质量要求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下表),超过

12、允许值必须校正。项目允许偏差轴线位置5板表面标高5柱、梁+4、-5层高垂直度全高W5m6全高5m8相邻板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56.5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2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3%。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

13、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浇捣振捣混凝土时震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6.6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

14、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墙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

15、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I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楼板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6)模板的拆除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跨度小于8m者,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拆除

16、,跨度大于8m者,混凝土强度达100%方可拆除:对悬挑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达100%方可拆除。拆除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详下表所示: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现场根据规范拆模的时间要求和试验资料,在确定可以进行拆除的时候,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上报监理工程师,填写拆除申请表,并附混凝土试验资料,待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由于对现场工长进行交底,并进行拆除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后进行拆除。拆除时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拆除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

17、挂好、系好安全带。(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

18、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6)汽吊吊材料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采用临时固定的方式牵拉,防止模板倒塌;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7)环保与文明施工夜间22:006:00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

19、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8应急预案项目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各组管理人员的职责,成员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项目部管理人员等。8.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其成员职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范围内的应急响应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协调指挥工作;负责本项目部在发生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工作。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负责监督执行本措施: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项目的应急预防措施:负责本项目在发生事故时的协调指挥工作;负责协助小组长在发生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工作。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

20、急救援组组长,由应急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8.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侧,以

21、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

22、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

23、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8.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2)、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3)、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4)、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

24、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5)、现场急救处理: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迅速转往医院。(6)、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7)、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8.4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施工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通讯组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

25、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警戒组和疏散组负责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警戒组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通讯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警戒组应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注:若第一现场决策人员不在时,可由第二决策人代指挥,若第二决策人不在时可由第三决策人代替指挥,依

26、次类推。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8.5 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尽之处,按照项目部的专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9计算书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I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

27、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柱名称KZ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700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3490二、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0)24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h)4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B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P21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3.49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CO121/2Cnin(022riBBV.r-mH0.222441121/2,243

28、.49)=min29.868,83.76=29.868kNm22帧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cto12v1z2,cH=min0.22X24X4112iz2,243.49=min29.87,83.76=29.87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68+1.42,1.3529.868+1.40.72=0.9max38.642,42.282=0.942.282=38.054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

29、68kN/m2三、面板验算模板设计平面图1、强度验算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氐飞飞飞表I150I150IISOI150I三三u三u三u三三飞飞4+4-静载线荷载q=0.91.35bG4k=0.91.35X0.629.868=21.774kNm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62=1.058kNmMmax=-0.107q1I2-O.121q22=-0.10721.7740.152-0.1211.0580.152=-0.055kN-m。=MmaxZW=0.055106/(1/6600152)=2.458Nmm2f=15

30、.444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作用线荷载q=bS正=0.629.868=17.921kN/mV=0.632ql4(100EI)=0.63217.921X1504(100X9350(112X600153)=0.036mmv=400=150/400=0.375mm四、小梁验算小梁材质及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40704小梁截面惯性矩I(Crn114.333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2.6672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16.22小梁弹性模量E(Nmm)9000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2001、强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15X38.054=5.708kN/m5.

31、706kNm5.7OekN/m5.7OekNzm5.708kNm5.708kNmS.706kNm5.7OBkNZ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1(嘤盘。:总忌意总8出飞/荔、。荔。唬&。嗑勰、。嗑2荔8小梁弯矩图(kN-m)Mmax=0.24kNm。=MmaxZW=0.24106/(32.667103)=7.348Nmm2f=16.2Nmm22、挠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1529.868=4.48kN/m-0.648小梁变形图(mm)V=0.648mmv=1.5mm满足要求!五、柱箍验算Ilz I柱箍材质及类型矩形钢管柱箍截面类型(mm)60X6034柱箍截面惯性矩I(Cm)

32、35.13柱箍截面抵抗矩W(cm)11.712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11(Nmm)2051、柱箍强度验算q=S承h=38.0540.6=22.832kNmN=0.5q3=0.522.832X0.63=7.192kNM=q22/8=22.832X0.8728=2.16kNmN/An+M/Wn=7.19210366082+2.16106(11.71103)=184.58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柱箍挠度验算q=S正h=29.8680.6=17.921kN/mV=5ql24/(384EI)=517.9218704(384X20600035.13104)=1.847mmv=12/400=2

33、.175mm满足要求!六、柱箍端部节点验算长边柱箍与短边柱箍连接方式螺栓连接螺栓直径d(mm)20b2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31252柱箍承压强度容许值fc(NmmO305(1)螺栓抗剪承载力验算An=JId24=3.142024=314mm2N/A11=7.192103314=22.905Nmm2fvb=125Nmm2(2)柱箍承压承载力验算Ac=2td=2320=120mm2NZAc=7.192103120=59.934Nmm2fc=305Nmm2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

34、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KL1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200X950模板支架高度H(m)3.6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5.8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8.8支架外侧模板高度Hm(mm)840梁侧楼板厚度(mm)110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白重标准值G1k(kNm)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3G2k(kNm)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3G3k(kNm)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3G

35、3k(kNm)1.12施工荷载标准值QIk(kNm)3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淮值Gjk(kN)1模板支拆环境是否考虑风荷载是三、模板体系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YO1脚手架安全等级二级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a(mm)1000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mm)1000步距h(mm)1800tI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杆间距Ia(mm)、Ib(mm)1000、10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杆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梁底增加立杆根数2梁底增加立杆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杆间距均分梁底增加立杆依次距梁左侧立杆距离(mm)333,667梁

36、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2梁底支撑小梁间距200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本图梁侧支撑构造仅作示意,具体详见梁侧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2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K)152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1.52面板弹性模量E(Nmm)5400取单位宽度b=1OOOmm,按简支梁计算:W=bh2/6=100015X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1、强度验算Mmax =0.125q 1L2 =0.125 35.779 0

37、.2 2=0.179kN - mqomax1.2(GIk+(G2k+G3k)h)+1.4Qik,1.35(Gik+(G2k+G3k)h)+1.4cQikb=1max1.2(0.1+(24+1.5)0.95)+1.43,1.35(0.1+(24+1.5)0.95)+1.40.731=35.779kNmq2=l(Gik+(G2k+G3k)h)b=1(0.1+(24+1.5)0.95)1=24.325kNm计算简图如下:35.779kN/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mvma=5q2L4(384EI)=524.3252004(3845400281250)=0.334mmv=J25O=200/250=

38、0.8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I=R2=0.5qL=0.535.7790.2=3.578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R2=0.5q2L=0.524.3250.2=2.433kN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60X802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11.442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1.2323小梁截面抵抗矩W(cm)642小梁弹性模量E(Nmm)70404小梁截面惯性矩I(CnI)256小梁计算方式简支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左=Rb=3.5781=3.578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Rb=3

39、.5781=3.578kNm1右2小梁自重:q2=11.35(0.3-0.1)0.2/2=0.027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s=11.350.5(0.95-0.11)=0.567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11.350.5(0.95-0.11)=0.567kNm3右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左=IXMax1.2(0.5+(24+1.1)0.11)+1.43,1.35(0.5+(24+1.1)0.11)+1.4X0.73(0.5-0.2/2)/21=1.623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右=IXMax1.2(0.5+(24+1.1)0.11)+1.43,1.

40、35(0.5+(24+1.1)0.11)+1.40.73(1-0.5)-0.2/2)/21=1.623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3.578+0.027+0.567+1.623=5.795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3.578+0.027+0.567+1.623=5.795kNm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Max5.795,5.795=5.795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左=Rb=2.4331=2.433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R7b=2.4331=2.433kNm1右2小梁自重:q2=1X(

41、0.3-0.1)X0.2/2=0.02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g=10.5(0.95-0.11)=0.42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10.5(0.95-0.11)=0.42kNm3右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X(0.5+(24+1.1)0.11)(0.5-0.2/2)/21=0.652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X(0.5+(24+1.1)0.11)(1-0.5)-0.2/2)/21=0.652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左+q2,+q3左+q4/,=2.433+0.02+0.42+0.652=3.525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右+q2,

42、+q3右+q4右=2.433+0.02+0.42+0.652=3.525kNm、梁最大荷载q,=Maxq,q右I=MaX3.525,3525=3525kNm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5.795kN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m医i5XI10I5.79SkW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2300I1、抗弯验算Mmax=max0.125ql2,0.5ql22=max0.1255.79512,0.55.7950.32=0.724kN-m。=MmaxW=0.724106/64000=11.318Nmm2f=11.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maX=max0.5ql,q2

43、=max0.55.7951,5.7950.3=2.897kNmax=3Vmax/(2bho)=32.8971000/(26080)=0.905Nmm2=1.23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V=5q,l14(384EI)=53.52510004/(384X7040256104)=2.547mmv=h/250=1000/250=4mmV2=q24(8EI)=3.5253004(87040256104)=0.198mmv=22250=2300/250=2.4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maxqL,0.5qL+qL2=max5.7951,0.55.79515.7950.3=5.795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i=5.795kN1R2=5.79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q,L,0.5q,L1+q,L2=max3.5251,0.53.5251+3.5250.3=3.525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