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261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一答题说明:把试题及答案用快捷键CtrI+C进行复制,然后用快捷键CtrI+V粘贴到答题的页面中,最后保存并提交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为了新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主动舍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到麻风病防治工作,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的

2、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2022年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答: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职业生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选择职业、经营人生,是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既让人备感兴奋、又不免有些迷茫的问题,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方面,职业理想是个人的主观

3、选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立自己职业理想,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为人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方向和机会。同时,职业理想又有客观规定性,因为职业理想虽然是个人的职业意愿,却受着多种社会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人是不可能逾越社会条件、无视自身特点去树立职业理想的,否则,只可能是空想,而不是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追求职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职业理想展现的是一幅未来职业涯的美好蓝图,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将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职业理想可以说是一个“远景规划”,需要根据这个远景规划确定职业发展分阶段的目标比如说,近五年要达到什么目

4、标?30岁时的目标是什么?这将使职业理想落到实处,能够更好地计划自己目前的行动。不论是就业或自主创业,为了实现职业理想,获得职业成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和发展通道做到胸有成竹,职业进入和发展通道包括就业准入、创业准备、职位晋升、资格提升转业可能.等,了解了发展通道,就可以针对发展通道的要求早做准备,比如说,参加相关的培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在今天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获得职业发展、实现职业理想,就必须树立终身习的理念,千万不要认为学习只是在校学生的事情,我们需要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注意不断对业知识的摄取、专业技能的培训,注意培养和锻炼自己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够笑傲职场。职

5、业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和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相互配合,发展出一种稳定的互关系,让自己对职业有满意和喜欢的感觉,也让大家欣赏你的认真和投入,这样,就能够营造出种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你职业理想的顺利实现。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作为执政党,第一次以大会报告的形式提出“法治思维”的概念。所谓“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应坚持法律至上,约束权力,按法定职责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

6、和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来说,法治思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内涵要求:规则至上。法治就是规则之治。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因此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法律至上。任何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主权在民。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宪法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来源和目的。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约束权力,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审批和核准,以增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简言之就是,对政府要“无法不行政”,对人民则是“法不禁止皆权利”。权利本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思维,进一步转化为保障每个公民

7、合法权利的法治思维,要依法保障以公民财产权为核心的各种权利。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载体,也是一定数量权利、义务的总和。强调公民的权利第一还是义务第一,是法治与人治的重要分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治国理政、行使权力必须以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评判尺度。“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法治不仅要追求实质正义,同时也要追求形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不仅是实体正义的保障,而且还有其独立的价值。公平正义的另一个要求,是在制定规则时,不能只考虑多数人,而忽视了少数人的利益诉求。要兼顾各类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寻找各方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求在进行重大决策

8、的听证时,选择代表要均衡,不能只选那些有利于决策通过的阶层的代表。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这是法治对政府和官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勇于承担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带来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做责任政府。公开透明。法治是民主之治,政务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公权力的行使要公开透明,政府要自觉做阳光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则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进方式。坚持法治思维,就要以法治的视角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要克服那种大会号召、群众运动、造成高压、强行推广、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的革命性、权力性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向规则导向、理性对话、集体协商、博弈妥协、求同不排异、照顾少数、加强服务、淡化管理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