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养成亲社会行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本单元以“社会责任”为主题,基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生活,重点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强化价值引领,倡导“敬业“和”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有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实际行动,在奉献社会、培育责任心的
2、同时,来弘扬中国民族优良美德。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单元目标:(1) 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2) 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3) 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4) 正确理解责任与代价、回报的关系(5) 了解关爱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如何关爱他人(6) 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单元重难点:重点:责任的含义及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责任与代价、回报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关爱,如何理解人生价值难点:正确认识责任感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服务社会
3、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本单元在逻辑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了解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规则的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责任,并积极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本单元内容是对第一、第二单元内容的深化,第四单元的维护国家利益、担负历史使命则进一步将社会责任扩展到国家层面,是对本单元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本节课将本单元内容整合成三个层次,从了解“什么是责任”到“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最后落脚到“如何勇担社会责任”,既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了系统的了解,更能让学生通过情境
4、,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关爱他人(1课时)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1课时)本教材设计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四课时内容。经整合后,可以从“理解责任”“承担责任”这两个层面和“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如何勇担社会责任”这三个层次,结合学情设置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勇担社会责任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和第七课的重点内容。本单元共设计了两课,分别为“责任与角色同在”
5、“积极奉献社会”。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懂得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知道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同时其他人也在对自己负责。由此理解为什么要去承担责任、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各自负责、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个人才能获得充分发展,社会才能获得全面进步。本节课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我要承担什么责任;其二,我为什么要承担责任;其三,我如何承担责任。学生在探究互动中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还有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再落实到核心素养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履行好
6、对他人的责任,主动关爱、帮助和服务他人。2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初二学生大部分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一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对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表现出厌恶。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能感知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但是,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责任与代价、回报的关系,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有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
7、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缺少关爱他人的主动性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虽然表现出要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但在实践中还不够自觉和主动,同时因为缺少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基于以上学情,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节课以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活动,真正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境探究,来实现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3 .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道德修养:知道不同的角色应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
8、行为和不负责任行为,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法治观念:能够正确认识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法律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感恩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人,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健全人格: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Z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责任的含义、角色与责任难点:依据角色的转化而承担不同的责任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我担什么责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1.提前布置任务:填写责任清单学生活动(学生在其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1.课前结合自身情况,完成表格我的角色
9、我的责任代价回报我的角色我的责任代价回报家庭成员做家务学生认真学习2.请两位学生分享自己认真履行责任的事情或他人履行责任的感人故事。3 .激发学生思考:(1)他们这样做体现了哪些责任?这些责任来自何处?你认为什么是责任?(2)承担责任时,你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4 .引导学生归纳:(1)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责任的含义: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 .回顾自己或寻找他人认真履行责任的故事。其他学生分析承担责任过程中的得与失。3 .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来发言4 .学生思考发言后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3)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
10、金钱;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处罚。回报: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1 .通过课前的责任清单填写,使学生初步总结自己的甭色与责任,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责任的话题2 .学生收集或总结的故事,在课堂上分享,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课堂容量,把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为后面的师生互动做铺垫。3 .以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总结,比直接呈现抽象的内容更生动、有趣。环节二:我为何担责教师活动1 .布置
11、小组任务:完善并展示责任清单表(1)在当前的生活中,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 的?说说你独自承担责任后的感受?(2)写出对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由他人承担的 责任。写明他们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3)你如何看待他人为你承担责任的行为?我的角色我的责任独自承担他人承担家庭成员做家务学生值日 2 .引导学生探究:(1)责任与角色的关系(2)承担责任的意义(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醒生活中责任缺 失的情况,再适当引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承担 责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其实感受,同时 让学生体会平时感受到的他人的关爱,引导学生 思考和总结。教师补充讲解:那些对自己负责的案例,运用
12、多 媒体分享张桂梅、袁隆平、终南山的故事。学生活动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善责任清单表 组员间讨论、发言、记录和总结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责任清单,分享对 自己负责后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联系到家长、 教师、朋友、军人、消防员等他们比较熟悉的 身影,在教师的引导下,承担责任的意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深刻感受他人的关爱,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懂得关爱他人的意义2 .与教师一起探究:(1)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2)承担责任的意义 (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3 .学生探究后总结:(2)承担责任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 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
13、心承担起时 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很多人在为我们 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 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 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3.引导学生归纳:(1)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设计意图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本活动一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有什么关系
14、,学会感恩;二是初步了解履行责任、关爱他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利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分析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升华”的思路,思考、分享,进一步理解责任的内涵,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责任与角色、承担责任的意义和理解为什么要关爱他人。环书三:我如何担责教师活动1.引导各小组探究:(1)你的责任清单里,哪些是可以选择的,哪些是不可推卸的?你是如何对待的。学生活动1.(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清单表分析总结。组员间讨论、发言、记录和总结,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发言。学生联系平时承担责任时的困惑与感受分享,并谈自己的做法。(2)学生写下自己的关爱计划,并且在课后落实
15、关爱行动。从中感悟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3)学生探讨服务社会的话题,在教师引导、自我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总结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立志践行奉献社会。这里学生可能会我的贡任可以选择的不可推卸的(2)如果让你为他人做点布请写下你的关爱计划(要求卜么?你会选择谁?写具体行动)我的关爱对象我的关爱行动我的关爱感悟(3)我们对他人的关爱看似微小,但汇聚起来也能成江流,请各小组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方案,说说你们准备如何服务社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关爱?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当点拨,联系当前 热点,杭州业运会志愿者们的突出表现、身边 的感人案例来补充讲解。2 .师生探究:(1)怎样正确对待责任? (2)如何关爱他
16、人 (3)怎样服务社会教师结合多媒体素材,结合学生的探究、分 享,帮助学生发现那些为我们承担责任的人,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 人。3 .师生归纳:(1)怎样正确对待责任?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做出合理的选择,义 无反顾承担起应负的贡任。面对不是自愿选择但不可推卸的责任:改变 自己的态度,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w提到身边的默默无闻的身影和大家熟知的英雄 人物2 .与教师一起探究:(1)怎样正确对待责任? (2)如何关爱他人 (3)怎样服务社会3 .学生探究后总结:(2)如何关爱他人?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3)怎样服务社会?服务和奉献
17、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 敬业。本部分侧重引导学生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师生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度探究问题的能力,粮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同时让学生自己通过制定计划、参与行动来体会承担贡任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6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责任是相互的,人人都要履行责任。A责任的含义及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A责任的我现:对自己对
18、他人思想上:正确认识代价与回报行动上:义无反顾+自觉承担勇于担责,不言代价与回报。关爱他人是种本福(Tfi要性)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做法)奉献助我成K(市要性/意义)奉献社会我践行(做法)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1)打卡一周”每日10分钟关爱行动”我的关爱对象我的关爱行动我的关爱感悟关爱对象评价我对自己的评价小组对我的评价(2)分享我的关爱经验教师和小组组员定期跟踪反馈,学生定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重在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采用表现性评价、多主体评价等形成激励机制,落实核心素
19、养目标。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提前布置责任清单,通过问卷星收集学生的填写情况,使用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课堂教学资料。利用QQ的打卡功能,收集学生的关爱行动记录,形成育人素材。9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教学自我评估: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新课改理念,重在把学生生活实际作为立脚点。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当前学生思想现状出发,基于学生对责任的认知情况,不再局限于用他人的故事、素材去感悟和理解,而是做到将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自己的了解、分析、反思和总结
20、中,在与他人的的相处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多种评价方式,增进学生对承担责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通过三个层次“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再到落实行动,实现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改进设想:设计的责任清单中应该单列出一个“责任缺失”部分,通过正反案例来激发学生思考,引起思维的碰撞,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由于这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对于有的问题,学生很难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何在平时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他们,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思政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10 .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1)采用表现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表现,如对学生的关爱行动要作出具体的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绘制本单元的手抄报作品,并进行评选、颁奖和展示。(2)坚持发展性评价,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要有针对性地反馈,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肯定。同时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家长等的评价等,对于尽职尽责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形成榜样,对于责任缺失的学生,要及时引导,运用家校合力促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