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295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的“联络员”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时身体的“联络员”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但是对于人体是如何接受外界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而脑又是如何发出指令,指挥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的工作过程并不知晓。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比较抽象,不容易感知。因其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五年级学生喜欢探究,凡事乐于亲身经历,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从一些感性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结论。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人体在神经系统的协助下,能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 知道神经系统中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 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

2、功能。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缩手反应”和“扔接沙包”的反应过程,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通过构建“感受刺激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做出反应”表达模型,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探究实践* 根据首轮经验和训练,改进自己“投”或“接”沙包的方法,尝试提高命中率。* 基于“扔接沙包”的体验活动,推测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态度责任*知道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难点能说出人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时,神经系统的传导路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神经系统工作原理多媒体资料。学生准备沙包(与乒乓球大小类似)、纸杯、水彩笔、活动手册。教学

3、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3分钟)1 .出示仙人掌盆栽,问: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2 .请学生描述手被扎时的感受。3 .聚焦问题:我们是怎样感知到外界的刺激的?脑又是如何向身体发出指令的?由熟知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对人体如何感知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研究产生兴趣。二、探索(25分钟)活动一:接沙包游戏。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扔接沙包”游戏,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扔沙包,另外一名同学想办法用纸杯接沙包。确定统一的接沙包距离,练习一会儿,展开比赛。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二、探索2 .明确比赛规则:(1)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投掷距离,每组接沙包10次。将沙包

4、一次性接入纸杯中且不弹出算有效接沙包。(2)哪个组接到沙包的次数多,哪个组就算JJL3 .小组活动。4 .思考:在游戏中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这些器官各起了什么作用?耳、眼等接受了刺激后如何传到大脑,大脑又是靠什么指挥身体做出反应的?活动二:认识身体的“联络员”一神经系统。1.谈话:脑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一神经系统来完成。如果把大脑说成是身体的“总指挥”,那么神经系统就像身体的“联络员”。2 .学生尝试用水彩笔在人体神经图上画一画,用线与箭头来表示信息传递的过程。3 .学生交流讨论。4 .提出问题:向大脑输送信号的神经和传递大脑发出命令的神经是不是同一种

5、神经呢?5 .学生思考讨论。预设:不是同一种神经,因为它们传递信号的方向不同,传递信号的作用也不一样。6 .小结:感受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脑和脊髓的叫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身体相应部位,并指挥其做出反应的叫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活动三:了解身体是如何联络的。1.阅读资料,教师根据图片进行讲解:遍布全身各处的神经与脑、脊U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脑、脊制组成了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又称神经中枢,控制着身体的知觉、感官、思想和运动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分神经。身体的“联络

6、员”主要说的就是这些遍布全身的神经。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例如:我们若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立即将L通过游戏,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到即将进行的新知识研究中来,激起学习的兴趣。二、探索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闭眼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我们的眼睛迅速闭上,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2 .出示任务:依据刚才接纸球的游戏活动,说说接纸球的信息传递过程。(预设:眼睛T传入神经一大脑、脊临一传出神经一手)3 .交流,汇报。4 .小结:所有

7、的活动,都需要大脑去指挥、控制。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活动需要大脑去指挥。5 .学生思考,回答:眨眼反射、膝跳反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迅速缩回等等。2.通过讨论、分析接纸球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神经传导的线路,明白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再联系实际生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三、研讨(10分钟)1 .通过刚刚的活动,说一说: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哪些步骤?2 .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神经系统,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1)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2)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基于对神经系统特点与功能的认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构建保护神经系统的认知,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

8、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拓展(2分钟)查阅资料,了解安全带是如何起到“安全”作用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板书设计身体的“联络员”手、眼、鼻、耳等一传入神经一中枢神经一传出神经一手、眼、脚等(脑和脊髓)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教学反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脑是人体的“总指挥”,这节课的研究重点转到了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神经系统这个概念的接触较少,因此,在导入环节,通过“手碰到仙人掌的刺会迅速缩回”这个熟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把教材中的接“乒乓球”游戏进行改进,用“沙包”替换“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弹性太好,掉在地上时声音

9、较大且容易滚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神经系统的认识,教材以资料的形式做了简单介绍,教师最好再提供给学生一些神经系统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并结合教科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只要能让学生对神经系统有初步的了解,能运用相关词汇描述人体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就可以了,不宜涉及过深、过复杂的知识。2 .在组织接球游戏时,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根据实际上课场地和人数等情况进行有序组织,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接球活动,强调让学生认真体会接球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反应,让学生能描述完成接球动作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