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501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要点一I背景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医护人员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术已成为重症医学科的基本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同时,随着医学、药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各种新型血管内导管及辅助医用耗材逐步应用于临床。重症患者常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不含仅用作静脉通路或血液净化的导管),可监测血流动力学或用作输液通路,同时亦需兼顾导管留置机械并发症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和血栓的防治。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恰当导管,在病情不同阶段调整导管种类和置管位置。二I主要推荐意见1.适合重症患者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有哪些?推荐意见1: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

2、血管通路包括3种:(1)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O;(2)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3)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中CVC和PICC可作为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推荐强度:推荐,9.000.90分)2 .PICC用于重症患者有哪些优势?推荐意见2:耐高压型PICC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置管风险小zCLABSI发生率低,适合重症患者使用。(推荐强度:推荐,8.390.73分)3 .行增强CT检查时,可选择的导管有哪些?推荐意见3行增强CT检查时,对注射造影剂导管的抗压性要求较高。目前可选择应用的静脉注射导管包括以下几

3、种:耐高压静脉留置针(部分型号)、耐高压注射型PICC,耐高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等。不耐高压的CVC不推荐用于增强CT检查。(推荐强度:推荐,8.431.29分)4 .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位置是?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要权衡风险与获益进行个体化选择。其中锁骨下静脉发生感染和血栓风险最低,但发生气胸风险更高。对于以行血液透析为目的的CVC置管,首选经股静脉。(推荐强度:推荐,8.36L47分)5 .常规超声检查引导下穿刺置管有哪些建议?推荐意见5:超声检查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相比传统标记法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穿刺及置管时间短、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推荐强度:推荐,

4、9.320.77分)6 .导管管尖位置对中心静脉压有什么影响?推荐意见6:导管尖端过浅,中心静脉压偏高,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内,中心静脉压偏低。(推荐强度:推荐,8.501.32分)7 .CVC与PICC在中心静脉压.脉搏指示器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一致性如何?推荐意见7:中心静脉压与导管的长度及开口面积无关,与导管尖端位置有关。(推荐强度:推荐,7.861.51分)8 .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需要常规更换?推荐意见8:若无感染征象时,中心静脉导管不宜常规更换。(推荐强度:推荐,8.64L28分)9 .重症患者选择PICC的时机?推荐意见9:重症患者宜选择PICC的情况:(1)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出血风

5、险高。(2)病态肥胖症。(3)头颈部损伤。(4)输液持续时间15do(推荐强度:推荐,8.071.15分)IO.中心静脉导管如何选择?推荐意见10:中心静脉导管的通道数与CLABSI无明确关联性,但含抗感染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可减少CLABSI的发生率。(推荐强度:推荐,7.391.40分)11 .PICC与非隧道式CVC在CLABSI有哪些区别?推荐意见11:在ICU的重症患者中,PICC的CLABSI发生率比非隧道式CVC更低。(推荐强度:推荐,8.321.16分)12 .皮肤消毒剂与CLABSI的发生有哪些关系?推荐意见12:不同的皮肤消毒剂与CLABSI发生率有相关性,建议选择含醇氯己定

6、进行皮肤消毒。若对含醇氯己定不耐受,可选择氯己定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推荐强度:推荐,8.250.97分)13 .封管液与CLABSI的发生有哪些关系?推荐意见13:封管液的选择与CLABSI有相关性。与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封管比较,使用牛磺罗定、枸椽酸盐和酒精封管均能够降低CLABSl发生率。抗菌药物封管液也能降低CLABSl发生率,但其可能导致耐药菌的风险,不建议常规使用来预防CLABSIo(推荐强度:推荐,7.61L50分)14 .敷料的使用与CLABSI的发生有哪些关系?推荐意见14:敷料的选择应根据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及预计使用时间,患者的皮肤状况、穿刺处渗血和渗液情况、对辅料的过

7、敏史、费用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尽可能选择无需频繁更换的敷料。(推荐强度:推荐,8.46L04分)15 .什么情况下发生CLABSI可以保留导管?推荐意见15:发生CLABSI时,下列情况可以暂时不移除导管:(1)非复杂性的CLABSIz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真菌或者分枝杆菌感染。(2)患者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钾或容量过负荷等急诊透析指征,此时需利用导管进行透析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可以使用已感染的导管完成一次透析治疗后再更换。(3)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可以供导管植入的位置,如大面积烧伤患者,可以考虑延长全身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封管治疗,暂时不移除导管。保

8、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仍存在失败可能在各类限制条件解除后,建议拔除和/或更换导管。诊断CLABSI在上述特定情况可暂时保留导管,但需密切关注保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失败可能。(推荐强度:推荐,739L69分)16 .什么情况下发生CLABSI必须拔除导管?推荐意见16:诊断CLABSIz除上述可以暂时保留导管的原因外,均应该拔除。如果由于其他各种原因暂时保留,出现下列情况,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导管。(1)持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脓毒症。经过液体复苏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仍存在严重休克、难以逆转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持续36h,应立即移除导管,以控制感染。(2)转移性感染灶形成:如果已出现新

9、发部位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蔓延性血凝块,应立即移除导管。(3)穿刺部位感染: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能解决穿刺部位感染,应立即移除感染源,更换部位置管。(4)使用恰当的抗菌药物72h后出现血培养阳性,此时难以清除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因而需要拔除导管。诊断CLABSI,但由于各类原因暂时保留导管时,若出现上述情况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导管。(推荐强度:推荐,8.431.03分)17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发生?推荐意见17:导管相关血栓的预防性措施应针对其形成的风险因素,如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精确穿刺置管,尽可能使用最小口径和/或少管腔数导管,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并在不再需要时移除导管等。除标准化导管维护,如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冲封管,不推荐常规预防性抗凝。(推荐强度:推荐,8.570.92分)18 .导管相关血栓治疗措施有哪些?推荐意见18:导管相关血栓临床表现不明显且具有自限性,不推荐常规筛查。对于有症状患者,超声检查是一线临床评估措施,若高度疑似导管相关血栓但超声检查阴性且D-二聚体高的患者,建议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明确诊断为导管相关血栓的患者不推荐常规拔除导管。有必要拔除导管患者,可充分评估相关风险后拔除,拔除导管前应充分抗凝。(推荐强度:推荐,8.461.0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