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注解(敬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经注解(敬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刚经原理与运用我们还是运用内业的基本知识来分析佛学金刚经的基本原理,会让人很快的领会到佛学的切身益处。也能更好的明白国学的奥妙!内业上讲过认识问题的基本规律。而金刚经却也是讲,怎样做到无上的正知正见。就像佛祖如来在金刚经里面说的,皆是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说,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差别吧。这里采用三种方式注解,一、文意解,解释字面上的意义。二、原理解。解释内在的原理。三、运用解。讲解在现实中的运用。1.法会因由分第一那这部经典主要是讲怎么做到正知正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饭食讫。收
2、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文意解:如是我闻,是开头语,记叙佛祖如来的话语都是这么说。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地址名。这段意思是讲,如是我闻,那个时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到吃饭时间了。佛祖就著衣持钵。到舍卫大城乞食,乞食的方式是次第乞。就是一家家的乞过去。然后回到孤独园,把饭吃完,吃完后,把衣钵收的好好的。再洗好自己的脚,把座位铺好再坐到上面。原理解:听说,佛在世间的时候,一举一动,都是在表示佛法,通俗的说就是,一举一动都是在教导人们开悟明理,教导人们摆脱因迷惑而带来的烦恼。那这里说这么一段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还是按照内业上的原理来分析。内业的基本规律是正形一
3、守善一摄得一止一反。开始就要做到正形,就是做什么事情先要有个形式。再围绕这个形式去努力。形是神气的家一样。否则,神气动了就会散掉。安顿不下来。神气安顿不了,做什么都是白忙乎一场。既然这么来理解佛,那么,我们来看看佛是在做什么。佛是怎么一个样式去做事情的。经上讲,佛在孤独园那时候,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修行佛法。然后就讲一个例子“乞食”。乞食也在修行,否则怎么说是举止动念都是在教导众生修佛法呢。开始着衣,衣服是佛田衣。怎么叫佛田,我们通常见到的田地是耕种五谷杂粮的。佛的那个田,是耕种“福”的,穿上福田衣,去为众生播种福的种子。佛是带着这个心思来乞食的。听说这个钵,也是个度量工具,不仅仅是装
4、饭用的。衡量“福”的多少吧。这样一来。可以体会到,佛就是带着度众生的慈悲心去做任何事情。如果说佛着衣再持钵。形象上带有一种庄严。那这种庄严也是慈悲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了自己便于乞食去,把自己打扮的像个神仙再去着衣再持钵的。佛在吃饭时,一是在教导弟子们的修行方式,二是要去度众生。而不是常常说“徒儿们,为师饥渴,给我化些斋饭来吧”。而是着衣持钵,昂然而去。仅仅是带着慈悲心做事而已。按着内业的“正形”规律来理解佛,佛的形式就是慈悲。做什么都是围绕慈悲心去努力!再看佛是怎么乞食的。“次第乞己。还至本处”,是按顺序去乞的。而不是运用法眼一看,那家饭菜好、哪个人好就去哪家;佛都是平等对待。度众生之后,就
5、回到本处,本处一个可以说是孤独园。另外一个也可以讲是“心”回本处。因为按着内业的意思,心动了,就要返回原处,不然的话神气不就跑掉了吗。就是“止”、“反”的意思。“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乞来的东西要吃完,不论好坏。佛是为众生求福的,怎么不吃完呢!然后收好衣钵。身上整理干净。脚洗洗,座位也铺设好,再就坐然后定。“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都是佛自性恭敬庄严的一种表现。因为佛本身就庄严端正的。通俗的比如,就像一个人很爱干净,那他处处都收拾的很整洁。他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去做的。是各人个性的问题。同样,佛也是这样形象,没有什么目的的。现在佛坐好了。坐好后什么样子的。应该是“如如不动,不着任
6、何相”的。着相就是心思无着落,东西南北的到处跑。佛心是定的,就定在慈悲上。所以讲佛不着相。再一个,佛要教导众生。本经文最后讲,“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么叫如如不动?就是动而不动。如果完全的“不动”,那什么都没反应了,那怎么度人呢!“动”的意思是讲,动了之后还要返回所要动的位置上。就像上面说的佛去乞食,不能乞了后就不回来了,就在人家呆着。那就把自己也消耗没了。所以要返回本处。人回到本处,心也回到本处,就象是没有动一样,这个就叫不动。这是动而不动,也就是“如如不动”的意思。接下来,再看看自己种下的福根。自己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就是“内业”上讲的“摄德”了。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我们通
7、常讲道。这个道。基本上是指的是心理的活动过程。而不是肉眼看到的那个样式的。所以很多在现实中事业做的很好的人,一讲道就觉得不对劲。这个一定切记、切记!“内业”上不是说。道者,只可迎以意吗。就是用意念去体会的,那个就是道。现在的佛已经如如不动了。应该可以去乞求佛法了。接下来看看佛的弟子怎么求教佛法的。三、运用解这段经文,在整部经上来讲,就是“正形”的部分,佛是什么形呢,慈悲度人就是了,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度人。按照内业的意思,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有个目的,有个形象。这样人的神气才有个安顿之所。这样人的体质才会充实。否则,就像皮球一样,逐渐干瘪掉。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
8、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文意解:长老须菩提,是地位比较高的弟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是对待佛的礼节。就在这个时候,佛的弟子知道佛可以讲法了。坐在大众中的长老须菩提,就问了。问的时候很恭敬。长老须菩提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对着佛说:“稀有的世尊啊!如来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
9、那么请问,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定于什么位置,怎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呢。”佛说:“问得好,问得好啊!须菩提!就像你说的,佛是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的。你现在听好了,现在就讲给你听。善男善女,如果要坚持一个要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心,那么心应这样定下来,应该这样把这个浮躁的心降伏住。”长老须菩提答道“好的,世尊,很高兴想听到这样的佛法工原理解:首先来说说佛身边的弟子们,我在网上听净空老法师讲,这些弟子,很多的是古佛再来的,是倒驾慈航。意思是说,他们来人世间,不是仅仅是来修炼佛法,而是配合佛祖如来共同完成一个度众生的事业。就像是唱戏,各人演各人的角色。我
10、很喜欢这个说法。看看后面长老须菩提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不一般。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而听说,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坚持不问不说的。看看金刚经,也就是把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讲完,这部经就结束了。所以提问是多么的重要。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长老须菩提提出的两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在“敬守德育教育”网易博客里面,有个图形,我叫他人性知识图。是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然后分出两条线,上线指的是形,下线指的是精。一个方框套一个方框的图形代表心,心都是两个部分组成的,就精和形两个部分。按照内业的意思上讲,人认识问题的时候,精和形都不能来干扰。就是说,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和方法来干扰现
11、在的判断。精指的是做事的方法,犹如金刚经里面讲的佛法,形指的是形式。犹如金刚经里讲的相。“精和形都不能干扰”,换成金刚经里面的说法就是,不着相也不住法相。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须菩提长老提出的两个问题。须菩提长老一个问题是,应云何住。就是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既然人是精和形组成,也只能站在精和形上去看问题了。但是我们讲不论站在精还是形上都不对。那么不就返回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上来了吗。这样不就能把事物看明白吗。不论站在精还是形上都不对。按照金刚经的说法,就是无所住,什么地方都不粘。须菩提长老二个问题是,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讲心思怎么去运作,才能把被干扰的心降伏住。我们的内业上讲要守善,要守善勿舍。就是围绕
12、着善念转就好了。按照金刚经的说法,先做到无相,再去修一切善法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无上的正知正见了。通常的情况,人的心理都不是很通顺,通过这样两个问题一矫正,就能回到事情的本来面貌上来,能往积极的善的一面去发展,人的神气就通顺了不散失,神气就充足,人的状态就健康了。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由于人的心在不当的位置上耽搁久了,带走很多的神气,通过这么矫正,心回到本来的位置,这样心里优于得到滋润一样,会很舒适的。说不定很多的顽疾都可以调理好呢!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所以讲,须菩提长老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修行方式。这段文中的世尊,指的是佛祖,后面的如来,指的是果位上的佛的名号,好像军长、师长
13、之类的称呼。意思是讲,世尊啊,你是达到如来的果位上的佛了。到了这个程度,应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了吧。如是接着就提问题。而佛祖也说,是的,如来可以善于护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佛祖并不说我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我。因为佛怎么会着相呢!佛什么都不是,乂什么都是。所以,接下来的回答,佛祖都是站在如来的理念上讲的。并不是“我”要说,也不是佛祖要这么说。再来重复强调一个事情,讲佛讲道,都是讲的人内在世界的规律,看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些都是讲心的,讲发心,心怎么住,心怎么去降伏。我们不能拿现实看到的规律来衡量道的规律,之所以这么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今
14、现实中的“英雄”很多,英雄们把现实中的事情处理的都很好,但是听见讲道了,道拿到英雄们的现实中,往往行不通。从而放弃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些人往往根基都超出常人,放弃了岂不可惜!那么同一个人,人的内外处理问题的方式难道不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同一个问题提出来,不同的人,处理方式就不一样。处理方法不同,证明他想的就不一样。或者讲他心理活动的规律就不同。所以讲,对于人来讲,内与外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人怎么就变得不同了。到底内在规律怎么掌握,怎么才是正当的心理规律。错了怎么改!那就接着往下看看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15、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文意解:佛告诉须菩提。大小的菩萨啊。应该要这样收拢自己不平静的心。要按照下面的标准去做就好了。怎么做呢!遇到所有的众生,包括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都把他们带到无余涅盘的状态去对待他们,众生做不到,要想出让他们达到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去度脱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心就会被降伏。但是,实际上,是没有众生被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啊,要是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是菩萨了。原理解
16、:佛是以度脱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来做事情的。包括要度脱各类动物。既然心不平静,那么就去和最高的无余涅盘境界去比较看看,心就平静了。比较一下,做不到是吧,那就去想方设法的度。度一个再去度另一个。心总能平静下来。无余涅盘,我们以前的解释的是没有什么再要涅盘了,该涅盘都涅盘了。涅盘是一种境界到另一种境界的超越。用挣钱打比方,该挣到的钱都挣到了,世上再没有什么财路可以让你来挣钱了。那该有多少钱啊!无余涅盘就是达到涅盘的最高境界了。还是那句老话,道是讲人的内在的境界,这里也是一样,是讲如何降伏心的。心不平,就把他带到无余涅盘的境界,这个也是心理这么去想,是意念的活动。然后想到什么人了,就想这个人和无余涅盘的
17、差距,再想出度他办法来。这样就度他了。这样一来其实也是自己心理能力的提高,拿传统说法就是神气的充实。把度人的方法掌握了,心理就平和了。这个人就对自己心理影响就没有了。心就被降伏。其实,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自己的这个心不被其干扰而已。所以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果说这个人真的被自己灭度了,那么自己的这个心就和他融合一起了,再想怎么去涅盘。涅盘的方法倒是可以找到。只是自己的心和别人的这个形组合在一起。弄得自己变成别人了。自己都没有了,还算什么菩萨呢!所以讲“着相”既不是菩萨!注意阿,讲这么多,这些都是心理的过程。相,读金刚级,这个词要先解释清楚。这里讲的着相,按照内业的思想,就是自己的心寄托在
18、别的形体之上了,就是着相。内业上不是说,人由精和形组成的吗,这个也是心里的意念。精就是法,形就是相,内业上说心念不要落到精上,也不要落到形上。打个比方说,比如说吃,假如一个人喜欢吃豆腐,要吃什么?马上就是想到豆腐。吃的东西那么多,怎么仅仅是豆腐呢。那是他心里固有的一个形态了,这就是着相。如果问,怎么吃豆腐好呢?马上说油煎。吃的方式很多,怎么就只有油煎呢,这也是一个固定方法在心里起了作用。这是着法相。从旁观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仅仅吃油煎的豆腐,对吃的认识能好到哪里去呢。所以讲,着相不好。度众生,按照通俗的话讲就是想做好事情。只有一颗好心,并不见得就能做好事情,也要掌握方法的。按照佛祖的话讲就是要
19、注意不要着相。否则,把自己都度没有了。所以讲,发善心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个规律。我们不希望看到,正是因为自己发善心而却得到恶果。怎么只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个相,因为这个相,都是心理的感觉,不是眼睛看到的。那人想问题,首先是自己的感觉,既是我相,自己想明白后就看看别人是咋样,如是就有人相,人家看明白了,就想想所有的人是否这样,如是有众生相。如果众生也想明白了,如是就有个确定的相,这就是寿者相。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论感觉到的相是华丽还是低迷,“心”都不能跟着相去了。就象佛祖乞食之后,要还归本处一样,心还是心,内业上说治心在于中。心哪儿都不要去。心着在哪个地方,就是说着什么相了。三、运用解这段经
20、文讲到降伏心的办法,就是要有度众生的心。其实,通俗的讲就是要多发善心。发善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心要保持中立,不能被人家带走了,就是不要着相。不论儒佛道的思想,都是注重善念的培养,如果说,道有个种子的话,那就是善念。善念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不论遇到什么困苦或迷茫,善念不能丢掉。现实中,由于多种的看不见的缘故,往往有些人心里的善念得不到发挥。那么就等于人的神气被阻滞了,气阻住了,就是疾病的根源。中医的理念也这么说的。所以,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的善气得以运作。妙行无住分第四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
21、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文意解:上段文字说,降伏心,就要度众生,但要不着相。那度众生的方法要怎么样。佛祖说:另外呢,须菩提,菩萨对于佛法的传播,要无所住,要布施。不要站在色上布施,也不要站在身香触法上布施,须菩提啊,菩萨对于法的布施,要不着相,为什么呢!若是菩萨不站在相上布施,福德不可思量的。什么怎么回事呢!东西南北的虚空想象的明白吗。回答是,想不明白。佛祖说,菩萨对于佛法的不住相布施,就像四方的虚空,福德是不可思
22、量的。原理解:按照内业是知识,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既“精”和“形”。“精”相当于佛法中的“法”,“形”相当于佛法中的“相,所以,度人也要从两个方面度,即法和相。在金刚经里面可看出来,讲了“相”必讲“法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看。再一个,这个“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我讲的是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打个比方来解释:假使说,敬守这里有个大象,邀请很多人来看。假使这些人也没见过真的大象,就来了。来了之后,敬守把大象遮挡住,只留大象的耳朵在外面,说,大家看看吧,这是大象。那人家就莫名其妙,这怎么看呢!那就这样,那就仅把大象的尾巴露出来,大象的其他部分都遮挡住。大家再看看吧,这是大象。那这个时候,恐怕有的人笑,
23、有的人恼,有的人怒。敬守就讲了,大家不要笑,不要怒,不要恼。大家说出来,到底要从哪个角度看大象。到底想怎么个看法好。把这个问题说出来。那大家会讲,我怎么只看哪一个角度的大象,我要看整个的大象。我哪个角度都不站才对呀!这个“哪个角度都不站”。就是“无所住”的意思。那现在都明白了,无所住,那好,现在把大象遮挡的部位都露出来,让大象做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好了吧,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大象,还可以了解大象的活动习性。确实不错!可是,看着看着,有人对大象的牙齿感兴趣了。就说了,这么动来动去的,我也看不清楚象牙啊,能不能让大象停下来看看象牙。那敬守会说,刚才说了要“无所住”,现在又要看一个地方,那不是又改成“有
24、所住”了。可不“有所住”,那具体的地方就看不清楚,是这样吧。所以,了解一个问题,就是既要“有所住”,又要“无所住”,即所住非住。这里是讲“有所住”、“无所住”的文字上的意思。这个例子是讲大象,大象多少都了解一些,知道做到“有所住”,又要“无所住”。可是对于一个完全未知的事物,比如金刚经,你听人家讲解的时候,你知道人家让你看的是金刚经的哪个部分吗!或者是从哪个角度看的金刚经。敬守可以说出敬守着金刚经的角度,敬守是从中国国学的基本原理来看的,主要是内业,也带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其他人怎么带人们去看的金刚经,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我们再回头来看这段经文,不是讲法布施,要无所住吗,佛祖讲的无所住的住,当
25、然不是指的住在象耳朵和象尾巴上,佛祖指的是不要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如果住在上面会怎么样呢!举一个例子,就说住在“味”上。住于味,而且著味象。着相,就是人都放到“味”上了。比如有个人,一生吃豆腐,到年级大了,吃出很多毛病。如是对吃感触很深,就研究了很多的吃法,不仅仅豆腐的好坏知道,日常所有的食物怎么吃法都了如指掌。而且救了很多人。如是乎,他也可以度人了。佛讲度人要往无余涅盘方向去度,无余涅盘也要从小事情做起不是吗。所以他是从味的方位去度人。着相了,就是人身心都放到味道上,其他的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打了也要站在味道上去度人。那什么病人来,就是开个食疗的方法给人家。而且坚持己见。
26、这样给人的害处有多大就知道了。不住象,就是什么法都去了解研窕,又不偏重于哪一个法,就是“不住于法”,随人而度。那就什么毛病都可以治理。与着法象比较起来,当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于相。指的是人、我众生不要住于法上;上段的着相,是讲心不要粘到人我众生。三、运用解这段讲运用佛法度人,要做到非法,非非法。不要自以为自己掌握的法就一定是佛法。说不是也不对,说是也不对。也就是非法、非非法的意思。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文意解:上面讲到不要着象,也不要住于法相。现在
27、如来就拿自己打比方。说须菩提,怎么样呢!可以用身相见得真正的如来吗。回答。不。不可以从身相上确定如来的样子。为什么呢,如来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说相,都是虚妄的。要是说诸相非相,那可以,就可以见到如来了。原理解:听说佛有三十二相。敬守以为这三十二相,也是环境决定不是自己非要搞这么多相出来。通俗比方,一个人参加丧事,那多少有点悲哀之相。参加喜庆之事,多少有点喜悦之相。随环境变化的。那不能就说这个人仅仅是有悲喜两相啊。哪有这样的人!所以讲,你见到一个人是啥样,并不是处处都那样。你说喜相“不是”他吗,不对:说“是”他,也不对。这就是“诸相非相、知道了诸相非相,就知道这个人的本来的面貌
28、,人性上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来。当然佛的相是相相圆满通达,具备八十种随行好。不能和凡人比。佛相都是度人的,如果有幸见到如来了,你见到的那个相也许就是为度你而准备的。凡所有相,指的是“着”某一个相。指见一个相,不知其他相,就是虚妄的。就象上面说的,如果说这个仅有悲喜二相,怎么可以。象井底之蛙说的意思一样。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运用解这段是讲,不要被人某一个形象迷惑。当你确认他是一个完全的好人的时候,也不要着他这个相,就是身心不要都放在这个好上,要多比较他的表现,这样才看明白一个人,一件事。正信稀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
29、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文意解:须菩提说,世尊,可有这个众生,听见佛所说的这种言说和章句,“生实信不”:,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你不要这样讲,如来灭度
30、之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经中的词句不怀疑。你应该要知道这个人,他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己在这无量千万佛前,“种诸善根。哪怕有一个念头相信,如来都知道见到。这些众生得到这么多的福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众生相与法相都不粘。如果着了相和法相,那他就是人我众生寿者了。所以讲不要讲一个法是法,也不要讲他不是佛法。正因为这样,如来常常说,比丘们啊,我说法,是随境随机而说的,就拿船筏打比方吧,渡河时候就用船筏,度过就舍。更何况那些与渡河无关的东西呢!原理解:这段须菩提怀疑以后的众生难以理解不着相的意义。佛祖说的这么多意思,是讲善根种的多,就会相信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一下子相信
31、。但是,如果有一念相信,佛都会见到并护念你。这福德就大了。怎么福德就大,就是因为不着相和法相。着相,就是本心被取代了,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那还有什么福德可言呢。就象上面吃豆腐的那个人,怎么吃?油煎!如说“我吃了上火,能水煮吗?”他会坚持“怎么可能,我这个个都这么吃,也没上火,你搞错了吧,放心吃,没事!”如是乎,你就等着上火了。他整个的身心都在油煎上,看不到其他的方法。还修什么正知正见呢!“着相”大抵讲的是这样的意思。相分成人我众生寿者四个,法相分成法相和非法相两个。我们上面讲过,经文里面都是把相和法并列一起讲的,因为按照内业的意思,人就是精和形两个部分组成的。三、运用解度人度自己的方法要多学习
32、,才好一步步进步。不要说什么法不好。都是随机而行。什么法都要了解,但也不要执着于某一法。但是也要注重一点,佛经上讲的法,指的都是“可行”的一种方法,不是瞎糊弄人的方法。歪门邪道真的就是邪魔了。与这里讲的法没有关系。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呢,如来得到了无上的正知正见了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按照我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法叫做无上的正知正见。也没有一
33、定的法是如来用来说的。如来说法的方式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怎么会这样的呢!所有的圣贤都是讲的无为法,不过就是表述的方式有区别罢了。原理解: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什么是最好,也难以确定,或说也不止一种是最好。如果取一种或说一种是最好的,那其他的就否定了,所以,不可说,不可取。非法。非非法,上面解释过,是讲是法或说不是法都不合适。如果把头个非除掉,就是法,非法。就是要么是法,要么说不是法,就是一种肯定。佛从不肯定一个方法。就是不讲“那个那个该怎样怎样”,也不说“那个那个不该怎样怎样。如果是确定的,那人的意念就静止了,那还怎么发展呢!怎么去应对世事的变化呢!就像我们的阴阳
34、学说上说的,阴阳都不是确定的,稍一变动,阴就不是阴,阳也不是阳。这在儒家道家也都一样,看看论语里面那么的“乎”,什么“不亦乐乎”之类,都不是肯定的意思。这里的无为,后面说了一个有为,金刚经里面都只是出现一次。敬守这里理解,着相就是有为,不着相就是无为。就如同如来所说,说法都是说非法非非法,自己去取舍。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是说,只要是圣贤,都是说无为法。当然了,无为说不明白,就谈不上是圣贤。衡量一个圣贤是与否,就看看他说的无为正当不正当。那些自以为是圣贤的,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走无为的路子。我们道家是讲无为都知道,儒家其实也是无为,我在“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里面分析过。想知道
35、的可以查查看。三、运用解知道无有定法可说,就这一点就好。什么事情,在正当的前提下,都不要过于执着。不能僵持于一个方面。太肯定了即不好。因为事物都是进化的嘛。如果从身体上来说,神气静止了,就阻滞不通,长久就僵化了。因为,人的神气都是由意念来带动的。意念静止了,人就等着慢慢僵化变老。我们内业上就有一句“老则长虑”。就是讲,年纪大了,要多思考问题,多接触新东西。度人度己的事业不要停,这样神气通达更新,就身体健康。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
36、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多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呢!假若有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宝贝来布施修佛,这个人所得的佛德多不多,须菩提说,多啊,世尊!怎么多呢。这个是佛德,但是,不是福德的本性。假如有人能用好此经典哪怕是四句,或为他人讲说。其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宝贝来布施修佛的人,要多。怎么是这样的呢!因为,一切佛,及佛所修的无上正知正见的佛法,都是从这个经典中说的方法得来的。须菩提,当然所谓的佛法,也是非佛法。就是上面解释过的非法非非法的意思。成佛的方法很多,不能讲某一种是佛法,其他不是佛法。
37、原理解:不论佛及佛修的佛法,都不能着相或住于法相。不着相之后,再往无余涅盘的方向去度己度他。这是根本的法则,用七宝布施,福德是有,但是人本性上没有改变过来,所以总的来说,福德还是少的多。或者讲肉眼所见的财宝是实有的福德,不着相不住法是福德性。因为这么去做事,事理都理顺了,什么都可以得到。运用解:这段意思是要人切实去执行。仅仅烧香拜佛的,效果很小的。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阻能作是念。我得须陀通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恒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泡。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
38、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寿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文意解:须菩提,怎么样呢!须陀渔能否想,我得到须陀泡的果位呢。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陀疽叫入
39、流,其实什么也不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那须菩提啊,斯陀含能否说自己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吗。也不可以.因为斯陀含名字是一往来,其实没有往来。那么,阿那含可以说自己得到阿那含的果位了吗。也不可。阿那含名字叫不来,其实没有不来的。那么阿罗汉能否说自己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呢!也不可以,如果有个阿罗汉的念头在心里的话,自己又执着其事,那不是在着相吗。世尊说我得到无净三昧,人中第一了,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可以心里有这个念头,有就等于着相。世尊就不会说我修清净行。就是因为须菩提无所行,所以称呼须菩提是清净行者。原理解:既然相非相,法非法。就是说,我也非我,他也非他。世界也非世界了。这都是从内在的世界来说的。
40、再老调重弹一边,讲道讲佛,几乎都是讲的内心世界的规律。不能用肉眼见到规律去衡量的。这段的须陀沮、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也可以指同一个人。好像一个职位的称呼。象军长、师长之类。修行到什么程度就怎么称呼。比如,我对张三说:“我这有一套武功秘籍,你练好了,可以天下无敌,到那个时候,你张三可就不是现在的张三了”其实张三还是那个张三,只是人内在发生变化,所以讲不是现在的这个张三须陀阻叫入流,就是指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就做对了。就是入流了。斯陀含叫一往来,实际是说不用往来了。阿那含叫不来,实际什么都来过了,就不再来了。但是,如果有了自己是什么的念头,那自己的心事都围绕那个念头转,就不能进步了。着相了嘛
41、。比如说,一个团长说,“哈哈,我是团长”。遇到什么见到什么都是“我是团长”。想想看,这个团长不要说进步了,恐怕现在的位置都做不长久的。这段讲无念,“念”与“相”,要从内业上分析,着相是精和形的干扰,这个“念”应该是精和形的一个综合形式。是一个境界对人的干扰。运用解:如果按照上文的说法,你说我是个教授,心里不能有这个教授的意念。我得了一百分,心里也不能有这个得到的念头。我有家产十万元,也不能有这十万的念头,见到一套房子很好,不能心里有这个好的念头,等等。打个比方说,见到一套好房子了,太合意自己了,心都被其站住了,按照佛经的意思就是着相,把心神都吸引过去就是“着相”。现在心里有这个好的意念了吧。这
42、样不好。怎么不好呢,当遇到别的好的房子的时候你可能会排斥,以为以前见到的才是好的,其他的怎么好都听不进去。也就是干扰自己的判断,就不能得到正知正见。就是个比方,其他的事理自己去比照着做做看。但是也有个问题,比如,我有家产过亿了,如果没有这个念头在心里,那家里多少钱都不知道了,那怎么用钱。只要是记得,应该也是个念头啊。那怎么办?我们还是运用内业的知识来解决。内业上说,人的心是一层层的,每层都有各自的精和形组成。“外层”往“内层”去就是往心里去。意念在哪个层次感觉到的就在那层存着。不要超越层次。中庸上有句话,也可以用用,说天地位,万物育。就是各在各的位置上。庄严净土分第十9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43、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文意解:佛告诉须菩提,怎么样呢!如来以前在燃灯佛那,在佛法上,得到什么没有。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实在没有得到法。须菩提,那菩萨庄严佛土吗。也不,世尊。为什么这么说,所谓庄严佛土,也不一定就是庄严。所以才算是庄严。所以啊须菩提,各大小菩
44、萨,要生清净心。不要住在色声香味法上去运作心,不要有所住。须菩提,比如有人身体象须弥山王那么大,身体很大是吧。但是佛说,非身体的那个身,而是内在的那个身才是大身。原理解:上面说心中无念,那佛心中有法的念头吗,也没有,有了就着法相。所以讲如来在燃灯佛那于法无所得(如有所得就是住法生心,那佛说法就是说心中的那个固定的法了,现实是多变的了,哪有定法可说。)。那菩萨在庄严佛土,也不能有这个念头。菩萨在庄严佛土的时候,是佛士本身的庄严,自己是感应去做,不是心里要去做。如果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庄严,就是住色生心了。所以人要生清净心,大小菩萨都一样。不要在色声香味法上去运作心,如果住身香味触法,就是按照自己
45、心里的方式去做了,心里有个东西,心里就不平静。比如说人身体很大,佛是从事物的本性上来说大小的。本性上的大才是真的大身。不是说瞧瞧我的个子很高大。运用解:内业上有句话,“心不乱官,官不乱心”。人的器官所感,就是色声香味上,要是被色声香味所干扰,就是这里“住在色声香味”上看问题了,就是“官乱了心”。怎么还有个法呢。这个法,就是长久形成的固定做法存在身体哪个地方了。适当的时候他主导了你,就被其干扰了。总的来讲,就是不要被成见干扰。要心里平静。心哪都不去。所以讲我们传统文化的说法也是很高明的。无为福胜分第十一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46、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文意解:须菩提,有恒河沙那么的恒河,这么多河里面的沙,多不多,须菩提说,多,佛祖说,我今天实言相告,若是有善男女,以上面说的那么多恒河沙那么的世界的七宝布施,得到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说,很多啊。佛就说,在这部经典里面,找几句真正做到,或讲解给别人听,那福德比上面说的七宝布施的人还要好。原理解:这部经讲如何得到无上正知正见的,事情看明白了,什么福得不到呢!仅布施去种福
47、德得到的是有限的。当你开悟了,那财富是无穷尽的。通俗是说法,就是能力最重要。本性的改变最重要。比如说,一个人家说家里很多鱼,确实很多。但是,佛不这样看多,会想这个转眼就吃没了,怎么算多呢!如果见到这个人家有很多捕鱼的工具,那会说这个人家鱼真的多。用福德打比方,就是,如果说家里财宝无限多,佛都不说多。那个总会消耗掉的。那要做到究竟的多,源源不断的永远的多,多的好,多的妙。那要怎么样才可以呢!就是要做到不着相、不住法、无念。这样做是获得智慧佛法的根本方法。使用福德与获得福德的方式方法都对了。那才是合适的,才称得上福德多。否则,怎么做都是错误。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
48、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文意解:再就是,须菩提,随机说经,哪怕是四句偈,应该知道此处一切的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就像佛的塔庙。何况有人身体力行并诵读呢。那么这个人就成就了最上等第一稀有的经典。经典所在,即为有佛。要象恭敬师傅的弟子一样恭敬经典。原理解:这是讲,把上面说到的无住、无相,无念。等等做到,本身就是佛,佛就是这么做的。说得好,就能让世间天人阿修罗来供养你。把佛法演习成功了,就成佛了。这段经文意思还是现实一点理解好,不要理解成一念这部经,就有人在你身边供养
49、你了。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文意解:这个时候,须菩提对佛祖说,世尊,这部经典怎么叫个名字合适,我们怎么来修持呢!佛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