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1845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案写作学习改写教学目标1 .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2 .能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3 .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教学重难点1.能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4 .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是不是有一种想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杨修之死”能不能不让他死?“皇帝的新装”在真相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这些“大家”来创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

2、习“改写二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知概念,明方向。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获得对不同文体写法的体会,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5 .探究活动二:读范例,学改写。读一读九上课本142页枫桥夜泊的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要领。(1)改写有形式参照可以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改动,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如将古诗改写成散文;将现代诗改写成记叙文;将记叙文改写成说明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可以改变语体。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将书面语改成口语。可以改变

3、叙述角度。如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将倒叙改为顺叙。(2)改写有原则遵循有章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改写之前应当先明确具体要求,再按具体要求行文,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忠于原作。要把握原作精神,原作的主旨、主要内容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依据。要深入领会原作,真正把握原作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的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通晓题旨。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文章原本是记事的,改写时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

4、就要相应地改变文章的中心,标题自然也不能用原来的,要按照改写的要求重新确定中心,再按中心重新确定标题。3 .探究活动三:用方法,试改写。整理改写方法。熟悉原作品。根据改写要求,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要理解原作内容,准确把握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主题思想等。艺术再加工。尤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原作中着墨较多的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在改写时不妨借助想象合理发挥,适当补充细节加以充实,让改写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成自家之言。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语言,切忌对照原文直译,务必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视情况伸缩。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辅助改

5、写。尝试将兼葭改写成散文。兼葭诗经紫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兼葭萋萋, 跻。溯游从之,兼葭采采, 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宛在水中纸。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浅。溯涧从之,道阻且宛在水中扯。示例: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那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另一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他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快把晶莹的露水晒干4 .探究活

6、动四:悟技巧,练改写。有了方法,改写就有了方向,如果想要改写得美一些的话,还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改写技巧有二“致”(1)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甚至方言。(2)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文的记叙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教材文题练一练。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提示: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

7、必要的细节;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穿井得一人改写春秋时期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丁姓农家,种了些旱地。因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十分困难。于是,丁家人决议打一口水井。当打井成功,提起第一桶水时,丁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拢嘴。此后,他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地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家人于是逢人便说:“我家打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哩!”村里人听了丁家人的话后,便说:“丁家在打井时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大家你传我,我传你,竟传到了宋国国君耳朵里。宋国国君想:“从地底下能挖出活人?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荒谬的事?老百姓竟然都信

8、以为真,我非得调查个水落石出才行J为了查明真相,宋国国君特地派人去问丁家人。丁家人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运水,现在可以不用了,因此家里多出一个空闲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J附: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J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J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J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三、作业布置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提示:1 .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2 .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3 .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板书设计学习改写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讲清楚什么是改写、改写的主要形式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再讲怎么改写、改写的注意事项,并通过例文观摩,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继而现场写作,感悟技巧方法。这样一个流程,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大多数学生改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