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3804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课程课后练习题汇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思考下列问题:1 .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刀具部分一、填空题1 .在加工中,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和o其中运动消耗功率最大。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o3 .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和O4 .常用的切削刃剖切平面有、和,它们可分别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相应的参考系。5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O6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o7 .基准平面确定后,前刀面由和两个角确定;后刀面由和两个角确定;前、后刀面确定了一条切削刃

2、,所以一条切削刃由、一、一四个角度确定。8 .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和O9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参数有、和。二、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2 .背平面是指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3 .其它参数不变,主偏角减少,切削层厚度增加。()4 .其它参数不变,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层宽度增加。()5 .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主偏角K,。()6 .车削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实际前角增大。()7 .对于切断刀的切削工作而言,若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其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8 .当

3、主偏角为90时,正交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重合。()9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K类(YG类)硬质合金。()10 .粗加工时,应选择含钻量较低的硬质合金。()三、名词解释1 .基面2 .切削平面3 .正交平面四、简答题1.试述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zyI的定义,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和用途。/Jr2,试分析图2T所示钻孔时的切削层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及与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关系。3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那些性能?为什么?4 .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45钢锻件粗车:HT200铸件精车;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4)高速精车调质钢长轴;中速车削淬硬钢轴;(6)加工冷硬铸铁。

4、A.YG3XB.W18Cr4VC.YT5D.YNlOE.YG8EYG6XGYT305.铳削有哪些主要特点?什么是顺铳和逆铳,顺铳有哪些特点?6拉削加工有什么特点?7.齿轮常用加工方法有哪些?试分析滚齿机的切削运动。五、分析计算题1 .试画出图2-2所示切断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九、%、Kr.K;、a:(要求标出假定主运动方向匕、假定进给运动方向9、基面P,和切削平面P,)图2-2图2-32 .绘制图2-3所示45。弯头车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从外缘向中心车端面):九=5,s=0c,a=8,Kr=45o,a:=6。3 .设外圆车刀的九=15,4=5,图=8,K,=45,求,p,af

5、及力。5.如图2-5所示的车端面,试标出背吃刀量与、进给量f、公称厚度“、公称宽度与。又若=5,f=03mmr,Kr=45”,试求切削面积A。图2-5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夹具部分一、填空题1 .对于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是、和O2 .夹具的组成、等。二、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不完全定位在工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2 .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以每批调整一次。()3 .采用六个支承钉定位,则限制了六个自由度。()三、选择题1.用()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只需要限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方案称为()oA.六个支承点B,具有独立定

6、位作用的六个支承点C.完全定位D.不完全定位E.欠定位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oA.完全定位B.欠定位C.不完全定位3 .工件定位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A.设计B.工艺C测量D.定位E.装配4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有关。A.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B.本道工序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C.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四、简答题1 .应用夹紧力的确定原则,分析图9-1所示夹紧方案,指出不妥之处并加2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9-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3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

7、9-3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如果属于过定位或欠定位,请指出可能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并提出改进方案。4 .如图94所示,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限制的自由度。M图9-3!力OHT孔.全都表面均未!工MIIUC)情纷01)Em平其余表Btfeuj(6帖.&目及-6H7孔其余及均已加工图9-4第二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金属切削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有、和。2 .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将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和。3 .第11变形区发生在,其变形特点是O4 .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和两方面。5 .刀具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进给力Ff。

8、6 .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形式有、和o7 .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有、和化学磨损。8 .切削液的作用是、和。常用种类有、和9 .刀具的几何参数包括、和四个方面。10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选、再选、最后选O11 .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精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二、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积屑瘤在加工中没有好处,应设法避免。()2 .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3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温度。()4 .切削厚度薄,则刀具后角应取大值。()5 .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6 .刀具耐用度是指一把新刃磨的刀具,从开始切

9、削至报废为止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7 .车削外圆时,在负刃倾角的影响下,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8 .当刀具主偏角一定时,若增大进给量,则切削变形通常是增大的。()三、选择题1 .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oA.进给力B.背向力C.主切削力D.总切削力2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A.vcapfB.4pc.%dClpfVc3 .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A.流向已加工表面B.流向待加工表面C.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4 .粗加工时,前角应取()的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的值:加工材料塑性越大,前角应取(

10、)的值;加工脆性材料时,前角应取()的值;材料硬度、强度越高,前角应取()的值A.相对较大B.相对较小C任意取四、简答题1 .何谓积屑瘤?积屑瘤在切削加工中有何利弊?如何控制积屑瘤的形成?2 .试说明被吃刀量册和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并与力,和/对切削力的影响相比较,两者有何不同?4 .增大刀具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5 .刀具磨损有几种形式?各在什么条件下产生?6 .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切削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液有哪几类?如何选用?7 .前角和后角的功用分别是什么?选择前后、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选择切削用量的

11、次序是先选a。,再选了,最后选上?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一、填空题1.在机械制造中,根据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生产类型可分为三种,即、和O生产类型的划分除了与有关外,还应考虑O2,零件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有、和O3 .常见毛坯种类有、和,其中对于形状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O4 .工件的定位方法有、三种。5 .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和o四个加工阶段。6 .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和o7 .单件时间包括、o二、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2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3 .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是遵循了“自为基准”原则。()4 .退火和正

12、火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5 .工序集中优于工序分散。()6 .工序尺寸公差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人体”原则,因此对于轴类外圆表面工序尺寸,应标成下偏差为零,对于孔类内孔表面的工序尺寸,应标成上偏差为零。()7 .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三、选择题1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2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oA.工步B.工序C.工位D.安装3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A.设计基准B.装

13、配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4 .自为基准是指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A.符合基准统一原则B.符合基准重合原则C.能保证加工面余量小而均匀D.能保证加工面形状和位置精度5 .工件定位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A.设计B.工艺C.测量D.定位E.装配6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有关。A.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B.本道工序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C.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7 .试指出下列零件在加工中的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哪个阶段。车床主轴(45钢)的调质工序;()车床

14、主轴(45钢)各主轴颈的高频淬火(G54);()车床尾架铸件的人工时效处理。()A.粗加工前B,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C,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D.精加工后,光整加工前8 .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采用()分布,其公差值可按经济精度查表:毛坯尺寸的公差是采用()分布,其公差值可按毛坯制造方法查表。A.单向B.双向C.双向对称9 .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称为()oA.基本时间B.劳动时间C.单件时间D.服务时间10 .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则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A.越少B.越多C.与生产批量无关四、名词解释1 .生产过程2 .工艺过程3 .工序4 .安装5 .生产

15、纲领6 .零件结构工艺性7 .基准8 .经济精度9 .工序公称余量五、简答题1 .如图5-1所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包括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艺过程:在刨床上分别刨削六个表面,达到图样要求;粗刨导轨面A,分两次切削;刨两越程槽;精刨导轨面A;钻孔;扩孔;饺孔;去毛刺。2 .图5-2所示零件,毛坯为姆5如棒料,批量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艺过程的组成。(要求同题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在锯床上下料;车一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将整批工件靠螺纹一边都车至娘O加;调头车削整批工件的例8?/外圆;车020加力外圆;

16、在铳床上铳两平面,转90后铳另外两平面;车螺纹、倒角。6X/部全r,(b)图5-23.试指出图5-3中结构工艺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5 .图5-4所示为在两顶尖间加工小轴小端外圆及台肩面2的工序图,试分析台肩面2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图5-4图5-56 .试分析说明图5-5中各零件加工主要表面时定位基准(粗、精)应如何选择?7 .为保证工件上两个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如图5-6中A、B面平行度要求)。若各工序之间无相关误差,并仅从比较各种定位方式入手,在拟订工艺方案,选择定位基准时,一 般可以采取下列的定位方式:基 准重合加工;基准统一加工(分 两次安装);不同基准加工

17、; 互为基准加工;同一次安装加 工。试按照获得相互位置精度最有利 的条件,顺序写出五种定位方式的 先后次序,并简要说明理由。六、分析计算题ZO .0B / L-;yo.o a图5-61 .若在立钻上用浮动夹头较削娟21期加的内孔,较削前为精镣。设精镇的尺寸公差为0.2mm,精链的粗糙度R“=0.002加,精锋的表面破坏层深度Sa=O.003m帆,试确定较孔的余量及獴孔的尺寸。2 .某零件上有一孔。60;%用,表面粗糙度R“1.6/,孔长60必,材料为45钢,热处理淬火为HRC42,毛坯为锻件。设孔的加工工艺过程是:粗镶;半精镜;热处理;磨孔。试求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3 .单件加工如图5-10所

18、示工件(材料为45钢),若底平面己加工好,现欲加工上平面,其尺寸图 5-10为80:湍如,表面粗糙S。0号CO W 08度为HaO.4m,若平面的加工工艺过程是:粗铳f精铳T粗磨精磨,试求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4 .加工如图5-11所示工件时,图纸要求保证尺寸(60.1)如,因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图 5-11图5/25.图5-12所示为活塞零件图(图中只标注了有关尺寸),s?oT 3a:sA,zgodl+ll9dlI 二02若活塞销孔。54;(H己加工好,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需测量尺寸儿,试求工序尺寸A2及其上下偏差。6 .

19、加工图5-13所示零件,为保证切槽深度的设计尺寸5胪的要求,切槽时以端面1为测量基准,控制孔深A。试求工序尺寸A及其上下偏差。图5-137 .图5-14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面,现许在铳床上铳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5006”m及2602S,求试切调刀时的度量尺寸、A及其上下偏差。8 .图5-15所示为箱体零件(图中只标注了有关尺寸),试分析计算:若孔O?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悭孔时,试标注两镇孔工序的工序尺寸;检验孔距时,因(8OO.O8)m7不便于测量,故选测量尺寸A1,试求工序尺寸4及其上下偏差;若实测尺寸A超差了,能否直接判断该零件为废品?2-4q+0.035260.2

20、490 0-n00?。e50,1,图 5-1580.0+1108 FO=FOg图 5-149.图5-16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30皿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碳层深度08%m,试求:磨削前精像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偏差;精镀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其余9200.125 0.15Izo-O8eB-B图 5-17图 5-1610 .图5-17所示叶片泵传动轴的工艺过程如下:粗车外圆至。26,28见;精车外圆至025.3,。,则如;划键槽线;铳键槽深度至尺寸A;渗碳深度,淬火“RC5662;磨外圆至尺寸。25,o.14加,要求保证渗碳层深度0.91.1,/W试求:计算铳键槽时的槽深尺寸A及其偏

21、差;渗碳时应控制的工艺渗碳层深度/及其偏差。11 .图5-18(a)所示为轴套零件简图(图中只标注了有关的轴向尺寸),按工厂资料,其工艺过程的部分工序如图5-18(b)所示:工序V,精车小端外圆、端面及台肩;工序VI,钻孔;工序VII,热处理;工序VliI,磨孔及底面;工序IX,磨小端外圆及肩面。试求工序尺寸A、8及其偏差。(a)拿传简图A2=35mm、A3=2.5f11m试计算确定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4 .图8-4所示为键槽与键的装配简图。其尺寸是4=20三、A2=20,牝、Afi=Ou帆o当大批生产时,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求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当小批量生产时,采用修配法装配

22、,试确定修配的零件并求出各有关零件尺寸的公差。5 .图85所示为某一齿轮机构的局部装配图。装配后要求保证轴右端与右端轴承端面之间的间隙在0.050.25机加内,试用极值法和概率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尺寸公差及上下偏差,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加工精度部分一、填空题1 .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和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2 .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和o3 .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大致可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内部热源包括和:外部热源包括和O4 .加工误差按其统计规律可分为和两大类,其中又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两种。一、选拜题1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的形状精

23、度有影响。A.车削内外圆B.车削端平面C.车内外螺纹D.切槽2 .造成车床主轴抬高和倾斜的主要原因是()oA.切削力B.夹紧力C.主轴箱和床身温度上升D.刀具温度高三、名词解释1 .加工误差2 .尺寸精度3 .误差复映四、简答题1 .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2 .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五、分析计算题1 .在三台车床上分别用两顶尖安装工件,如图6-2所示,各加工一批细长轴,加工后经测量发现1号车床产品出现腰鼓形,2号车床产品出现鞍形,3号车床产品出现锥形,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a)(b)(c)图6-2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表面质量部分一、填空题1 .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

24、件表面存在着、等缺陷。2 .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o3 .机械加工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和表面层的变化。二、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1 .刀尖圆弧半径和后刀面磨损量增大,将使冷作硬化层硬度及深度增大。()2 .为减轻磨削烧伤,可加大磨削深度。()3 .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4 .残余应力是有害的应力。()5 .砂轮的粒度越大,硬度越低,则自砺性越差,磨削温度越高。()6 .减少进给量将减少表面粗糙度值。()三、选择题1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A.车削B.铳削C.磨削D.钻削2 .出现积屑瘤和鳞刺的切削速度为()。A.100w/minB.2050minC.70130/n/minD.1OOzz/min3 .增大()对降低表面粗糙度有利。A.进给量B.主偏角C.副偏角D.刃倾角四、名词解释1 .表面质量2 .表面粗糙度3 .表面波度4 .冷作硬化五、简答题1.表面质量的含义包含那些主要内容?4.什么是表面冷作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