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382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哈尔滨促进文旅发展发言稿继“飞马踏冰”“冰雪骆驼”“迎客白狐”登场,鄂伦春驯鹿、冻梨、铁锅炖“走红”后,哈尔滨的各式宠客“花招儿”层出不穷。哈尔滨“火出圈”告诉我们:拥有再好的资源也要能盘活、会玩儿,只有让游客认可了,才能让流量变“留量”。哈尔滨“火出圈”看似偶然,其实花了一番心思。为了宠客,把鄂伦春族人请出山,牵着驯鹿在中央大街巡游;请达斡尔族人身着民族服饰,为游客表演民族舞蹈;请柯尔克孜族人展示非遗驯鹰习俗,甚至还让鸵鸟走上街头表演走秀起初,游客是奔着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去的。然而,随着各种推广宣传和网络热梗,如今游客去哈尔滨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相信随着寒假到来,还会有更多游客涌向哈尔滨

2、,给这座冰城带来更大热度、更多“泼天富贵”。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陕西那些养在“深闺”的非遗、特产等也该被适时请出“闺门”,走出家门,在全国游客面前崭露头角,借助西安网红旅游城市的热度和流量,让更多人认识、体验、消费。三秦大地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地域差异,关中、陕北、陕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艺术瑰宝和特色美食。然而,有多少具有无穷魅力却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非遗、特产、景点,目前依然身处“深巷”,养在“深闺”,在无人问津中渐渐变得黯然失色。如何盘活这些非遗、特产、景点,将其请出家门,跟随网红景点的流量和热度,走在聚光灯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释放它们的活力与光芒,是我们需要思

3、考的问题。其实,我们所有的特色都可以“被看到”。要集合各地文化资源,让网红城市西安的旅游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把旅游品牌擦得更加明亮,让陕西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就像一粒种子,只要葆有向上的力量,我们必将破土而出、拔节生长,迎来生命的春天,“被看到”!一、把文旅新场景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规划。运用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对当前我国文旅融合发展阶段进行重新审视,坚持问题导向,从客源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分析,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短板和“痛点”,着力在明确战略定位、完善文化强国指标体系、统筹全域空间产业布局、开展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培育文旅融合

4、重点行业和消费链、构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平台机制等重要方面谋求战略突破。把文旅新场景建设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布局,以长城、大运河、长征为主题的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园区和特色小镇以及跨区域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等紧密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标准研发设计更大空间尺度的文旅新场景;把文旅新场景建设与积极谋划培育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演艺、动漫、装备、音乐、视频和创意设计等文旅融合重点行业结合起来,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二、把文旅新场景培育成为我国投资的重点构建文旅新场景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树立抓新场景就是抓吸引物的发展

5、理念,以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为抓手,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品牌和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落户我国,推动全域旅游的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新场景协调发展。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在科技创新、人才强企、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经营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培育一批全国一流、顶天立地的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和文化旅游服务品牌,引导支持发展充满创新活力、铺天盖地的文化旅游中小企业。组织开展文旅创意设计大赛,加快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旅游创客,充分挖掘透着乡情、乡俗、乡恋、乡愁的原

6、生地域文化,将传统民俗与时尚创意完美融合,以文创引领推动旅游特色住宿这一乡村度假关键要素创新发展,在改造提升传统“农家乐”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满足游客在现代休闲度假和传统文化体验上的双重需求,不断增加文旅产业新投资新供给。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服务提升人的价值研究部署文旅消费体验新场景建设,深入开展旅游客源地需求调研,积极适应游客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出行方式、不同旅游季节等方面的新需要,从旅游客源地讲旅游目的地的故事,贴近客源需求不断创造新供给。注重挖掘和释放民生需求的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化旅游业与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民生事业深度融合发展。比如,把人的一生按照年龄段划分为“老中青

7、”三个群体,把文化旅游生活与康养、体育、教育相结合,深耕“老中青”文化旅游生活的供给侧,培育发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新产品。加强文化旅游消费体验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发展研究,开展文旅体验项目研发与应用示范,拉长体验式旅游消费链。四、把文旅新场景培育成为我国开放的亮点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文化传承、传播、交流的平台作用,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以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工程为抓手,把文化旅游宣传促销统一纳入国家整体形象对外宣传的总体战略,全面开展整合营销。坚持政府宣传旅游形象与企业推介产品线路相结合,坚持面向旅游业界推广与面向公众促销相结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进一

8、步健全完善旅游整合营销机制。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在国际航线开通的主要客源地,组织开展中国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加强与境外主要客源地合作,联合开发一批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国际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尝试外国人拍外国人看的旅游宣传片,外国人编外国人看的旅游手册,外国人营销、推广和接待外国人等先进的国际营销方式,积极改善和提供外国旅客入出境便利,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服务贸易,把文旅新场景培育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和载体。五、把文旅新场景建设纳入旅游目的地社会治理全域旅游是以旅游的名义、从旅游的角度对目的地社会治理进行变革,其中,包括全域文明创建、文明旅游和厕所革命等旅游文化建设内容。推动旅游目的地社会治理变革关键在人才。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紧紧贴近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人才资源调查和行业职业分类研究,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人才规划,发布文化旅游人才紧缺岗位目录,引导院校和培训机构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努力形成文化旅游人才优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同步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和旅游文化建设。推进多规合一,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坚持依法治旅,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涉旅部门的监督责任、涉旅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社会治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