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7984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用药错误的定义.分级.判断.案例,及与不良反应的区别用药错误的定义用药错误是指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疏失,这些疏失可导致患者发生潜在的或直接的损害。与不良反应的区别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反应(ADR)同样会导致患者伤害,二者是药物不良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用药错误和ADR的区别在于,ADR是药品的自然属性,一般而言,医务人员报告ADR无须承担相关责任,国家法规亦明确规定不得以ADR为理由提起医疗诉讼;而用药错误属于人为疏失,当事人常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用药错误的分级、判断和案例A级定义:客

2、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错误(错误隐患)。判断: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归为该类型:无差错发生;环境或事件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案例:易混淆药品(如形似,听似药品)、高危药品等无警示标识。定义: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或已发给患者但患者未使用。判断:同时满足和,或和时,可判断为B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错未累及患者;患者未用药前,差错已经发现或被阻止。案例:患者,男,58岁,诊断为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医生为患者开具利巴韦林注射液,急诊药师错发为利巴韦林片。护士在给患者用药前发现药品和处方不符,更正错误,最后患者拿到正确药品。C级定义: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伤害。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断为C级错误:差错确

3、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患者未受到伤害。案例:中药房门诊药师误将脑血康胶囊错发成脉血康胶囊,患者服用1次药物后发现药品错误,要求换药。此错误未引起患者任何不适。D级定义:患者已使用,需要监测错误对患者的后果,并根据后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判断:差错确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介入阻止伤害发生。案例:患者,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医生查房时口头医嘱为加用地高辛0.125mg,qd.临床药师审核医嘱时发现电脑医嘱为0.25mg,qd,与医生口头医嘱所述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更正,但此时患者已使用1次。监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1.5ngml(正常值0.82.0

4、ngml)。E级定义:错误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处置措施。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断为E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差错可能对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差错发生后患者需要干预治疗。案例:患者行血药浓度检测时药师发现地高辛达到中毒浓度6.7ngml(正常值0.82.0ngml),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住院后除服用医嘱的地高辛0.125mgd外,还服用自带药品地高辛0.25mgd,而患者本人并不知晓自带药品中也有地高辛,以致地高辛中毒。(本例患者需要干预治疗,但未延长住院时间,也未发生永久性伤害。)F级定义:错误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

5、断为F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造成暂时性伤害。案例:患者,男,11岁。因皮疹、鼻炎到医院就诊,医生处方氯苯那敏片等,但收费处计价员在向电脑传送处方时,将氯苯那敏片误输入为格列齐特缓释片,药房药师也发成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患者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第二天胃口大增,饭量猛增3倍,第3天早上突然出现嗜睡、口吐白沫,呼之不应,出汗。四肢发冷等情况,父母立刻将其送往被告医院急诊。经检查,患者血糖大大低于正常值,医生认为是误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所致低血糖反应。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康复。G级定义:错误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断为G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

6、错累及患者;可能造成/导致永久性伤害。永久性伤害是指肉体和(或)精神上的永久性损害。案例:患者因右耳听力下降、堵塞感到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卡他性中耳炎,医师予耳膜穿刺抽液后,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滴耳,之后患者出现头晕、头重脚轻等症状。后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耳前庭功能丧失,怀疑右耳庆大霉素中毒。后到权威医院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为右侧前庭功能低下。H级定义:错误导致患者生命垂危,须采取维持生命的措施(如心肺复苏、除颤、插管等)。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断为H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采取必要措施维持患者生命。案例:患者,女,26岁,到医院做人流手术。医生给患者开

7、具头抱米诺等药。在注射头抱米诺前,护士没有给患者做皮试。在注射头抱米诺后,随即患者感到头痛、恶心并伴有抽搐、呕吐。医生随即采取抢救措施。经医生诊断患者属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经及时抢救治疗,患者避免死亡。注意:头抱菌素类一般不要求做皮试,但头泡米诺头、泡替安等少数品种,需要做皮试。头泡米诺说明书上写明:有可能引起休克,事前应做皮肤试敏反应为宜。头抱替安说明书上写明:由于有发生休克的可能性,给药前应详细问诊,最好在注射前做皮肤敏感试验。I级定义: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判断:同时满足下列情况时可判断为I级错误:差错确实发生;差错累及患者;可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案例:患者,男,40日

8、(新生儿)。因轻度咳嗽10天,间断性抽搐3天入院进行治疗,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性低钙血症、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疹,医嘱给予10%葡萄糖7mlJQ5%氯化钙,缓慢静脉注射。药师取药时将10%氯化钾注射液Iom1/支误认为5%氯化钙IOml/支发出。护士在配液过程中误将氯化钾当作氯化钙吸取了5ml,加入到10%葡萄糖7ml中,给患儿静脉缓慢注射。静脉给药后,患儿病情加重,面色苍白、口周发灰,继而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止死亡。上述9级可归纳为以下4个层级。第一层级:错误未发生,包括A级;第二层级:发生错误,但未造成患者伤害,包括B、C、D级;第三层级:发生错误,且造成患者伤害,包括E、F、G、H级;第四层级:发生错误,造成患者死亡,包括I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