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2555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篇文档梳理课本中的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课本内文化常识思维导图九州、八麓、六合、五岳、三泰山川山东、山西,阿南、关内、关外,在东、SfflL地理官职官署:向苗、侍眶,第中、员外修律为曾署名;工、3、札、兵、刑、政区名:州、通、修、府、睿、Jt叫官家名:知州、知府,0史、太不H序、号、/名、*号、6名.籍贯授、奔、除、迁、底、乞傲骨、慈车.等等IW方为公“茶书广3y播稼咕方为r机构名:校、序、阜、学、国于监加“仁”帝王自你:常人、量仆、不才、不便、M0人、Wt人液你加宜宜育王:IrF、虹、大王帝号、庙号公、礼足F、文、大人学校取员:条制、博士、则、t学、学政、司、t学生,学子、奸、秀才、黄生、触

2、名号文化文化词语贡举、M、制举芦延1、孝、秀才M*多M、院试、会试、Mt植1元.会元、状元加先”字,婚.从字等各,固定称号布衣、MK七庙;天于七*,大子、一倚,It号,一号,庙号:造泉法太卑,少串.郑祭、社日2三.北出、南面、东向宗法礼俗四力五蛉、六之、五音、跄史子集、诸子百家年号纪年法e年法干支配年法十天干、十二财隼号、干支靖合纪年,如IOi丁哀冬历法按序我示图1因按而应才.WX春、仲牧、明集丧葬、祭礼瓯及外天文历法用Fjtle日,IP六月丁丑次月初加圮日法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故肥日特定界潮妃日aPr时法十二个时辰、五更、ft节日、廿t上元、七夕、重九.二十四节气天文:星及名务、圭表、明阳

3、方法一回归课本,分类识记古代文化词语,散见于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文下一般有注释。比如,2021年全国甲卷“庙社”一词,在课文中多次出现其关联词语,“一夫作难而七庙琪”(过秦论)、“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庙”和“社”的义项与高考设题选项相近。这类词语的考查,凸显与教材的衔接之紧密。对这类词语含义的把握,积累是最好的方法。复习时,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以教材为原点,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分类识记。如可利用新教材整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古代文化知识。(一)名号、称谓1.敢以烦刑事。(烛之武退秦师)2 .公日:“吾不能早用了,

4、今急而求了,是筹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3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4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5 .厚子不足与谋!(鸿门宴)6 .则非革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7 .见馋有好烦其令。(种树郭橐驼传)8 .考手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如: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有职守之人,即官员;指供役使者,仆从;对对方的敬称;差事,工作。本句中是对秦伯的敬称。2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用于尊长和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古

5、代帝王使用的谦称有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毅(不善)等。3 .“陛”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请其代为转告。后来“陛下”就成为臣子对帝王的敬称。4 .古人通常表示尊敬对方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谦时也称自己的名。如“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5 .是对人的鄙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6 .古人用以代指本人名字。7做官的。如“人牧”,即人君。古代指统治百姓的国君。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8.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君子”指当时的统治者。后来指有道德的人。动动手对下

6、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B.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表扬性称号叫谥号。C.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这是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D.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二)官职、官署1.毋内语俅。(鸿门宴)2 .楚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3,遣烝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孔雀东南飞)4 .稍迂至移中厩监。(苏武传)5 .名属教均第一部。(琵琶行)6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岑侬。(屈原列传)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

7、画出识记要点。1.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此处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7 .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8 .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9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转调叫转迁,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10 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及百戏的教习、演出等事务。11

8、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B,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官吏奖惩任免诸事。D.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清代为知县别称。(三)宗法、礼俗1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五代史伶官传序)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X也。(鸿门宴)3 .项王按剑而墀曰。(鸿门宴)4 .新妇入春廖。(孔雀东南飞)5 .修禊事也。(兰

9、亭集序)6 .一夫作难而七原梁。(过秦论)7 .外无期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 .“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牛、羊、猪三牲全备,叫“太牢”。)2 .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

10、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踞”表示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4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5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详,称为“修禊”。6 .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桃(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天子的宗庙。7

11、.期功:古代服丧的亲族。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需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B.臣,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C.觐,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日朝,秋见日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D.执手,同“拱手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o(四)天文、历法1.覆写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2岁在号卫。(兰亭集序)3 .七月即军。(赤壁赋)4 .徘

12、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5 .水邳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6,奄奄典奇后,寂寂室初。(孔雀东南飞)7.伊秋至冬。(归去来兮辞)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 .古人最初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2 .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五十年称“癸丑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3 .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

13、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4 .斗宿和牛宿。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5 .“永和”,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6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日落以后天还没有完全黑的时间,一般是指19点至21点。“人定”,是亥时,夜深人静的时候,21点至23点。7 .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各季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季”是第三。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

14、、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黄昏”在“人定”之前。8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C.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D.伏日,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五)古代地理1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沛公欲王去中。(鸿门宴)3,沛公居中率时。(鸿门宴)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窜。(鸿门宴)5 .南取汉申。(过秦论)6 .而倔起

15、吁胞之中。(过秦论)7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 .“路”,宋元时行政区划,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2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关中。3 .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嵯山、华山、太行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此处指靖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4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不同于今天的河北省和河南省。5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兴元,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地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6、。6 .在广袤田野上呈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小路。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小路。7 .“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秦,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8 .长江在古代是重要的地理方位词,如“江表”“江左”“江东”,均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9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10 “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鸿门宴“沛

17、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六)民俗、节日1.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2 .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3 .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4 .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5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 .吾妻归宁。(项脊轩志)7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 .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2 .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

18、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3 .古代坐具。4 .黑色单衣。在古代指代内容非常丰富: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后借指失意的官员;泛指官职卑微。5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6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7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日”,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8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

19、的根本。C.初七农历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D.“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七)文化、科举1.妇女无所率。(鸿门宴)2登泰山记。(登泰山记)3 .甘熙至皿猿哀鸣。(琵琶行)4 .当此之时,齐有善学赵有干厚,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过秦论)5 .方茗经传皆通习之。(师说)6 .归去来兮蒋。(归去来兮辞)7 .死当结草。(陈情表)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通常指封建君主到达某地,也叫巡幸。也可以指皇帝对妻妾的宠爱。此处为后一种意思。2

20、.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主要还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3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时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地看,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其说成是杜鹃啼的血。4 .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侵扰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等

21、)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就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故被称为“战国四公子”。5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6 .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文体。因为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7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

22、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自己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此擒获杜回。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8 .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及第后考生对考官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C.促织中“操童子业”即“童试”、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

23、段。D.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其他1 .因为f句,歌以赠之。(琵琶行)2 .章聚下相见。(孔雀东南飞)3寄蜉娜于天地。(赤壁赋)4.故不积睦”。(劝学)5,外埃衡而斗诸侯。(过秦论)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动动口读读背背下面的相关解释,圈画出识记要点。1.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主要体裁有“歌”“行”“吟”。2 .在汉文化圈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中原地区墓穴挖掘偶遇出水混合黄土如黄泉,故古人以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在古代常表示极、多之意,九泉

24、指深不见底的地下,地下极深处即所谓黄泉。3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人们常用它比喻人生短促。4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蹉”,跨出两脚为“步”。5 .也作“连横”,战国时张仪的政治主张,与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相对。连衡即采用离间之计,使六国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6 .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动动手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B.“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故易其名曰赋,曰禄,

25、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C.家讳,亦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家的不光彩的事情,如出身卑微、贫困、疾病等。D.箕踞,坐时两腿伸直张开,形似簸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方法二内引外联,合理推断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从命题方式看,并不主张“死记硬背”,因为考题放在文本中考查,而不是单独命制一个知识小题,加点的词语均与前后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在课内古代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比附课文,紧扣语境,合理推断。1 .关联教材推断揣摩文言文中文化知识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语句体现出来的相关背景、句意等来判断。比如2020年新高考I卷中第11题的D项,

26、“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可联系高中课文促织中“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语句进行印证。2 .巧于归类联想由一点展开相似或相反的相关联想。比如记科举制度这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联想到汉代实行察举征辟制,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明朝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像这样把与科举制相关的知识归纳整理,方便记忆。再如官职变动,可以进行如下相关联想:卷予剧聊渊既光娥犀傩职3 .剖析词语推断试题中的文化知识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如全国11I卷中第11题的C项,“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前”有前任的意思、,“尹”是职官名,如果联系语境,把“前尹”解释为开封府前任府尹,没有错误;但联系“令尹(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京兆尹(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的意思看,选项在这个方面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