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EducationReformintheAg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作者:XXX作者简介:xxx,女,博士,XXXXXX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1)o原发信息:xx大学教育评论2023年第20231期第62-82页内容提要:文章试图在明确界定人工智能概念的本质和边界的基础上,以史为镜,分析人工智能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人的智能发展的两个途径,强调技术是人的认知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装置”。其次,通过对人工智能三条故事线和两个概念的辨析,明确了当下所讨论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第三,通过对进化认识论“三个世界”框架的拓展,区分了两类
2、技术,建立了一个包括“硬”技术和“软”技艺在内、处理各学科知识的通用框架方法。第四,基于对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与“自由七艺”属于同一类,是数字媒介基础上的一种从事知识生产和学习的“新工具”。第五,分析了数字媒介的两大特征,以及在“人类知识大度的新地基”上人类知识版图正在发生的变化。最后,基于对教育变革历史的“长时段”比较分析,提出了未来教育变革的三大主题。EducationReformintheAg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XXX词: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技术装置/自由七艺/进化认识论期刊名称:教育学复印期号:2023年09期ChatGPT的问世引起
3、了全球热议,它能同时回答网上大规模并发的英文、中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多语种以及医学、文学、历史、写作、诗歌、编程、绘画等多学科问题。从大规模并发、多语种、多学科这几个指标来看,ChatGPT已经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智能.这表明,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l应用已经初步具备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特性,全球AI实验室纷纷投身其中,掀起了一场AI技术竞赛对于Al的这一重大进步,全球各界给出了不同的评论.其中既有热情的期待,也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比尔盖茨(BiilGateS)撰文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TheageofAIhasbegun)!埃隆马斯克(ElonMUSk)则与上千人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4、呼吁全理所有机构在6个月内暂停训练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并加快制定AI安全协议.公开信表示:当代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开始跟人类竞争日常工作任务,人类必须自问:我们应该让机器用宣传和谎言淹没我们的信息渠道吗?我们是否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自动化,包括那些令人满意的工作?我们是否应该发展非人类思维,让它们最终在数量上、智力上超过我们,淘汰并取代我们?我们是否应该冒险失去对我们文明的控制?担忧一种技术超越人的智能会淘汰和取代人类,在历史上可能还是第一次.但对新技术的恐惧、担忧和批判,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新鲜事.”76年,英国发明了蒸汽机,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干千万万工人的饭碗口,在英国引发了一场现代工业革命.19世
5、纪末,纽约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马粪是当时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汽车的发明解决了马粪问题,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然而,若干年后,尾气污染又变成了城市;健的新难题。汽车延长了人的通勤距离,为了躲避城市污染,富人纷纷搬离城市,住到空气清新的郊区,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郊区化运动。汽车对马车的取代显示了技术创新如何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动态发展变化。再往回望,19世纪上半叶,欧洲正处于蒸汽机和电报两项技术发明带来的社会变革进程中.1845-1846年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变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他批评了黑格尔”仅仅考察概念的前进运动的历史哲学,开创了从
6、生产方式变迁入手,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2值得注意的是,人们经常用马克思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理论分析物质产品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却很少有人将这一理论用于分析精神产品的生产,这里的精神产品包括“虚构故事和非虚构的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精神产品一直被看作人的智能”的产物,人就是生产者,不需要借助工具和技术.因此,当ChatGPT这样的生成性人工智能能编写论文、设计图像、生产精神产品的时候,人和人工智能就被视为同类。于是,就出现了公开信中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并淘汰人这一命题。如果把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变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的论述带人精神产品生产领域、建构一个人一技术一精神产品的
7、三要素生产关系模型的话,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话题就应该变成:当精神产品的生产工具从印刷技术变成人工智能(技术)之后,其生产和消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可见,要讨论人工智能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首先需要厘清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明确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基于此,才能分析和判断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影响.一、人的智能:内嵌的“技术装置”人的智能不仅是一个人脑子里”的感知和认知行为,还是一种社会建构行为.18世纪法国发现的野孩子,20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河北、山东等地流行的“沙袋育儿法3,都表明在霎幼早期发育中,如果缺乏足够的外部语言刺激,其智力发育将处于停滞或迟缓的状态。
8、智能的社会建构性意味着人的智能发展需要与他人进行社会合作,合作离不开表达和交流,因而,支持人类表达与交流的技术,既是人类社会合作的基础,也是人的智能发展的基础.让我们回到人类智能发展的源头,考察人、技术、智能和认知的关系.(一)回到源头:人类认知的两个前提条件在讨论人类智能发展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人类认知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大自然从不说话,不言明事实”,关于科学和真理的猜想与反驳,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人类认知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大自然的观察与表征,表征是形成人类知识的起点.第二,受生命的时间长度、活动的空间距离的影响,人的直接感知范围非常有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VramNoamChom
9、Sky)曾在演讲中提到,人天生自带一套感知运动系统,ABgi中肯定在思考着某种东西.但在前语言(PreIingUiStiC)时代,这种思考完全是内在的(internally),既无法与他人分享,也无法获得他人头脑中的经验感知.在前语言时代,假定智人A在狩猎采摘的时候,看到小动物吃了植物1死了.他凭感知判断植物1有毒.于是,他会小心地避开这种植物.同样,智人B观察和感知到植物2有毒,智人C观察感知到植物3有毒。由于A、B、C头脑中关于植物L植物2、植物3有毒的感知,无法说出来分享,每一个人都只能像神农尝百草另瞭一尝试,结果成倍增加了每个智人中毒死亡的危险。(二)口头语言与人类第一次“认知革命”口
10、头语言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一场伟大的“认知革命。对于口头语言人类最早使用的表达和交趣术一是怎样产生的,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在尤瓦尔赫拉利(YUValNoahHarari)的人类简史中,这场革命发生在7万年前;在乔姆斯基的讲座中,这场革命发生在5万年前;维基百科口头语言词条中引用的一项研究,则把口头语言的出现往前推到了10万年前.有了口头语言,智人A、智人氏智人C脑内的经验感知,就可以借助口头语言外化(externalize)地表达出来,相互分享。外化首先是编码(encode,即说或写)。智人A、B、C把各自的经验用语言编码出来,集中到口语”知识的容器中。现在,这个容器中包含3条关于植物的知识,超
11、过了A、B、C每一个人的经验感知(见图1).其次,A、B、C通过解码(decode,即听或读),获知了另外两个人掌握的知识.A、B、C关于植物枷识扩大了3倍,这种知识分享成倍地提高了早期智人的生存概率。今天,ChatGPT的大语言处理模型中也包含f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就是模仿了人类对话交流的传播模型.早期智人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二是借助语言符号编码和解码,从知识的容器”中获得他人的感知经验。人类智能从源头起就已经嵌入了“技术装置。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确存在某种共同的技术基础。二、人工智能:区分三条故事线和一条分界线从20
12、16年AIPhaG。出现以来,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关于人工智能的展望、憧憬和担忧等各种讨论中,既包括睿智而冷静的思考,也混杂着科幻电影所营造的神话想象,以及创业公司在竞争中提供的营销宣传故事。围绕人工智能形成的舆论喧嚣中,一方面混淆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脑科学等三种不同领域的“人造智能想象,另一方面又混淆了纯人工智能和广义的人工智能产业的边界.为了准确认知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影响,首先需要理清这三条不同的故事线索,并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导弹、炸药技术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一)人工智能:三条不同的故事线社交媒体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和喧嚣中,实际上混杂着三种不同的“人造智能”的想象这三种
13、人造智能分别是:信息科学领域基于数据和算法的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可能出现的人造人”的智能问题,以及脑科学领域通过脑电信号直接向人脑中注入知识的智能获取技术.1.基于“图灵机”体系结构的人工智能1950年,阿兰图灵(AlanMathisonTUring)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4f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1956年,在达特茅斯召开的人工智能研讨会上,由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创造了人H智能这一术语。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终于在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6年出现的AIphaGo,2018年出现的AIphaFoId,20
14、22年出现的ChatGPTi以及AI绘图、人脸识Slk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应用,这些都属于基于“图灵机”体系结构的人工智能,即基于数据和算法的人工智能.2 .生物基因工程发展可能带来的“人造人的智能问题基因测序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通过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编辑等修复受损的人体器官、治疗疾病等带来了新的技术发展空间,也为人类探索浩渺的宇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能通过基因工程制造人的话,宇宙飞船就可以携带着人类基因探索宇宙。一旦找到与地球相似的生存环境,就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培育“人造人,从而实现人类的宇宙迁徙这样就解决了漫长的宇宙探索中无法回避的人的死亡问题,打开了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大门.人造人的
15、大胆想象不仅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也面临巨大的伦理风睑.特别是在全球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合成生命可能蕴含着人类无法控制的巨大灾难和风险.另外,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出现了“人造人”的生物体,智能仍然是另一个问题。这个人出生的时候,头脑中与生俱来已经装满了人类知识?还是像人一样,需要教它说话、写字、用电脑?如果需要教的话,这个人造人”的智能问题又回到了人的智能的问题。因此,从生物基因工程发展的现状来看,人造人的智能问题还很遥远,不能把人造人”的智能问题与人工智能混为一谈。3 .脑科学和脑机接口第三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畅想来自脑科学领域.一些教育研究者畅想,如果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把知识注入人脑,就不需
16、要花费十数年时间学习,学校将被彻底淘汰.需要澄清的是,脑科学主要研究人脑的生理功能结构问题,远未涉及人类意识”的问题。关于大脑的工作机制,如何接受信息、存储信息、陋信息等,我们仍然所知甚少。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关于脑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实际上是受计算机体系结构启发提出的一个假说。5这些结构及其活动仍然是主要以假设的方式存在的,尚无法与大脑具体的位置或运作相联系ChatGPT问世后,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早间栏目就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话题访谈了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WOZniak).沃兹尼亚克曾专门回到大学研究心理学和大脑认知,他发现,我们并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
17、的.沃兹尼亚克说,人们假装了解智能。但事实上,我们确实知道怎么用9个月时间“制造大脑,但对智能几乎一无所知.脑科学研究目前还聚焦生物医学研究,而不是认知和智能的研究。脑机接口技术试图通过读取和解读人的脑电信号,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神经和肌肉的体夕MB号传导系统,以修复因意外或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读取和理解脑电信号,尚处于起步阶段.向人脑中批量写入脑电信息以注入知识,目前看还遥遥无期,且面临严重的伦理危机.电击本来就是一种控制精神病人的手段!总之,就目前发展而言,通过脑机接口把知识注入人脑还是一个神话.故不应把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技术混为一谈.以上对人工智能三条故事线的分析表明,当
18、下谈论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以“图灵机”体系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硅基”智能.这种智能跟人造人”的智能、脑科学、脑机接口属于不同的技术类别,本质上还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算法的信息技术。(二)分清纯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产业为了分析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区分纯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产业。本文以AIPhaG。战胜李世石和“杀人蜂”为例,进一步分析纯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别,从而区分人工智能技术和导弹、炸药等其他技术的差别.1 .AIphaGo战胜了李世石新闻媒体以AIphaG。战胜了李世石”为标题,报道了AlPhaG。与李世石的对弈.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李世石对面坐着一个人形的机器人”,这
19、是一场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对等较量。实际情况是,AIphaGo与李世石、柯洁对弈的时候,对面坐着同一个人他来自AIphaGo研发团队,按照AlPhaG。的计算结果,完成落子”的动作.在这两场围棋对弈中,AIphaGo只负责计算,给出落子的决策建议,由人来完成落子的动作.当然,这并不是说“落子的动作不能由机器完成.事实上,日本早就开发出可以按照纵横坐标落子”的无智能的、自动控制机器人.如果将AIPhaG。的智能算法嵌入自控机器人,这个自控机器人就变成了一个智能下棋机器人.这个分析表明,AIPhaG。本质上只是一个按照围棋的19x19数据格式与输赢规则等进行复杂计算、给出落子建议的智能程序,还是一
20、种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纯人工智能技术。2 .迷你无人机一杀人蜂2017年,在联合国召开的一次自主武器研讨会”上,播放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图尔特拉塞尔(StUartRUSSelI)教授构思、非营利的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ofLifeInStitUte)资助、一家名为SpaceDigital的工作室制作的一段7分钟衩濒.柳助介绍了一款迷你无人机一杀人蜂,它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自带3克炸药,会自动搜索袭击目标.“杀人蜂通过全场扫描找到目标石人像后,穿透石膏像的头骨,在脑内引爆3克炸药.这个嫩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力和恐怖感,带来了上千万的播放量,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大讨论.如果
21、用系统化思维把杀人蜂”拆开,其技术组件包括飞行系统、炸药、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技术.飞行系统、炸药、摄像头等都属于I专统技术,只有人脸识别属于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技术的组合,带来了一种无人操控的、迷你智能型杀人武器。时隔5年后,这种智能无人机已经出现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现在市场上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就是在传统的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中嵌入了一块能够进行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的人工智能芯片,从而可以和人对话,控制室温、湿度、定时等,产生了一种类似与人对话的智能效果.由此可见,广义的人工智能产业是纯人工智能和其他传统技术组成的一个交叉学科.在传统技术产品中嵌入人工智能构件,导致了传统产品和传统产业
22、的升级换代.其中的纯人工智能组件依然是一种以“图灵机”体系结构为基础的、基于雌和算法的智能程序。三、媒介技术与人类认知:20世纪哲学认识论的转向根据上文分析,人的智能依赖技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种技术。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存在相互重叠的区域个依赖语言、文字建立起来的符号表征、数据汇集、分析和处理的空间。从数育的“技术”发展史来看,人的智能对语言、文字、数字、图画、视顷等技术的依赖由来已久刀,这一类支持人类表达、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技术,在人类智能发展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0世纪,语言对人类认知的影响引发了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哲学,影响了整个2
23、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如德里达、福柯、美国的奎因(WiHardVanOrmanQuine),索尔克里普克(SaUlAaronKriPke)和戴维刘易斯(DaVidLeWiS)等都曾深度涉足语言哲学的研究.2011年图灵奖获得者、贝叶斯网络之父、因果推理算法的创立者之一、人工智能科学家朱迪珀尔(JUdeaPearI)在T专访中表示,他的研究深受奎因、刘易斯等人对语言认知、数理逻辑研究的影响8,语言哲学和数学哲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思想源泉之一.遗憾的是,语言哲学和数学哲学止步于符号、语义学、数理逻辑的层面,没有迸一步探究底层的技术”基础对哲学认知的影响.20世纪科学哲
24、学研究的一个流派进化认识论,将(媒介)技术纳入了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畴.(一)进化认识论:将媒介技术纳入认识论的范畴卡尔波普尔(KarlP。PPer)等人创立的进化认识论学说,将媒介技术纳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框架.波普尔对西方哲学传统上的一元认识论和二元认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打破主一客二元认识论,提出了Y三个世界”的认知论框架。9唐纳德坎贝尔(DonaIdCamPbelI)创造了“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epistemology)这个术语口0;媒介哲学家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对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口1.突出了媒介技术在人的认知和人类社会协作中的作用,形成了
25、图1所示的“三个世界”理论.图1三个世界理论框架在进化认识论的“三个世界框架中,世界r指自然的物理世界,世界2是人的世界,“世界3是客观知识的世界。波普尔说,世界3是由说出、写出、印出的各种陈述组成的世界12,其中既包括正确的理论,也包括假说和误.这里的”说出、写出、印出正好对应看媒介技术史上的口头语言、文字书写和印刷技术,表明媒介技术是客观知识世界”建构的基出.然而,波普尔并没有就此进行详细的论述.(二)对“世界3的进一步拓展: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元认知”框架媒介技术怎样影响了客观知识世界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当媒介技术发生变革的时候,客观知识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变革?16世纪,当欧洲人经历从手工抄
26、写到印刷技术变革的时候,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法国人文主义哲学家彼得拉米斯(PeterRamUS)和笛卡尔(RenatUSCarteSiUS)等人也遇到这个难题.经过深刻思考后他们领悟到,在人和思想文化之间还隔着一个工具,即从事知识劳动的“技艺”.培根认识到,人类并非赤手空拳”地认知世界.他指出:在机械力的事物方面,如果人们赤手从事而不借助于工具的力量,同样,在智力的事物方面,如果人们也一无凭借而仅靠赤裸裸的理解力去进行工作,那么,纵使他们联合起来尽其最大的努力,他们所能成就的东西恐怕总是有限的。13面对印刷技术和大航海带来的“知识爆炸,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
27、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创造的从事知识劳动的工具论,谖无法应对印刷时代的挑战。培根批判亚里士多德学说,针对亚氏的工具论撰写了新工具.拉米斯对中世纪大学的“三艺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设计形成了一套包括数学在内的新文科课程.他还提出了一种分析文本、编写教材的方法和范式,被称为“拉米斯方法个用来解释知识与现实、体蝴识的不同分支之间联系的通用框架(auniversalformula).口4笛卡尔用坐标系把算数和几何统一起来,创造了解析几何.他想创造出一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通用方法,其谈谈方法的全名就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口5伽利略说数学和几何是科学的语言,牛顿进一步创造了微积分.就
28、这样,在印刷机发明以后,16-17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哲学家按照印刷技术的特征,创造出一套新的处理知识和认知问题技艺”,构建了近代人类知识大厦的新地基.印刷技术变革的历史表明,当媒介技术发生变革的时候,世界3:客砌识的世界”的技术基础随之发生变化,生产精神产品的技艺(arts)也随之相应改变.20世纪后半叶崛起的媒介环境学派和21世纪的“数字人文”研究者都把媒介技术创新带来的这种变革看作马克思的经典生产方式变迁”理论在思想、知识、文化领域的延伸。在爬梳了希腊哲学、技术哲学、修辞学、印刷技术时代的教育变革历史与媒介环境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三个世界理论中的“世界3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提出了如
29、下页图2所示的新“世界2:客观知识的世界”框架.16这个新的“世界3框架包括三部分内容.(1)客观知识世界的地基,即由硬技术和软”技艺构成的一套表征、分析、传播知识的通用框架方法,无论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科学知识,都离不开符号、载体、复制传播等“技术以及文法、修辞、逻辑、内容编排等技艺,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认知工具.(2)指向世界Im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这类知识可以借助对自然世界的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的方法。(3)与世界2的人类社会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等学问,这类知识是在人类交往和社会发展中建构出来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本质上很难验证.图2新世界3:客观知识的世界(三)新
30、“世界3:客观知识的世界”框架的启示1.两种技术按照拓展的“三个世界框架,人类发明的技术可以分成两大类:世界1技术和世界3技术。“世界1技术指通过改变自然造物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属性,生产出衣食住行等人造物或释放出能源电力,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牛的技术。世界1技术以自然造物为原材料,离开了大自然的恩赐,人类不可能凭空制造出“一粒尘埃,自工业革命以来两百多年的时间内,世界r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经在自然世界中改造出一个人造物理空间所谓人类纪”.今天人类居住的房屋,就是一个连接着自来水、电力、网络、道路等公共设施的“人造物理世界.在世界r技术的改造下,地球已经从纯自然世界被改造成了“自然+人造物”构成
31、的混合生态环境,人的生存技能也从奔跑、采摘和狩猎变成了好好学习.世界1技术通过改造环境,也改变了人.“世界3技术指的是说的、写的、印的技术即支持人类的表达、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技术口刀,这类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支持人类的表达、交流与协作。媒介技术并不直接产出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它通过支持人类的有组织合作,间接地推动了物质资料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在媒介技术的影响下,客欢知识的世界”的容量从原始智人时代的接近于零,发展到今天浩瀚辉煌复杂的知识体系;人类合作的规模也从原始部落发展到今天广土众民的全球化时代.2 .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三个世界”框架为区分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
32、论框架.人的智能属于世界T范畴。人对世界的认知一部分来自个人的直接经验,一部分是从世界3符号阅读中获得的、自古至今全人类积累的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成果。人工智能属于“世界3范畴。人工智能借助于数据和算法,将人类自古至今积累的,以声音、文字、数字、图表、视频、VR等符号表达的人类经验和知识进行数字化表征和计算,生成并输出文字或视觉化的表达.从拓展的“三个世界”理论框架来看,人工智能与古希腊的“自由七艺(liberalarts)、16世纪一17世纪形成的新修辞和新工具,属于同一类.它们都是在特定硬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从事知识劳动的软技艺。硬技术和软”技艺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知识大厦的地基.四、前人工智
33、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为了展望人工智能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本文以世界3中通用框架方法为基础,以历史为镜,对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变迁与教育变革做概要分析。(一)口传与吟诵诗歌口头语言以人的喉咙发出的声音作为表征符号,以人脑的记忆作为记录载体,将吟诵和表演作为内容传播的手段.口传是一种同时在场”的传播场景,传播范围有限.记忆作为一种记录载体,容易遗忘.这种硬技术的局限性,制约了口传时代的软”技艺.为了避免遗忘,口语时代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套语、箴言、隐喻等文法和修辞软技艺。当时整个口语知识界或思想界都依靠这样的套语来构建思想。18荷马史诗就是依靠这种修辞软”技艺编写的,其内容涵盖早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哲
34、学、政治、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的“客观知识,在口语时代,所有知识都表现为一串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声音流。(二)文字书写与“自由七艺大约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发明了字母表,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一从口传到书写”的媒介技术变革.希腊字母文字、古埃及莎草纸、手工抄书的匠人,就是希罗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先贤使用的硬技术基础.处于书写文明开端的希腊哲学家并没有一套现成的书面表达的词、句和文法、修辞及逻辑可用。他们首先打造了一套手工书写环境下表征(编码)、组织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套表达思想的字、词、文法、修辞、逻辑的软技艺,即自由七艺。苏格拉底是最早下定义的人,柏
35、拉图创造了对话录的文体和辩论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留下了诗学、修辞学、工具论等一系列著作.也就是说,希腊哲学家首先创造了一套表达思想的概念、文法、修辞和逻辑软技艺;然后,又用这套“技艺撰写了希腊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概念如本体、谓词等,就来自希腊哲学.德国当代媒介哲学家基特勒(FriedriChKittIer)因此称亚里士多德为最伟大的希腊语言创造者”19借助于这套硬技术和“软”技艺,希腊人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人类知识的伟大征程.第一次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他把所到之处发现的图书、植物样本、地理发现等都送回雅典,送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后者创办了当时雅典最大的图书馆。第二
36、次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港创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和博学园.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前1世纪,托勒密王朝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对所能获得的人类知识进行了搜集、翻译、整理、编目和出版,使人类知识超越了口彳韩B落的局限,铸就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文明.然而,由于莎草纸和羊皮纸数量稀少,手工抄写的出版效率低,在漫长的手抄书时代,图书和纸张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只有少数人有机会接触文字和图书,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社会协作和教学依然主要依靠口语交流。20受传播生态环境的影响,中世纪知识分子随时准备放下图书,登上教堂的布道坛和大学的讲坛,向不识字的信徒布道,与同行展开口头辩论。中世纪大学的“三艺课程中,一直保留
37、着演讲、记忆和速记等技能训练。瑞典大学一项关于早期现代波罗的海地区学术文化”的研究发现,在17世纪以前,学生毕业答辩的成绩主要倚重口头表述,而不是书面论文。当时的论文都很短,而且大多数没有署名.与今天的情形正好相反.21(三)印刷技术与探究知识的新“技艺15世纪中叶,古登堡印刷机的发明使图书出版告别了手工抄写,进入印刷技术时代.文字/数字/图形,人造纸、印刷机的批量精准印刷、图书出版发行网络成为印刷技术时代的“硬技术基础.人类迎来了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为了给饥饿的印刷机寻找“食粮,欧洲人搜集、挖掘了积累上千年的羊皮手稿;大航海的航船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植物、地理知识和不同文明的思想观念,欧洲人迎来
38、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知识爆炸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已经无法应对这场新的知识变革,必须创造一套与印刷硬技术相适应的软”技艺.16世纪的人文主义学者像古希腊的哲学家、今天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一样,创造了一套新的在印刷技术环境下编码、分析和组织知识的软”技艺.拉米斯等对中世纪三艺”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去掉了带有口传色彩的“记忆,将演讲改成了”发表,保留了修辞学中的“风格;把创意和谋篇布局”两部分调整到逻辑学中,形成了拉米斯主义的新修辞学和新逻辑学文科课程22。不过,印刷技术对软技艺最大的改变来自数学的普及和大发展。算数和几何作为科学研究的语言种探究知识的新技艺,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印刷断发
39、明前后的数学几乎属于两种不同的“物种,主要差别有三点:第一,阿拉伯数字的普及应用;第二,几何图形的标准化、批量印刷;第三,对数表、因数表等数学表的大批量印刷和广泛使用.这三个变化,都和图书的批量印刷有着密切的关系.1.阿拉伯数字中世纪欧洲流传的很多数学手抄书使用的是罗马数字或其他的数字体系。罗马数字没有明确的数位概念,如IV、V、VLIX、X,XI,用罗马数字做加减乘除运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莱文森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教授大众媒介入门时,一上课我就许诺,凡是能够完全用罗马数字做一个简单乘法的学生,我者哙他一个满分A.但是,始终没有人能够把罗马数字换算成阿拉伯数字,笔算心算都不行.“23阿拉伯数
40、字大约在10世纪就传到了西班牙.12世纪将几何原本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文的英国学者阿德拉德(AdelardofBath).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LeonardFibonacci)都大力推崇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他们的书在当时(手工抄写的)出版量”都很小,没有多少人知道和使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中叶,古登堡印刷机发明以后,意大利神父、数学家、复式记账法之父卢卡帕奇奥里(LucaPacioIi)认由U:生活需要数学除非改用阿拉伯数字,否则数学就不会有多大作为.”241494年,帕奇奥里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论著算术、几何与比例大全.他将纯数学与商业记账的实用需求结合在一起,为推动数学的日常应用
41、、普及阿拉伯数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494年1504年的十年间,这部通俗语的数学百科全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数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图形概念在手抄书时代,文本抄写和图画复制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由于画师的训练比培养抄书工匠更为复杂,所以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很多手抄书中的插图如托勒密的地图、盖伦的解剖图、老普林尼的植物图等,大量丢失,后人很难读僮其中的内容。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也同样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世纪学者不知道欧几里得,弄不清楚波伊提乌斯(BoethiUS)所谓的三角形内角为何物.13世纪以后,经院哲学家听说了欧几里得,但还是不知道内角为何物.251482年,德国印刷商拉特多尔特(E
42、rhardRatdoIt)在威尼斯印行几何原本的首版印刷书时,精心设计了六百多幅图表26,于是,内角”一目了然.几何原本从此变得清楚、一致,广为人知.16世纪末,数学符号激增。1614年,纳皮尔(JohnNaPier)发明了对数,之后笛卡尔发明了坐标系,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印刷机发明以后的五百年,数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3 .数学表数学表又是另一种情形。数学教科书中的图表不是用来读,而是用来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数学用表中,就列举了20余种常用的“数学表.13世纪一16世纪,牛津研究历法的教士必须要记住160行六步格的诗,才能从事天文历法的计算.2713世纪初,斐波纳契在腓特烈二世的
43、赞助下,编制了算经(LiberAbad),但要记住书中的换算表却真是T牛难以完成的苦差事.28一直到15世纪印刷机发明以后,数学表才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数学工具书”。纳皮尔的书印刷出版后,对数表减少了天文学家的手工计算量,相当于使欧洲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T%29用今天的话来说,对数表的印刷大大增加了欧洲天文学家的算力。这种新的技术装置”构成了现代人类知识大厦的新地基”,为人类打开了前所未有枷识疆域,也导致了从中世纪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印刷机发明早期,伊拉斯谟、路德的小册子以及日常实用技术手册的大量出版,打破了中世纪大学对教育的垄断.当时曾有人疑惑,人能向一本不会说话的书学习吗?30然而
44、,当字典、词典以及18世纪狄德罗(DeniSDiderot)的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出版以后,人们在辩论中经常引述书上的内容,书已经变成了知识权威的象征。依靠读书学习,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普遍、日常的一种学习方式。图书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随着对古代知识的挖掘和新知识的产生,图书数量不断增加,编制图书分类目录成为搜索、使用知识的一种现实需求,各种图书分类目录被编制出来.在一版又一版图书分类目录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现代学科分类雏形逐渐涌现,并于19世纪形成了今天大学的学科分类体系.(四)电子媒介与次生口语时代”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SamUelMorSe)发明了电报,人类进入了电子
45、媒介时代,电子媒介利用电信号作为表征符号,用海底电缆和无线电波远距离传送信息.人类迎来了一场伟大的通讯大航海”运动.电信号的快速、远距离传播反过来让世界的尺度缩小了,变成了一个“地球村”。20世纪初广播和电视发明以后,人类才可以把声音和视频传播给远方的听众和观众。这种中心化的、单向传播的广播网络,相当于把伯里克利和荷马请进了演播厅,是一种对大众讲故事的好载体,政治宣传、产品营销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瓦尔特翁(WaIterong)把电子传播时代称为次生口语时代”.但是,由于广播电视是一种中心控制的单向传播媒介,对编码、解码的支持不对等.大众可以解码电视节目内容,但编码还是要回至题上书写.所以,
46、电子媒介在支持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仍然主要依赖印刷技术的修辞手段。五、人工智能的本质:数字技术时代的软技艺从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历史回眸可以看出,自文字发明以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知识记录在纸张上,智能在人的脑子里,两者之间一直泾渭分明。20世纪,当数字媒介技术把口语、文字、数字、图片、视频等所有表意符号都变成9匚进制符号,存储在芯片上时,知识具有了自主应答能力,变得像人一样具有了智能。人工智能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一)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数字媒介的两大新特征与口传语言、手工抄写、印刷技术和电子媒介相比,数字媒介技术有两大新特征.这两大特征是20世
47、纪以来人工智能出现的底层”技术基础.4 .01二进制表征体系数字时代所有的表达,无论文字、图片、音视频,还是VR、游戏、地图等,存储在芯片上时都是一个Ol二进制文件。事实上,01已经成为互联网上通用的世界语。这种技术机制是人工智能诞生的硬技术基础。借助01这个底层通道,计算机可以对两个01二进制文件进行比较和识别计算,进行酗符号的相互转换,催生了人脸识Slk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Q)人脸识SlL即对两张人脸图片的01二进制文件进行一个相似度计算,按照相似度百分比,给出是或否的判断.(2)语音识别,指提取声音的01二进制文件中的表达元素,在大型语料库中参考上下文语境(同音字判断),输出相应的文字。(3)机器翻译,由于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各种语言的文本存储在芯片上都是一个01二进制文件(并具有doc、Pdf等相同文件格式),通过识别文本中字、词、句,并借助对大容量的语料库的计算语言学分析,可以实现中一英、英一日等两种语言的机器翻译.随着互联网积累的大型语料库的发展,机器翻译的准确度越来越高。2 .大数据:研究数据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