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667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刊载印发2022-2023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落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安排安排,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刊载印发2022-2023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农办种20221号)的要求,扎实开展种业市场净化行动,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我厅制定了2022-2023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落地实施方案,现刊载印发给你们,请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地实施,务求实效。联系人: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周孝强电话:02885505542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

2、22年3月曰2022-2023年四川省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落地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提高种业发展质量,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和种业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为指导和基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落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安排安排,以推进种业整治管理体系和整治管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

3、护为核心,以集中整治为抓手,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原则,覆盖品种管理、市场监管、案件查处全链条,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不间断提高整治管理成效,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运转有秩序的良好发展环境。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套牌等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假劣种子明显减少,品种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品种管理不间断优化,品种“身份证”有序建立,品种同质化逐步解决;种业检测鉴定和执法监管能力不间断提升,种子生产经营逐步规范,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不出现重大农作物种子质量安全事故,种业市场净化成效明显。二细化目标。2022-2023年农业农村部门年度细化

4、工作目标如下。省级目标:组织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培训很多于1次;省级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抽取种子样品数量很多于上年;对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对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承储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100%;与公检法等部门建立涉种案件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机制,健全投诉举报渠道,上级部门转办督办的种业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到100%O市州级目标:组织对辖区内种业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企业数量覆盖率不低于50%,品种抽样覆盖率不低于30%,检查反映问题整改合格率达到100%;市场检查和市州级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抽取种子样品数量很多于上年;对国家级制种大县、良繁基地及省

5、级农作物种子(苗)基地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上级部门转办督办的种业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到100%。县级目标:以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加强种业普法宣传,组织对辖区内种业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50%、品种抽样覆盖率不低于30%对辖区内种子经营门店抽查检查覆盖率不低于60%,对被抽查门店备案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不低于30%,被检查企业、经营门店问题整改合格率为100%;辖区内生产经营主体备案率及生产经营品种备案率为100%;达到移送条件的案件,向公安部门移送率为100%;上级部门转办督办的种业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到100%。三、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春夏秋冬关键时间节点,对重

6、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管理,加强违法案件查处,全面净化种业市场。一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1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组织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培训及普法宣传,强化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手段,建立侵权纠纷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在种子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依据品种权人、群众举报投诉以及明察暗访掌握的线索,积极开展品种维权工作。进一步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案件办理,优化案件审查流程,压缩审查周期,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综合执法监督局、省种子站)二强化品种管理2 .加强品种审定监管。一直不间断完善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加强各渠道品种试验管理,加强试验检查频次,对弄虚作

7、假的一律按规定取消参试资格。严格引种备案品种申报材料审查,加强品种适应性试验检查,进一步规范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省种子站)3 .规范非主要农作物记录品种管理。配合农业农村部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记录初审,严查记录初审材料完整性和规范性。结合种业市场专项检查,开展记录品种市场大清理活动,以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为核心,核查记录信息,现场抽取样品,依法严格处理违法违规记录行为。(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省种子站)4 .加强缺陷品种撤销审定(记录)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间断加强品种风险监测力度。对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有不可克服严重缺陷的、未按

8、要求提供品种标准样品或标准样品不真实的、以欺骗伪造试验数据等不正当方式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坚决予以撤销审定或引种备案,停止其在我省生产、经营、推广。对于有缺陷的国家审定品种或非主要农作物记录品种,由省农业农村厅向农业农村部申请撤销审定或记录。(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省种子站)三加强种业市场监管5 .严格制种基地监管。加强对国家级制种大县、以及省级主要制种基地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制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质、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品种来源和产地检疫等相关内容,严查未按规定备案行为。开展制种基地日常检查巡检,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制种基地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制种、盗取亲本、抢购套

9、购等侵权违法行为。开展制种基地苗期转基因检测,强化种子收获前检查,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生产转基因种子行为。探索落地实施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引导疏通制种企业和制种基地提升种子质量水平。1有关市(州)农业农村部门)6 .加强种子企业检查。主要检查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品种、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抽样检测品种真实性和种子质量,并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对近几年以来在各级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问题或发生重大质量事件、遭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加强抽查频次;对开展种子质量认证、诚实守信的企业减少检查抽查频次。对承担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的企业协助开展承储品种全覆盖检查,力保储备任务落实到位。农业农村厅有关处站

10、)、有关市(州)农业农村部门)7 .加强市场检查。在春季、秋季等用种关键时期,对农资市场上销售的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和蔬菜等商品种子,开展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成分等监督抽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销售档案、经营备案、“三无”种子等情况,探索开展质量监测。对近几年以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品种和经营门店,以及维权企业举报、农民投诉较多的品种和经营门店加强检查力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认真严格执行程序,规范做好杆样、记录及取证等痕迹管理工作,形成可靠完整证据链。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强化对辖区内电商经营种子行为的监管,通过在各大小电商平台上查找电商种子经营线索,全面摸

11、清辖区内通过电商渠道经营种子行为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种子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管力度,严查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必要时对网络销售平台、网络经营商户进行约谈、整治。畜禽种业方面,重点检查无证生产经营(含过期、超范围)、假冒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系谱档案不全等问题;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信息纳入“全国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组织开展种畜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农业农村厅有关处1站)、有关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8 .加强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全面落实种子法、畜牧法及配套规章管理制度规定,严格落实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保证可追溯。严格查处未按规

12、定备案行为,力保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全覆盖。(农业农村厅有关处1站)、有关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四强化执法监管9,从严从重查处种业违法案件。以品种侵权、制售假劣、无证生产经营、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为核心,充分利用种业案件投诉举报平台,广泛收集违法线索,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建立完善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一般案件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市县级查处,复杂疑难案件和跨区域案件由省级直接查办或组织查办,查处结果及时公开。(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种业发展处、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10 .完善执法联动协同机制。建立“执法直通车”,对投诉举报线索明确的,执法机构要

13、快速查办、不得推诿,实现企业与执法机构同向发力。加强跨区域种业执法协作联动、信息共享,做到“一处发现、全省通报、各地联查”。要强化跨部门执法合作,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协同联动等机制,强化线索通报、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研究推进建立重大案件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机制。加强种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种业发展处、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11 .提升种业执法能力。深入落地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执法抽检经费投入,力保满足执法需求。加强执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假劣

14、种子检验鉴定水平,为种业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技术等,不间断提升种业执法效能。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省种子站、种业发展处、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六强化培训宣传12 .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宣传。积极组织开展新修订的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办法等普法宣传,加强农业执法人员培训力度,综合运用集中教学、线上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提高种业执法实务技能。要及时整理办结的种业违法典型案例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典型案例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农村厅将定期通报各地种业案件查处情况,遴选发布种业违法典型案例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典型案例。(种业发展

15、处、种子站、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种业监管执法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法定职责,是规范种业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各市州)要结合本地实际,对照本方案,制定本区域具体落实方案,于4月底前在本单位官网公开并报厅种业发展处备案。我厅将在关键时间节点,派出检查组赴重点地区开展制种基地、企业、市场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相关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二完善工作机制。农业农村厅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作用,强抓工作任务的安排安排。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安排要求抓

16、细抓实,做好具体落地实施。要加强简易种业案件及纠纷的快速处理,建立“绿色通道”,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力争将案件纠纷就地化解。建立健全社会和群众监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及时收集违法线索,提高查办时效,实现精准打击。(三)强化队伍支撑。积极力争充实种业行业监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人员配备,加强执法装备条件建设,强化种业行业监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专业培训,力保队伍稳定、能力提升。鼓励企业加强法务团队和能力建设,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不间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共同营造种业良好法治环境。四加强宣传总结。要开展工作经验做法、典型案件等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震慑违法行为。要及

17、时开展工作总结,各区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在2022年11月30日前将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总结及附表(含种业典型案例2-3个)以正式文件报送我厅。联系人:四川省种子站涂坦电话:(028)85569251四川省畜牧总站电话:邮箱:四川省蚕业总站电话:邮箱:附件:1.种业监管执法年任务完成情况表种业监管执法年监管执法情况表附件1种业监管执法年任务完成情况表填表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内容市级县级对地市级发证企业检查覆盖率被检查企业问题整改率家大良地覆整国种和基查钻对制县繁检学禽经可案畜产许备率种生营证对县级发证企业检查覆盖率对种子门店抽查覆盖率对门店备案品种抽样覆盖京企业及门店检查问题整改率辖区内生产经营主体备案率生产经营主体经营品种备案率禽经可案畜产许备率种生营证移件件安率到条桀公法达送的向移完成情况注:“完成情况”一栏按照工作完成情况据实填写,应填写具体数值,不可填写“是”或“否”附件2种业监管执法年监管执法情况表填表日期:年月日案件类型执法情况监管情况出动执法人员数(人次)立案数(件)涉案种子数量(公斤)处罚金额(万元)办结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罚结抽取样品数(个)检查企业数(个)检查门店数(个)检查基地数(个)件数涉案金额(万元)件数涉案金额(万元)果信息公开(件)品种权侵权其他合计注:数据截至填表时,包括省、市、县三级数据,不重复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