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9139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预案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试行)XX市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XX市多灾种叠加应急预案(试行)XX市多灾种叠加卫生应急处置方案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市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XX市多灾种叠加应急预案(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XX市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二、适用范围本预案以XX市多灾种叠加

2、应急预案(试行)为总纲,是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补充,适用于全市发生较大及以上传染病疫情、森林火灾、暴雨、暴雪、雷电、干旱、高温、低温、冰冻、强降温、霜冻、大风、霾等多灾种叠加发生后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三、指挥体系发生较大及以上多灾种叠加灾害,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局成立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向市指挥部提出医疗救治和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建议,并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多灾种叠加发生后紧急医疗救援救治、传染病防控和环境性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卫生应急或疾控工作领导担任,局办公室、卫

3、生应急办、医政股、中医股、疾控股、政法监督股、规财股、公卫指导中心,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先期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灾害发生后紧急医疗救援救治、传染病防控和环境性污染事件等应急处置工作,服从市指挥部及市卫生健康局的统一领导。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市指挥部关于救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根据灾害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启动响应,组织开展灾后医疗救援救治、传染病预防控制、环境物品消杀、健康教育等应急工作;组织卫生应急物资、人员培训、后勤保障以及市指挥部交办的其他重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小组

4、分别负责相关工作。(一)医疗救援救治小组成员:局卫生应急办、医政股、中医股、公卫指导中心,相关医疗机构。主要职责:根据灾情,统筹全市紧急医疗救援力量,分赴灾区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援救治和转运,必要时申请XX市或周边县(区)进行支援。组织对灾区伤病员数量、伤情和卫生健康系统受灾等情况进行统计,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心理卫生干预,组织灾后重建等工作。(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组成员:局疾控股、政法监督股,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工作职责:灾区出现传染病疫情后,当地医疗机构在规定时限内向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健康局报告,并在领导小组统筹下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例

5、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传染病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防治管理。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进行隔离管理和医学观察。加强对灾后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防止介水传染病发生。(三)环境污染事件调查处理小组成员:局疾控股、政法监督股、爱卫办,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工作职责:组织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负责指导灾区开展环境卫生和灾民个人卫生管理。指导灾区设置临时性污水排放管道、垃圾场、厕所等。指导灾区科学处理遇难者遗体和动物尸体,加强环境的保护和监督。(四)卫生消杀小组成员:局爱卫办

6、、疾控股,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工作职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灾区对污染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和传染病暴发。同时,指导对老鼠、嶂螂、蚊虫、苍蝇等疾病传播生物媒介进行卫生杀灭。(五)宣传教育小组成员:局办公室、公卫指导中心,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工作职责:编写灾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制作卫生教育宣传片,组织培训灾民自我防护技能。利用标语、横幅、微信、QQ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灾后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灾民卫生防护意识。(六)后勤保障小组成员:局办公室、规财股、卫生应急办、公卫指导中心、基妇股,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等。工作职责:负责灾区医疗救援、疾病预防、环

7、境消杀、救援人员食宿等物资的采购、分配和管理,保障各项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四、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根据灾害影响情况,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主要包括: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环境性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开展灾后健康教育等。(一)灾区重点传染病防治(1)潜在传染病预防传染病1:灾后常见肠道传染病传染病2:灾后常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病3:灾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2)应急处置措施加强灾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恢复和重建疫情报告网络;灾情发生当日即启动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灾区疫情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持通讯畅通;灾区各医疗机构自灾害发生当日起应连续、系统、全面监测灾后传染病,分析研判传染病可能发生发展趋势,及

8、时开展适宜的应急服药和应急接种工作;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做好疫情调查与处置,应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措施;做好疫区(疫点)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做好灾区、临时安置点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对病禽、病畜进行统一管理、填埋。(二)环境性污染事件处置(1)安全用水方面场景1:因地震导致涪江沿线建筑物毁坏严重,污水管网系统被破坏,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涪江,对XX城区的安全饮水造成严重影响。任务L相关单位及时修复毁坏的污水管道,阻断污水继续渗出,对渗出口及其周围环境物品等做好清理整治,彻底开展卫生消杀,防止废水继续污染饮用水或水源。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加强对自来水公司开展卫生监

9、督和业务指导,加强出厂水质监测,防止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暴发流行。(2)环境卫生方面场景2:因地震导致房屋毁坏严重,灾民安置点临时厕所、生活垃圾暂存处的管理和处置。任务2:受灾地医疗机构指导灾区政府科学设置灾民安置点临时厕所及垃圾暂存点,加强卫生管理。指导加强安置点生活垃圾的清理和垃圾暂存处的日常管理及消杀。场景3:因地震灾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临时医疗救助站接诊任务重,且设施设备条件有限,环境卫生状况复杂,存在交叉感染隐患。任务3:受灾地政府尽可能改善临时医疗救助站的房屋条件,领导小组统筹调集医疗设备,增派医务人员,政府负责秩序维护,避免人员聚集,防止院感发生。各派出支援单位负责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10、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场景4:因地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遇难者人数和动物死亡较多,尸体处理任务艰巨。任务4:针对灾后尸体处理,市卫生健康局指导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尸体喷、包、捆、运、埋,防止污染周围环境。(3)灾区消杀场景1:根据灾区临时避难场地使用情况,划分灾民临时安置点、医疗救助站、救援人员驻扎地、集体食堂、应急厕所、垃圾暂存点、建筑废墟等区域。措施L临时安置点、救援人员驻扎地、集体食堂等的室内外环境以清洁为主。医疗救助站、应急厕所、垃圾暂存点、建筑废墟等应根据场所类型和风险分别制定清洁和消毒计划,受灾地政府组建日常消杀小分队,培训消杀人员,组织消杀物资,统筹进行工作分

11、配,加强卫生监督和消杀效果监测。场景2:因房屋坍塌,污水管网受到破坏,大量老鼠、嶂螂、苍蝇出现,蚊虫孳生严重。措施2:查阅当地虫媒传染病资料,若当地存在固有虫媒传染病则重点防控本地虫媒传染病;若无,则按照季节性虫媒传染病防控步骤执行,春夏秋重点防控以蚊子、苍蝇为传播媒介的疾病,全年预防以老鼠为传播媒介的疾病。对临时安置点、医疗救助站、救援人员驻扎地、集体食堂、应急厕所、垃圾暂存点、坍塌房屋、地下污水管网出水口和受损处等开展蚊、蝇、鼠、嶂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当病媒生物密度超过国家病媒生物控制水平C级标准,立即开展病媒生物应急控制。(三)卫生宣传教育场景1:受灾群众灾后卫生条件差,卫生健康知识缺乏,

12、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较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措施1: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编制、发放灾区卫生健康知识手册,制作、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灾区政府免费提供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各医疗机构利用宣传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强化灾民卫生防护意识,提升自我防护技能。五、救援能力(一)医疗救治力量(I)医疗应急救援队伍灾区医疗应急救援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以我市组建的综合性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作为后备救援救治力量为补充。(2)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根据灾情,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公务车、救护车、个人防护装备、医疗急救设备、消杀器械和药品、普通抢救药品、中毒

13、救治药品、临时办公用品等,市人民医院应根据应急物资使用情况动态补齐备足。(二)传染病应急救援力量(1)应急救援队伍局疾控股牵头,由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力量。(2)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根据灾情和灾区传染病发生风险研判,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公务车、救护车、预防传染病疫苗、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防护服、医用口罩、橡胶手套、咽拭子及密闭容器、标本盒、水样本用试管、采血针、采血管、免洗手消毒液、医用垃圾袋、喷雾消毒剂、预防性药物、临时办公用品等,市疾控中心应根据应急物资使用情况动态补齐备足。(三)环境性污染事件应急救援力量(1)应急

14、救援队伍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由XX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应急局、市综合执法局、市民政局、市疾控中心等为主的应急救援力量共同组成。(2)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根据环境性污染事件灾情,相关单位和部门统筹调度公务车、现场消杀灭设备、消杀药品、免洗手消毒液、尸体处理相关用品,环境采样设备、试剂,临时办公用品等。(四)灾区消杀应急救援力量(1)消杀应急救援队伍主要由市疾控中心,政府相关部门,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组成,组建应急消杀小分队数支。(2)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根据灾情,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面呼吸防护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橡胶手套,脚防护,胶靴,一次性防护鞋套,粘

15、蝇条,粘鼠板,粘蜂盒,鼠夹,鼠笼,杀虫、灭鼠药剂,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含氯消毒剂,季铁盐类消毒剂等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剂。六、救援行动(一)医疗救援行动行动计划1:现场救治(1)行动负责人:局分管医政工作领导,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2)应急力量调配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医疗应急救援救治力量,根据灾情伤情,组建若干医疗救援小分队,准备相应急救设备、药品和器械开展现场医疗救治。(3)应急救援措施受灾地医疗机构组织人员快速评估辖区医疗机构设施和人员损失情况、医疗服务能力、死亡人数、伤员数量、危重伤员比例、伤员生活保障情况、灾区公共卫生状况等,及时将信息汇总,向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报告,采取统一的“大规模伤

16、亡事件(MCI)处理”医疗服务措施。行动计划2:转运疏散(1)行动负责人:局分管卫生应急工作领导,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2)应急力量调配: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医疗机构院前急诊急救力量,现场组织检伤分类,根据伤情做好伤员转运工作。(3)应急处置措施医疗救援队伍服从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第一时间转运重、中度伤员至就近、安全、具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使其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行动计划3:后方救治(1)行动负责人:局分管医政工作领导,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2)应急力量调配确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和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对伤员和患者进行分类救治。(3)救治处置措施在群体伤员救治过程中,根据伤情和疾病轻重缓急,优先将危

17、重伤员有序转运到就近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从总体上降低群体伤患中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若灾区存在传染病疫情传播,应就近指定集中隔离救治定点医院,进行统一隔离救治,或转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进行集中救治。(二)疾病预防控制救援行动行动计划:传染病预防控制行动(I)行动负责人:局分管疾控工作领导,市疾控中心负责人、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2)应急力量调配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的疾控人员组建传染病调查小分队和疾病预防控制小分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可能存在的传染病危害,针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传染病的管理和处置。(3)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确诊的传染病病人积极采取临床隔离治疗,及时隔离观察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对其余人员制定传染病筛查计划,做到人群筛查全覆盖。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护知识,开展人群针对性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对于疫区疫点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三)环境性污染事件救援行动行动计划1:环境卫生管理行动(1)行动负责人:XX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局分管领导,各镇(街道)政府相关领导,市疾控中心分管领导。(2)应急力量调配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建环境卫生综合管控小分队和卫生监督执法小分队,成立环境卫生指导专家组,制定

19、灾区环境卫生管理方案,指导灾区有序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和卫生管理工作。(3)环境性污染事件应急措施根据灾区实际,处理生活废水,设置应急厕所,指定垃圾暂存点,指导尸体填埋和日常环境消杀。行动计划2:灾区卫生消杀行动(1)行动负责人:局分管爱卫工作领导,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分管领导。(2)应急力量调配市疾控中心和灾区医疗机构组建消杀培训小分队,受灾地医疗机构会同政府组建消杀小分队,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疾控中心、受灾地医疗机构组建消杀监督小分队,按各自职责和传染病防控规范培训、指导、监督灾区开展卫生消杀工作,有效预防灾后传染病发生。(3)卫生消杀措施划分灾区消杀

20、场所,培训、指导消杀人员如何消杀,怎样消杀,何时消杀,监督消杀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消杀效果监测,保证消杀质量。行动计划3: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行动(1)行动负责人:市卫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分管领导。(2)应急力量调配各单位根据职能职责确定灾后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人员。(3)卫生宣教措施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编制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制作健康宣传教育片,市疾控中心、相关医疗机构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广播电视、LED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提升灾民防护意识及个人防护能力。七、工作保障(一)强化应急指挥调度领导小组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根据灾情按照“编成调派、梯次调派、精准调派、上级增

21、援”方式,科学高效调派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力量,确保充足、快速、精准、适度。编成调派:平时应急准备中,根据风险研判形势,科学编成综合性医疗救援队伍,灾害发生后,快速整体调派。梯次调派:依据灾情发展,遵循“适度调兵”原则,按照到达顺序,适时分圈层调集梯次增援力量。既要避免力量不足,也要防止力量过度。精准调派:根据救援进度和任务需要、点对点调集相关专家和救援骨干以及救援装备等卫生应急资源参与救援,提高力量调集的精准度。联防联控:当灾情发生在市域边界,由市指挥部通知联防县(市、区)实施联防联控。上级增援:经研判或当前灾情可能演变为重特大多种灾害叠加,由市指挥部向上级提出医疗增援请求。(二)强化应急体系

22、建设在市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局加强传染病监测体系建设,尤其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预防控制,着力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县、镇两级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对多种灾害叠加应急处置的日常培训和演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证多灾种叠加发生时卫生应急处置需要。(三)强化应急联动机制多灾种叠加发生后,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渠道多元化。根据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应急管理特点,积极推动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卫生消杀、环境卫生管理、医疗应急救援救治等跨区域、跨部门和行业内应急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及时高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四)强化应急工作保障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依据XX市多灾种叠加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做好救灾资金、物资装备、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生活用水、社会秩序、新闻宣传等方面的应急保障工作。(五)强化应急知识宣教各医疗卫生单位应结合灾害发生后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多灾种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灾害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