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381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美术教育地位不断上升。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资源欠缺,教学内容与形式有待更新优化。文章从兴趣教学法角度出发,探讨在新课改中,教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助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进步。关键词:初中美术;农村教育;兴趣教学法;应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美术认知,锻炼审美,提升艺术素养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地区,教师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围绕学生的综合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兴趣教学法,开展科学、创新的美术教学活动。一、兴趣教学法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程,在农村的学习中,随着年龄增加,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明显

2、减小。因为在农村的传统教育模式下,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以及其他学科对美术课程的占用等,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落空。兴趣教学法,则是重新聚焦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求美的心理,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产生主动学习美术新的知识、技能,培养美术审美的教学方法。兴趣为导向,能实现寓教于乐,以兴趣驱动学生参与学习,可让其内心的期待感不断增强,从而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就能不断挖掘内在潜能,让学习效果最大化。据此,教师也可以组织更有序、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造实践,培养初步运用美术的能力。此外,兴趣教学法的实施,离

3、不开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这一重要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课内外活动的多样性,提供足够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机会,增进师生感情,构建人文教育课堂。而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接触不同形式的锻炼机会,自助参与意识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证应有的教学效果。二、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我们的风采教学为例,以下将展开具体论述。(一)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农村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相比城镇的平均教育水平而言,具有明显差距,需要进行优化与创新。兴趣教学法便能有效达成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逐渐祛除已养成的一些传统观念或学习模式,让学生加快适应新课

4、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扩展视野,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在本课教学中,需围绕校服”来请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生装。作为校服的主要受众,初中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所以教师要将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应与学生交流,了解目前许多初中生对校服的评价存在的不满,落实到具体的问题点上,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而并非只是抱怨。教师要配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法,结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确定组内不同的角色分工,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自身思维敏捷、活泼热情、充满朝气、追求时尚等优势,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能为大多数初中生普

5、遍接受的学生装设计。这样能让学生逐渐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能让其通过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感受团队智慧,提高美术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个体虚心、合作、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增强学习体验感,培养持续积极的学习兴趣。(二)实施恰当的鼓励教育许多初中生对美术缺乏足够的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外界的影响下,因为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等水平较低,所以在学习中明显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驱动学生不断发展积极兴趣的重要动力。所以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就要以鼓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为了增强学生自信,应当对每个学生的特长有一定了解,并根据各自在创意、DIY.规划

6、、调色等方面的特长,对学生进行兴趣分组,让无论什么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现自身价值,助其切实树立自信心,也能让其更享受整个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要在过程中针对每个小组中,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以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赞扬、评价。例如当一位缺乏自信的学生,提出用Tiffany蓝作为学生装主色调,却遭到了小组内爱好暖色调的女同学的反对。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意,让他人理解自己的理念。并对学生独特的创意予以赞扬,号召他人向其创意学习,引导同学理性对待他人的创新成果,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教导学生,不仅要考虑色彩与“青春这一概念的匹配度,还应考虑受众

7、的需求倾向。这样就能让学生一边肯定自己的表现,一边汲取经验教训I,进一步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审美能力。而整个活动的开展,也能让青春初期的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积极的学生形象,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结语初中生处于特殊时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明显的主观倾向。农村初中生因为客观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限制,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在教学中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配合兴趣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对其美术学习兴趣的持续积极的培养。参考文献许俊杰.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05):119-120.石怡.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4(18):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