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641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乡村振兴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域统筹全链发展努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近年来,XX县聚焦“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要求,以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链纵深发展、价值链高端攀升、利益链广域覆盖,掀起了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牢固基石。一、聚焦全域统筹,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历经多年发展,XX农副产品总量持续领先全省,但农业产业结构不优问题仍然突出。20XX年,我们发挥群众智慧、突出市场导向、尊重专家意见,优选农业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重构县域经济地理。一是突出主攻方向。明确提出构建以XX、XX、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

2、力建设中国最大的XX种植基地、全国领先的XX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XX优质大米基地、XX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性,建设XX“一带一园一镇”、XX“一园两带五片”和百万头健康猪业产业园,加快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县种植XX5.5万亩,发展XX17万亩,年出栏生猪130万头,建成优质大米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0万吨,“3+2”重点产业产值占比达到90%以上。二、聚焦机制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实效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周期长、投资大,既需要统筹资源,也需要一以贯之。我们着力机制创新、力量协同,发挥好乘数效应,着力构

3、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激励体系和服务体系。一是创新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指挥部,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推进小组”模式,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别牵头负责XX、生猪、XX产业发展。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2900万元支持重点产业连片集聚发展,预算1000万元支持10个重点乡镇在“一乡一业”上率先突破。出台关于建立土地利用计划精细化管理机制的通知等激励文件,在用电、用地、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品牌创建、产业发展方面给予奖励。三是创新支撑机制。组建XX省XX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森康XX产业技术研究院、铁骑力士猪业院士工作站,深

4、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研究和运用。组建XX、XX、粮油、蔬菜等社会化服务中心和5个“一站式”片区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2+5+N”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建成“田网、路网、水网、电网”“四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近80万亩。三、坚持全链发展,加速产业跨界融合针对全县农业产业链条不全、效益不好等问题短板,我们突出功能拓展,着力丰富终端形态,全力产业链纵深发展、价值链高端攀升、利益链广域覆盖。一是标准生产“优品质”。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核心育种场1个、XXGAP基地5个。XXXX产业园被认定为省森林食品基地,成功创建

5、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XX)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面积达111.9万亩,累计培育涪城XX、崭山米枣、五柏藤XX、忆乡生猪、神龙粮油等“三品一标”农产品100个。二是深加工“提价值二坚持走基于农业优势的工业强县之路,新建XX大健康产业园、XX加工产业园、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产业园、粮油加工集中区,支持上海梅林、圣菲伦食品、铁康食品、天诚制药、神龙粮油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预计全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三是农旅融合“增效益”。打造XX特色小镇、XX小镇(麻匠镇)、枫叶牧场等新业态,建成狂欢小镇、盛世樱花谷、大地飞歌文旅综合体等农旅融合重点项目,沿

6、江农文林旅融合发展产业带基本成型成势。全县XXO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四、聚焦园区引领,构建产业发展载体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推进器”“加速器”,芦溪工业集中区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XX大健康产业园、XX产业园、百万头生猪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产业特色鲜明、多元业态共呈、要素高度聚集、利益联结紧密”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构建核心引领的发展格局。坚持以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版为突破口,突出主导产业建设骨干园区,突出全域振兴建设特色园区,突出千村百园建设小型园区,全县基本形成以以XX大健康产业园、XX产业园、百万

7、头生猪产业园三大园区为核心的多点多园支撑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二是优化要素集聚的发展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县财政每年分别预算省级、市级园区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2500万元和县级园区创建奖补资金2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5.5亿元参与园区建设。探索构建“1+6”项目服务机制,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授权园区办理项目前期建设手续,县级部门“见章签章”“见文行文”,园区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三是创新市场运营的发展模式。借鉴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原则,成立盛达现代农业投资公司,通过涉农普惠金融、重点项目投资、农业农村保障服务支持园区建设,近三年完成园区投融资20余亿元。加快园区经营主体的培育引进,近三年3个骨干园区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XX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8个,有效带动了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融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