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关系:幼儿学习评价问题的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厘清关系:幼儿学习评价问题的再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厘清关系:幼儿学习评价问题的再思考作者:作者简介:李飞,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文出处:教师教育论坛(武汉)2018年第20188期第56-59页内容提要:目前,我国的幼儿学习评价面临一些问题:教师只重视评价结果,对幼儿学习的评价过于盲目,没有给幼儿提供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及评价内容较为狭隘等。幼儿学习评价问题的解决需要厘清幼儿学习评价中的几个基本关系:评价目的的甄别性与发展性的关系、评价指标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关系、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目的的关系、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关系、评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以及评价有效性与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关系。期刊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育)复印期号:20
2、18年12期关键词:幼儿学习评价/评价目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不再仅仅重视幼儿学到了什么,而是开始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提供帮助以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等资料进行搜集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就是幼J序习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为了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形,以确定随着课程的实施幼儿本身是否有进步,二是根据幼儿的学习状况,评估教学人员所规划的课程和实践的过程是否适当。科学合理的幼J序习评价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当前幼J序习评价面临的问题一般而言,幼儿学习评价要考虑三个层面
3、的问题:一是幼儿的表现,二是评价项目或评价情境的真实性,三是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口幼儿的表现是指幼儿主动建构答案的程度,可以分为低表现与高表现。一个氐表现的评价多是要求幼儿从几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而高表现的评价可能会要求幼儿去积极探索、讨论,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口角度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评价项目或评价情境的真实性是指评价情境与真实生活的相近程度,分为彳氐真实性与高真实性。一个低真实性的评价会让幼儿读一个个无意义的单字或拼音符号,而高真实性的评价则会要求幼儿去超市进行购物,使用钱币等。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是指评价内容与课程内容的一致程度,分为低相关性与高相关性。如,有教师给孩不门教授一些
4、有利于解决基本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但却用“如何运用来评价孩子就属下氐相关性的评价,一个相关性高的评价则会针对教师的教授内容进彳亍评价。如果从这三个层面来检视目前的幼J序习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师只重视评价结果。目前,许多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大部分都在测试幼儿已经知道什么,从中无法了解到幼儿能做什么的相关信息。另外,大部分的评价只能呈现幼儿已经达到的程度,并不能探究出幼儿为何或如何达到这个程度。二是教师对幼J序习的评价过于盲目。一些所谓的档案记录、轶事观察记录只能告诉我们幼J序习的结果,如表现优秀、良好、一般、尚需加强,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或为什么学不会。教师评
5、价幼儿时,如果缺乏关于情境、事件、时间等详细描述性的资料,那其进行的就是盲目的评价,很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三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贴近生活。如幼儿能在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学会5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又如幼儿能从众多图片中选出符合某种动物特性的图片,但答对这些题目不表示幼儿在生活中能认出这种动物以及分辨出此种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这样的评价项目忽略了幼J序习的特点,不能让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事物,仅能评价出幼儿对某些片段知识的记忆能力。四是评价内容较为狭隘。以某大班小蝌蚪找妈妈课为例,其评价指标是说出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这种说出狭隘了认知的内涵,说
6、出不等于“认知,幼儿能说出”不表示幼儿在生活中能认出青蛙或理解青蛙的生长顺序。另外,这种评价所得到的结果比较模糊,无法让教师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二、幼J序习评价应厘清六个基本关系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形成除了与我国学前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相关外,主要是学前教育界对幼儿学习评价的几个关系尚未厘清,为此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重要关系逐一阐述,以期厘清关系。(一)评价目的的甄别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幼学习评价目的体现着幼儿学习评价的取向,决定着幼J序习评价的方向。传统的幼儿学习评价是结果导向的,侧重于教育目标的达成以及幼儿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甄别,即通过评价结果对幼儿
7、进行等级区分。这种甄别性评价极易使教师给幼儿贴标签,难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以某幼儿园中班为例,教师在健康领域的主题评价中,给幼儿定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尚可、待发展,但对于幼儿是如何达到某个水平的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该水平等问题,教师并没有相关资料作为支撑,也就难以基于幼儿的评价结果对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目前,我国正处于幼儿评价价值取向的转型时期,更应该注意发挥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服务功能。评价可以给幼儿的学习提供较完整的参考与反馈资料,协助教师对当前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案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与实际发展需要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正如
8、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评价是一种为决策者提供信息的过程。2评价目的观的改变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甄别性的评价更多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在发展性的评价中,教师通过观察、倾听幼儿的学习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教祠以在各种教学方案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可以帮助教师更科学地做出教学决策。(二)评价指标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关系研究发现,一线教师对幼J序习的评价倾向于采取观察记录的形式,但有的教师在观察时缺乏观察目标,也不会科学的记录方式?口分析方式,观察随意性较强,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看了以后怎么办,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学前教
9、育领域缺乏详细的幼儿学习评价指标。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可测量或具体化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3幼儿学习评价指标是为了开展具体的评价工作而对幼JL学习目标做出的主观规定,评价指标通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幼J序习的评价指标往往由多个指标组成,是一个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内容的规定来指引教师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幼儿的学习。幼J序习评价指标不是教师凭空得来的,其制定的依据与标准必须科学、权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五大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明了幼儿发展的方向,其中每个领域又分为多个子领域,子领域分别由学习目标与教育建议组成。在实践中,一些教
10、师直接把指南作为幼儿学习评价的标准,用其中的指标来评价幼儿,导致对指南的误用。幼J序习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以指南为依据,将评价与课程充分结合起来。制定幼儿学习评价指标时,要秉持科学、可行的原则,深入论证与实验,选择最能反映幼儿学习特点的一些主要J旨标,既结合指南的精神与要求,又参考幼儿园工作的特点与幼儿园教师的现实水平,使幼儿学习评价的指标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目的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了幼儿教师要具备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的专业能力。恰当评价最重要的原则是方法与目的的一致。4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11、评价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是评价目的。以幼JLtt会性发展评价”为例,如果评价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合作、分享、互助、解决冲突等交往能力,观察法就特别适合。这是因为幼儿能被评价的行为有限,但可以透过观察来研究他们。事实上,除了观察之外,其他的方法很难评价表达尚未完整的幼儿。况且,幼儿以他们的行为来透露自己,不像年纪较大的儿童或大人,幼儿不会隐藏自己的感觉、想法或情绪,所以观察通常可提供准确的信息。如果评价目的是了解幼儿学习的努力程度、进步与成就,作品分析法可能更有利,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去描述自己的作品及制作过程,并思考他们在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所获得的成就与他们的目标,这样就更能实现评价的目的。(四)评价
12、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关系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及支持、指导需要一个连续的操作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幼儿已经达到的水平、获得的经验做出判断,即着眼于结果的静态评价,而且要对幼儿如何达到这个程度的过程与取得现有水平的前后变化过程做出判断,即着眼于过程的动态评价。实际上,评价结果只能反映幼Jl三接受评价时的表现情况,而且结果评价模式也必须要接受检验,因为如果评价方案带有偏见或评价系统中只有部分参与者,那么评价结果只是单方面的说明。件可评价结果都像一副儿童照片,只能描绘出儿童多面向中的部分图像而已。”5只重视评价结果容易导致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片面,如某幼儿园操作要求是将实物的数量与相应点子的数量和阿拉
13、伯数字用线连接起来,而幼儿操作结果是两个幼儿最后都正确地把相应的数量连接了起来。如果教师不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只通过操作结果教师就会认为两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相当的。但这样的评价却无法反映出幼儿是选择什么方法来完成的,先运用哪些操作材料,是先找到规律再动手还是一开始就很盲目这样得出的评价结论是不科学的。游戏通常被认为是孩子自然的学习媒介。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的动机并不在结果上,而是在于行为本身。因此,从幼儿学习的特殊性出发,教师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不应过于注重某个等级,也不应单纯地比较幼儿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而应更多地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过程性评价更适用于对幼儿进行个性化评价,其能够及时反映幼儿的学
14、习情况,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其以收集反映幼儿各种学习活动状况的材料为基础,能为教学计划和指导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五)评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教师对幼儿学习的评价应远离个人的偏见,要尽可能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文学性的语言,应从教育的视角对幼儿行为和经验进行白描。如,有些教师把幼儿坐立不安和注意力分散的行为归咎于幼儿或其家庭背景,而没有考虑这是否是因为讨论时间太长、无趣,旁边是否有更吸引幼儿的活动在进行,这种评价就缺乏客观性。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的学习时要避免通过一次活动就对幼J序习进行主观判断,也不能凭主观印象或个人情感给予一些幼1高评价,而对另外一些幼儿给予较低评价。同时,
15、教师也要正确认识主观因素在幼J序习评价中的定位。尽管主观因素会导致现实事件被扭曲。然而,主观因素介入评价是不可避免的,教师的主观感情与价值判断时时刻刻存在着,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教师要对主观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价值。一方面,主观因素的介入可以增强教师评价的动机。主观因素的介入可以使客观的事实不必一直停留在琐碎零散的状态,而通过猜测、推理、分析、归纳将之统整为具有意义的判断或暂时的假设。另一方面,在客观信息不足或过分复杂如何入手搜集的时候,主观判断可做出预测,决定资料搜集的方向,这可以指导信息的搜集,不至于迷失方向、无所适从。(六)评价有效性与教师专业
16、成长阶段的关系幼JL学习评价能否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能否真正为教学服务,这就涉及幼J序习评价有效性的问题。幼儿学习评价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及评价的规律,这种合规律性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评价主体能深刻理解幼J序习评价的价值及意义。幼儿学习评价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幼儿园内部诸因素特别是评价过程的影响。评价过程是评价主体通过评价中介对幼儿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对幼儿学习进行指导与支持的过程。评价主体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幼儿学习评价有效性影响很大。”评估人员的素质关系到评估结果能否达成教育目标,也关系到教育评估的威信
17、。8幼儿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观,就难以实现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其发展的阶段性,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求生阶段、强化阶段、求新阶段与成熟阶段。9幼儿教师在每一阶段的需求与要完成的工作也不尽相同。在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多重信息方面,家长所获得的信息范围很广,也熟悉幼儿的情况与潜在问题,但并非每一个家长都愿意与教师分享他们的信息和忧虑。处于求生阶段的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经验往往不足,与家长沟通并不是以合作的方式,往往把家长视为被动的观察者,认为家长提供的资料过于主观,持有偏见,甚至不可信。而处于成熟阶段的幼儿教师,他
18、们对自己的能力与角色非常肯定,其富有技巧的访谈会增加幼儿家长的信任感,可以让家长畅谈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评价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制约,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总之,厘清幼儿学习评价中的几种基本关系是解决幼J序习评价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同时也对幼JiZ教师的理论水平、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成为一个教师最难和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如何准确地评价个体儿童,以及运用评价的结果来进行课程的计划和教学。口0幼儿教师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今天的幼JL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在头脑中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儿童口1,切实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
19、工作建立在读懂幼儿的基础上,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这样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原文参考文献: 1美麦索尔斯.幼儿表现评量:作品取样系统M廖凤瑞,陈姿兰,译.新北:心理出版社,2015:3-4. 2陈玉琨,赵永年.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01. 3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9. 47美GayIeMindes.幼儿评量M马燕,译.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311,167. 5Deno,S.IndividualDifferencesandIndividualDifferencerTh
20、eEssentialDifferenceinSpecialEducationJ.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1990(24):160-173. 6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一一以45岁儿童数概念学习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314-316. 8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75. 9美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一迈向专业成长之路M.廖凤瑞,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6. 10ChenJQ,McNameeGD.Bridging,EssessmentforTeachingandLearninginEarlyChildhoodC1assroomM.ThousandOaks,CAiCorwinPress,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