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656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一以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为例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创设多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是完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少先队实践育人作用。加快建立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为学校开展少先队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当前,以重体验、重实践、重探究、重调查为特征的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我校少先队队员在相关活动课程中习得的关键经验较为零散,教师的

2、课程意识与执行能力有待提高,相关课程内容缺乏整合性和系统性,这些都影响着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性和育人性。因此,以体验式教育理论为指导,科学设计少先队体验课程,建构系统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对推动少先队工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螺旋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基于体验式教育理论,开展了快乐星期三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一、“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的发展历程少先队活动课程是落实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保障,对培养队员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组织意识、道德品行、精神品质等核心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快乐星期三活动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重要创新形式,也是校本少先队体验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一)开设历史学校

3、最初的快乐星期三综合实践活动体验课是学校校本少先队课程的教研成果。2010年秋季,学校以生活体验式教育理论为指导,聚焦儿童社会性发展需要,率先在全区小学开设少先队员体验实践活动课程,为校少先队队员们在每周三下午开设快乐体验课程。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厂区、景区等场所,让学生了解徽墨歙砚加工,体验徽派传统工艺,弘扬非遗文化,感悟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当时,快乐体验课程被学生们誉为快乐星期三少先队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二)创新发展学校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探究新方向。2020年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学校以党建带队建,充分整合教育

4、资源与教学经验,以社会教育为带动点,统整多领域,不断拓展实践路径、丰富课程内容、改进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建构起新的快乐星期三少先队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新格局。第一,拓展新角度,从零散活动到渗透融合。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多以单一活动为主,活动的娱乐性更为突出,队员的认识和能力提升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基于此,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建构系统的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体系,促进各项活动间的渗透融合,增强活动的持续育人功能。第二,开发新内容,从一盘散沙到有机整合二学校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合小学阶段学科知识,充分挖掘课外资源,让课内与课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

5、锤炼道德品行、增长知识才干、感受家乡魅力。第三,创新新方式,从由外到内到由内到外。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强加给学生的教育方式,追求由内到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新方式。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能力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第四,创建新样态,从满足眼前到看好未来二面对学校人数激增的现实情况,考虑到校本课程的延续性、传承性、阶梯性的规划制定,我们在每届五年级队员(该学段队员生具备一定探索、交流、调查研究等能力)中开设此项课程。课程核心源于培养、落于体验,臻于成长,促进队员整体素养

6、的提升。二、“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的体系建构学校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出发,以队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核心、快乐为原则、体验和成果为考核标准为基本原则,构建了一核心、三版块、四路径、三目标的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体系。(一)基本原则1 .以队员为主体综合分析队员的特点与需求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形式、创设课程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水平,又要重视每一个孩子潜能的激发,增加一定的难度与实践要求,使队员在解决问题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与巩固。2 .以教师为主导作为

7、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活动开始前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创设活动情境。在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出具有阶梯性的问题,并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引导少先队员解决实践问题的节奏与方向,启发队员在正确的方向里找到合适的方法,以及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孩子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行等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活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反思,改进活动设计。3 .以实践为核心少先队活动以重体验、重实践、重探究、重调查为基本特征。少先队活动需要队员通过接触新事物主动参与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启蒙思想意识。因此,体验式实践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创设活动情境,以少先队员获得直接

8、经验为主,强化队员的体验感悟,让队员通过实地体验和实践,收获知识、激发潜能、丰盈情感、提升能力。4 .以快乐为原则杜威(JohnDewey)在教育中的兴趣及努力一书中写道:当孩子们连续地从事任何一种不紧张的活动时,当他们忙碌时,他们总是快乐的,成年人也一样。伴随着行动的不断发展,情感上伴随的就是幸福,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如果强调一下,那就叫做快乐或幸福。活动课程要让孩子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孩子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将快乐融入到导入、实施、体验和成果反馈各个环节。5 .以体验和成果为考核标准少先队活动课程强调体验,遵循看到一感受一追求的路径,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感悟。活动体验课

9、程的成果强调具化与物化,以可带回、可展示、可收藏为特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和实践的快乐,激发队员的学习热情与动力,提升队员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二)建设框架学校搭建了一核心、三版块、四路径、三目标和N+整合课程的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框架(见图1)。课程内容主要由三个版块构成,包含:(1)寻根探秘,家乡情:走进黎阳、实践路径生长之源生长之助生长之期问题驱动 实地了解 调唐研究 反思总结非遗篇(徽墨、歙砚、竹雕等)、名人故事等;(2)实践调查,感悟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科学实践基地;(3)劳动体验,参与浓:动植物大课堂、农耕体验、家务亲子活动等。N+整合课程是指基于教材,将课内外有关内容根据一定的

10、内在逻辑关系,组合梳理成有序列的课程,彼此补充、对照、关联、相融。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观照了领域内外的相互联系,同时培养队员多视角、多感官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生长之歌实践目标以文化之境,丰富心灵以实践之道,提升能力以素养之品,丰富内涵图1“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建设框架(三)路径探析活动以年级组参与整个主题活动,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地域资源及环境的优势,推进班级板块微课程的实施。活动主要从环境创设的多样性、实施模式的多元化、评价样式的多形式几方面进行。1 .环境创设的多样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的环境,这种环境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参与性。教师应将自主权还给孩子,引导学生自

11、主思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的创设过程中。第二,具有调整性。有些课程需要一定的留白空间,不要求一次性全部完成,而是随着课程的深入而逐渐丰富起来,教师在这样的课程中要及时作出调整,发挥教学智慧。第三,具有支持性。在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来观察参与老师的任务布置,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联动。第四,具有文化性。地方文化是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挖掘家乡文化中的教育元素有利于少先队员走近家乡,提升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2 .实施模式的多元化学校充分开发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分组探究、自主实践、劳动体验等多样的实施模式。集体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组织能力

12、,增进孩子间的情感和思想的沟通交流。区域活动主要根据孩子们的聚焦点设计自主活动,例如走进黎阳人家活动,主要是了解方言的典型特色,探寻黎阳地名的来历和发展历程,感受家乡文化的发展变迁,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分组探究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们兴趣的基础上,运用分组的方式对微型课程进行再认知、再创作、再探索,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劳动体验是通过让学生出力流汗,动手实践等方式,认识劳动多样的形式和表现,收获劳动的快乐,进而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 .课程评价的多形式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更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首先,重视过程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

13、评价有机结合。在实施中对孩子的发展状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将评价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如,每个特色课程都设计一张任务卡,卡里含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实践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把控,让实践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同时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设置集章计划,每完成一个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估,达到合格标准则奖励其一枚定制的少先队徽章,以鼓励学生,提升其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其次,根据课程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评价方式。如图2所示,参观模式、体验模式和调查模式的课程活动安排不同,对应的评价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再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记录袋的方式,给孩子不被约束的空间,让他

14、们可以画出自己的想法,记录探究的过程,说出自己的问题,对活动过程进行一个自主的评价,改变单一的教师打分式的评价方式。参观模式走近“案例感受表达H评价展示H反思拓展体脸模式I策划准备H亲历“案例”H反思交流H情感迁移调查模式确定问题H寻访“案例H归纳整理H反思延伸图2不同课程内容的评价方式三、“快乐星期三”活动课程的改革展望双减背景下加强少先队活动体验课程建设既是常态化推进少先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功能的重要表现。学校要不断推动文化内涵发展,拓展学生成长发展平台,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学校少先队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一)推动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本身

15、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要在快乐星期三活动体验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程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同时,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要让少先队员们在探索中发现,在体验表达的架构下进行学习,加深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认识,增强文化自信。(二)拓展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学校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课程方案。同时,我们也积极构建了家庭、社区与学校同步合作的教育共同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让这样的微课程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成为学生自己的课程,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

16、、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拓展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三)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教师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决定着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的质量和成效。因此,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让教师深刻理解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会课程设计,还要善积累、敢创新,提高课程建设的实践能力、参与能力、创造能力和反思能力。最后,要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打造一支有活力的教科研队伍。教师在上好活动体验课程的同时要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逐步认同自己是儿童研究者的这样一种角色,从而更好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问题,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对儿童观学生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四)提升学校少先队校本课程的影响力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提升的过程,是家长参与、社会关注的过程。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与城展馆、名人故居、黎阳印象等景点密切联系合作,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未来学校会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践资源,提升课程的丰富性和育人性。同时,通过宣传特色活动等途径向社会各界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