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6853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二期)-排水管网施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项目管网主要由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构成。本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为观音桥商圈周边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电测村、建北两个社区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探资料以及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资料,结合现有规划等图纸综合考虑,本次设计主要为小区内部的雨污分流,将原来的合流系统疏通改造后,作为污水主管网;单独新增雨水管网及雨水沟来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雨水管网主要沿小区道路、人行道及房屋周边沿线布置,并收集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将各个片区的雨水单独收集之后,接入现状小区红线范围外的市政合流主管网内,后期待市政雨水管网

2、形成之后在进行改接至市政雨水管网内;雨、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及纵断高程详见相关设计图件。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O.05g,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场地类别:II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特征周期值:0.35s。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设计依据与规范2.1主要依据(1)业主与我司签订的设计同;(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3)原设计污水主管网竣工图;(4)我司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的资料;(5)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6)其他相关基础资料。(7)我司现场踏勘确定的地勘资料。2. 2主要规范及图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2)室外给水设计

4、标准(GB50013-2018)(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4)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9年版)(15)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6)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9年版)(17)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20S515(1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9)检查井盖(GB/T23858-2009)(20)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2)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

5、规范GB55020-2021;(2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宸设计规范GB50032-20033、排水管网设计2.1 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3.1.1工程基本情况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周边片区,项目管网主要由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构成。本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为观音桥商圈周边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电测村、建北两个社区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探资料以及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资料,结合现有规划等图纸综合考虑,本次设计主要为小区内部的雨污分流,将原来的合流系统进行疏通、换管改造后,作为污水主管网;单独新增雨

6、水管网及雨水沟来收集屋面和地面雨水。雨水管网主要沿小区道路、人行道及房屋周边沿线布置,并收集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将各个片区的雨水单独收集之后,接入现状小区红线范围外的市政雨水管网内,雨、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及纵断高程详见相关设计图件。排水现状: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周边片区现状红线范围内的两个小片区均为合流管网,每个小区范围内均没有独立的雨污水系统,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均进入室外污水管网,最终汇入下游市政合流截污干管内;目前市政主干道上也均为合流截污干管,雨污水系统正在进行同步配套建设中。3. 2相关规划本工程结合场镇近期总体规划及实际管探结果进行管网布置,按照规划道路及规划区设计,并结合远期规划等进行设

7、计。3. 3排水出路本工程将原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网,污水均按原路线,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接入市政合流截污干管内;新建雨水根据实际情况,就近接到与市政道路较近位置的合流截污干管内,后期市政雨水管网形成后,在单独改接到市政雨水管网。4. 4设计原则(1)本次设计仅考虑小区范围内的雨、污分流。(2)排水管网按远期一次性规划设计,管径按远期设计流量确定。雨水按照现有收水面积进行计算确定管径。(3)干管按排水规划,并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管径和具体走向。(4)排水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顺坡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形式,避免提升。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良好的水力条

8、件。(5)在设计充满度下条件,金属管道最大流速10ms,塑料管雨水管道最大流速8ms,最小流速为0.75ms,污水管道最大为6ms,最小流速为0.6m/s。(6)仔细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所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7)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一般干管最小覆土深度控制在0.7m左右。当污水管道的埋深超过68m左右时,原则上设置污水中途提升泵站,但泵站数量应尽可能减少。(8)在地面坡度太大的地区,为了减小管内流速,防止管壁冲刷,在适当地方设置跌水井。3. 5污水工程4. 5.1污水设计规模本工程主要设计规模详图纸。5. 5.2污水系统设计参数1 .综合

9、污水设计流量Qd=nqKz/86400式中,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n-设计人口数量;q-人均综合污水量(lcap.d);Kz-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确定:表31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0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72.42.12.01.91.81.61.5根据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重庆市主城区排水(污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20-2025)确定综合污水量:近期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380升/人门,远期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420升/人日,人口密度近期1.2万人/平方公里,远期1.5万人/平方公里。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

10、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日变化系数取Kd=L4。2 .管道工艺设计参数从水力计算公式可知,设计流量与设计流速及过水面积有关,而流速则是关系粗糙系数、水力半径和水力坡度的函数,一般在设计时有以下参数:1)、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本项目污水基本为居民生活污水,排水量随时间变化较小,本工程根据污水平均日流量进行计算,本工程总变化系数根据片区汇水按2.4、2.7取值。2)、设计流速污水在管道中缓慢流动时,污水中所含的杂质可能会下沉,产生淤积;当污水流速过大时,可能会产生冲刷现行,甚至损坏管道。因此,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和冲刷,设计流速不能过小和过大,应在最大设计流速和最小设计流速范围内。根

11、据排水管流速计算公式V=lnR23I1,2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m);n:粗糙系数。根据国内污水管实际运行情况的观测数据并参考国外经验,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0含有金属、矿物质固体或重油杂质的生活污水管道,其最小流速要适当加大,其值要根据经验确定。对于最大流速,按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取值,金属管道为100ms;非金属管道为:塑胶管道用于排放雨水时为&0m/s,用于排放污水时为6.0ms,钢筋混凝土管道为5.0m/s。3)、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成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当hD=l是成为满流,hD1000

12、0.754)、设计最小坡度表3-3设计最小坡度表管径(mm3004005006008001000120014001500设计最小坡度(猿)3.01.51.21.00.8().60.60.50.55)、管径根据本工程水量计算及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本工程内雨、污水干管根据管道收集流量,采用DN300DN500管道。雨水收集支管采用DNlOoDN150塑料PVC-U管道。3.5. 3排水系统平面布置1排水平面设计干管系统(1)本次设计的观音桥商圈周边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小片区。(2)具体布置详平面布置图。(3)本次管道根据实际情况敷设,尽量以直线最短为收集原则来进行的布

13、置。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根据地形条件敷设,尽可能地收集沿线居民生活污废水。当管道穿越公路时,应保证最小覆土厚度为0.7叱当不考虑管线综合布置和动荷载时,应保证最小覆土为0.6m。根据这一原则,以平面定线为基础,进行纵断面设计,埋深在1.00到4.5m,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的最大间距控制在30、40m之间,管道连接采用管顶平接。当上下游高差较大时设置跌水井。陡坡管采用球墨铸铁陡坡管,埋深在2.5m左右。3. 54管网敷设4. 5.4.1、管材、接口及基础1、管道断面形式污水管道均采用圆形断面,设计图中排水管道均以d表示公称内径。2、管材本工程排水主管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14、(环刚度SN8),采用连体扩口承插式橡胶圈连接。坡度大于120时候,采用斜管跌落,斜管跌落段采用机制球墨铸铁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水及燃气用球甥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3)要求。埋地管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管材,用中粗砂垫层基础。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管基采用180砂管基,基础为天然级配的的中粗砂,厚度详见大样图说明。3、基础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

15、实度不小于90%。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对基础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并应按本工程结构专业设计要求进行处理。4、管道接口(1)管道与管道连接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采用连体扩口承插式橡胶圈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接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承插头距离检查井不小于L5米。(2)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塑料管道和检查井应采用柔性连接,设计采用现浇硅包封连接。管

16、道敷设到位后,再砌筑检查井井壁。首先,将自膨胀橡胶密封圈插入井壁管端的中间部位,然后浇筑检查井井壁。采用现浇碎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碎包封厚度不小于100mni,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现浇破包封连接的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按CECSI64:200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第7节执行。(3)排水管道施工工艺管道沟槽应待路基成型并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左右且密实度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开挖。排水管道开挖均采用放坡开挖方法施工,边坡m值根据规范、地质情况及施工单位经验确定,建议采用0.5。排水管道和检查井应敷设在承载力达到管道地基支承强度要求的原状土地基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上,要求地基承载力应

17、不小于150KPa3.5.4.2、 埋地管道检查井(1)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3040m设置一座检查井。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检查井井框、井座下部间隙大于30mm的应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坐浆处理。井室周围的回填材料应采用中粗砂,回填宽度不小于400m,严禁回填素土、废料等。其中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4.2.1条规定以及根据地区的养护经验和本工程的实施条件,本次设计检查并采用1000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做法详见图集05SS521T1页。(2

18、)消能井部分检查并由于上游管道坡度较大,流速较快,需设置消能井,消能井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做法详见本工程大样图。(3)跌水井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当管道直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采用竖管式(或矩形竖槽式)跌水井;当管道直径大于400mm时,采用溢流堰式跌水井,具体做法详国标图集20S515。3.5.4.3井盖及爬梯本次设计车行道检查井采用“五防”(防盗、防沉降、防跳动、防坠落、防位移)、人行道检查井采用“三防”(防盗,防噪音,防坠落)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盖的规格、质量要求按照检查井盖(GB/T23858-20

19、09)执行,做法参照15S501T,承载能力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检查井盖应选择有加劲肋的产品,井盖通过加劲肋臂卡锁在井盖座限位卡槽内以防止井盖跳离及转动。污水盖座上应有“污水”类型标识,雨水盖座上应有“雨水”类型标识,同时应标注建成年代。检查井井面应与现状地面齐平。本工程现状合流系统改建为污水系统后,根据现状检查井属性,将现状检查井属性和名称不一致的,进行更换。具体做法详检查井井盖大样图。本工程污水管道采用通风井盖,开孔值应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规定。3.5.4.4防坠网材料:选用高强度聚乙烯耐潮防腐材料的防护网,抗冲击为:150kg200kg;

20、固定螺栓:选用304不锈钢防腐材料,其强度为45kgmm2,屈服强度为20kgmm2尺寸:根据井口的大小相应调整;使用要求。安装后,安全网上的所有节点应固定,受力时不能出现松动;在使用过程中受人或重物撞击过2-3次的安全网,宜更换新安全网。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内踏步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品,踏步参考尺寸为:长295X宽220(180)o本工程红线范围内未改造的检查井均加增防坠网。3.6 雨水工程3.6.1 雨水系统Q=qf(LS)暴雨强度(q)参照重庆市江北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llll(1+0.9451gp)/(t+9.713)0.561(升/秒.公顷)暴雨重现期:道路P=2年设计降雨历时:t=tl

2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l=5(min)径流系数取值:室外地面IP=O.60,建筑屋面甲=1.0(1)管道规模本次设计雨水管道根据片区建筑物和综合地下管线布置情况进行布置,主要收集小区内部地面雨水和屋面雨水。管径采用DN300DN400o雨水汇水面积和污水汇水面积以及管径均依据小区范围红线确定,本次进行校核。(2)雨水排放本次设计雨水管道主要收集小区内部地面雨水和屋面雨水,改接原有合流管道的地面和屋面雨水,并就近接入下游现有市政主干道上合流截污干管内,待后期市政雨水管道形成后在改接至市政雨水管网。(3)雨水口设置有道牙路面雨水口采用碎现浇偏沟式单算雨水口,具体做法详见雨水口(16

22、S518-11),无道牙路面雨水口采用性现浇平算式单算雨水口,具体做法详见雨水口(16S518-8)o雨水口连接管同主管管材,管径采用DN300,雨水口端管底深0.4m,坡度坡向检查井,坡度i=0.01o公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公式(6)雨水算本工程雨水算子采用防沉降雨水算,球墨铸铁材质,承压等级为D400;算子与算子井圈采用活页式铸件为较链主体,并配备碳钢销钉以及不锈钢弹簧。较接井盖仰角可以在0180之间自由打开、关闭。3.6.2 防内涝设计1 .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江北区,项目基地内部用地、场地地势较平坦,北侧较高,最高点高程390.85,南面较低。2 .现状周边市政排水设施情况分析:场地周边

23、市政道路已经形成,并已经形成完整的市政排水系统;场地周边市政道路上有DN400DN1000雨水排水管;满足各个地块内雨水排放要求;3 .本项目内部雨水调蓄设施:本工程地块设计海绵城市,主要LlD设施有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径流控制率大于80%,地面径流通过透水铺装下渗及下沉式绿地等LID设施进行调控,满足场地内雨水收集、排放及调蓄作用,具有良好的内涝防治作用。同时场地设置有雨水管网。当超过调蓄水量时候,溢流进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4 .设计内涝设计重现期本工程根据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次按主城都市区(重要地区)进行设计,设计重现期按100年一遇考虑。5 .设计积水深度内涝风

24、险等级划分标准重要程度枳水时间t(h)枳水深度h(cm)内涝高风险非中心城区t1.5h5O(30)中心城区tl.0中心城M?R要地区t0.5住宅小区底层住户和工商业罐筑物的一楼进水内涝中风0非中心城区t1.530(15)h50(30)中心城区tl.0中心城MrR婴地区tO.5内涝低风险非中心城区t1.515(8)0h30(15)中心城区01.0中心城Mfft要地区t0.5本工程所属地区为江北区,本次按主城都市区(重要地区)进行设计,本工程所属工程区域为内涝中风险,按中心城区重要地区进行选择,积水时间t大于0.5h选取;积水深度按3(50cm考虑。3.7 管网附属构筑物3.7.1化粪池合并改造,

25、生化池采用成品生化池设备,具体产品由厂家提供。本工程现状化粪池均为砖砌结构,且淤堵和渗漏严重,本次对现有化粪池进行因现状管网作为污水管网,原有化粪池均处于运行状态,故本次考虑在改建过程中,就近采用设置污水坑,并采用提排的形式,将污水转提到下游污水检查井内,具体以抽水台班计。3.8管道抗震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排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接口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均采取柔性接口;(2)禁止采用砖砌检查井,均统一采用C30碎预制检查井;混合结构的矩形管道基础应采用整体底板,底板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地

26、基土质突变处;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段;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3.9 管道结构要求1、混凝土强度:除标明外均为C25;架空检查井性抗渗等级为P6,有抗渗要求的结构碎,应加入适当的低碱膨胀剂。2、钢筋:本工程图中。表示HPB300级钢,fy=270N/Inm;C表示HRB400级钢,fy=360Nmm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3.10 管道施工3.10.1 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并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并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3.10.2 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或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

27、、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10.3 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管沟开挖坡率应按以下执行:压实填土、粉质粘土、细砂士1:1.25;强风化岩石1:1;中风化岩石1:0.45o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放坡要求,当开挖深度大于3.Om时应分层开挖,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施工应按先基坑、边坡支护,再进行建(构)筑物施工。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LO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对于紧临已建建构筑物的管网沟槽开挖时,其管沟管井开挖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编制安全施工方案,不得影响已建建构筑物的安全。3

28、.10.4 管道安装所有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3.10. 5测试与试验管道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雨水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3.10.6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

29、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道路范围内(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由于工作面较小,道路下现状管线比较复杂繁多,不便于沟槽回填压实,为保证工程回填质量,本设计道路范围内的沟槽回填全部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回填,路面面层结构按原状要求进行恢复。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LO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3.10 .7验收(1)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

30、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2)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市政工程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还应提供排水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水许可证/对因工程建设改迁排水设施的相关审核意见。3.11 施工注意事项(1)本次设计所在地均为小区地面,施工前需对施工组织方案报审,得到参建各方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2)本次设计管道所在位置为现状

31、老旧小区范围,管道开挖时需与各管线部门进行对接,需进行管网保护的及时进行保护,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现状综合管网正常使用。(3)沟槽开挖时需进行临时支护措施,避免破坏现状道路过大,具体施工方案需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方案专家审查。(4)本次范围为现状小区内部路面开挖,施工应尽量在旱季施工,减少雨水对沟槽及施工范围的影响,同时组织好临时排水措施,避免雨水浸泡路基。(5)施工后需对现状地面进行恢复,具体做法详环境专业。(6)本次设计基坑开挖时需作好支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安全施工。20m时,抗渗等级为P10。(9)图中标注的雨、污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10)排水构筑物及沟道其迎水

32、面应扁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三)管道交叉处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下部管道两侧及顶部用C20混凝土筑至上部管道基底面后再安装上部管道。上部管顶覆土较浅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具体的处理意见及加固方法应共同协商。(12)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13)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14)严格规范施工过程及回填要求,避免再次出现管道塌陷变形,甚至破损。(15)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或施工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全面系统

33、地熟悉图纸,如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包括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请及时通知我院会同解决。对施工问题的处理,应以书面签署盖章为准。(16)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该项目的危大工程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D本工程含有3m5m的基坑开挖(排水管道沟槽开挖(建北:W12-W14.Y39)和化生化池基坑开挖),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

34、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工程施工、第三方监测、验收等都需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进行(2)基坑工程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4) 土方开挖前,应查明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容建(构)筑物、上下水、电缆、燃气、排水及热力等地下管线情况,并采取措施保护其使用安全。(5)开挖高度超过2m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叱基坑内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梯道宽度应不小于Imo(6)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上下层不宜同时作业,需同时作业时,上下层间应采取隔离防

35、护措施。(7)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施工过程中,严禁设备或重物碰撞支撑、腰梁、锚杆等基坑支护结构,亦不得在支护结构上放置和悬挂重物。(8)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9)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按下列要求对基坑进行维护:基坑边坡的顶部应设排水措施,基坑底四周宜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并及时排除积水;基坑周边地面宜作硬化或防渗处理,基坑周边施工用水应有排放措施,不得渗入土体内;开挖到坑底时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和主体地下结构施工。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时,结构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应及时回填。(3)基坑工程应编制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