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933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摘要,海丝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高职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海丝文化为载体,通过构建“海丝文化+课程”“海丝文化+实践”“海丝文化+党建”人才培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海丝文化的内涵,感悟海丝文化的魅力,在大量实践活动中积累职业经验、提升职业能力,形成了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范式,创建了“党建+海丝文化”先进品牌,推动了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的显著提升。关键词,海丝文化:职业核心素养:综合素质泉州的历史文化不只记录在纸上,镌刻在石头上,它也在山海交融处、在市井阡陌中、在乡村的

2、烟火生活和浓郁乡愁中传承不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历史文化不仅仅具有本土历史特征,更带有世界历史文化交融的烙印,海丝文化是泉州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孕育了泉州人敢闯敢创、爱拼爱赢的人文品质和乐善好施、爱国重乡的价值理念。将海丝文化融入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中,能够帮助学生坚定职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促进泉州海丝文化进课堂,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立体多元的海丝文化育人体系,形成了“海丝文化+”教学格局,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为很多院校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一、海丝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航线

3、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交通贸易与文化交往的功能,见证了古代先民向海而生、开拓进取的拼搏意志,催生了璀璨、多元、独特、包容的海丝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业之路,也是一条经济之路、文化支路、交流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从总体层面来看,海丝文化主要包括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华侨文化、商贸文化等,也涵豌戏剧“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歌仔戏”“拍胸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农耕文化不同的是,海丝文化吸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海洋文化中的核

4、心要素而形成了一种世界性文化,具有典型的兼容性、多样性、国际性、开放性特征。海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大型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第一集航线中,通过专家解读、文物文献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也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条促进人类文明交融的航线上。在“一带一路”大背景F,深刻挖掘海丝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推动海丝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还可以帮助大学生积累职业知识、沉淀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二、海丝文化熔传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

5、具体做法和实践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翼。福建、泉州作为国务院规划确定的海丝”核心区、先行区,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对技术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动海丝文化进课堂,带领大学生传承和弘扬“海丝精神”、延续“海丝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契合区域发展需求、具有“海丝”特色的匠心人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构建了“海丝文化+”育人体系,打造了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特色模式。(一)“海丝文化+课程”r培育职业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们职业愿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高职大学生只有坚定职业理想信念,才能在未来职业

6、发展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一往无前的动力和信心。海丝文化作为意蕴深厚、内涵丰宫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先民们开疆拓洋、战天斗海的艰辛历程,凝聚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具备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的根基,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的培育。为推动海丝文化进课堂,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海丝文化+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海丝文化与课程教学全面交融的新范式。一是构建了院系层面海丝文化教学框架,结合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对海丝文化划分类别,形成与人才培养相契合的海丝文化教学“清单”。同时从“清单”中提炼职业素养培育元素,形成“海丝文化+职业素养”培育的针对性教学框架。目前已针对7个

7、系部构建了7个总体性的“海丝文化教学框架”;二是构建专业层面海丝文化教学框架,结合专业教学科目构建精细化的“海丝文化+课堂教学”体系,形成与专业课程“一对一”的教学目录,将海丝文化融入专业知识之中,使大学生在教师的不断熏陶与渗透下,对海丝文化有更系统全面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涵养职业道德、坚定职业理想。目前已针对全校35个专业构建了35个细化的“海丝文化教学框架”,且形成了40余个与专业课程相对接的海丝文化教学目录。为进一步发挥海丝文化在职业理想信念培育上的作用,学院构建了“海丝文化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室”,以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为载体,每月定期组织教师们开展海丝文化职业素养培育研讨会,深刻挖掘海丝文

8、化中蕴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信念元素,凝聚海丝精神品质,并因势利导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专业为例,每月英语教师会与院系海丝文化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室成员开展3次以上系统的沟通交流活动,将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板块一一文化教学与海丝文化融合在一起,引导大学生了解先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程,并学习各国文化的差异、区别,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进行培育,让学生在感受海丝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坚定职业理想信念。(二)“海丝文化+实践”,提升职业知识技能海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需的内涵和厚重的底蕴,在教学过程中单靠“听”“看”的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要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

9、悟海丝文化的内涵,学会将其内化于心,最终促进职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泉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海丝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实践体系。2022年10月学院英语协会组织开展了“用英文讲好海丝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微视频比赛,在比赛中有5组学生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通过此次活动,不单激励大学生深刻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海丝文化,促进英语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而且提升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合作能力,激发了保护、传承海丝文化的信念;2023年3月“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开幕,学院从各系招募70名志愿者分别前往刺桐时代村及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协助开展志愿服务,学生们在维持秩序、引导来宾、回复游客咨询、宣传活动、

10、协助演员接待等环节中深刻体会到了海丝文化的魅力,锤炼了职业核心素养,也枳累了职业知识技能;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学院开展了“逐梦新征程巾帼展风采”活动,教师们带领女同胞们参观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和顺美海丝陶瓷历史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听取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介绍,见识了薪火相传的古老龙窑、冰清玉洁的“中国白”,对德化的海丝历史文化有了全面、深入、透彻地了解。在巾帼建功示范点祥山大果茶油公司,同胞们沉浸于茶油之旅中,与企业“用心耕耘、精益求精”的理念产生强烈共鸣,推动了自身职业知识技能的不断提升;组织学院学生参加泉州市图书馆学会举办的“花蜜杯一海丝寻梦”读书征文比赛,本次活动共推荐泉州

11、海上丝绸之路百问海丝寻踪等38册书目,学院2021级学生作品“我”见证了海丝的发展荣获二等奖,三位同学的文章被收录进海丝寻梦泉州市大中小学生征文作品集。通过此次活动深化了学生对海丝文化的认识,激励其从海丝文化的厚重积淀中提升职业技能的内驱力。三)“海丝文化+党建”X培养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学习、探索、实践最后变为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要想使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在职场中发挥出有利作用,就需要不断练习,直到成为习惯川。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大力开展“海丝文化+党建”活动,引导教师们参与海丝文化建设,通过点滴党建活动为大

12、学生传递海丝文化中蕴含的职业技能知识,使海丝文化成为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的有力武器。学院组织党委领导分批次为学生上思政课,以党委领导强大的担当能力、超高的职业素养、丰常的海丝文化经验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为其传递职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今年是学院党委领导为学生上思政课的第4个年头,每学期党委领导为学生上4课时的思政课,其他领导上2课时,并在思政课教学中大力融入海丝文化内容,截至目前学院领导已经累计为学生上思政课91课时,覆盖3000余名学生,海丝文化渗透超过IooO余次;从2021年至今,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已经组织召开了20余次学习扩大会,18次海丝文化专题研讨会,推动基层党组织“

13、三会一课”813次,组织海丝文化专题讲座、培训班、读书班、职业理想教育活动389场次;组织学院党员教师参与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引导教师们在比赛中历练能力、学会担当,深度挖掘和践行海丝文化,自我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同时对大学生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积累职业技能知识。通过比赛,学院轻工系2位党员教师分别荣获“泉州市技能大师”“全国服装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全校师生先后荣获40余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80余项省级奖,连续8年荣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不仅了积累了大量职业知识,还发挥了海丝文化提升职业技能的作用。此外,学院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与海丝文化深度融合,与

14、大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培育相融合,构建以“学校+政企”“基地+讲台”“专业+温度”“线上+线下”“理论+文艺”为核心的“5+”学习教育生态矩阵,开展了“十个100”特色职业教育项目。党委共召开了15场动员部署、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27次下基层调研,出台“党建+职业行为培养”制度规范,形成项目清单,设置37个责任区、先锋岗,开设15个征集意见渠道。学院思政部、宣传部、党委对大学生开展互动式、分众式“党建+职业教育”活动166场次,覆30000多人次,形成了海丝文化融入职业行为习惯培育的常态化教育方案。三、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主要成效(一)形成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新范式通过学院领导和各位

15、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开辟了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范式,以海丝文化为引领,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历史动向,从历史渊源中分析市场形势,把握行业动态,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目前学院已经构建了3大类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分别为“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课程”“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专业课”“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海丝文化”,其中前两种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方式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通用的方式,最后一种“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海丝文化”则是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立的新型职业素养培育体系,从海丝文化的多方面出发构建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大框架,以精细化的培育框架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其他院校运用海丝文化、挖掘海丝文化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衔接点提供了指引

16、。此外,学院将海丝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等环节,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确立了15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实现了海丝文化的全覆盖,也为其他院校开展职业素养培育提供了参考。(二)创建“党建+海丝文化”先进品牌学院高度市.视党建工作,将党建与海丝文化相融合,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新要求、新形势及师生的新期盼相吻合,并在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形成了“党建+海丝文化”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品牌,获得全国样板支部立项,使海丝文化的基因深深扎根于育人土壤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奋发成长担使命,持续强化战斗堡垒建设,成为职业素养高、职业技能强、职业习惯优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党委下设4个直属党支部、6个党

17、总支(下设13个二级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设置专业组织员,构建纵向垂直的工作格局,打造党建特色阵地,使党建教育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更接地气。例如商务系第二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福建高水平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立了“泉州市大数据公共实训基地”“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等项目,致力于办好“能力课堂”“党性课堂”“业务实践课堂”三个课堂,实现党建工作与实践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相结合,开拓了“党建+海丝文化+职业素养培育”新局面,也形成了“一支部一特色、一总支一品牌”的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三)显着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18、。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全方面运用海丝文化,构建“海丝文化+”育人体系,强化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显著提升了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在育人过程中,侧重于课堂浸润、实践创新和党建引领,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走进泉州农民的生活里,采用纪实考察的方式挖掘泉州跨越千年、传承不息的世遗之美,从多角度探索泉州海丝文化绚丽多彩的国潮之美,将视线聚焦于泉州红砖古厝、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烟火之美中,使大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泉州海丝文化的包容心态,树立脚踏实地、奋斗拼搏、勇往直前的职业理想。同时学院组建4支宣讲团,就海丝文化开展100余场宣讲活动,带领学生开展92场红色党日主题活动、300余场专题讲座,唱响了海丝文化学

19、习教育的主旋律,大幅提升了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四、结语以海丝文化熔铸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能够从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之在坚定职业理想信念的同时,学习大量职业技能知识,促进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泉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海丝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渗透,构建了海丝文化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相结合的精细化脉络结构,不仅推动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而且为其他院校开展人才培育提供了有效借鉴。参考文献:1吴雅莉.基于“五位一体”的海丝文化育人机制研究一一以泉州某高校为例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2,17(01):33-36.2沈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卜的高职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04):23-26.3郭鹏飞,谢红彬.福州居民对“海丝”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态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3):315-321.4陈丽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06):56-58.5乔为.核心素养的本质与培育:基于职业教育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3):20-27.6陈东军,谢红彬.泉州民众的“海丝”文化认同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5):83-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