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0458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打通课堂内外提升素养厚植情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J这一点提醒教师,任何时候,语文课堂教学都不是封闭的,都不是关起门来只研究所谓学科知识的,而是应该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堂外更广阔的世界,引导学生认识、思索生活,以及生活的世界。有了如上思考,在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与当下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外交天团”,驳斥境外媒体关于“中国新疆棉花产业存在强迫劳动”这一谎言。笔者希望以模拟现实生活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方式,

2、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课例选用新疆棉花事件作为拓展资源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这一事件的时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意识;二是事件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易于产生情感共鸣。本课例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驳斥论敌的方法,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鲁迅先生的民族责任感。第二,引入人民日报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驳论的方法。第三,开展模拟“外交天团”的实践活动,驳斥谎言。一、归纳驳论方法,理解鲁迅为何发声笔者首先以“鲁迅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这一评价作为导入,让学生对鲁迅

3、杂文深刻、犀利的特点有初步认识,进而引出讨论问题:作为一篇驳斥敌人观点的文章,鲁迅是如何做到像投枪和匕首的?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驳斥论敌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能列举出诸如抓住逻辑漏洞,辨析概念,先驳后立等方法,学生也分享了令他印象深刻的犀利、严谨的语句。讨论中,学生也发现了鲁迅先生以退为进,先承认论敌所说都是“事实”,进而通过批驳其论证达到批驳其论点的方法,认为这样的方法更加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关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荒谬观点。鲁迅先生驳斥论敌错误观点的过程,其实是揭露论敌从盲目自大到仰人鼻息,再到自欺欺人的本质的过程。由此学生领悟到,有力的驳斥不仅要驳倒论敌的观点,还要揭

4、露论敌的本质。接着,笔者将话题引向对鲁迅伟大人格的理解,提出讨论问题:有人说鲁迅十分刻薄,一生喜欢“骂”人。对此,你怎么看?进而提醒学生思考如下相关问题:鲁迅为什么而“骂”?他“骂”的都是什么人?他这样“骂”人要付出代价吗?鲁迅可不可以不“骂”?通过这一系列支架问题,学生发现鲁迅骂的是欺骗百姓、动摇抗战信心的御用文人。鲁迅先生的这种“反调”对处于危亡中的国家而言,其实是“救国之音二课上还有学生分享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指出鲁迅不畏强权,哪怕代价是孤独和鲜血,他也要站出来呐喊,他也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正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和担当,才会这样毫不留情地驳斥敌人的谬误观点,也才会被这些反动

5、文人污蔑成一个刻薄和喜欢骂人的文人。二、在任务驱动下,向人民日报学驳论教学第二阶段,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引入人民日报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驳论的方法。笔者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今时今日人们是否还需要像鲁迅一样发声。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师:鲁迅先生在一片悲观的论调中,发出掷地有声的呐喊,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抗战的信心和斗志。如今,战争的硝烟已散去,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少方面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生:高铁、5G、疫苗研发师:没错,现在再也没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而在新时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你关注新闻,会发现国际局势其实是复杂、尖锐的,一些西方国家

6、别有用心的谎言、谬论甚嚣尘上。比如前有香港问题生:南海问题、台湾问题、新疆问题师: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和行业组织抓住新疆大肆造谣,企图让新疆穷下去、乱起来。说我们有针对少数民族的集中营,还污蔑新疆存在强迫少数民族劳动的情况,并以此为借口煽动抵制新疆棉花,给新疆棉花产业带来冲击。面对这样无耻的谎言和险恶的用心,我们怎么能不发声?怎么能不愤怒?这段对话把师生的感情都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被掀起了一种激愤的情绪,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此时,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本次课例的主驱动任务:“如果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此时此刻你正在站在外交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境外媒体关于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谎

7、言,你将如何驳斥?”其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研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笔者又引入了人民日报的社论:蓬佩奥涉华演讲的满嘴谎言与事实真相(节选,主要内容是关于驳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各小组首先自主探究这篇新闻评论是如何驳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这一谎言的。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热情高涨地分享自己找到的驳斥方法。小组1:文章写道所谓的“集中营”,其实是依法设立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与美国的“社区矫正”本质上没有区别。这句话言外之意是如果指责我们是集中营,那你们的又是什么?(师生在此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出这种驳论的方法是“类比小组2:“新疆有集中营的说法是一个伪学者根据一

8、家流亡媒体组织编造的谣言得出的结论,而文中说美国自己的新闻网站都评价这家流亡媒体一边推进分离主义,一边接待各种极端分子,所以敌论据根本站不住脚师生在此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出这种驳论的方法是指出对方“论据不可靠”;引用对方自己的言论来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这招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小组3:文章写了很多事实还有数字,证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得人心的,如文中说“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新疆发生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但是通过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还说教培学员已全部结业,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稳定就业,改善了生活质量O而且文章还写了70

9、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o多人赴疆参访都认可我们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师生在此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出这里的驳论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引用权威数据”等)。小组4则发现,文中的数据前后也可以形成对比,使敌论点不攻自破。例如第二段提到“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网络仅凭对8个人的采访和粗略估算,就得出了新疆地区2000万人口中,10%的人被拘押在所谓集中营的荒谬结论。而第六段列举的“70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O多人赴疆参访”,认为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前后对照之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经过小组充分地讨论,学生丰富了驳论知识,对驳论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

10、解,为下一个阶段完成主驱动任务打下了基础。三、模拟“外交天团”活用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本课例第三个阶段是模拟“外交天团”,驳斥论敌谎言。要完成本阶段的教学,笔者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新疆棉花事件”的参考资料,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合资料,共同商讨,形成发言提纲;然后,每组选两位学生作为代表:一人扮演外交部发言人,驳斥谎言;另一人解说本组的驳斥思路。简单介绍笔者提供给学生的参考资料,包括:新疆棉花事件梳理、BCI组织介绍、强迫劳动定义、新疆的棉花种植业概况、新疆棉花产业的现代化作业、新疆采棉工人的劳动保障政策、新疆棉花产业与新疆的脱贫攻坚战、新疆棉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外人士的公正评论以上资

11、料均出自政府网站或官媒,力求真实、可靠。资料中引用的全部数据和图表,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官网;资料中引述的事例,均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发放给学生时,每则资料均标注了出处,意在培养学生判断资料真实性、可靠性的意识。材料涉及范围广泛,也是想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整合和使用材料,形成个性化的论辩思路。在展示环节,笔者请一位学生扮演外国记者提问。他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发问:“我是某报记者,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中国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对此您有什么解释?”一瞬间,大家仿佛置身记者会现场。当天共有5组学生进行了展示,第一组表现最为紧张,其后的小组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表现更为成熟。下面主要就小组3以及小组

12、5的表现进行分析。小组3: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到75.5%,北疆高达95%。提高了新疆种棉效率,极大降低了种植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的支出。因此,由于人工采棉的工作机会少,而报酬高于当地很多工作,所以竞争激烈,根本不需要强制劳动。接着,他们又从强迫劳动的概念入手,指出:强迫劳动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而新疆采棉花是有酬劳的,所以根本就不是强迫劳动。该小组发言结束后,立刻有其他小组的学生指出其逻辑上的问题:有报酬并不能充分反驳强迫劳动的指责发言人”应该说得更准确,比如引述资料提到的劳动保护法律具体规定,还可

13、指出采棉花的劳动报酬高于其他工作,新疆少数民族劳动者自愿参与拾花,脱贫致富的例子。笔者注意到,这个小组在发言时能思路清晰地理清概念,运用数据说话,采用对比手法来驳斥错误观点。这可以看到学生之前学习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小组5:最后一组扮演发言人的女生态度从容,一上来就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谎言:“首先,我想说新疆地区根本不存在强迫劳动J然后从强迫劳动的概念入手,指出我们有确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新疆人希望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新疆是中国最适宜发展棉花产业的地区,政府帮助新疆因地制宜地发展棉花种植的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对少数民族的采访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

14、有效解决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低、收入低、稳定性低的问题。所以新疆地区不存在你们所谓的强迫劳动J这一组的发言并没有就此终结,“发言人”接着又一针见血地揭露出谎言背后的险恶用心:“新疆棉纺织产能已达到1700万锭左右,解决当地就业近60万人,成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我国棉花产业高度集中于新疆,新疆棉花产业的波动将给我国整个棉花产业带来巨大影响。所以一些国家制造谎言,目的是打击新疆棉花种植业,破坏新疆的脱贫攻坚,打击中国经济。”这一组学生最后发言,也表现得越发自信,发言逻辑清晰,思考有一定深度。该小组能态度坚决地直接否定敌论点,然后理清概念,分析论据,最后还能透

15、过表象分析敌方发出这一谬误观点的实质。笔者最后是这样总结的。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相信你们在实践中都有不小的收获。也许在座的很多同学将来并不会真的成为一名外交官,站在镜头前为中国发声。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可能会参与很多涉外的活动,假如你面临着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希望你能想起今天的这次活动,用理性的力量和拳拳爱国之心,为中国发声,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四、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锻炼了合作探究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升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更树立起了民族责任感,涵养了爱国情怀。经过这次教学尝试,笔者最深的感触是学生身上蕴含着无限的热情和潜力,等待着教育者去激发。新时期,语文教师需要走出备课舒适区,树立打通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突破狭窄的课内学习空间,走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探索与发现,感受与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