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0556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敦煌壁画中的飞动之美敦煌艺术博大精深,其壁画艺术亦自成体系,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融汇了古今技法,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的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还为我们保留了长达千年的审美文化活化石,其间有一种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典型符号,那就是“飞天”。飞天;传入;艺术美一、“飞天”的由来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张大千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曾在敦煌做过一段壁画临摹的工作,这段经历对其后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能给我们以极大启示,那就是:敦煌壁画渊源有自,且直接继

2、承了六朝古风,与草书一样,“笔法飞跃秀劲”,虽有印度影响,却更具有华夏文化传统的神韵,因此才会出现“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飞动”之美。飞天作为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象,以她们轻快的动态,流利的舞姿,吸引着广大的观众。然而尽管飞天在佛教艺术中出现较多,可在佛经中并没有对飞天的纪录,甚至佛经中根本没有出现“飞天”一词。通俗的看法认为:“飞天”是一种俗称,而不知佛教名词。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网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闷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网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

3、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乾阔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乾回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阚婆一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阿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阔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

4、;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阔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二、“飞天”的传入随着佛教的东传,飞天这一形象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了中国。我们从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石窟到敦煌、河西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Tf窟寺或者散见的佛教雕刻、壁画中都可以看见飞天的形象。中国人最初认识飞天,也只是像印度一样作为一种天人来看待,虽然“天人”在佛教中可以包括天龙八部等天部的诸神,但在实际的绘画或雕刻中,我们很难一一确认其形象,只好笼统的称为天人了。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受到传统的神仙思想影响,飞天与中国式的神仙逐渐结合起来,形象也显的飘逸起来。佛教中本来意义上的诸天形象特征都看不到了,而只是飞行于天

5、空的人形。但是这种忽略,也并不是完全由中国人独创的,本来在印度的石窟中就说不清楚飞行于天空的天人是哪一种具体神像。从出现的数量之多,在佛教艺术中所占比例值达来看,中国的飞天比起印度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三、“飞动”之美的艺术研究敦煌飞天是优美的化身,它的飞动之美透露出一种轻盈、灵动的美,体态婀娜,线条流畅、充满律动,充分体现了“优美”的深刻内涵。优美的飞动正式中国飞天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敦煌早期的飞天体态粗犷,飞动感不强,不能够轻盈飞动,更谈不上优美的飞动了。隋唐时期,敦煌飞天进入鼎盛时期,飞天艺术已几乎完美,飞天形象腰肢柔软、体态轻盈,已经完全具备了女性的风韵。从飞天形象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

6、华艺术的审美精神。敦煌飞天的飞动,美在灵动、灵巧。飞动的灵巧在于飞天充满动感的线条和富有弹性的“s”型身材。印度飞天传入中国后,深受传统的“以线绘画”的中国艺术影响。自北魏以后,飞天形象的线条多用曲线,悠游同环,取代了以前僵直而没有弹性的直线,使得飞动多了一份轻盈。流动的线条和飞天形象的精神内涵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表达了线条自身的魅力,又增加了飞天形象的精神内涵。中华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审美文化的中心是艺术,而中华艺术的主体脉络又以“乐舞精神”为其基本线索。“飞天”为中华艺术之乐舞精神的典型话语传达出一种全息意味,是我们得以从中涵咏中华审美文化之魂。“飞天”这一形象的出现,与大的文化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汉传佛教是其源,中原礼教改其制,鲜卑传统绪其流,道教文化附其形,民间艺术予其动,从而构筑了潇洒出尘、凌空飞动的“飞天”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通过对飞天在敦煌壁画中的显现与走势分析,我们发现,她确实不单纯是一个艺术形象,在她身上凝聚有太多的文化信息,甚至就是中华审美文化与艺术精神的缩影。在审视中华审美文化传统时,我们发现,敦煌文化中的“飞天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恰当的范例。“飞天”时敦煌文化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她几乎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符号,不经事敦煌艺术的某种创造性表现,更是中华艺术文化在敦煌这块土壤上所结出的健全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