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分级.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0889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分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限空间分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限空间分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分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分级.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1实施风险分级基本原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等级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1级(红色)为重大风险,依次为较大风险(橙色)、一般风险(黄色)和低风险(蓝色)。1、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为1级(红色)风险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内需10人以上同时实施作业的;有限空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煤气、硫化氢、硅化氢、磷化氢、氯气、氨气、甲醛、氟化物等高毒物品名录中列明的物质(含与产生、储存高毒物质的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毗邻、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情形,以及因生物作用可能产生的情形);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天然气、氢气、乙快、丙烷、汽油、柴油、稀释剂(香蕉水、天那水、松

2、香水、二甲苯等)、可燃性粉尘(如煤粉、锌粉、木粉、淀粉等)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含与产生、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毗邻、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情形以及可能泄漏到有限空间内的情形)。2、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为2级(橙色)风险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内需3-9人同时实施作业的;有限空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氮气、二氧化碳、氨气等窒息性气体或氧气(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的(含与产生、储存窒息性气体或氧气的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毗邻、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情形以及可能泄漏到有限空间内的情形);有限空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能够吞没或掩埋进入人员的物质(如液体(浆)、料场、料仓、筒仓、料坑等)。有

3、限空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高毒物品名录以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与产生、储存高毒物品名录以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毗邻、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情形以及可能泄漏到有限空间内的情形)。3、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为3、4级(黄、蓝色)风险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内需3人以下实施作业的;有限空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导致人员伤亡的电能、热能、机械能、液压能或气压能等(含与存在相关能量的设备设施管道阀门等毗邻、直接或间接连接等情形);有限空间内部狭小或通风不良,可能会困住进入人员或使进入人员呼吸不畅等;上述以外的其他情形的。注:“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有限空间内指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涉有

4、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实施作业审批;涉及1级、2级有限空间作业的,必须由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与实地确认和作业审批;相应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应的履职能力。4、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风险评价方法中推荐的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法(MES),工作危害分析法(川A)等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等级。1.5.2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基本要求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和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通过工程技术、监控联锁、隔离警示

5、、个体防护、制度管理、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达到消除、减弱、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存在1级、2级安全风险有限空间作业的重点管控;要高度关注有限空间实时状况和风险点、危险源变化后的安全风险状况,动态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2、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公布本企业涉及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加强风险教育

6、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和科学施救方法,坚决杜绝盲目施救。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有限空间,要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有限空间名称、编号、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及控制指标、事故类型、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责任人、应急措施及报告电话、禁止盲目施救等内容;对存在1级、2级安全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要强化作业过程中危险源的监测、管控和预警,严格作业活动监护,确保作业安全以及紧急状况下的科学处置和施救。3、配齐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救援装备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要逐一对照有限空间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配齐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所需通风装备、检测器材、警示标识、空气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要建立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装备管理制度和台帐,确保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装备的种类齐全、数量足够。要强化教育培训,确保装备类型、量程、精度适用,装备使用人员能按照标准规范正确操作使用,管理人员能按照使用规定定期检验维护和妥善保管,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