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226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75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温岭聚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五年十二月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1工程内容及规模212IK-fed41.3 工程征占地91.4 工程管理与运行维护101.5 工程投资102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图113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31.1 自然环境131.2 社会环境简况191.3 环境质量现状211.4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234 评价适用标准254.1 环境质量标准254.2 污染物排放标准26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75.1 工艺流程简述275.2 主要污染源强275.3 工程建设合理性分析296环境影响分析、拟采

2、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51.1 声环境影响351.2 生态环境影响431.3 水环境影响501.4 电磁环境影响521.5 社会影响541.6 环境空气影响551.7 固体废弃物影响561.8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571.9 古577 环境55&597.1 育匕597.2 减排效益598 评价结论和建议608.1 项目建设的意义608.2 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608.3 项目选址与规划符合性618.4 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628.5 结论6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温岭松门风电场建设单位温岭聚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浙江省温岭市万泉东路锦园小区秋水苑9-401室联系电话1传真1

3、邮政编码310000建设地点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松门镇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口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占地面积(平方米)8936绿化面积(平方米)1550总投资(万元)2804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3.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3%建设规模(MW)28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环评费用(万元)1.1 工程内容及规模1.1.1 地理位置温岭松门风电场项目位于温岭市松门镇,属沿海山地风电场,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Io1.1.2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温岭松门风电场工程总装机规模28MW,共安装14台2.0MW机组(包括风机安装场地、风机基础、箱式变);新建一座UOkV升压站;新建场内施工道路6.64k

4、m,现有道路改建段累计长度约10.17km,路基宽5.5m,检修道路与施工道路路径相同,施工结束后保留4.5m宽路面作为检修道路用;场内集电线路采用直埋电缆方案,直埋电缆长14.8km,风电场的对外输电线路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工程建设内容详见表I-Io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表1-1序号建设名称建设内容1风电机组风电场共布置14台2.0MW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8MWo2箱式变压器本工程采用一台风机配备一台箱式变压器形式,箱变共14台,箱式变压器基础布置在风电机组基础外,采用破混结构,箱变中心距风机塔筒边缘距离大于IOm,箱变基础结构尺寸为3.1mx5.1m,3集电线路风电机组采用一机一变的电气主

5、接线方式,每台风力发电机接一台箱式变压器,将0.69kV的机端电压升至35kV,经35kV的地埋电缆输电方案送至UokV升压站,其中35kV直埋电缆路径长14.8km。4升压站升压站位于本风电场7#风机西南侧约30Om处,本风电场升压站内设一台IlOMVA主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屋外布置。5进场道路风电场新建场内临时施工道路兼永久检修道路长约6.64km,现有道路改建段累计长度约10.17km。施工道路按大件设备运输路宽计算,路基宽5.5m(其中包括检修道路4.5m),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需满足风电机组叶片运输要求。检修道路与施工道路路径相同,施工结束后保留4.5m宽路面作为检修道路用,施工及检修

6、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6施工临时设施本工程临时设施建筑面积约1500m2,占地面积约100oom2,主要包括:综合加工厂、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设备堆放场、临时生活区等。1.1.3.1风电机组(1)风机选型可研阶段推荐WTG3作为代表机型。推荐风电机组单机容量2.0MW,轮毂高度80m,转轮直径103m,IEC等级为I,切入风速为3ms,切出风速为20ms,额定风速为9.9ms,符合拟建场区的气候条件。风电机组主要参数表表1-2序号指标单位数值I转轮直径m1032单机容量kW20003轮毂高度m804切入风速m/s35切出风速m/s206额定风速m/s9.97叶片数量个38设计寿命年209

7、额定电压V69010功率调节/变桨变速(2)风机基础本项目风电机组基础为板式基础,基础平面型式为圆盘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o风电机组基础直径19.0m,基础埋深3.5m。基础底板厚度0.90m,风机基础中墩外接圆直径7.0m,中墩高度LIm,单个基础混凝土总量为50Om3。每台风机设置一台箱式变,箱式变压器中心距风机塔筒边缘距离大于IOm的位置,箱变基础采用砖混结构,箱式变基础结构尺寸3.1m5.1mo风机基础和箱变基础总占地面积约4550.8m2o1.1.3.2升压站(1)升压站平面布置IlOkV升压站位于7号风机西南侧约30Om处。围墙中心线尺寸为68m根7

8、0m。场区所有风机的电能通过升压站汇集后送入外部电网,升压站是整个风场的控制中心。升压站场地高程初步拟定为162m(1985国家高程系),与对外道路高程齐平,站址位置处于山顶平缓处,场平排水方便,没有内涝问题。站内道路为城市型,主干道宽4.0m,转弯半径为9m,道路呈环形布置。升压站内布置一幢生产综合楼,有SVG室、降压变压器、附属楼(消防泵房水池、油品库、检修间、消防小间)等辅助建(构)筑物。IlOkV升压站平面布置见附图2。(2)升压站主要建筑物升压站主要建筑物有生产综合楼、附属楼。生产综合楼一幢,地面二层布置,建筑面积约为1133.9?,一层布置35kV开关柜室、IlOkVGlS室、低压

9、配电室、蓄电池室、餐厅、厨房、值班室等,层高3.9m;二层布置中控继保室、通信机房、办公室、资料室等,层高3.9m0附属楼一幢,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布置,建筑面积约210.0Om2。地下一层布置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等;地上一层布置备品间、检修间、泵房、消防小间等。(3)升压站给排水设计升压站生活及生产用水、消防水池的补水,均由山溪泉水经取水构筑物收集后再用水泵加压供给,水量、水压能满足要求。生活和消防给水管网系统各自独立。升压站内考虑采用LQL-I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设备最大污水处理量为l.OmVh。生活污水排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133集电线路(1)场内集电线路方案本工程场内集电线路采

10、用直埋电缆方案,直埋电缆长14.8km,电缆敷设采用路边敷设的方式,电缆外皮至地坪深度不得小于700mm,当穿越道路及风机安装场地时还需穿不小于电缆外径L5倍的UPVC管,电缆埋深应增加至800mm。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辅以厚度不少于IoOmm的软土或砂层,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砖块。(2)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方案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松门镇,拟安装14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为28MW。风电场初拟以1回IlOkV架空线路T接在红升文峰线上,接入红升变电所,新建架空线长约2.5km0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接入系统报告为准。HOk

11、V接入线路不包括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1.2施工规划1.2.1 施工交通(1)场外运输方案本工程的对外交通选择S324省道。建议选择的运输路线为:S324省道Y023乡道场内道路机位。施工期外来物质运输线路可选择多方案组合。对水泥、钢材等其它建材的运输,可采用下述方法运输:水泥可通过公路用汽车或散装水泥车运至工地。通过市场采购的钢材可采用公路运输。木材可由当地市场提供。生活物质及其它就近采购,公路运至工地。(2)场内交通运输风电场的施工及检修道路以满足每台风电机组施工及安装要求为原则,永临结合。本风电场共需新建场内临时施工道路兼永久检修道路全长6.64km,改建现有道路长约10.I7kmo施工

12、道路按大件设备运输路宽计算,路基宽5.5m(其中包括检修道路4.5m),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需满足风电机组叶片运输要求。检修道路与施工道路路径相同,施工结束后保留4.5m宽路面作为检修道路用。检修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硬化,道路标准断面型式为0.5m(路肩)+4.5m(路面)+0.5m(路肩),路基全宽5.5m。1.2.2 施工总布置(1)混凝土系统本工程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总量约0.9万m3,大部分混凝土为二级配,单台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量约为50Om3。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混凝土拌合站。(2)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工程区设置机械修配厂及综合加工系统(包括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集中布置

13、在UOkV升压站附近,总占地面积250Om2。机械修配场主要承担施工机械的小修及简单零件和金属构件的加工任务,大中修理工作委托当地相关企业承担。(3)仓库布置仓库集中布置在HOkV升压站附近,主要设有水泥库、木材库、钢筋库、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水泥库、木材库及钢筋库分别设在混凝土系统及相应的加工工厂内。综合仓库包括临时的生产、生活用品仓库等,占地面积50Om2。机械停放场考虑10台机械的停放,占地面积1500m2o(4)施工管理与临时生活区布置本工程施工期的平均人数为80人,高峰人数为100人。施工临时生活办公区布置在场区升压站附近。临时生活区建筑面积1500m2,占地面积250O

14、m2。(5)施工临时设施用地工程临时设施建筑面积约1500m2,占地面积约IoOOOm工各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占地面积详见表l-3o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占地面积一览表表1-3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n)备注1综合加工厂5002500采用商品混凝土2综合仓库40010003机械停放场15004设备堆放场25005临时生活区6002500合计150010000(6)水、电供应施工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总供水量约140d,其中生产用水120m3d,生活用水20nd风电场附近村庄较多,升压站施工用水可由附近村庄提供,运送距离约3km0风电场施工用水采用汽车将水运至各施工地点。风电

15、场运行期用水量较小,生活用水考虑在升压站内设屋顶8?水箱,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要求。施工用电电源由附近村庄引IOkV线路至施工临时用地,并设置100.38kV施工变压器,降压后作为本工程施工工厂及临时生活用电,引接距离约1km。考虑到风电机组施工点较为分散,另设置两台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风电机组施工电源。1.2.3施工方法(1)风机基础施工基础开挖为防止对基底土的扰动,要求距设计开挖面0.3m范围内不得采用机械开挖,应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后,如果是黄土地基,应对基底土进行压实(如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系数不小于0.93,砂性土应充分洒水后才能压实。应对基础临时开挖边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洒水等),

16、防止大风时期浇筑基础混凝土时风沙积存到混凝土表面。基础回填基础回填包括基础四周及顶面的回填,基础回填需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进行。基础回填料采用原地开挖料,每台机组土方回填量为100Om3o回填土需分层回填,分层厚度约0.305m,每铺一层用蛙式打夯机压实,每台机组配备2台蛙式打夯机。回填土含水量需做碾压试验后确定。混凝土拌制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距离进场路口约30km,进场路口距离最远风机约5km,因此浇筑道路远端风机基础时,需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安排运输路线,并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确保混凝土在2.5h内入仓,并能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应一

17、次浇成,不留施工缝。单个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宜超过10个小时,当白天最高气温25C时,要求在夜间浇筑。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防雨等施工措施,拌和设备和运输车辆应有备用,中途不得中断浇筑。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Cm左右,上下两层混凝土浇注时间间隔不得大于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前1小时。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因基础厚度较大,为保证下层浇筑时振捣密实,在浇筑下层混凝土时,浇筑人员应进入钢筋笼内进行振捣。钢筋网进人孔位置及尺寸大小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确定,使用结束后应及时焊接封闭。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其强度和密实性应高于本体混凝土。垫块宜采用水灰比不大于0.40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制成

18、,或采用强度不小于50MPa且具有耐碱和抗老化性能的工程塑料制成。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应出现露筋、空洞、冷缝、夹渣、松顶等现象,特别对构件棱角处,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接缝严密,防止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浆。混凝土基础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避免太阳暴晒和风干。混凝土养护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采取保湿保温措施连续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大于15do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混凝土养护用水要求与拌和用水要求相同,宜采用深井水。混凝土龄期至少21d后才允许安装上部塔架。混凝土拆模后,其表面不

19、得留有非设计需要的螺栓、拉杆、铁钉等铁件,若施工需要而外露的铁件(包括模板支架、模板拉筋、基础环临时拉线等)均应作如下处理:将外露铁件割除,然后在外面回填环氧砂浆。(2)箱变基础施工箱变基础采用砖混结构,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箱变基础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基础回填。基础顶高出场地高程800mm,箱变基础施工时预留电缆孔,满足电缆敷设要求。(3)风机设备安装风电机组安装采用3台吊机安装。主吊一台,为800t履带吊,负责塔筒、机舱和转轮的吊装;除主吊外,另需配备两台辅吊,分别为一台150t全液压汽车吊和一台50t全液压汽车吊,150t汽车吊主要用于风电机组部件的卸车、塔筒抬吊、转轮组装和履带吊的组装,50t

20、全液压汽车吊用于辅助风电机组部件的卸车、转轮组装、转轮抬吊和履带吊的组装。按塔筒一机舱一叶片的顺序吊装,安装完毕后,检验塔筒的垂直度,经核实无误后,将塔筒与基础连接的所有地脚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后,对基础与塔筒底法兰的连接部位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安装好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试。安装好一台调试一台,以缩短工期。(4)场内道路施工本工程新建场内施工道路长约6.64km,改建道路长约10.17km,按四级公路设计,行车道宽4.5m,两侧各计土路肩0.5m,路基总宽5.5m。安装场地尺寸为3060mNE、SSWSWo3.1.2 地形地貌温岭陆域地形呈东西长、南北狭,东西长55.5km、南北宽35.9km

21、,陆地总面积925.82km2,其中山区387.3k,平原490.62k,河、库、塘等水域47.9kn?,为“四山一水五分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工程区域属温岭东部平原区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系温黄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2.53.0m之间。3.1.3 地质地震工程区域在地质构造上属浙闽地的东部边缘,新华夏系第二个一级构造复式隆起带南段东侧,温州一宁波断裂以东的沿海地带。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西部及西南部的剥蚀平原被抬升形成山地,山地地层复杂,岩石种类较多,主要为晚侏罗纪火山喷出熔岩构成的山体,岩性以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东部为第四纪沉降区,

22、并有多次海侵,形成海河冲积平原,地层为第四纪海相沉积层及近代河流冲积层。本风电场拟布置14台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28MWo本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主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坑探和资料收集为主,对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初步评价,满足可研阶段的设计要求。(1)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修改单规定,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V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2)根据本地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场区无活动性区域断裂通过,且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区域构造稳定性好,场地适宜性分类属适宜场地,可进行工程建设。(3)地下水可分

23、为孔隙性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两类。根据场区地形地貌特征,场区内地下水埋深较深,埋深一般大于5m。根据地区经验及区域资料,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及长期浸水条件下均具微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4)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特征及地基(岩)土层的分布及工程地质性能,建议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本工程风机基础可以选择强风化、中风化的层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和层凝灰岩作为天然地基基础的持力层;升压站建构筑物基础可以选择强风化、中风化的层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作为天然地基基础的持力层。(5)各风机均分布于山顶、山脊处,局部地形高差变

24、化大,公路和风机基础开挖后,局部形成的人工边坡,建议采用自然放坡处理。放坡坡比可采用:覆盖层及全风化层为1:1.251:1.5、强风化层为1:0.751:1.0、中风化层为1:0.501:0.75。部分风机部位,由于地形高差变化大,基础开挖后形成的人工边坡较陡,在覆盖层和全风化较厚地段,在雨水作用下产生冲(蚀)刷现象,可能对工程边坡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采取必要的工程边坡支护及排水措施。3.1.4 水文温岭市境内溪河众多,河流总长1494km,河网水域总面积31.06km,总容积6253.9万n,蓄水容积4916.3万n。现有(地)市级河道3条、县(市)级河道16条、重要乡镇级河道331条,主要河

25、道包括金清港、南官河、翁岳河、联树桥河、廿四弓河、运粮河、木城河、箸松河、大溪河、江厦大港、双桥河、东月河等。温岭境内主要水系为金清水系,境内流域面积为693.05k?,占全流域面积的59.1%o金清水系河流的流量受降水控制十分明显,属雨源类河流;其他各水系河流,源短流急,枯洪变化悬殊,属山溪间歇性河流。风电场区域内无规模河流,主要水域为山塘等。3.1.5 土壤温岭市境内土壤类型多样,地域分布明显,有黄壤、红壤、潮土、水稻土和盐土等5个土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0.06%、48.29%、2.35%、43.85%和5.45%o黄壤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的山顶部位,多种植茶叶和马尾松;红壤主要分布在

26、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多为林地、竹园以及以马尾松为主的疏林地;潮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和海滨地带,多为粮地和园地;水稻土分布在平原河网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大麦等粮食作物;盐土以条状分布于沿海一带,种植蚕豆、棉花等耐盐性强的作物。工程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水稻土为主。3.1.6 生态环境3.1.6.1 植被概况(1)植被及植物温岭市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2科、裸子植物9科36种(包括栽培种)、被子植物143科1080余种(包括栽培种)。其中有银杏、水杉、樟树、兰科植物等10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保存着35种古树名木,如樟树、罗汉松等,隶属26科31属。温岭市海洋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

27、主要植物种类在102种以上,包括角刺藻、菱形藻、圆筛藻、海毛藻等。温岭市土地面积1388436亩,其中林业用地462267亩,占总面积的33.29%;非林业用地926169亩,占总面积的66.71%。森林覆盖率为31%,居全省下游,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9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64363亩,占78.82%;疏林地8840亩,占1.91%;灌木林地68370亩,占14.79%;苗圃地81亩,占0.02%;无立木林地19068亩,占4.12%;宜林地1545亩,占0.34%。竹林总面积10639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662亩,2849200株。毛竹林中,幼龄林58700株,占2.06%;壮

28、龄林2458800株,占86.30%;老龄林331700株,占11.64%。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见图3-1。图3-1工程区生态环境现状(2)生态公益林温岭市生态公益林面积137647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78%。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103031亩,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74.85%,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34616亩,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25.15%。工程约有2台风机机组(5号和6号)涉及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经温岭市林业局确认,均为防护林,保护级别为国家级一级,工程涉及公益林情况见表3/。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禁止在国家级公益林地开垦、采石、采沙、取土,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基础设施建

29、设项目外,不得征收、征用、占用一级国家级公益林。本工程不涉及开垦、采石、采沙、取土等,且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原由浙江省发改委立项,后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浙江省2015年本)的通知文件要求,由设区市核准。下阶段,本工程须取得林业部门的同意,并完成相关手续。工程与温岭市生态公益林位置关系图见图32。工程涉及生态公益林情况一览表表3-1序号工程公益林性质公益林面积15号风机防护林303.5m226号风机防护林303.5m2合计617m2图3-2工程与温岭市生态公益林位置关系示意图(3)古树名木根据区域珍稀野生植物分布、现场调查以及走访温岭市林业主管部门,工程在1#、

30、4#、5#、7#和12#风机周边各涉及一棵古树名木,分别为沙朴(编号:2623300097,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树龄为210年,距离本工程1#风机约191m),樟树(编号:2623300053,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树龄为110年,距离本工程4#风机约323m),海岸卫矛(编号:2623300048,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树龄为110年,距离本工程5#风机约72m),樟树(编号:2623200015,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树龄为310年,距离本工程7#风机约274m),樟树(编号:2623100008,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龄为810年,距离本工程12#风机约361m),不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古树情况见图3-3

31、O工程与周边古树的位置关系图见附图3。1#风机处的古树名木(沙朴,编号2623300097,国家三级)4#风机处的古树名木(樟树,编号2623300053,国家三级)5#风机处的古树名木(海岸卫矛,编号2623300048,国家三级)7#风机处的古树名木(樟树,编号2623200015,国家二级)12#和14#风机之间的古树名木(樟树,编号2623100008,国家一级)图3-3工程沿线涉及的古树名木3.1.6.2 动物概况温岭市有纪录的动物有两栖类19种、爬行类35种、鸟类100多种(湿地水鸟近40种),哺乳类27种,其中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虎纹蛙、穿山甲、小灵猫、红隼、赤腹鹰、雀鹰和白琵鹭,

32、以及世界濒危物种黑嘴欧等。工程区域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猫、野猪等兽类,雉鸡、雀、燕等常见鸟类以及蛇等爬行类动物。根据调查,工程占地区未发现有各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及栖息地分布。3.2 社会环境简况3.2.1 社会经济(1)浙江省温岭松门风电场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部的松门镇。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面积约10万kn,东西与南北直线距离均约为450km。全省常住人口约为5498万人。浙江省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置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全省年平均气温1518

33、C,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ho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浙江省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2013年,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为68462元,同比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4%、8.4%和8.7%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8:50.0:45.2调整为4.8:49.1:4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

34、算收入3797亿元,同比增长103%o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分别增长7.1%和8.1%。(2)温岭市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台州湾以南,东濒东海,南接玉环县,西临乐清市,北界黄岩、路桥两个台州市辖区。市境三面临海,陆域面积926kn,海域面积1079k大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km。陆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温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2013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约121万人。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

35、值7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生产总值61930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3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9.7%o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8:47.5:44.7调整为7.8:46.3:45.9。全市财政总收入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85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47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03元,比上年增长10.6%,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3.2.2 交通温岭市松门镇地理位置优越,

36、交通便利。毗邻坦龙线,S324省道、S225省道组成交通主骨架。风电场所在位置为松门镇松门农场东部山地,场址距离松门镇约6km。根据工程附近地区目前的公路交通条件和重大件运输尺寸、重量,风电场由附近S324省道连接到Y023乡道,基本能够满足物资运输和车辆交汇的需要。经现场踏勘,山体坡度约2050,基本能满足2.0MW及以下风电机组的运输、安装。3.2.3 文物保护根据现场调查,工程区域未发现有文物古迹等。3.3 环境质量现状风电场位于温岭市东部山地,工程区以林地为主,区内无工业污染源,工程区没有规模河流,地表水主要为以降雨补给的季节性溪流为主。根据温岭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中公布的温岭市环境质量公报(2015年上半年),温岭市环境空气质量在2015年上半年优良天数为167d(优良天数占92.3%),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3.3.1 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11月16B,我院委托浙江鼎清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风电场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在升压站站址、南塘五村、乌坑村、小交陈村、温岭市高陈山庄养老院(乌坑村处)、大坑沙、洞下、山里皇、田里各设一个噪声监测点,连续监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