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23858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小数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小数教学反思范文一: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以前学生的反映是枯燥无趣,所以我更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恨不得把所有知识一下子灌给他们完事,于是整个课堂只听到我的声音。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痛苦。而现在,我不再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感知是概念掌握过程的首要环节,从故事的引入开始,让学生感知循环现象。在独立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新课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一

2、节课的教学质量。上课一开始,我先根据一个故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出“依次不断重复”,再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感知。可以说教学中,我合理地创设和运用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效率的提高。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想一想、观察、比较、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再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循环节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以及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别,让学生

3、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三、小结草率,失去精彩本节课是个概念课,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如: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简写读写法等,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我只是形式上让学生说说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如果好好准备的话学生会很有说头,这样草草的收尾,效果不好,是一个遗憾。四、练习精炼,拓展不够我这节课感觉都是在学新知,练习安排较少。主要是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出了一些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同时也增加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区分的有关练习。循环小数的读法本无需掌握,教学时我让生读一读。但”循环节”也要作为知识拓展介绍给学生知道。

4、总之,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但愿我可以经过不断的反思,取得一定的进步!范文二:循环小数是一节概念教育课,而感知是概念掌握过程的首要环节,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让学生感知循环现象。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教学过程中的片段如下:师谈活引入新课: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40075=5.33-1、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2、商的小数部分

5、总是重复出现“3”。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是无限小数),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出示:281878.611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0.33352.1677-3.-3.-学生评议。在循环小数概念的定义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运

6、用列举的方式,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逐个理解之后,再对要点进行概括,从而使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有了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范文三: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以前学生的反映是枯燥无趣,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恨不得把所有知识一下子灌输给他们,于是整个课堂只听到老师的声音。结果是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痛苦。而现在,教师不再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再做课堂的统治者。在上循环小数中节课时,我以音乐中的重复节奏来引入课题,让

7、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我提出了问题:生活中还有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你能举例吗?通过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有效地分解了教学难点。在以往的教学程序上主张“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不利于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于是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前置性研究:你能对下面的小数进行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1)8.4666.(2)0.55.(3)3.(4)1.5353.(5)8.41616

8、.(6)O.9375(7)5.(8).(9)O.19292这样不仅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也能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弄清楚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己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变“先教后学”为“新学后教”,学生通过课前研究,初步了解所要学的知识的基础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课堂上在小组里面交流、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聆听别人意见并做出适当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到成功之喜悦,又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优化教学过程。在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思维方式后,又以此为出发点,顺势研讨,“怎样来判断循环小数?”“为什么要加省略号?“能不能省略号不写?”对于循环小数的写法,则让学生比较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哪种写法更简便?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获得科学的认识方法。经历主动建构过程,得到正确结论,使认识不断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