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365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教学内容:在“蚂蚁做操”这节课中,问题是结合主题情境,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回顾乘法口算的各种算法及其算理,为引入乘法的竖式计算做铺垫。问题是在问题的基础上,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竖式,左边是乘法竖式的展开形式,并用点子图突出竖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计算中两个重要的步骤与口算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得到教材右边呈现的乘法竖式的简缩形式,也就是标准形式。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发展学生几何直观;2 .会用数学

2、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运算能力;3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发展模型意识、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蚂蚁学校的小蚂蚁们在做课间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师:你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串联在一起,完整叙述一遍吗?2、独立列式师:你能列出算式

3、吗?预设:12X4=师:你是怎么想到用乘法的?预设:12X4就是求4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师:没错了,师:12X4是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出结果?预设:拆分法、点子图、表格法来计算。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点子图来进行研究。【设计意图:创设动物运动会情境,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下,唤起对旧知的回顾。】二、自主建构,建构新知1、唤醒旧知,直观明理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可以把一只小蚂蚁看成一个点,大家请看,这是一行蚂蚁的数量,这是两(三、四)行蚂蚁的数量。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幅点子图来开展探究活动。请看活动要求!探究内容:12X4怎

4、样算?探究工具:探究方法:算一算:尝试写出12X4计算的过程。圈一圈:在点子图上对应圈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说一说:结合点子图,说一说你的计算思路。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12X4=的?预设:生1:我用的是口算法,把12分成10和2,先算4X10=40,再算4X2=8,最后算8+40=48只。生2:我用的是表格法,把12分成10和2,先算4X2=8相当于点子图哪部分?再算4X10=40相当于点子图哪部分?最后算8+40=48o师:其实表格法和刚才的口算法是相通的呢?都是把12拆成10和2,先算4X10=40,再算4X2=8,最后算8+40=48。2、尝试列竖式生3:我用竖式计算12X4,先算4

5、X2=8,算的是图中的这一部分,我再算4X10=40,算的是图中的这一部分,最后8+40=48o师:听懂了吗?老师考考你们!这个8是怎么来的?算的是图中的哪部分?同样地,40是怎么来的?算的又是图中的哪部分?预设:8是4X2=8,就是圈起来的8个点子,40是4X10:40,就是圈起来的40个点子,再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48。3、沟通算理,探究算理。师:同学们,既然前面我们发现表格法和口算法是相通的,那么现在的竖式法会不会也跟表格法和口算有什么联系呢?预设:这三种方法都是将12拆成10和2,先算4X2=8,再算4X10=40,最后8+40=48。师:说得太棒了,虽然是三种不同的方法,但都是将12拆

6、成10和2,我们一起来看看,表格法是把12拆成10和2,口算?竖式?师:那这样拆的目的是什么?预设: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师:我们再来看看,竖式中的8和40对应表格中的那一部分?师:原来竖式和表格之间有这样的联系。竖式中的8和40对应口算法的那一部分?那点子图呢?师:最后再将8和40相加,也就是合起来,就可以解决我们今天的新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完善板书如下:小结:同学们真来了不起,不仅能用口算法、表格法、竖式法来计算12X4=,还能说出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4、变化对比,凸显结构师:简约形式和展开形式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预设:展开形式写的是40

7、,而简约形式直接在十位上写4o师:我们结合点子图,一起来看看这个8是怎么来的?算的是图中的哪部分?同样地,4是怎么来的?算的又是图中的哪部分?预设:8是4X个位上的2=8,算的是这部分,所以写在个位上,4是4X十位上的1等于4,等于40,也可以表示4个十,算的是这部分,所以可以直接写在十位上。师:也就是说,简约形式跟展开形式的计算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简约形式的写法更加简洁。5、自主尝试:三位数乘一位数师:会了吗?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呢?请你试着算一算!师:不管是几位数乘一位数,首先相同数位对齐,接着把212进行拆分,可以拆成200、10、2,然后从个位算起,用4乘个位上的2等于8,8写在个位

8、上;再用4乘十位上的1等于4个十,4写在十位上;再用4乘百位上的2等于8个百,8写在百位上,合起来就是818。【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点子图、表格、口算、竖式,引导学生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好地掌握算法。】三、实践运用1、竖式计算22314X3口口师:请你用刚才用最简洁的竖式计算。2、如右图,1件大衣的价是一件马甲的2倍,那么购买1件大衣需要多少钱?【设计意图:延伸练习,注意逐步提高计算要求,以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四、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

9、数学的过程。教学反思蚂蚁做操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计算过程的含义。从多种圈到多种算,又到比较,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