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4485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0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南昌东岳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2、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青/51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33环境质量状况154评价适用标准19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47环境影响分析26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39公众参与5610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及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63H项目选址合理性及规划相符性分析6612结论与建议671附图附图一:拟建东岳IlOkV变电站站址地理位置图附图二:拟建UokV线路地理位置图附图三:东

3、岳Uo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附图四:新建IIOkV线路路径图附图五:IlOkV输电线路杆塔型号2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江西省能源局关于同意将南昌青云谱等输变电工程纳入全省电网规划的函附件三:南昌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附件四:相关协议附件五: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证书附件六: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岳IIokV输变电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七:(类比监测报告)董家窑220kV变电站监测报告红谷滩IlOkV变电站监测报告;安福220kV输变电工程监测报告附件八:会议纪要附件九:修改清单3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

4、称南昌东岳IlO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江西南昌市高新区昌东大道7007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60100建设地点南昌市南昌县象湖新城抚生路西侧,规划银城路北侧建设性质新建d改扩建口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业/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变电站围墙内占地:2352m2塔基占地:10r112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动态投资:519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1.4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0评价经费(万元)4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1 工程内容及规模1.1.1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象湖新城位于南昌县城西北角,紧邻南昌市区,即

5、昌南大道以南,赣江以东,雄溪河以西,东莲路以北、规划土地面积约29.6平方公里,涉及乡镇有东新乡、莲塘镇,以抚河故道分界,抚河故道以西为东新乡管辖,以东为莲塘镇管辖,并按供电区域划分为东片区、西片区。象湖新城东片区由1座IlOkV象湖变(2X40MVA)供电,2013年最大负荷38MW,目前东片区已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开发,未来几年负荷发展空间不大,现有供电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用电需求。象湖新城西片区由1座35kV东岳变(25MVA)供电,2013年最大负荷7MW,容载比仅为1.43,供电压力大。目前西片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未来几年负荷发展迅猛,现有供电能力弱,供电可靠性差,远远无法满足供电需求

6、,迫切需要建设一座IIOkV变电站。IlOkV东岳变电站建成后,主要供电范围为象湖新城西部片区,该片区规划用地约15平方公里,以居住、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市场物流等功能为主导的环境宜人的综合片区。该片区西临赣江,东临城市绿楔,内有规划的多条水系绿化廊道,景观环境良好,可以作为承接南昌市的人口疏散的区域。1.2 工程进展情况及环评工作过程2015年8月,南昌通源电力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南昌东岳HO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委托(见附件一),江西省环

7、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于2015年11月多次对本工程输电线路沿线进行了实地现场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料,并委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工程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南昌县环境保护局以东岳IIO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见附件三)确认了本工程的评价标准。在现场踏勘、调查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制定了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行了公众参与,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东岳UO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1.3 工程概况

8、1.3.1 项目建设规模东岳IlO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详见表1-1。表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内容项目规模变电部分(新建IlOkV东岳变电站)本期建设2台50MVA主变,型号为低损耗三相双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油浸式变压器:SZl1-500002个IlOkV出线间隔2x3.6+2x4.8MVaI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电气一次设备布置形式:东岳变电站为全户内变电站,IIOkV采用户内GlS组合电器,电缆进线;IOkV采用户内KYN开关柜,电缆出线;主变压器、无功补偿、站用变等设备均采用户内布置形式线路部分新建2回220kV东新变至东岳变110千伏线路,路径长约:2X2.7km,其中2X1.95k

9、m架空设计,2X0.758km电缆敷设(即埋地敷设)IOkV:本期12回,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接线1.3.2东岳IlOkV变电站工程概况(1)站址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变电站站址位于南昌市南昌县象湖新城抚生路西侧,规划银城路北侧,站址现状为一片荒地,地势比较平坦。站址所选区域土地所有权象湖新城所有,土地为建设用地,但附近村民在其上种植了部分作物,需由政府进行三通一平方可进行施工。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收资,该站址地下无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等设施的影响。东岳UOkV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一。(2)建设规

10、模及工程内容IlOkV东岳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如下:主变压器:最终规模3X50MVA变压器,本期规模2X50MVA变压器;IlOkV出线:本期2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期4回。本期2回包括:新建东岳变至东新变220kV线路工程,采用双回线路架空与电缆混合设计;IOkV:本期12回,采用单母线接线;无功补偿:本期无功补偿容量装设2x3.6+2x4.8MVar低压并联电容器组。远期装设3x3.6+3x4.8MVarr低压并联电容器组。(3)总平面布置本工程为IIOKV全户内式变电站,主变为户内布置,一层为半地下电缆夹层,二层布置电容器室及IOkV开关室,三层为主控室、GIS室及消弧线圈室。本

11、站为UokV全户内方案,围墙内平面形式为矩形,长62.8m,宽38m。结合线路出线方向,整个变电站综合楼呈“一”字型布置。本工程方案平行东面道路布置。进站公路由抚生路引接,新修进站道路约20米。变电站设有4.0米宽的消防环形通道。站内外道路均为公路型碎路面,路面宽4米,转弯半径9.0米。生产综合楼一层布置有电缆层及主变压器室,电缆层层高2.6米,主变压器室层高13.85米;二层布置为电容器室、IOkV开关室等,层高为4.8米;三层布置有IIokVGlS室、继电器室、消弧线圈等,除GIS室层高为7.9米外,其他房间层高为4.5米。建筑总面积为1871平方米,建筑体积为10750立方米。东岳IlO

12、kV变电站含电气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三。(4)站区给排水站区给水本工程设有保安室,按1人值班考虑。本工程生产及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给水,主要用水点为消防用水、综合楼内卫生间。因变电站内配电综合楼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且耐火等级为一级,体积大于5000立方米,故需要考虑室内外消防用水。消防用水由抚生路消防给水管网供给。站区排水雨水排放方式:站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水井、管有组织排水,雨水排放至站区旁的市政排水系统中。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方式:市政管网建成前,生活污水拟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之后定期掏挖,不对外排放;市政管网建成后,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后纳入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13、5)占地及土石方量本工程按远期规模一次征地,站址拟占地约0.3667公顷(合5.5亩),其中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0.2352公顷(合3.5亩)。站址现状为一片荒地,地势比较平坦。站址所选区域土地所有权象湖新城所有,土地为建设用地,但附近村民在其上种植了部分作物,需由政府进行三通一平方可进行施工。本项目变电站需挖方260011填方28000?,外购土石方20Om3。(6)事故油池主变附近设事故油池进行事故排油处理,事故状态下失控时的漏油进入自流式事故贮油池。南昌东岳IlOkV变电站事故油池个数为1个,容积为30m3。(7)站址现状及拆迁站址现状荒地,为建设用地,但附近村民在其上种植了部分作物。站

14、址东面为抚生西路,其他三面均为荒地,政府承诺三通一平。站址所选区域土地所有权归南昌县所有,不涉及林地占用问题,存在农作物补偿问题。(8)变电站技术经济指标变电站土建技术方案主要技术指标见表l-20表1-2变电站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站区围墙内总用地面积m223522总建筑面积18713站内电缆沟长度M1004站内道路2r7505站区围墙长度M192133新建东岳变至东新变IlOkV线路工程(1)项目规模新建东岳变至东新变220kV线路,路径长度为2.7km,采用双回线路架空与电缆混合设计,其中2X1.95km架空设计,2X0.75km电缆敷设(即埋地敷设)。(2)线路路径走向从220

15、千伏东新变电站站内采用电缆向北面出线,至站外后引上架空至东莲路左转,沿东莲路北侧绿化道向西前行,跨过抚河、规划桃花路枢纽后;再采用电缆敷设现有向莆铁路和杭长铁路后电缆引上架空,然后架空线继续向西架设,经过规划中的桃花西路、抚生东路,到达抚生路后再右转,同时沿抚生路南侧规划的电力线路向北架设走线240米左右到规划中的银城路边,接着又左转,跨过抚生路,在110千伏东岳变电站附近处架空引下电缆敷设至110千伏东岳变止。本路径航空距离约2.1公里,线路长度约2.7公里,曲折系数为1.28。线路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二,线路路径详见附图四。(3)架空线路路径方案及主要跨越情况南昌东岳IlO千伏输变电工程架空线

16、路路径方案及主要跨越情况见表l-3o表1-3南昌东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空线路路径方案及主要跨越情况线路路径总长度(km)2.7航空距离(km)2.1曲折系数1.28地形比例平地100%跨越情况一般公路(条)2一般河流、水库(条)2110千伏线路(条)10千伏线路(条)5低压线路(条)2通信线路(条)2(4)导线选型根据系统规划,本工程线路导线选用2xJLGlA-24030钢芯铝绞线,物理特性基本参数见表l-40表1-4导线物理特性参数表项目单位2JLG1A-24O3O计算截面积mm2275.96外径mm21.6单位长度质量kg/km922.2额定抗拉力kN75,19弹性模量GPa73.0线

17、膨胀系数1/19.6106(5)架空杆塔塔型及数量杆塔型式本工程共采用钢电杆19基,均为双回路。杆塔型式及数量见表15。表1-5杆塔型式及数量塔型呼高数量(基)双回路直线杆1GGE3-SZG2245276双回路转角杆1GGE4-SJG3244双回路转角杆1GGE4-SJG4244合计19(6)电缆部分本工程新建电缆路径长度0.75公里。本工程电缆主YJLWO3-Z64/IlOlXI200单芯铜导体、挤包绝缘(交联聚Z缘外护套HOkV电缆,截面为1200mm2o1.4协议情况本工程变电站和线路设计过程中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情况详见表l-60表16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路径协议要沿排管敷设,电缆选

18、用J烯XLPE),铝护套、PE绝,具体的各部门协议及处理府况一览表序号单位意见备注1南昌县东新乡人民政府原则同意2南昌县人民政府原则同意3南昌县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原则同意,如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请及时上报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文物,将立即上报1.5环保投资本工程动态总投资51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1.4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80%o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变电站环保投资、输电线路生态恢复等,具体见表l-7o表1-7南昌东岳IlO千伏输变电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投资估算(万元)1变电站环保投资事故油池5.3污水处理池1.64主变压器油坑及卵石19.08护坡5.62输电线路环保投资城市绿

19、化补偿等1.43环境影响评价费44竣工环保验收费4.45环保投资费用合计41.426工程总投资5194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0L6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06.01)分类表中E电力行业中第六类,本工程属于电压等级为330kV以下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同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1.6.1 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东岳Ilok

20、V变电站属于全户内式变电站,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IO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根据变电站及线路沿线地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文件(附件三)及现场踏勘情况,变电站站址周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输电线路沿线的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和4a类标准。本工程建设前后受噪

21、声影响的人群数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输电线路建成后对敏感点的噪声影响很小。因此,本工程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不涉及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第(一)类环境敏感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HJI9-2011中定义的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面积(含临时占地)共计3677m?(其中变电站拟占地3667nA输电线路占地IOm2)。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本工程生态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对主要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输电线路

22、工程运行期不产生生产废水,东岳IlOkV变电站废水主要来源于值守人员的生活污水,日产生量为0.12m3,且生活污水拟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淘挖,不对外排放。因此,本环评只对水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1.6.2 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南昌东岳UOkV变电站:站界30m范围内;输电线路: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地下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范围内。(2)噪声变电站:噪声为站界Im处;输电线路: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地下电缆可不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3)生态环境变电站:站界50Om范围内。输电线路: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范围内。1.6.

23、3 评价重点本评价以工程污染源分析和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础,评价重点:施工期生态评价为重点,其中包括土地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及施工管理和防范措施;运营期为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并重点针对敏感点提出防治对策。1.6.4 评价因子施工期:粉尘、噪声、生态、废污水和固体废物。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变电站)。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及标准详见表l-8o表18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及标准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标准依据环境噪声变电站:昼间:60dB(八)夜间:50dB(八)输电线路:昼间:60dB(八)夜间50dB(八)

24、昼间:70dB(八)夜间55dB(八)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工频电场公众曝露控制限值:200/fV/m,即4k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非居民区控制限值:10kVm工频磁场公众曝露控制限值:5/fT,即IoOUT备注:目前我国电力供电频率为50Hz,在导线或设备周边产生工频电磁环境,以电磁感应为主,则即本项目f=0.05kHz1.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结合本次环评监测结果,工程所在地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1.8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居民类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是:确保项目

25、所在区域的敏感点不受本项目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加高塔身跨越措施,减少林木砍伐,并进行等量补偿;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本工程在选线过程中,对线路所在地地方政府、林业、水利、环保、文物等部门进行了搜资调研和路径协调工作,收资调查及现场踏勘表明,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第(一)类环境敏感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现场踏勘,东岳IIOkV变电站站址现状荒地,站址东面为抚生西路,其他面均为荒地。输电线路经过东新乡利用村时,北侧

26、30米范围内共有17栋房屋,其中最近房屋为14m。与本工程的距离及可能的影响因子等情况见表1-9。表1-9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及其与本工程相对位置序号方向敏感点名称敏感点规模敏感点结构距离本工程1线路北侧东新乡利用村17栋(14户)、约50人1-2层、尖顶I4-3()m北荒地荒地抚生假2E2F东莲路12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 自然环境简况2.1.1 地形地貌地质本项目东岳变电站站址位于南昌市南昌县象湖新城抚生路西侧,规划银城路北侧,站址现状为一片荒地,地势比较平坦。场地未发现对工程不利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埋藏物;同时场地也未见大的断裂构造通过,及坍塌,滑坡,沉

27、陷,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性场地,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2.1.2 水文气象(1)水文南昌县距赣江和桃花河较近,西面有赣东大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抵御赣江和桃花河洪水威胁。UOkV新建电缆线路距离短,沿线所经区域不涉及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2)气象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雨量充沛。工程涉及地区气象站多年特征值统计见表2.1.3-l0表2.L3/工程所在地气象特征值统计表项目南昌县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C)40.7极端最低气温()-13.9年平均降雨量(mm)1658.5历年最大风速(ms)1

28、8.32.1.3植被拟建变电站站址周边及新建IlOkV电缆线路沿途覆盖有杂草等,据现场调查和向当地环保局、林业局咨询,本工程线路沿线不涉及珍稀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及古树名木。2.1.4水土保持现状拟建变电站站址区域水土流失形式以降水及地表径流冲刷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结合本工程建设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站址内道路采用砂面层;进站道路、站内道路路面设计时考虑雨水导流;站外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止水土流失。2.2社会环境简况2013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82.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9、15.3%、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19家,新增19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49.4%。工业拉动经济增长6.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2.9%O南昌县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鱼米之乡”和“江南粮仓”之誉。粮食总产达102.9万吨,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32家,其中省级新增8家,市级新增15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926家、4100家;休闲农庄发展到35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点2个、省级5个;成功承办了世界芦笋大会和全国休闲农业现场会。完成了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安全饮

30、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2.6%。南昌县作为首府首县,三面环抱省会南昌,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商贸中转枢纽。深入推进“产城融合”,“一基地三商圈”格局基本形成。新增商业面积35万平方米,超过已建成商业面积总和;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8家,总量达32家。世界500强法国欧尚成功落户,中国创新市场十强新洪城大市场开工建设,向塘铁路货场建设加快推进,人人乐超市、平兰诚信省级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开业。2.3 环境敏感区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第(一)类环境敏感区,也不涉及HJ19中定义的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2

31、.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保问题2.4.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现场调查时,走访了变电站、输电线路所在的市(县)环保部门,结果显示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位于农村地区,不在地方文件划定的环境功能区划范围之内,无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环境现状常规监测资料。2.4.2 工程所在区域主要环保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本工程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区域环境质量良好,未出现过环境空气、水体、尘等重大环境问题。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3.L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本次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拟在东岳IlOkV变电站站址和东新220kV变

32、电站四周围墙外以及线路敏感点布设电磁环境监测点。具体点位见表3-1。表3-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表序号监测点名称相对方位及距离1东岳IlOkV变电站拟建站址拟建站址拟建站址2东新22OkV变电站已建站址站址东面站址围墙外5m3站址南面4站址西面5站址北面6东新至东岳IlOkV线路工程东新乡利用村拟建线路北侧14m30m(2)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环境、监测单位和运行工况监测时间:2015年11月2日。监测频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在白天好天气下监测1次。监测环境:天气晴,风速LOms,环境温度14,相对湿度60%。监测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3)监测条件电磁场测试在晴朗天

33、气进行,测试时电磁场测量仪探头离地面1.5m左右。(4)监测方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一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10.2-1996)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测量正常运行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和磁场时,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地点应选在地势平坦、远离树木、没有其他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广播线路的空地上。测量仪表应架设在地面l2m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选L5m0为避免通过测量仪表的支架泄漏电流。(5)监测仪器监测仪器详见表3-2o表32监测仪器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测量范围分辨率检定单位检定证书编号有效期1电磁场测试仪NBM-550电场:0.1Vm100kVm0

34、.01V/m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15F33-10-0003412015.3.3-2016.3.2磁场:IonTIOmTInT(6)监测结果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3o表33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监测点名称相对方位及距离工频电场(V/m)工频磁场(T)1拟建东岳IIOkV变电站站址24.180.01352东新22OkV变电站站址东面围墙外5m80.040.04303东新220kV变电站站址南面围墙外5m142.20.10164东新22OkV变电站站址西面围墙外5m64.200.02025东新220kV变电站站址北面围墙外5m48.690.02296东新乡利用村线路北侧14m1

35、4.660.0177标准限值40001001)工频电场由表33可以看出,拟建东岳IlOkV变电站站址的工频电场为24.18Vm;东新220kV变电站站址的工频电场为48.69142.2Vm;敏感点工频电场为14.66Vm,各测点的工频电场现状值仍均小于4kVmo2)工频磁场由表3-3可以看出,拟建东岳HOkV变电站站址的工频磁场为0.0135T;东新220kV变电站站址的工频磁场为0.02020.1016T;敏感点工频磁场约为0.0177T0从上述监测结果可知,各测点的工频磁场值均小于O.lmT。3.1.2声环境现状(1)监测布点针对东岳变电站站址及线路沿线各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状监测和评价。(

36、2)监测时间监测时间:2015年11月2日。(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进行。(4)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见表3-4表3-4监测所用仪器名称、型号以及检定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检定单位校准/检定号有效期至1噪声频谱分析仪AWA56803090dB(八)江西省声级计授权鉴定站150619402015.06.02-2016.06.01(5)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环境状况:1)传声器离水平地面距离1.2m左;2)噪声测试在无雪、无雨、风力1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5O表3-5&;.0ms的气象条件下进行。疗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现状监测点监*,结果标准

37、值备注昼间dB(八)夜间dB(八)昼间dB(八)夜间dB(八)一、拟奥E东岳UokV变电站1拟建站址54.245.16050站址处二、东亲122OkV变电站2站址东侧Im57.446.86050站址处3站址南侧Im55.143.76050站址处4站址西侧Im56.544.16050站址处5站址北侧Im58.949.06050站址处三、东京斤至东岳UOkv线路工程6东新乡利用村59.842.37055交通干线旁由上表可以看出,拟建东岳变电站站址的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4.2dB(八),夜间为45.1dB(八);东新变电站站址的噪声现状值昼间为55.158.9dB(八),夜间为43.749.0dB(八

38、);输电线路敏感点现状值昼间为59.8dB(八),夜间为42.3dB(八)0站址各测点噪声现状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线路噪声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交通干线4a类标准的要求。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本工程线路附近的居民点,具体情况见表l-1203.3环境质量状况小结经现场监测,建设项目区域及周边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的要求。建设项目区域电磁环境现状、声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南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本工程环评

39、采用的标准如下:(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居民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中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100UT的标准;非居民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限值IOk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100UT的标准。(2)声环境变电站:新建东岳IlOkV变电站周边的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输电线路:线路经过居民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40、95-2012)二级标准。(4)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1I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1)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Do(2)变电站运行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总日里控制指标无具体要求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输变电工程的作用为变电和输电。在变电站内通过变压器将电能调变至一定电压等级,然后通过导线输送至其他变电站或用户。在变电和输电的过程中只存在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传输现象,整个过程中无原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存在,也不

41、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电荷或者带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电场,有规则地运动的电荷或者流过电流的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因此输变电工程在运行期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由于主变压器冷却风扇以及断路器开合时有机械性噪声存在,输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产生电晕噪声。-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唤声、新建变电站A施工扬尘、固体废物、施工污水及施工期输电线路1.1.1 _生活污水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I: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物,施工污水及生活污水变电站运行期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晕噪声变电站图5-1输变电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图运行期电流运输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图5

42、-2电缆线路产污节点图产污环节分析:输变电工程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产生扬尘、施工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物等影响因子;运行期只是进行电能电压的转变和电能的输送,其产生的污染影响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电磁性噪声。5.2.污染源分析1.1.2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如下:(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产生。(2)施工扬尘:变电站场地平整、基坑开挖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4)固体废物:变电站场地平整、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弃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5)生态环境:变电站、线路塔基、电缆

43、开挖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1.1.3 运行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目前我国电力供电频率为50Hz,在导线或设备周边产生工频电磁环境,以电磁感应为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即指以50HZ交变的电场和磁场。输电线路在运行时,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的电磁场,向空间传播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噪声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及其冷却风扇运行会产生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断路器、火花及电晕放电等会产生暂态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源强低于65dB(八)o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及附近居民生活产生影响。输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及附近居民生活产生

44、影响。(3)生活污水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变电站废水主要来源于值守人员的生活污水,值守人员为1人,生活污水为0.12m3d(43.8ta),主要污染物为pH:69;COD:250mgL(0.011ta)SS:150mg/L(0.007ta)、BOD5:150mg/L(0.007ta)、NH3-N:15mgL(0.0007ta)o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生活污水产生。(4)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期无工业垃圾产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0.365ta,交由环卫部门处理。输电线路在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5.3 工程环保特点本工程为IlOkV高压输变电工程,其环境影响特点是:(1)施工期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以及生态环境影响,但采取相应环境影响预防、减缓及恢复措施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可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2)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