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3282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火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动火作业是企业常见的一种作业,也是风险较大、事故多发的一种作业。动火作业环节发生事故,其原因是对动火作业时的安全风险识别不清,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所造成。1、动火作业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焊渣飞溅,可能引燃周围易燃物,引发火灾爆炸。动火作业时,动火点下部及周围的可燃物如果未及时清除,焊渣掉落引燃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作业场所周围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遇火焰或高温引起燃烧爆炸。作业场所周围如果存在可燃气体,遇火源就会引起燃烧,当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引起爆炸。在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时存在的风险。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可燃物料蒸气局部浓度过高,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如果遇到火源

2、或高温,则可能造成燃爆。再加上受限空间内人员疏散不便,还会加大对人员的伤害风险。动火作业时系统未有效隔离,易燃可燃物料串入系统后造成燃爆。动火作业前,如果未将作业系统与周围带有物料的设备设施完全隔离,可能存在物料异常串入系统,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作业人员技能低下、无证上岗带来的风险。动火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国家规定作业人员需要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才能上岗作业。未经安全技能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技能低下,不能满足作业要求,在作业过程带来的各种风险是不可预测的。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乙烘瓶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火灾爆炸。氧气瓶、乙燃瓶均属于压力容器,动火作业时,气瓶放置位置不当,距离动火点过近的气瓶容

3、易受高温烘烤而发生气瓶物理爆炸事故。如果火焰倒回到乙燃气瓶中,还会引起气瓶内乙块气爆炸。使用电焊机作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及气体燃爆。电焊作业涉及临时用电接线和电气线路敷设,如存在电线裸露,接线不正确,漏电保护措施不完善,在潮湿容器内作业绝缘不良,都可能造成人员触电。在存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下使用电焊机,如果电焊机工作时产生火花,也可能引起作业点附近的气体燃爆。作业场所周边环境给动火作业带来的风险。作业场所如果存在坑、洞,或护栏、盖板不全可能造成人员失足跌落、滑跌等伤害;现场照明不足,也可能造成作业人员误操作、误伤害。在禁火区内从事其他非明火作业造成的风险。GB30871已经将在禁火区内使用电钻、砂轮

4、等进行的作业列入动火作业,其原因是这些工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火花和高温,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或其他热分解反应。设备外部动火,可能对设备内物料带来影响。在设备外壁动火,会使设备自身局部受热,若设备内留有物料,有可能受热分解甚至爆炸。动火作业现场附近其他作业给动火作业带来的风险。交叉作业、在动火作业现场从事可能影响动火安全的其他作业,都会给安全动火造成影响。如在动火现场附近从事易燃物料的装卸作业,不同高度间的上下同时作业等。动火作业时,应急处置不当带来的风险。动火作业时,如果作业现场未配备应急设施或人员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险情,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都会使险情扩大。2、动火作业的风险管控

5、措施做好动火作业的风险管控,就必须针对动火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如GB30871-2014规定了厂区内动火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根据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物料情况划分为特殊、一级和二级动火,并针对每一级别动火作业提出了不同的审批管理要求,同时还要求遇节日、假日及其它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提级管理。修订中的GB30871又新增了公休日、夜间动火作业也应提级管理的要求。为做好动火作业风险管控,动火作业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要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前属地单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预处理,以满足动火安全要求。如对承载物料的容器和管道进行清洗、通入惰性气体置换、施加盲板与生产系统隔

6、离等。对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地沟、坑洞、油污、窖井、水封、污水井等进行适当的遮盖或清除,对于受热分解可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也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防护措施。要做好作业前安全交底工作。作业前,应由属地人员向拟实施动火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及周围情况进行告知,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情况、对作业场所已经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情况、应急设施的准备情况、监护人情况、紧急联系人情况等。要做好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分析工作。对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事先进行气体检测,对需要进入受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还应该检测其中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对可能出现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实

7、行连续监测,一旦出现超限,立即停止作业。当在设备外部动火时,应对设备、管道内的气体进行检测。要做好作业前的审批确认工作。作业票是动火作业审批的重要凭证,作业前必须严格进行作业票的审批,对确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再确认。不同级别的动火作业票规定了不同的审批人级别,做到作业级别越高,审批把关越严。要做好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应尽量减少多工种、多层次的交叉作业,最大限度避免交叉作业。需要交叉作业时应由专人协调管理。要明确作业现场监护人。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对作业环节进行全程进行监督,监督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并及时处理作业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要做好特殊时期的管控工作。节假日及其它特殊情况下

8、,企业人手少,管理力度弱化,因此需要强化对动火作业的管理力度。GB30871-2014提出了节假日及其它特殊情况下,动火作业应提级管理的要求。修订中的GB30871同时还增加了遇到公休日、夜间也需要提级管理的要求,其目的都是强化对特殊时期的风险管控。要做好特级动火作业的措施落实工作。特级动火作业是动火作业中风险最高的,需引起作业单位的高度重视。GB30871-2014规定了在易燃易爆的设备管道上动火时必须保持正压状态,严禁系统负压,必要时连续检测附近可燃气体浓度。要做好气瓶及焊机的管理工作。GB30871-2014规定了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块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

9、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IOm。修订中的GB30871规定了乙快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增加了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Io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的要求,乙燃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要做好作业人员的取证工作。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取得作业资格证书,具备相应技能后方可上岗,严禁无证或证书未及时复审的人员上岗作业。要做好固定动火区的管理工作。企业设置固定动火区,将可以离线动火作业的设备设施从装置中拆除,在固定动火区内作业,从而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做好工器具的管理。要做到在禁火区内使用的工器具必须为防爆型,否则应按照动火作业进行管理,避免火花引爆气体。3、结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动火作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动火作业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业前必须正确识别风险,并采取正确措施控制风险,使动火作业始终在风险可控条件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