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3940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带压堵漏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1 .带压堵漏方法简介公司为连续性生产,主要危险生产介质有氯、碱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等,均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物料泄漏,后果严重,一般采用带压堵漏的方式来处理装置管道及设备的泄漏。带压堵漏是带着压力管道和容器内部储存或输送介质因腐蚀穿孔跑冒滴漏或人为损坏导致泄漏、采用不停输不倒罐在内部介质飞溅过程中,利用合适的密封件,彻底切断介质泄漏的通道;或者堵塞;或者隔离泄漏介质通道;或者增加泄漏介质通道中流体流动阻力,以便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达到阻止流体外泄的目的。1.1 机械堵漏法顶压法:在设备和管道上固定一螺杆直接或间接堵住设备和管道上的泄漏处的方法。这种方法

2、适用于中低压设备和管道上的砂眼、小洞等漏点的堵漏。卡箍法:用卡箍(卡子)将密封垫卡死在泄漏处而达到治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道和身围不大的设备的堵漏。压盖法:用螺栓将密封垫和压盖紧压在孔洞内而或外而达到治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压、便于操作的设备和管道的堵漏。打包法:用金属密闭腔包住泄漏处,内填充密封填料或在连接处垫有密封垫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道、法兰、螺纹处的堵漏。上罩法:用金属罩子盖住泄漏点而达到堵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填料处和本体上泄漏部位的堵漏。1.2塞孔堵漏法采用挤瘪、堵塞的简单方法直接固定在泄漏孔洞内,从而达到止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堵漏法,它特

3、别适用于砂眼和小孔等缺陷的堵漏上。捻缝法:用冲子挤压泄漏点周围金属本体而堵住泄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合金钢、碳素钢及碳素钢焊缝。不适合于铸铁、合金钢焊缝等硬脆材料以及腐蚀严重而壁薄的本体。塞楔法:用韧性大的金属、木头、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圆锥体楔或扁楔敲入泄漏的孔洞里而止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压力不高的泄漏部位的堵漏。螺塞法:在泄漏的孔洞里钻孔攻丝,然后上紧螺塞和密封垫治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本体积厚而孔洞较大的部位的堵漏。1.3粘补堵漏法利用胶粘剂直接或间接堵住设备、管道、阀门、容器上泄漏处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宜动火以及其他方法难以堵漏的部位。胶粘剂堵漏的温度和压力与它的性能、填料及固

4、定形式等因素有关,一般耐温性能较差。1.4 胶堵密封法使用密封胶(广义)堵在泄漏处而形成一层新的密封层的方法。这种方法效果明显,适用面广,可用于设备、容器、管道、阀门及建筑物的内外堵漏,适用于高压高温、易燃易爆部位。2 .带压堵漏作业危险性分析及评价2.1 存在介质的危险性(1)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

5、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I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O.OOl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2)碱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等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该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该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吞食有害。2.2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在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可概括为: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化学灼伤/腐蚀、低温危害等。2.

6、2.1火灾爆炸危险液氯中含有的三氯化氮杂质,如存在或超标,在对储、运液氯的设备、管道在发生泄漏进行带压堵漏过程中,作业时未使用防爆工具、作业时由于摩擦产生静电、金属碰撞产生火花、未穿戴防静电服、工作人员使用明火等均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2.2中毒窒息氯属于剧毒危险化学品,在对储、运氯气的设备、管道在发生泄漏进行带压堵漏过程中,这些物质无论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都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2.2.3化学灼伤/腐蚀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碱溶液、氯化氢、次氯酸钠等危险化学品都属于强腐蚀性物质,在对储运此类物质的设备、管道在发生泄漏进行带压堵漏过程中,人体意外接触腐蚀物料会造成严重的化学灼伤。浓碱溅

7、到眼睛里严重时,会引起失明;HCl气体刺激人的呼吸道,严重时引起肺水肿;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起漂白作用,是纸浆漂白剂,对人皮肤有腐蚀作用。2.3.4低温危害低温能引起人体能量代谢等生理功能的改变,液氯在泄漏后急剧汽化,人员接触可造成冻伤害。因此,在对液氯容器、液氯管道进行带压堵漏作业时,因人员作业不当,可能造成物料、管道与人体接触可造成灼伤、冻伤。2.3.5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施工作业人员、属地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到泄漏现场详细调杏和勘测,与属地技术人员充分对接,掌握现场的泄漏源介质及对生产影响的严重程度,做好施工前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实施部门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安全方案,共同制定有效的操

8、作要求、防护措施、应怎措施3.带压堵漏作业危险性分析评价利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带压堵漏作业进行评价。3.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XEXCo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

9、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3.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用概率来表示,根据实际生产作业条件,在不同情况下发生概率不同,其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对应的分值如下表所示。3.L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众所周知,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频次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实际情况,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E对应的分值如下表所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数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仅几次暴露0.5非

10、常罕见的暴露3.L3发生事故或危害的可能结果(C)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规定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3.1.4作业危险性评估根据风险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可以忽略;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

11、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危险性D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危险等级评价标准(D=LXEXC)D值风险等级危险危害程度3201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2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701603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4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5稍有危险,可以接受3 .2带压堵漏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在进行带压堵漏作业时,事故发生可能性(L)取值,由于带压堵漏作业是设备、管线在带压运行状态下进

12、行作业,且物质为有毒有害物质,有发生前文所属事故的可能性,但因作业现场为密闭性空间,发生物料泄漏的概率较小,故根据对目前现场情况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其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的取值应为“1”。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结合公司现状统计发生带压堵漏作业的频率不高,可以平均到每月有一次带压堵漏作业,且作业人员是通过操作人员站立漏点附近,利用管卡或胶剂进行粘合,所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的取值为“2”。在进行带压堵漏作业时,由于系统还在正常生产,因此管道内存在有毒有害介质,且带压堵漏作业需要多人配合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将对泄漏地点周围人员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并对整改装置的平稳运行带来影响,

13、因此其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C的取值应为“40”综上所述,进行带压堵漏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人员灼伤、烫伤、中毒等伤害事故L、E、C的取值分别为1、2、40,因此可以算出米东事业部作业条件危险性为:D=LXEX01X2X40=80。由表可知,由于该作业的危险性分值80在70160之间,说明该作业条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的范畴,因此,在进行带压堵漏作业时,公司应急认真应对,做出详细的作业计划,制定各项控制措施,针对带压堵漏的介质的性质制定相关安全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就能把作业中发生的各类事故的风险降至最低。4 .带压堵漏作业安全防范措施4.1 日常管理按照预防管理的原则对带压堵漏

14、作业进行管控(1)带压堵漏作业人员必须经外部有资质的培训单位进行专业培训,经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获“带压密封作业”特种设备作业证后,才能上岗进行带压堵漏作业。(2)带压堵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带压堵漏许可证审批,严禁无证作业。带压堵漏施工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带压堵漏相关的国家劳动安全技术标准,遵守施工所在单位的安全及环保管理规定。(3)应根据带压堵漏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编制带压堵漏作业规程,人员按规程作业。4. 2作业前进行精心准备(1)作业现场必须整洁无杂物、道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时,能够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撤出现场。清除作业现场闲杂人员、车辆以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做好必要的警示

15、措施,对施工区域进行必要的隔离。(2)当泄漏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大于高度危害(含高度危害)时,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带压堵漏施工安全评估报告(或在安全方案中有单独的章节),且必须经过施工人员确认。(3)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了解被堵泄漏介质的性能,掌握设备工作温度和压力,作业人员必须遵守防火、防爆、防毒、防冻等国家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4)施工作业人员、属地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到泄漏现场详细调查和勘测,与属地技术人员充分对接,掌握现场的泄漏源介质及对生产影响的严重程度,做好施工前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实施部门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安全方案,共同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防护措施、应急措施。4. 3带压堵漏的施

16、工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器材后,才能进入堵漏现场:(1)使用防护用品的类型和等级,根据泄漏介质性质和温度压力,按有关国家标准和集团公司规定执行。(2)带压堵漏需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有: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化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毒口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3)水和温度不超过50C的一般介质,戴防护眼镜、安全帽,穿防水耐油的工作服,戴耐中温的长袖手套,穿普通防护鞋。(4)带压堵漏有毒介质时,必须佩戴隔离式气防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代替。(5)防护用品必须满足国家安全规定的合格产品,使用前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5. 4带压堵漏作业安全技术防范措施(1)带压堵漏施工以及专用的堵漏

17、工具必须达到GB/T26467-2011承压设备带压密封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规范作业;不允许在现场使用不合格的堵漏工具,应在使用前检查其是否完好。(2)堵漏用密封剂的选择符合GB/T26556-2011承压设备带压密封剂技术条件要求。(3)堵漏用卡具应参照泄漏部位的介质和工艺条件来选择材质,并依据泄漏部位的条件来设计堵漏用具的结构,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在承受外力时产生变形。专用夹具的制作由带压堵漏人员负责。卡具的设计应满足GB/T26468-2011承压设备带压密封夹具设计规范。(4)高处堵漏作业必须遵守高处作业的国家标准,并根据带压堵漏的特点,架设带防护围栏的防滑平台或根据现场情况

18、使用其他防滑措施,同时必须设有便于人员迅速撤离泄漏点的安全通道或设施。在处理危险介质泄漏时,建议不使用安全带,但必须有逃生通道,以便迅速逃离危险。(5)带压堵漏作业时,施工操作人员要站在泄漏处的上风口,应尽量避免泄漏介质直飞溅接喷射到人身上,可用压缩空气或水蒸气将泄漏介质吹散,有毒有害介质的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强制通风设施。(6)带压消除设备、管道、阀门容器壁上的泄漏时,要查清泄漏部位周围器壁的减弱程度,必要时采用测厚仪测量厚度,以便从夹具设计上、注入密封剂操作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把器壁压瘪,加重泄漏事故。(7)作业时应迅速平稳,安装堵漏用具时不宜大力敲打;注射阀的导流方向不能对着人和设备。(8)带压堵漏施工后,在停车或机会检修时,应及时将漏点进行补焊。4.5以下情况应安排装置停车、隔离、置换合格后进行消漏(1)设备器壁等主要受压元件、管道因裂纹而产生的泄漏,又没有防止裂纹扩大措施时,不能进行带压堵漏。(2)管道腐蚀、冲刷减薄状况不清楚的泄漏点。(3)因腐蚀或泄漏使螺栓强度不能满足形成密封比压要求,而又无法加固的泄漏点。(4)极度有毒介质的泄漏点,且没有可靠的处理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5)经专业堵漏人员现场确认,并经过公司领导在风险评价工作基础上,确认现场不具备安全施工的泄漏点。(6)锥形密封面法兰泄漏。(7)自紧式密封的人孔、手孔泄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