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50377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密封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开展无泄漏工厂活动并指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海明化工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3职责各生产车间负责本部门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4程序4.1 密封点的分类和统计范围4.1.1 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均属于动密封。4.1.2 静密封:设备及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

2、、机泵设备上的油标、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均属静密封。4.2 密封点计算方法4.2.1 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O4.2.2 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处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4.2.3 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

3、点统计。4.2.4 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二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XlOo0%。4.3 静密封检验标准4.3.1 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不冒烟、无漏痕、无新鲜漏痕。4.3.2 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不漏水。4.3.3 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4.3.4 乙快气、氯、氨等易燃易爆有毒或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4.3.5 氧气、空气系统用IOmm宽、10Omm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Q4.3.6 水油系统观测检查无渗漏。4.4 动密封检验标准441各类压缩机箱盖

4、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4.4.1 各类填料密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以运行间隙隔期末允许有微漏,不准有物料成股流出。4.4.2 齿轮泵渗漏范围不超过2分钟一滴。4.4.3 各类机械密封不允许有泄漏,要求每分钟不超过5滴(使用真空的设备允许有微漏,但不允许有物料外漏)。4.4.4 釜用机械密封油槽内若无油则作泄漏处理。4.5 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4.5.1 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装置负责。4.5.2 动力管网(自来水、循环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压蒸汽等管路)装置外由公用工程负责,装置内由装置负责。4.6 管理措施4.6.1 凡投入运

5、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由装置负责统计并上报生产部整理归档。4.6.2 生产部对装置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4.6.3 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应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要求各装置静密封泄漏率常保持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暂不能消除的应记录在案,并上报。46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4.6.5 装置应主动配合生产部做好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4.7 无泄漏工厂标准47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职责明确、管理完善。4.7.2 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防堵漏记

6、录,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4.7.3 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4.7.4 公司主要装置必须为无泄漏装置,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95%。4.8 完好设备标准48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2)仪表、信号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可靠、正确。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要求。4)防腐、保温设施完好有效,符合要求。4.8.2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规定。2)无松动、杂

7、音等不正常现象。3)湿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符合要求。4)生产能力到达生产所需要求。4.8.3 重要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4.8.4 设备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主要设备有运行和检修记录。附录一、设备台数统计方法1)全部设备系指生产、动力、机械加工、起重、运输、土木、防腐、机修、电气等在用和备用设备(不包括库存、分析仪器、工具及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等)。2)主要设备系指在生产中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运行,并决定生成能力的设备。3)运转设备按机组计算(如与主机配套减速机、电动机、循环油泵、注油器及段间冷却器、分离器等附属设备包括在内,按一台机组计算)。特殊大型机组主要附属设备可单独计算。4)电气设备统计在设备总台数之内,如变压器、开关柜等。5)新建、技改项目完工并正式交付使用的设备,列入统计范围。6)设备的拆迁、外调、报废经有关部门审批办理手续后及时销帐,不列入统计范围内。附录二、设备完好率计算方法全部设备完好率=(全部设备完好台数/全部设备/全部设备总台数)100%主要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全部设备/主要设备总台数)100%总台数:包括在用、备用设备。完好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备用和计划检修前属于完好的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