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69507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的读书随笔.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字经的读书随笔 三字经的读书随笔1刚进学校老师就布置作业,让我们背诵三字经。通过阅读、默记我体会到三字经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大致可分为五部分:一、劝教;二、必备知识;三、读书;四、习史;五、劝学。其中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读了三字经我清楚的知道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生存下来的,让我对历史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读了介绍古时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后,我知道了我们中国曾经有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读了书里讲孝敬那一部分,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个孝敬父母与长辈的人

2、;读了仁、义、礼、智、信我坚信它对我们现代21世纪的学生同样适用;三字经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与经过几千年不断流传下来的美德,蕴涵着许多人生哲理,等待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实践、去学习!三字经中说到“有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先后三次搬家,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们为了能让我来北京读书,调换工作并不辞辛苦寻找好的学校,我从心里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如今早已将三字经熟记在胸的我,每当回顾这篇流传700多年,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时,仍有启迪心智的感悟,让我百读不厌,收益非浅。这琅琅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令我折服!三字经的读书随笔2

3、从我们上学的那天起,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刚刚入学的新同学发了一张用绿色卡纸印制的三字经,每天我都会回到家里按到要求背上一小段。三字经告诉我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

4、断机杼。”爸爸告诉我这句话说: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三字经的读书随笔3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文巅,源远流长。中国,在上下五千年中,已经创造了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其中,

5、启蒙我,教育我的,是三字经三字经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都会受益匪浅。小时候,爸爸和妈妈在我生日时送给我一本漫画的三字经。我整天捧着它,翻着它,简直是喜欢极了!但谁也不知道,我只是欣赏三字经中的图画而已。那些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我都不懂。渐渐地,三字经中的图画都已经看腻了。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书店,突然,远处传来的一阵洪亮的读

6、书声吸引了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这样,我拿着三字经的碟片,兴高采烈地回家了。从此我天天拿着它们。三字经是我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告诉着我做人的道理。书能给我们知识,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三字经中,就可以学到许多自己平时从未学到的,看到的。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三字经的读书随笔4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

7、百读不厌。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_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普遍流传而又言简意赅。如今的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独生后代,许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呈现都是家庭作风不良或教育不严而形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权利和严格要求后代的重要性。此刻的独生后代有许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三字经教育人们孝敬父母,友好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果我们的教育以身作则、从小学起,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

8、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长辈,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呈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三字经作者具有不凡的归纳综合和言语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髓,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数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建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起头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硕的知识。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说教,它记载

9、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吊颈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结交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立场是”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独一经。“他说世人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儿女,我呢?教育后代,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很附和现代观念。解读三字经能让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读完三字经,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弘扬正气。三字经的读书随笔5“人之初,

10、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有它的原文,而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知道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

11、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该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读着这些内容,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直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读三字经,我还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学,老何为”警示我小时候要用功读书;“玉不琢,不成器”告诫我人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才的;“勤有功,戏无益”告诉我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的人是一定会后悔的;“头悬梁,锥刺股”提醒我学习时一定要全神贯注;“昔仲尼,师项橐”告诉我学习应该不耻下问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徜徉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练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阅读着,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